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反(三)
皇协军第一中队队长张飞浩见日军司令来了,急忙跑来向宋均长报告。宋均长闻言,整理了一下军服准备出门迎接时,不想川野岩城已经进了大厅的门。
“川野司令。”宋均长立正道。“好久不见,宋大队长。”“太君公务繁忙,在下不便打扰。”“大家坐下说话。”川野带头坐在了太师椅上。“听说你近日看戏时有人骚挠,有问题吗?“川野问道。“没有没有。就那几个坏蛋,在下都处理了。”宋均长答道。“好的好的。今后再有人敢骚扰你,就死啦死啦地。”川野说到这里朝四周看了看。
“宋飞,上茶。”宋均长城道。宋飞迅速端上茶水来。“太君请用茶。”宋均长道。“好的好的。”川野喝了一口茶后又开口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你和董先徒的事情,是他的错误,我让董先徒来给你道歉。董先徒,你的进来。”
董先徒早已在大厅外等候,听到川野的命令后一步跨进了门。他进了门之后,对着宋均长鞠躬道:“宋大队长,本队那几个坏蛋擅自行动,胆大包天,望宋大队长海涵。”董先徒心想先道个歉,把那几个人要回去再说。但他不知宋均长并不想很快就放人。宋均长说:“董先徒,你也是皇军的人,那天老子的人不是来的快,还不叫你灭了?你他妈的也算人?”“兄弟有错,兄弟有错,我该死。”“你该死,那你就出去,拿枪把自己毙了,不要在这里装人。”宋均长的气不打一处来,他狠狠地说道。
川野看在眼里,知道再说下去还会有难听的话,他急忙吩咐道:“来人,把箱子抬进来。”很快,川野的几个随从抬了一个铁皮箱子进了大厅。“打开。”川野道。当铁皮箱子打开后,只见里面装了一箱的银元、钞票和金条。“宋大队长,这是我送给你的,一点小意思。另外再 送你十支驳壳枪,只要你忠心地为皇军服务、效力,要什么有什么。这个董先徒,回去我就关起来。八格呀路,把董先徒带走,关到大牢里。”川野下令道。宋均长见川野如此让步,急忙站起身来道:“多谢太君的关照,在下当尽全力。”
川野办完这件事情后,带着他的人回去了。
在宋均长看戏出事的那天晚上,石木林和穆三叶就听说了。穆三叶当时问石木林道:“宋均长看戏出了事,咱们去帮忙吗?”石木林想想后说:“不用吧。宋大哥如果处理不了,会打电话来的。他那个一中队,比咱们这里一个中队的兵力要多三十几个人,机枪多,手枪多,只要他不与日本人干仗,完全能对付。”石木林随后又说:“这个电话我看真不错,将来咱们走时多带几部。”“我看行。”穆三叶道。
宋均长在川野岩城走了之后,很快将特务队的那几个人放了出去。宋均长心里明白,跟特务队打一仗是小事,如果真让日本人感到自己与他们不是一条心,那麻烦就大了。
几天后宋均长带了人到新训营来找石木林。当石、穆二人接到岗哨的报告后,立即迎出门来。
“大队长来啦。”“大队长好。”石、穆二人上前问候道。
“好,好。”宋均长进屋坐下后,石木林忙为他倒水。“石兄弟,你们这里怎么样,人都齐了吗?”“都齐了。您送人来,我们审查,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放走,训得也差不多了。”“你当好人,我当恶人,我看你小子净道道。”“道道多了,也是跟您学的,要不怎么当徒弟。”“我问问你,那特务队的事是你惹来的吧。”“我没有。”“没有?特务队几十个人跟你们一起去徂徕山,一个活的也没回来。”“那是他们自己惹的麻烦,谁让他们去搞八路军的情报。”“你呀,净麻烦。我今天有事要跟你们商量。宋飞,把钱和枪拿来。”宋飞跟两个随从拿来一个钱袋子和十支驳壳枪。宋均长说:“日本人送了不少钱来,我拿一些来给二三中队的弟兄们改善生活。这十支枪也是日本人送的,就送你们了。再一个,我派的人都抽回去,这里的副小队长都升为小队长。另外,天气变热了,我想让你大嫂带着那两个孩子,加上我叔父一起去济南走亲戚,住些日子,你们看如何?”
