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91115195001.jpg

【编辑简介】天海蓝蓝,本名吕漪澜,教师。鲁迅文学院第一届网络文学编辑班学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芝罘散文学会副秘书长,银河悦读中文网总编。作品散见于《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教书育人》《辅导员》《成长》《金山》《中师生报》《烟台晚报》《蓬莱日报》等杂志报刊。


【精彩按语展示】


1.     天路过客《尼玛秋韵》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1759

【编者按】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2年,藏民同胞的系列庆典活动持续不断,作者有幸参加了军地双拥活动,我们也有幸从作者饱含真情的散文中领略了迷人的尼玛秋韵。尼玛县由于光照时间比较长,被称为“太阳部落”,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启程尼玛,了解她的地理位置、生态特点,追溯她的文化渊源、人文风俗;跟随他走进藏民中间“笨拙”地跳起锅庄舞,陶醉在藏族小伙清澈高昂的歌声里,忘情于藏族姑娘曼妙优美的舞姿中;跟随他立于高处观看精彩纷呈的马术表演,观看高潮迭起的跑马大赛;跟随他走进藏民家中,以尊贵的金珠玛米身份参加藏族青年隆重热闹的婚庆典礼……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观光一路感叹。藏族百姓的淳朴执着和友善虔诚、生命至善的信仰以及乐观勇毅的精神,都让作者感动、敬佩、折服。文章的结尾寓意深刻,尼玛的秋凉中蕴含着如春的活力,孕育着热烈的律动,那是这方水土永不枯竭的生命热情。

 

2. 为之《平方往事(上)》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2764

【编者按】八十年代初老北京住户的平房往事,非虚构人间烟火,四合院里的生活日常,美术老师眼中的众生相。作者回忆了两个院落中十几家住户的生活习惯、生存状态以及生命轨迹,在有声有色、有点有面、有主有次的往事描绘中,折射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时代气息、中国不同阶层人民的性格差异。不拘小节、不修边幅却精打细算的陈叔,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国家干部牛大爷,冷傲独处的贾叔贾婶,和蔼可亲、学识渊博的体育教授,面色黝黑、书法造诣颇深的白叔,以及心地善良、性格开朗的“戴帽资本家”杨叔一家,都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3. 孙英伟《【童年地理】找寻那童年的天堂》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2834

【编者按】作者出生于新中国建立初期,那时的中华大地万象更新,中国人民意气风发,中国社会生机勃发、清风峻节。作者父亲是老革命,母亲是白衣天使,孩子们在温暖有爱、温馨有情的家庭中成长,整个童年都无忧无虑、快乐美好。作者饱含深情,详实地回忆了自己童年和小伙们一起玩耍的快乐,一家人过节时的幸福自豪,学雷锋活动中心灵受到的洗礼,听故事、读书的充实和收获。离开故居50年之后,作者重返故里,久久地驻足在当年居住的门前,打开尘封的记忆,依稀寻梦回到童年,仿佛又看到那群朝夕相处、快乐奔跑的孩童,听到他们发自心底的欢声笑语,时空相隔却历历在目,不禁感慨万千。读完全文,才明白文章开篇为什么说“童年是金色的”,金色的童年,幸福的底色,治愈了作者成年后所经历过的所有艰难困苦。美文共享,推荐阅读。

 

4. 东方可可《圆梦记》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3081

【编者按】2023年对于石家庄残疾青年段二强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他举办了自己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圆了他多年的梦想。段二强儿时的记忆全是爸爸妈妈抱着他四处求医的情景,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失望伤心而归,直到希望之火彻底泯灭。病治不好也不能认命,段二强自学诗歌与绘画,利用仅能活动的两根手指,在电脑上创作了1200幅漫画作品。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内容是展现残疾人在地铁中感受到的温暖,于是河北省残联和石家庄地铁公司联合为他在石家庄地铁站举办了个人画展,画展结束后他在志愿者和地铁站乘务员的帮助下第一次乘坐了地铁。本文是段二强个人口述,所以文章朴素平实,没有任何煽情的语句,我们却依然能够真切感受到一位从小饱受疾病折磨、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青年自强不息、勇于追梦的可贵精神,也真切感受到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与关怀。2024年开端,祝愿段二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收获丰盈。

 

