当前位置:首页用户专区

天路过客

金牌写手

  • 作品数

    122
  • 累计字数

    490117
  • 注册时间

    2017-04-05
  • 用户评论

    780
  • 用户余额

    119.40
  • 用户积分

    1190

李宗祥,笔名金锁、天路过客。宁夏中卫人。解放军退休大校。40年戎装燃烧生命,起点西北大漠边关,终端西藏雪域高原。回眸过往常自问:“除了当兵,还做过点啥?”自答:“嗜好所驱,卸甲爬过几年格子,传播了一些富于人性、良知和正义光芒的文字。”现为江山文学网签约作者、“江山之星”,银河悦读中文网“金牌作者”、高级顾问。余生情怀依旧,只诉温暖不言殇。

所属频道 标题 回复内容 时间
[全文投稿] 【读书日】生存的意义与爱的传递... 读长篇,原本是自己写作兴趣的源头,因为眼疾,却早已经“闻长即避”。金业政委目光如炬,笔力深邃。透过此篇5000字文,我们不光知道了军旅作家周大新,也从故事里隐约看到了自己未来的一些影子。小说聚焦的老龄化直面社会现实,也挑拨着我等“正在老去”者的敏感神经,《天黑得很慢》,天又的确在生活、情感和尊严等等交织中挡不住地徐徐黑去。 一连串通过保姆之口诉说的故事,不仅表达生动亲切,更具朴素无华的哲学思索和人文关怀。作品于悲悯大爱中呼唤关心养老,无疑也是在关爱国家、民族、社会、包括我们自己共同的未来。读后最大的收益是既要保持自己年轻的心态,也不可忽略了岁月的脚步,风景虽然在,人已非少年,当身边的一道道风景变成了回忆之后的一个个困惑的时候,生活会教我们与时间握手言和,不必过度地害怕日升月落。 2024-04-14 06:25:21
[全文投稿] 许渊冲:解锁语言密码的103岁译员 “生命质量”取代“生存质量”,是许老毕生的第一追求。他在执着于解密中外文化科学的同时,似乎也论证出了人类生命科学的最佳答案:那就是活着就要笃定方向目标,孜孜不倦从一而终,如他一样。感谢兔妈妈让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位国宝级长者。 2024-04-09 09:27:46
[全文投稿] 文人圣贤轶事,益世当今诲人 六堂讲座,六篇经典。读书的益处虽不言而喻,但杂书万卷,的确不及经典一篇,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所谓的“读书热”,持续地被“填鸭式”或者“走马观花、检阅部队”式淹没。面对铺天盖地的“心灵鸡汤”、浮躁不羁的书山文海,少见人们能够停下来定定神,安安心,对传统经典来一场寻思、玩味的爱恋。那老师一生传道授业解惑,深知育人之重。纵笔此文用心良苦,意在启迪人们思考,明白读书不能一方面把眼睛撑死,另一方面又把心和脑饿死,既要走进书本,也要走出书本。不能读书有余而实践不足。终极目标是“內化于心,行成于人”。 2024-04-06 22:29:06
[全文投稿] 清明的雨,是思念的泪 清明雨,断魂雪。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场陈年积雪,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冷到彻骨,清明时节尤甚。真正能融雪安暖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自己心里的那份释然。人们透过这篇柔情文字,感受到更多的还是暖意。 2024-04-06 21:25:09
[全文投稿] 清明的雨,是思念的泪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墨菲定律”。原理是你想什么你就会看到或遇到什么。一篇《清明的雨,是思念的泪》,初见隔着思亲的纷纷细雨和簌簌泪水,看到了故去的父母爱人,更看到了内心深处的自己。在这里,想与看成为一种信念的折射,雨与泪发散出的是力量担当。愿这篇细腻文字凝成的内心执念,继续引领你坚定信仰,在风雨中不迷失方向。 2024-04-06 21:11:58
[全文投稿] 游子归故乡 文才天纵,桑梓情深。一份军旅情、故乡情,凝结而成浓浓的父女情,流溢于字里行间。拜读欣赏点赞。 2024-04-01 07:35:38
[全文投稿] 耿飙:一位最敢讲真话的大使 第一次阅读常福武官的文字,语言表达干净利落,细节描写精到却读来不觉得冗长。战火硝烟里的耿飚早已耳熟能详,外交风云中的耿飚却未知一二。透过常福武官此篇,一个走下战场驰骋外交、光明磊落人格透明的耿飚活脱脱再现眼前。致敬耿飚!感谢常福! 2024-03-17 06:39:02