石木林闻言看了看穆三叶后说:“我看行。应该出去散散心,到济南府转转,好好玩玩。”穆三叶也表示赞成。
“这事我再想想,再跟你宋爷商量一下。再一个,日本人在对泰西根据地扫荡时吃了败仗,损失很大,近日兵力就会调回。咱们皇协军大队的人员,将重新集中起来,要抓紧时间进行训练。我已经向川野报告了,请川野再给大队补充弹药和物资。”宋均长道。“太好了,我们会抓紧训练,让新兵都会打仗。”石木林道。
宋均长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之后,便回去了。等他走后,穆三叶说:“这宋老哥今天怎么想起来跟咱们商量大嫂外出的事情?”“穆大哥,我看宋大哥一定还有事,也许这一两天还会打电话来。”
果不其然,几天后宋均长给石木林打了个电话来,让他到皇协军大队部去找他。石木林很快便来到宋均长住的那个小院子里,他进门后发现大嫂杜秀娟和宋爷都在客厅里等他。
“宋爷、大嫂。”石木林进门后喊道。“石兄弟,你很长时间没到我们这里来,你宋爷还说起你呢。”杜秀娟道。“咱们石头兄弟现在可厉害呢,特务队吃了亏都找不到北。”宋均长笑着说道。“小石头现在是大石头,一石头就把坏人打懵了。”宋东安也在开玩笑。“快坐吧石兄弟,今天就咱们几个人,我还有事要跟你商量,上茶。”宋均长道。等石木林喝了两口茶之后,宋均长拿出一幅地图来铺在桌子上。他说:“石兄弟,自上次特务队来找麻烦后,我跟你宋爷和嫂子商量过了,这个地方不能长久地待下去。我是这样想,过些天让你宋爷和你嫂子去济南待一段时间,你看看有没有办法让他们去你们那里?”“去我们那里?根据地?”尽管石木林感到这事有点突然,他还是认真地看了看地图。石木林随后说:“我看能行。到济南后住一段时间,如有必要可先去张店。从张店站下火车后,可以经过淄川、博山往南走,进了山区就是我们的天下了。”石木林边说边用手指着地图在说道。“如果没有人带路,你宋爷他们无法走。”“没关系,我们那里有人,可以让我们的人陪着宋爷和大嫂进山。不过,最好是从这里走时一块走。”石木林道。“你们那里有什么人可以去?”宋均长问道。“穆队长他媳妇就是博山那边的,可以让她先到这里来,陪着宋爷和大嫂一起走。穆队长他媳妇还认字,家里好像也挺好。”“真的?”宋均长有点惊奇。“他那媳还是我给介绍的。老穆娶了媳妇,还没请我喝酒呢。”石木林笑道。“有这事,让穆兄弟补上。”宋均长很高兴地说道。“大嫂的事我得先报告上级,让大队研究一下后才能定下来。”“那好,那你就报告吧,咱们有时间。”宋均长道。
石木林在宋均长这里吃了午饭后才回到了新训营。当天下午他就把报告写好,派人送到了交通站。几天后,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范云被穆三叶接进了泰安城。
宋均长得到穆三叶的媳妇进了城的报告后,亲自安排让穆三叶和范云住进了皇协军大队部。宋均长还特意备下酒席,为穆三叶的媳妇接风。
天气进入六月份后开始变热。这天宋均长要送他的媳妇、孩子和叔父宋东安及侄子宋飞等人,坐火车去济南。而石木林、穆三叶等人则跟着宋均长到泰安站去送行。上车前石木林专门跟范云做了一些交待,又特意让谭矿也上了火车。在谭矿上车前,石木林把他那支二十响的驳壳枪加上子弹带,一并交给了谭矿。宋均长对石木林这一举动非常感动,他随后派人又给石木林送去了一支二十响的驳壳枪。
穆三叶在把人送走之后还是有一点不放心,他问石木林道:“这事有多大的把握?”“看机会了。大嫂那里在济南住一两个月没问题,这边鬼子如果能让皇协军大队一块出城,事情应该能办成。”石木林道。
宋均长的妻子、儿女坐火车外出的事情,很快就被特务队报告给了日军司令川野岩城。川野岩城立即打电话询问这件事情,宋均长回应说妻儿等人去济南只是走亲戚,住一段时间便回来。
日军侦察泰安地区八路军的情报工作,一刻都不曾停下来。这天川野岩城得到报告说,在莱芜城东边的大山里,发现了八路军鲁中区第一游击大队的驻地。川野岩城在得到这一情报的详细内容后,决心利用夏季农作物还没长高这一情况,采用偷袭的战术,打八路军游击队一个措手不及。同时,川野岩城还决定,这次偷袭让泰城皇协军大队全体出动,在日军的监督下与八路军作战。
宋均长从日军司令部回来后,马上将川野岩城的作战计划告诉了石木林。
宋均长说:“日军这次作战,准备出动一个加强中队,约二百五十人的兵力,准备翻越莱芜东边的大山,以达成突然袭击的效果。川野说,近日在博山城外发现有八路军第四支队在活动,为避免暴露目标,决定翻山去消灭第一游击队。”“翻越莱芜东边的大山,那要走一个晚上,这倒是一个好消息。”石木林道。
宋均长随后又把他媳妇去张店的事情讲了一下,便离开了新训营。宋均长相信石木林的办事能力。
石木林很快将这个情报写在了一张纸条上,派人把情报送到了交通站。
驻泰城的日军为了达成作战的突然性,这一次加快了战前的准备工作。川野岩城在发布作战命令后的两天内,为皇协军大队补充好了弹药及各种作战物资。到了第三天的早上,皇协军大队已经按照日军的要求,做好了出城的准备。
宋均长在拿到率领皇协军大队出城作战的命令后,做了一件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打电话给在济南的妻儿,让他们在范云和谭矿的协助下,两天内坐火车去张店站。而石木林在给大队的情报中,专门写了派人去张店迎接宋均长妻儿的事情,以解除宋均长起义的后顾之忧。