5. 为之《【难忘2023】我被岁月眷顾》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3086

【编者按】为之老师的2023年无疑是硕果累累的,这丰盈的收获令我这个跋涉在体制内的上班族羡慕不已,这是实话。但我也深知这累累硕果的背后,是一个七十岁的退休老教师异于常人的付出与努力,坚持与勤勉。两支笔,一支在三尺讲坛发挥余热,一支在银河悦读耕作不辍;一支脚踏实地为人师表,五十六载诲人不倦;一支仰望星空感悟人生,二十金星抒写春秋。每每看到为之老师在音乐、书法、绘画和写作中的收获,便感慨他是怎样争分夺秒地利用时间,便怀疑岁月是否给他开了后门,给了他胜过我们两倍的时光可以享用……2024年,祝为之老师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佳作传银河。

 

6. 锁阳小可《家里今天来贵且(上)》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3094

【编者按】东北方言简洁、生动、有趣、形象,富于节奏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与东北人豪放、幽默、直率的性格相吻合。今年冬天,哈尔滨、黑龙江火遍大江南北,出生于东北的军旅作家锁阳老师深受鼓舞与启发,精心编写了这篇东北方言数来宝,作为献给网站庆祝新春的贺礼,这也是一位扎根银河悦读的老老作者对网站及众编辑、文友的感恩之心。《家里今天来贵且(qie三声 客人)》中涵盖了丰富的信息量,东北地区的生活知识、风俗习惯、人文精神在两个人的韵诵数唱中得以展现,给我们独特的艺术享受。

 

7. 丁立高《诗意尽在雪中飞》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2772

【编者按】古往今来,描写雪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俯拾皆是,有不少优美的诗句脍炙人口,颂咏千古。作者在“大雪”这个节气里,在这个万物等待复苏的季节里,静静地赏读宋树森先生的优美的诗作《盼雪》,品悟诗歌中那些形象生动描写,出神入化的修辞,真挚饱满的情感,以及作者对写作主旨的精准把握,赞扬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期盼春天、憧憬未来的美好情怀。美文共享,推荐阅读。

 

8. 金石斋潘建《水乡冬雨》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2774

【编者按】江南的冬天虽无雪景,但自有她特殊的韵致,作者以柔和沉静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水乡冬雨图。明代诗人卢龙云这样描写水乡的冬雨:“三冬无白雪,细雨滴空阶。宛似乡园外,荒烟傍水涯。”由此,作者也拉开了冬雨的序幕。漫步冬雨中,追随她的韵律,欣赏她的柔美,感受她润泽万物的充盈,陶醉在江南冬雨的禅意里。“人生应如水乡冬雨这般温存充盈,这般淳朴厚重,让爱化作雨露润泽万物,让情幻成冬雨洒落人间。”这是作者在冬雨中悟出的禅理,也是对自己、对读者的启迪与鼓舞。

 

9. 碧古轩主人《借丹青旧事渲闲话》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3507

【编者按】中国戏曲艺术集中国传统艺术之大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普及传统伦理道德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在世界的影响独一无二,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高金业老师此文对我们了解明清时期的戏曲文化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开篇列举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曲目和具有特殊身份地位的戏曲创作者、研究者,然后笔锋一转,带领我们走进清朝杂剧作家杨潮观的剧作《吟风阁杂剧》,以及他在创作、为官、交友等方面闪耀的亮点。杨潮观的杂剧虽然没有像《牡丹亭》《西厢记》等著名曲目那样,在舞台上、荧屏上广为传播,但他的剧作构思新奇,主题突出,褒贬分明,具有讽喻劝惩的作用,是清杂剧全盛期的代表,被许多大学编入教学大纲及文学发展史。感谢高老师深入细致的评述品读,让我们对中国戏曲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闪光的亮点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10. 梅静《“三把刀”里看风华》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3516

【编者按】以厨刀、修脚刀和理发刀为代表的“扬州三把刀”,是扬州饮食文化、美发文化、沐浴文化及其技艺、民俗等相关文化形态的总和。扬州本土作者梅静带着深厚的自豪感,深入探析“扬州三把刀”丰富的历史内涵、悠长的民俗传承以及珍贵的物质与文化价值。总之,“扬州三把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世代传承,因适应民众需求而产生,融入民风习俗而衍化,依伴社会进步而升华,追随科技发展而创新,是传承文明的活态文化,始终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态势,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感谢梅静对扬州文化的抒写与传扬,推荐阅读。

 


 银河悦读总编室

2024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