[全文投稿] 三月的诗行 喜欢苏子门生这几行小诗,亦喜欢佩君老师的解析按语。诗人借春光三月融情咏心,编辑析而共情珠联璧合,聚三段诗行成一道光,暖了读者心灵。 2024-03-17 06:01:30
[全文投稿] 老海轶事 人穷百事哀,却又穷且益坚不失善良仁义,这就是金业政委笔下的老海。读着这篇小说,想起文学创作中人物形象塑造的一种手法——“雅痞”。不同的是老海并不生活在都市,却具备农村人特有的那种风雅和痞气:惯于油滑泼皮、卑贱无赖、嬉笑怒骂拧巴到了极点,死后留下的“欠债记事本”,却又爆出他骨子里的正直大义之美。都市不乏“君子中的流氓,流氓中的君子”,乡野老海又何尝不可以为是呢。生动细腻的文字刻画,鲜活到趣味浓烈的老海,是文学虚构,亦是农村人的特质写实,非常精彩。 2024-03-16 17:44:38
[全文投稿] 【侦探推理】探寻真凶 优秀的推理小说,总是以情节曲折离奇,故事引人入胜而见长,忠田老师这篇译作亦然。在作者笔下,玛丽燕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及其解谜寻凶的执着、苏纳探长细腻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绅士风度,生动传神又令人佩服。读后不仅获得了艺术上的享受,而且思想方法也颇多启发。少有血淋淋的杀人场面,注重侦探推理为核心,也应该是此译作“二次创作”的一个特点吧。 2024-03-16 16:07:21
[全文投稿] 【童年地理】促织奏鸣曲 一只夜鸣促织,两个人虫玩伴。小精灵秋月声暄,吟诵着生物人性化的文明;大椽笔四个“乐章”,演奏出生活里的乡愁况味。琴声与虫鸣两相和,童年与今人共情愫,两极世界,一对惹人羡慕的知音。读着蓝蓝如此清秀醉美的文字,有谁能不返璞归真,变得从容淡然。 2024-03-16 15:17:23
[全文投稿] 张兴失踪之谜 游子怀土,小草恋山。世人哪个无故里,何处远行不乡愁!读完此文,发现张家人的乡愁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传统概念,而是一种亲情的反向传递。张兴十七岁离奇失踪,无论何等原因、是否活着,张家人寻谜亦寻亲,始终不肯放弃。同辈人都已耄耋之时,不忘将其名字写进家谱,如此一来,一纸《家谱》几成传乡音、储血缘、凝亲情的载体,让失踪者“魂归故里”、成为了永恒。中国家庭亲情文化,真是美的不可方物,值得传承大赞!青梅老师秉持一贯的风格,用及其接地气的口吻讲述着生动故事,用毫不生涩的起承转合、梦呓一般的呢喃细语,进行着对久别亲人的思念追寻和哲人般的思考。 可读性是文章的生命。透过青梅极具代入感的文字,透过大爷爷、大奶奶以及六叔、八叔念念不忘的思亲情结,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中国家庭的和谐美德,感受了亲情文化的魅力所在。它仿佛告诉人们:张兴确实失踪了,很久;张兴又一直都在,永远。他与家人不是永久的分离,而是终身相依。 2024-03-12 01:04:00
[小说] 【六一】我的梦想——当一名人民... 白衣翩翩百岁人, 绿梳刷刷百岁身。 谁见百岁还戮力, 长歌一曲百岁神。 ——打油点赞 2024-03-10 21:33:18
[全文投稿] 追寻英灵忠魂 雕刻先烈群像 读罢立民政委此篇评论文字,想说的话很多。心底里最先跳跃出的两句非常铿锵:一句是“英雄当赞,长期和平岁月里戮力弘扬英雄者,亦当大赞!”另一句是“战火硝烟中出英雄,利己主义泛滥时勇于讴歌英雄的也是英雄”!若干年来,社会意识形态纷乱混杂,质疑正义、诋毁英雄、甚至否定党和人民军队,是最大的乱源。就连美国军方都能对我们的解放军中将李际均说:“中美之间不是军事上的差别,而是你们少了过去中国军人咄咄逼人的气势。”一定意义上讲,老美看我们有点大言不惭,却也切中时弊。 崇拜,是人类社会一种最真实公正的情绪波动,应该自信的是,崇拜英雄已成为当今民心所向,更是当代中国军人坚定不移的执念。战争年代军人出生入死的爱国献身精神毋庸置疑,和平时期国无战事,可军人依然有牺牲。每一次危难,他们都不曾退却。每一次逆行,他们都义无反顾。从以前攻城掠地解救民族于水火,到今天雪山孤岛守土卫疆,那是一本“埋骨万仞青山,筑就血肉长城”的铁血大书!章熙建是军旅儒士,更是风骨作家。本就著作等身,短短一年余又在银河悦读中文网发表21篇计12万多字的散文,皆是“红色文字”,实足的“英雄谱”。立民政委聚焦评说他,是英雄之情结、作品之魅力,更是灵魂之相通、情怀之共鸣。作品的个性与两位退休老兵的心性撞击在一起,岂有不撼动读者心灵之理! 回眸,读章熙建作品不多,需要得空进行补课;读张立民作品很多,盼更加笔丰体健。 2024-03-10 17:04:10