严正、李大柱和政工干事马晓秦在接到石木林的情报告,首先确定了去张店迎接宋均长妻儿的人选。他们决定派陈小月带领一支由小队长马春冬、谭花及班长李山、战士吕沈见、宋一海等十余人组成的接人小分队,带轻机枪一挺,前往张店火车站接人。
小分队出发后,在靠近博山城外的一处日军哨卡的山林里,陈小月留下了小分队的大部分人员,只带了谭花前往张店火车站去接宋均长的妻子儿女等人。
陈小月和谭花到达张店火车站外后,连续等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接到了杜秀娟及儿子、女儿,以及她的叔父宋东安、侄子宋飞,和范云、谭矿等人。
陈小月在沧州时就认识杜秀娟,这次俩人再见面显得格外的亲切。谭矿见了姐姐后,也显得非常的兴奋。陈小月把杜月娟等人接上在车站外等候的两辆马车后,立即带人出了城。
一路上还是比较顺利的。各地的鬼子伪军,见了持有泰安日军司令部特别通行证的这一行人后,对她们还是比较客气的,特别是谭矿和宋飞还身穿皇协军的制服。他们这一行人越过博山后,在离开城外最后一个鬼子哨卡时,原本鬼子伪军已经将他们这一行人放行了,但哨卡上的日军曹长见范云长得貌美,心生歹意,又从哨卡上追了上来,指着范云让她下车。谭矿见状心情紧张,立即抽出了二十响的驳壳枪。陈小月听到鬼子的叫喊后,也从前面的大车上下来,跑了过来。谭矿不等鬼子曹长跑近,举枪便打。随着谭矿手中驳壳枪的一个点射,鬼子曹长应声倒在了地上。
哨卡上的鬼子伪军听到枪声后,纷纷冲出哨卡,开枪射击。
陈小月赶到后也抽出驳壳枪开枪了,一时间山谷里枪声响成一片。几个冲在前边的鬼子伪军被打倒在地上,后边的鬼子伪军退了回去,拿出机枪来朝两辆马车进行扫射。范云坐在第二辆马车上,在枪响之后,紧紧地护住杜秀娟的一双儿女。宋飞与谭花很快也加入了枪战,子弹满天飞。范云在大车上突然感到后背一阵的发热,鲜血从前胸后背同是流了下来。范云护住两个孩子,最后说了句:“别怕,有姨在。”
谭矿在与日伪军的交战中突然感到自己身上一阵的发热,他知道自己中弹了。但谭矿仍然坚持着向敌人开枪射击,他决心要挡住后边的敌人。
就在这时,从山谷一侧的高地上传来了一阵阵的机枪声,瞬间把鬼子的机枪压了下去。前来增援的,正是小队长马春冬等十余名战士。
“同志们,消灭这些小鬼子!”马春冬大声的喊道。日伪军那边的枪声越来越弱,在马春冬和陈小月等战士的火力夹击下,活着的鬼子伪军落荒而逃。
“谭矿!谭矿!”谭花来到弟弟的身旁,大声呼唤着。陈小月等人来到大车旁后,发现范云身旁有大片的血迹。
“范姐,范姐。”陈小月感觉不好,她抱着范云大声叫喊道。范云再未说一句话,。她永远地合上了眼睛。
马春冬带着战士们回来了,在他的肩上多了一挺歪把子机枪。当他看到牺牲的范云后,懊悔地说:“都怪我,来晚了。”
陈小月把两个孩子从马车上抱了下来,让范云躺在了马车上,随后问道:“谭矿怎么样了?”“我给他包扎了伤口,还能坚持。”谭花难过地说道。“那好,加快速度,天黑前赶回山里,把谭矿送到医院去。”
策反(四)
皇协军大队全体出动了。出发前,日军司令川野岩城对宋均长说:“你部到达莱芜后进行休息,在第二天的傍晚,与大日本皇军驻莱芜城的一个中队共同进山扫荡八路军第一游击大队。横山一男中尉率领一个小队的皇军,在范镇等候皇协军大队,作战时在皇协军大队的后面督战,望你们共同努力,消灭八路第一游击大队。”宋均长随后把川野司令的这番话告诉了石木林和穆三叶。石木林说:“随鬼子怎么安排,只要全大队出了城就有办法。”穆三叶也赞成石木林的意见。
果然如同川野岩城所讲的那样,当皇协军大队越过范镇的日军据点后,横山一男率领一个小队的日军,走在了皇协军队伍的后边。
出城后的皇协军大队的行军顺序是:第一中队走在最前边,第二中队走在中间的位置上,第三中队走在最后边。皇协军大队到达莱芜城外后,在城外的一个村庄里休息。而横山一男率领的这支日军, 住在了皇协军大队的不远处。
夜间,石木林、穆三叶、宋均长与第一游击大队派来的人秘密的接上了头。第一游击大队,这一次不仅要策反泰安的皇协军大队,还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就是要消灭或打垮日军的这一个中队的兵力。这是严正和李大柱的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
第二天的傍晚,按照日军的安排,日军驻莱芜的一个中队走在最前边,泰城皇协军大队跟在日军这个中队的后边,而横山一男率领的一个小队,走在皇协军大队的后面。这样,日军在前后两端,把皇协军大队夹在了中间。
日军首先上山了,而皇协军大队则按照战前的布属,不紧不慢往山上爬。
上山前,石木林又专门跟宋均长谈了谈山里的情况。石木林说:“宋大哥,进山后有三道大山梁,在日军越过第二道山梁后,一中队和二中队占领第二道山梁不下山,日军在爬第三道山梁遭到阻击时,你和穆大哥带一二中队断敌退路,绝不能让这支日军逃掉。我带三中队在后边第一道山梁上挡住后边的日军,不让他们爬上第一道山梁。这样,以咱们两个大队的兵力,消灭掉莱芜城的这支日军队伍。”
宋均长点头答应道,他知道现在必须按照石木林,或者说按第一游击大队的作战计划来打仗,否则全大队难以脱离险情。
莱芜城的日军精神状态好,爬山的速度也很快。但这山也太大了,不是一会功夫可以爬完的。
天越来越黑,前边上山的日军拿出了手电筒,为爬山照明。当前边的日军费心费力地爬上了第一道大山梁时,石木林带领的三中队,还在第一座山的山脚下没有动。
横山一男在后边有点烦,他不时地催石木林快点走。石木林说:“这天还早,前边的皇协军还没到山顶。”
石木林算了一下,莱芜城的日军虽然现在走的快,但这里山大沟深,再加上天黑,下山的路会越来越难走。等日军爬上第二道大山梁,再上第三道大山梁时会更难,何况还有第一大队在等他们。
果不其然,走在最前边的日军,快到午夜了才爬上第二道大山梁。鬼子士兵在从第二道大山梁上往下走时,不时有士兵摔倒在山上的酸枣树丛中,扎的这些鬼子士兵嗤牙咧嘴直叫唤。
在第一道山梁下的日军中队长横山一男一直在催石木林带领皇协军三中队快些走。而石木林却说:“宋大队长带的一中队刚爬上山,这路实在太难走,再说离天亮还早呢。”
横山一男听了石木林这句话后直想骂人,但话到嘴边后又强咽了下去。他知道现在不是在泰安城内,皇协军要是造了反自己就完了。
日军莱芜中队下到第二道山梁的山下后,已是人困马乏。然而日军莱芜中队长岩井片却不准士兵们休息,强令他们朝第三道大山梁走去。
山里山大沟深路难行。这一次莱芜城的鬼子士兵们算是深有体会了。当他们费心费力来到第三道大山梁下时,天上的月亮已经偏西了。
日军中队长岩井片对于执行上级的命令还是尽心尽力的。上山时鬼子士兵们按照命令分成两路纵队往第三道大山梁上爬去。黑暗中不时有鬼子士兵摔下山去。
当这些鬼子士兵爬到半山腰时,突然从山上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紧跟着又飞来一排手榴弹在山坡上爆炸,岩井片手下的这些日军士兵有点懵。在遭到第一波打击后,日军前队迅速分成散兵线,在岩井片的指挥下,日军士兵开始还击。日军的掷弹筒弹和机枪子弹飞快地飞上山去。山上山下火光一片。第一游击大队在战前也早有准备,在日军发起强攻后,他们拿出了杀手锏。
第一游击大队在日军上山的前一天,便在第三道大山梁的山路旁埋下了十余包炸药,当日军发起进攻后将其拉响。只听得半山腰上连续不断地传来强烈的爆炸声,给爬到半山腰上的鬼子士兵以重大的杀伤。
岩井片率领的日军前队在遭到重大的杀伤后,残部开始往后退,并不顾一切地朝第二道大山梁上冲去。第二道山梁朝向日军的一侧是一个较大的上坡道,当残余的近百名日军士兵爬到距山梁上还有五十六米远时,宋均长和穆三叶同时命令部队开火。起义部队以两个中队的兵力火力,横挡在日军莱芜中队的前面。
日军在遭到这第三次火力打击后,慌忙后撤,随后开始组织反击。鬼子以轻机枪和掷弹筒组成的强大火力网,向起义部队打过去,大有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决心。
日军中队长横山一男对泰城皇协军大队的这种行军速度,越来越猜疑,当他爬到第一道大山梁的半山腰时,就预感到会发生什么事。月亮偏西了,横山一男有点心焦,当大山里面传来阵阵的爆炸声后,让他感到自己的猜疑是对的。横山一男密切注意着山上的情况,他借助月光发现皇协军三中队又在山梁上停了下来。
“前面的,为什么停下?”横山一男用中国话喊道。
“弟兄们,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皇协军,我命令立即向山下的鬼子开火。”石木林喊道。
“开火!”“开火!”各小队的班长们跟着喊道。一瞬间,三中队的三挺轻机枪对着山腰处的鬼子叫了起来,条条火舌朝山下飞去。山腰处的鬼子在遭到这突然的火力打击后,也不甘示弱,架起三挺轻机枪朝山上进行反击。
起义部队的战士终归是第一次打仗,又是在夜间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与鬼子对阵。而日军士兵,则是些经过长期训练出来的老兵,作战能力非常强。石木林很快便察觉到这种差距了,他大声喊道:“手榴弹,快扔手榴弹。”石木林带头扔出了一颗手榴弹。
“轰!”“轰!”随着手榴弹不断的在半山腰上炸响,山下鬼子的枪声越来越弱。
在第二道大山梁下,日军的攻击力极强。起义部队虽然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在火力上与日军有相当大的差距。山梁上起义部队的战士们,不断有人被日军的小炮弹击中,战死沙场。
穆三叶在战斗中亲自操纵一挺捷克式机枪,对山坡下的日军进行火力压制,还不时指挥战士们用手榴弹杀伤山坡下的日军。
激战至天放亮时,两处日军的指挥官丢下大片的尸体,带头朝山下逃窜。
“冲啊!”“杀啊!”山梁上起义部队的战士们,在石木林、穆三叶和宋均长的指挥下,朝山下逃跑的日军追击了出去。山野里,枪声越来越远。
天亮了,整个大山沟里的枪声、爆炸声全部停了下来,石木林在山梁上观察了一下山坡下面的情况,发现绝大多数鬼子都被消灭掉。
“黄四海、韩牛你俩带人打扫战场,把牺牲的战士全部抬回去。”石木林道。“是!”黄四海与韩牛回答道。