[全文投稿] 玉叶田文 灵魂相通,才会有各位尊贵的老师和朋友如此热情透彻的心灵呼应。向大家致敬!感谢您的阅读留评,道一声扎西德勒! 40年代知青涌向延安,意在民族救亡追求光明;60、7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是为响应号召大有作为;可就在80年代所有知青回笼都市、出国弄潮之际,她——一位美丽的北京姑娘、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扫眉才女,却告别优渥逆行雪域,将花样年华定格在了28岁。其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行为举止、碎片化故事,耐人思考,她的纯粹而特立独行的灵魂与精神,值得探寻。 写作者应该讴歌什么?银河网站有宗旨,我们都是践行者,那就是要唱响主旋律、向社会正义与人间正能量看齐。在一定意义上,写作是一个隐秘的内心历程,一边在写别人,一边也是在清理自己、进行着自我教育和援助,是灵魂大考。写一位已经牺牲很久、不曾见过却非常仰视的人物,有点难,也有点累。有时候,写作中的发现比写作本身似乎更加困难。发现人物事件、发掘入笔的矿藏、挑选可心的细节、激发码放文字的灵感,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文章可能不美,冗长啰嗦可能是此文硬伤,但我就是我,习惯了信马由缰,把想说的话都说完说透,不过多去考虑文体学术框框的左右。读者,才是上帝。 天上西藏,是文学创作不竭的源泉。我的每一次写作,多是朝向高原的“根系延伸”,关注故事原本,也会意当下现实,努力持续地保持一份情怀、良知和高原一样的风骨,拒绝在喧嚣、乱像、或者刻板、“心灵鸡汤”中沉沦。 2024-03-09 19:58:41
[全文投稿] 腊梅的芳香 读罢此篇美文,禁不住在想:闲暇时,应该干什么?可选项有很多。找一个地方安顿自己的灵魂和去处,不乏生命意义。选读精美文字,比如金松老师这篇,堪称醉美。阅读,的确有无以言表的美好感觉。网络时代浮躁喧嚣虽盛,但好的文字空间无异于一座风雨长亭,可凝望疲敝的人文古道,可观赏安静的万卷斜阳,真是享受。 2024-03-08 19:52:11
[全文投稿] 文墨聊斋 易安虽然不安,尸骨了无踪影,遗作却成为了一个时代文化的标志。她的生命履迹,似乎就是用诗词写就的。如果说科学对世界的改变是沧海桑田,那么文学对世界的影响就是春风化雨。由这个意义上说,不只为中国人所熟知,亦属于世界。她的词作不是历史,但记录下了那个时代角角落落的故事;不是现实,却让每一个人在现实与想象之间自由的穿梭。尤其婉约词风,不会轻易地随风而逝,永远。 作者借蒲松龄书斋名来笔说易安,古风流蕴,尊古守正,驱走鬼神,言婉约而洒满激情,立女杰于今人面前。语言朴实易读,观点抒怀直接而鲜明,读来甚是畅快。 2024-03-07 13:55:19
[全文投稿] 地铁上的偶遇 为了家人,为了生计乃至生命的延续,他们年复一年,奔波不已。“货运司机”到“快递小哥”的不同体验,构成了许多中国百姓劳碌奔波一生的命运和永远解不开的勤劳致富情结。作者于地铁里平静观察捕捉眼前,背后却蕴含着生活思考。正是“问君几多乡愁在?外出务工情未了。”这也许就是中国大多数底层人理想与现实相悖的宿命吧。 2024-03-06 20:11:18
[全文投稿] 让雷锋精神与新时代同行 作为社会的人,起心动念,都在影响着整个生存环境。所以我们都有责任修好自己的心,立好自己的德。然而,若干年来,生活中总有些人像黑洞一样,不停散发着暗黑能量,将周围的人吞噬于泥沼之中,我们的社会正由此遭遇着一场重大的互信危机。61年过去了,人们记着伟人号召,呼唤雷锋精神,正是为了驱散头顶的乌云,清洗消极的影响,重塑生活的热情。作者此文,呐喊“雷锋精神与新时代同行”,正是斩断黑洞型关系的利剑,指斥时弊弘扬真善美正能量的檄文。因为只有雷锋精神,能够扫除阴霾的侵扰,让消耗社会正义的负能量退避三舍,让世界再次充满阳光。 2024-03-06 08:53:27
[全文投稿] 词三首 修禅老师的古诗词,的确有功底。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固古,有点儿超凡脱俗。三首诗词意韵俱佳,应该算是古典美与现代性比较完美的结合。 ​…… 2024-03-03 1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