当石木林带领三中队其余战士来到第二道山梁上时,眼前的情景让他们感到非常的兴奋。山坡下被打死的鬼子士兵,东倒西歪躺了一大片。不远处,李大柱与严正带了一部分第一游击大队的战士,也爬上山来。
此时的穆三叶,正在山坡下查看缴获到的日军掷弹筒,他过去听说过日军装备的这种武器,今天拿在手上,让他感到非常的高兴。而此时宋均长正与起义官兵们坐在山坡上在休息。
当石木林看到大队长和教导员上来了,马上迎上前去,并与他们互相握手庆贺。随后石木林对宋均长说:“宋大队长,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大队长。”宋均长立即上前与他握了握手。“这位是第一游击大队的教导员,严正。”宋均长又与严正握了握手。“你好。”“你好。”李大柱、严正与宋均长相互间不断地问候。穆三叶则在远处骂了一句:“他妈的,这些小鬼子让我们打了大半夜。”
“同志们,抓紧打扫一下战场,把我们牺牲的战士全部抬回去,我们要用最隆重的仪式,来悼念牺牲了的战友。”严正喊道。
山上这一仗,是在起义部队与第一游击大队合力打击下,才将日军一个加强中队大部消灭掉。这一仗,缴获了日造十式掷弹筒九具、九二式重机枪一挺,歪把子轻机枪十余挺,三八式步枪一百余支。子弹、炮弹、手榴弹等物资一批。
这一仗,起义部队的损失也很大。光牺牲的战士就多达六十余人,还有几十个伤员,相当于损失了一个中队的兵力。第一游击大队,在这场战斗中也牺牲了十几名战士。
时间过得很快,当宋均长带领起义官兵到达红石村后,见到了妻子、儿女等人,他心里感到非常的高兴。从今天起,他们终于脱离了日军的魔掌。杜秀娟在见到宋均长后轻声说:“范云为了掩护儿子和女儿,已经牺牲了,你看怎么办?”宋均长听后惊得半晌没说话。
穆三叶也是在红石村里见到陈小月后,才听到妻子牺牲的消息。他快步来到停放妻子遗体的一个小庙里,再次见到了范云。
此时的范云躺在担架上,脸上洁白如玉,一尘不染。陈小月在部队回来前,已经为范云换过衣服了。
“范云范云。”穆三叶心情沉重,呼叫着妻子的名字。
宋均长、杜秀娟及两个孩子与宋东安都来到了这里。宋均长对着范云深深地鞠了一躬,他随后说:“范云妹妹,您是女中豪杰,我宋某人要为你树碑立传。”
很快,李大柱、严正、石木林、贾金贵、孙大钟、丁晓青、马铁铲、胡进、罗喜万、黄四海和政治干事马晓秦等众多的干部战士和红石村的乡亲们都赶来了,他们对这位为了两个小生命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女战士深表敬意。
宋均长说到做到,他顾不上休息,立即请李大柱去请各村的石匠,他要为范云和所有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们建造墓碑。
石木林回到上青石村后,把杜秀娟给他的那一百块大洋拿了来,交给了宋均长。
部队回来后,所有的伤员都住进燕石崖八路军野战医院里,他们在那里得到了很好的治疗。石木林还专门去看过谭矿,谭矿在他姐姐的照料下,伤情也有了好转。
宋均长带领的起义部队驻进红石村后,一直都处在休整的状态。严正、李大柱和马晓秦把皇协军大队起义的情况,派人上报到新成立的鲁中军区,同时他们积极为休整中的起义部队安排好伙食。另外还派陈小月、谭花等女干部组织起义部队的官兵们学唱抗日歌曲。一个星期后,宋均长定制的烈士墓碑做好了,第一游击大队已经在红石村南面一处较高的山坡上,选了一块面积较大的地方,为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建好了墓地。
立碑前,牺牲的烈士们都顺利地下葬了。范云的墓,设在所有牺牲的战士们墓的中间,并摆上了采来的野花。两支部队集合整齐,分别列队站在了那一大片墓碑的前面。严正、李大柱、宋均长、石木林、陈小月、杜秀娟、贾金贵、穆三叶、宋东安、马晓秦、张飞浩、孙大钟、马铁铲、丁晓青等人站在了最前排。严正说:“同志们、战友们、兄弟们、姐妹们,今天我第一游击大队和起义官兵大队,在这里悼念你们。你们是我们的好战友、好兄弟、好姐妹,是英雄的战士。你们为了我们中国人不受日本侵略者的欺辱,为了我们中国人不当亡国奴而英勇牺牲。你们是我们的好榜样,是英雄,是沂蒙大地的好儿女,是光荣的烈士,是我们第一游击大队和起义官兵的骄傲。我们第一游击大队和起义官兵们,向你们致敬。同志们,向烈士们鞠躬。”
当所有的人向烈士们鞠躬之后,宋均长走到范云的墓前,他说:“我今天要对范云妹妹讲几句话。范云妹妹,你是好样的,是我宋均长的榜样。我宋均长,今后不论遇上何种情况,都要坚定地跟八路军走,跟共产党走,要把抗战进行到底。我宋均长,绝不会辜负你和游击队各位领导对我的希望,要为抗日大业尽最大的力量。妹妹,兄长我给你磕头了。”宋均长说完,跪了下去。杜秀娟见状,一步上前也跪了下去。人群中传来一片哭泣声。很快,石木林与陈小月便扶起了宋均长和杜秀娟。
严正说:“同志们,我们给烈士们唱支歌吧,就唱烈士们生前唱的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同志们,再唱支《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唱!”严正道。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战士们唱完这两首歌之后,精神状态很快便从悲痛中恢复过来。
策反(五)
几天后,鲁中军区政治部派人来了。第一游击大队和起义部队的官兵们,在上青石村村南的打麦场上集合起来,准备开大会。在会场前排就座的有第一游击大队大队长李大柱、教导员严正、宋均长、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袁玉虎、政治干事马晓秦、军区第一独立营副营长孙益成等人。等所有的人都坐好后,严正首先发言道:“开会了。今天,鲁中军区派来了组织科科长袁玉虎同志,以及第一独立营的孙副营长到我第一游击大队驻地宣布几项命令,请全体人员认真听。下面,就请袁科长宣布命令。”
袁玉虎说:“同志们,我受军区司令员刘海涛同志、政委田震同志的委托,宣布几项命令。在宣布命令前,先讲几句话。军区在接到以宋均长同志为首的皇协军大队成功起义的消息后,对以宋均长为首的起义官兵的勇敢精神特别的赞赏,特别是起义官兵在起义过程中,还与第一游击大队配合,打垮了日军一个加强中队的兵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为山东人民的抗日大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此,军区特地派我来表示祝贺,祝贺同志们打了一个大胜仗。下面,我代表军区党委宣布几项命令。第一,组建军区第三独立营,该营由参加起义的官兵们组成。第二,任命宋均长同志担任第三独立营营长,同时任命孙益成同志担任第三独立营教导员。第三,在独立营中组建机炮连,任命原第一独立营连长姜其善同志担任该连长。该连战士将从第一游击大队中抽调组成。第四,任命张飞浩同志任第三独立营一连连长。任命穆三叶同志任第三独立营二连连长。这样,第三独立营由三个连队组成,今后将是我鲁中军区打击日寇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会场上传来一片掌声。
等掌声过后,李大柱说:“根据军区的决定,给新成立的第三独立营发放八路军军服。给第一游击大队的干部战士每人发一顶军帽。”
李大柱的话引来台下战士们一片的笑声。台上马晓春与袁玉虎说了几句 话后,袁玉虎大声道:“刚才我宣布了几项命令,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没有我们的第一功臣石木林同志。下面我再宣布一项通知:军区准备调石木林同志到军区参加游击干部训练班,在军区正式下达通知前,石木林同志临时代理第三独立营的营参谋长一职,协助宋均长同志和孙益成同志抓好三营的训练工作,大家欢迎。”
会场上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等掌声停下,严正说:“下面,宣布一下第一游击大队干部任职的决定,该决定已经得到军区的批准。第一,任命马铁铲同志担任一大队第一中队的中队长。一中队一小队队长由李山担任,二小队队长由杨山鹊担任。第二,任命陈小月同志担任三中队队长,谭花同志任指导员。同时任命杜秀娟同志担任三中队副中队长,周树强、王雷任小队长。”
台下又是一片掌声。袁玉虎说:“在这里,还要再讲一下我们鲁中军区目前的形势。在我鲁中地区的周边,除了有大量的日伪军之外,在鲁中山区里和东部、北部等地,还驻有许多国民党的军队。其中规模较大的国民党军队有:国民党山东纵队秦启荣部,别动总队鲁冀边区游击队王尚志部,以及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部。另外还有国民党东北军第五十一军、第五十七军于学忠部。在这些国民党军队里面,于学忠部与我八路军磨擦较少,与我八路军磨擦最多的是秦启荣和王尚志部。在今年四月,我鲁北清河地区八路军第三支队,奉上级命令,组成了一支二百多人的学员队,在护送部队的掩护下,进入淄河上游的太河村一带,遭到王尚志部的伏击,除少数人突出重围外,二百多人或被俘或被杀害,漾成‘太河惨案’,震惊全国。‘太河惨案’发生后,我山东八路军第一、第三和第四支队,对国民党王尚志部发起反击,对该部驻守在太河村一带的四个大队进行围歼,王尚志兵败逃走,其警卫大队也被我山东八路军消灭掉。今天讲这件事,就是要告诉大家,对国民党驻扎在山东的部队,决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国民党军队敢来袭击我们,敢来打我们,我们就要坚决地反击,将其打垮或消灭掉,决不留情,这就是我们的方针。”
台下的干部战士们听了后,再次鼓起了掌声。
开完大会后,宋均长对石木林说:“石兄弟,下午你到我家去一下。”“好。”石木林答应道,随后他跟陈小月去了三中队的驻地。
当天下午石木林来到宋均长的家里后,宋均长拿出一只怀表来,他说:“石兄弟,这只表是在泰安时日本人送的,你嫂子在济南又给我买了一只怀表,这只你拿去给穆兄弟,也算是我对范云的牺牲有一个交待。”“范云是为了抗日牺牲的,大哥不必如此自责。再说穆大哥可能也不会要,他不要时还得还给你。”石木林道。“穆兄弟不要,你就留着用,我放着也没用处。”宋均长道。
后来的结果果然与石木林的看法相一致,穆三叶拒绝了宋均长给他的怀表。石木林夹在中间只好先把怀表收了起来,想以后有机会时再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1940年5月。这一段时间由于日军多固守在莱芜、博山等县城内,第一游击大队与第三独立营没有大的战斗,他们一面进行训练,一面帮助村民发展生产。
这天,第一游击大队和第三独立营接到第四支队司令员廖容标的命令,命令上讲:第四支队准备在崮山、常庄、古德范一带伏击前来扫荡的日军,命令第一游击大队和第三独立营,到南博山一带阻击日军的增援部队。
第一游击大队和第三独立营接到命令后,立即整理队伍,迅速向南博山出发了。
几天后战斗打响了。在战斗打响后第四支队发现,这一次日军采取多路进攻的战法,在进攻常庄、古德范的同时,另有一支近二百人的日军,准备经石湾子,翻山后占领杨家横山村,试图在那一带建立据点。
廖容标在得到这个情报后,迅速调整了兵力,派出第二团前往杨家横,准备在那里伏击日军这支加强中队。
这支日军的行动也很迅速,但在大山里行军翻山越岭是常事,影响速度和时间。当这支日军进入杨家横村庄后,立即遭到第四支队第二团的痛击。在激战中,第二团的战士用枪打,用大刀砍,用枪托砸,与进入杨家横村庄的日军展开了一场肉搏战。
激战中部分日军躲入农家庭院固守反击,并通过电台向博山城内的日军求援。
驻守在博山城内的日军接到电报后,立即派出一支由一千五百余名日军士兵组成的增援队伍,携带火炮重机枪等重武器,出城后经八陡、南庄、洪山口一路向杨家横推进。
当增援的日军行进到南博山后,与第一游击大队和第三独立营在南博山一带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中第一游击大队和第三独立营遭到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击。激战一个下午后,两支部队被迫撤退。
第四支队在得到阻击部队撤退的消息后,立即把在杨家横村内战斗的第二团撤到了村外。日军博山增援队伍进入杨家横山村后,与村内残余的日军相会合。增援的日军在与杨家横村的日军汇合后,焚烧掉阵亡的日军士兵的尸体,在夜里十时左右撤出了杨家横山村。
当两支日军向博山城撤退时,在途中又遭到第四支队和打援部队的伏击,日军丢下几十具尸体后,狼狈地逃回了博山城。
杨家横一战,第四支队及各参战部队主动进攻,击毙击伤日军二百余名,击毁日军九二式步兵炮两门,缴获九二式重机枪三挺,歪把子机枪五挺,步枪一百余支,电台一部及许多作战物资。
第一游击大队和第三独立营回到驻地后开始休整。两天后,第三独立营的干部们在营部内准备开会。等大家都坐下后,石木林说:“孙教导员提出开一个会,讨论一下这次作战的情况,我赞成。这一次我们打的很苦,部队也有很大的伤亡,需要我们探讨一下这次作战的情况。”穆三叶说:“我也赞成。我们是要好好地总结一下这场战斗的情况,否则难以有长进。”
在三营的干部开始讨论时,严正与李大柱来到了三营里。等严正和李大柱坐下后,孙益成说:“李大队长和严教导员来的正好,我们正准备讨论一下前几天的作战情况。今天没有外人,大家可以放开讲。”
穆三叶说:“我们这次作战,虽然作战地点是上级指定的,但在具体的伏击位置上,选的不好。第一是伏击地点距公路有点远,枪响之后日军就退到了一片开阔地上,后退了有几百米远。日军用山炮、九二式重机枪、掷弹筒等武器朝我们开火,给我们参战部队造成很大的损失。”石木林说:“如果我们再向西南方向移动,在尹家峪一带选择有利的地形打伏击,情况会更好一点。再加上我们去年与日军打了一仗后,消耗大,缴获少,除机枪外每支步枪没有多少子弹,火力太弱。另外,机炮连的掷弹筒每门小炮只有几发小炮弹,打了几炮就无弹可用,没发挥多大的作用。”姜其善说:“确实是这样。我认为我们与一大队的配合也有问题,两支部队各打各的,火力缺乏协调,地点也不好。”
严正说:“从这一次作战来看,我们确实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改进。上一次在山里打,前边堵后边打,消灭了一百多鬼子士兵。而这一次从总体作战上来看,不光我们打的不好,第四支队也打的不好。我们缺弹药,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配合也是一个问题。以往我们没搞过配合作战的训练,今后应在这方面加强,要有统一的指挥。再一个像这一次打阻击,消耗大缴获少,我们应加大战术战法的训练,补起我们的短处。另外我们需要制造一批炸药,用炸药来打鬼子。”
这场讨论会整整开了一个上午,李大柱、严正与宋均长、孙益成达成了多个共识,决定今后要加强两支部队的协同训练,如再有大的作战行动,将统一两支部队的指挥权。
一个月过去了,第一游击大队和第三独立营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制造了两千多斤黑色炸药,分别装进铁罐里,造出了一批土地雷和土炸弹。
第三独立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在单兵技术和山地作战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许多原来不会使用大刀的士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基本上都掌握了大刀的使用方法。
自从今年四月王尚志部遭到山东八路军三个支队的打击后,被迫逃到沂水县,投靠到东北军于学忠的门下。此时的于学忠率领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和第五十七军驻扎在沂水、莒南、费县一带。于学忠在这里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鲁苏战区总司令。王尚志带领残部逃来后,被于学忠编为“鲁苏战区游击第四纵队”,王尚志任司令,少将衔,他的副手杨秀峰任副司令。当王、杨二人得到情报,说八路军在莱芜、博山一带与日军作战中伤亡惨重的消息后,决心发起一场报复行动,以报今年四月被八路军三个支队围歼的惨痛历史。
王尚志和杨秀峰经过研究后,认为攻打八路军第四支队兵力不足,但是如果要消灭掉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一游击大队,以他们现在的兵力和装备来看,卓卓有余。王尚志的这个计划,得到于学忠的同意后开始实行。王尚志决定由自己率领第四纵队第一团,绕道沂源,从莱芜的东北部山区,翻越山峰后出其不意地袭击第一游击大队。王尚志对第一游击大队的驻地,上青石、下青石和红石村还是知道的。
国民党鲁苏地区游击纵队前来袭击的情报,很快便被第一游击大队的侦察员获得了。为此,李大柱、严正与宋均长、孙益成、石木林等人研究决定放敌人进入根据地,然后采取关门打狗的战术,消灭前来偷袭的王尚志部。随后两支部队开始分头做准备。
王尚志率领的第四纵队第一团一千多人的国民党士兵,很快出发了。他们经过两天时间的行军,秘密到达红石村东边大山的山谷中。
王尚志对第四纵队第一团的作战能力还是清楚的。第一团是他和杨秀峰从各地败逃的国民党士兵中挑选出来的一支人马,多数士兵都有两年以上的从伍经历,还有部分士兵是收编来的土匪武装。在这些士兵中许多人对共产党、对八路军都有一种敌视的态度,这是国民党政府多年间对士兵进行反共教育的结果。另外,第一团的武器也比第二、第三团要好。该团装备了一挺重机枪,二十余挺轻机枪,还有百余支驳壳枪。子弹多,士兵也能打仗。王尚志对第一团信心满满的,他充满了幻想。
王尚志的第一团在大山谷中休息了大半夜之后,在天亮前开始翻山。
王尚志部在爬上西边的山梁后还没下山,便被红石村的狗听见了动静,狂吠不止。宋均长、孙益成、石木林等人立即被惊醒,分头组织部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当王部一个连的士兵冲入红石村后,立即遭到第三独立营的猛烈打击,死伤百余人后余部被迫退出了红石村。第三独立营的战士们迅速占领红石村的围墙,对冲上前来的国民党士兵进行火力阻击。
王尚志想不到偷袭会遭到失败,便改偷袭为强攻,用轻重机枪组成火力网,掩护部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王尚志部绕道翻山袭击红石村,这是李大柱、严正在战前没有想到的。当他们听到红石村方向传来密集的枪声后,立即把三个中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部绕道从敌人的北部发起进攻,一部分部队从上青石村过河后,从南部向敌人发起进攻,以消灭来犯之敌。
借助机枪火力的掩护,王部士兵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当这些国民党士兵冲到红石村的围墙下后,在围墙上守卫的八路军战士,投出了一颗颗土制大炸弹。很快,从围墙外传来了一片剧烈的爆炸声。冲到围墙下的国民党士兵,在遭到土制炸弹的猛烈打击后死伤惨重。
正当王尚志无计可使时,突然从他的身后传来了一片枪声和喊杀声。同时,在红石村的南面,也传来一阵阵的机枪声。
第一游击大队的战士们,知道这一战关系到两支部队的生死存亡,他们在越过山谷间的小河后,迅猛地冲上前去。
固守在红石村的第三独立营的战士们,发现第一游击大队前来增援后,士气大振,在宋均长和孙益成的指挥下,从村南和村北两个方向冲出村外,与第一游击大队对王尚志部形成了夹击的势态,双方展开了一场混战。
王尚志眼见南北两个方向都有八路军冲上前来,知道大势已去,急忙带领警卫连朝东面的山梁上苍惶逃去。在他的身后,传来一阵阵密集的枪声。
等王尚志带人翻过红石村东面的山梁后他发现,身边只剩下几十个士兵了。这一仗给王尚志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此后他再也不敢挑战八路军。
这一仗,第一游击大队与第三独立营合力将前来偷袭的“鲁苏战区游击第四纵队”的第一团基本消灭掉,缴获了一挺马克沁式重机枪,二十余挺轻机枪,六百多支手枪步枪,还有大量的子弹手榴弹。这些缴获来的7.92毫米口径的步机枪子弹,正是第三独立营和第一游击大队急需补充的弹药。
作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