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初,彭明治、朱涤新率第3大队、湖西大队从苏鲁豫边境单县、丰县之间的朱集出发,进入皖东北泗县地区,与活动于该地区的本支队第1大队胡炳云部会合。苏鲁豫支队奉命南下后,由黄河支队接替苏鲁豫支队防务,坚持湖西地区的斗争。

  黄河支队是在1940年3月21日由杨勇的独立旅第一、第二团与游击第八支队编成的,辖3个团支队长彭雄,政治委员张国华,政治部主任欧阳文。第一团由独立旅第一团编成,团长李金铎,政治委员戴润生;第二团由独立旅第二团编成,团长匡斌,政治委员刘仁贵;第三团,由原第八支队编成,团长卢迪,政治委员刘星。

  这时边区北部反“扫荡”和第二次讨逆作战正酣,湖西的地方顽固派乘此时机,多方挑衅。

  1940年6月,朱世勤任命时锡九为“金、单、鱼三县剿匪司令”,在单北一带“剿匪”反共。湖西各地的国民党在单县孟新庄召开会议,成立联合反共指挥部,由国民党苏北专员汤铁飞任总指挥,丰县冯子固、单县朱世勤任副总指挥。随后,倾其全部兵力2万余人,从东西两面夹击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张寨一带。

  八路军黄河支队奉命于6月7日从鲁西南出发,10日到达湖西地区,接替苏鲁豫支队坚持斗争的。黄河支队支队长彭雄,政治委员张国华,副支队长邓克明,政治部主任欧阳文。下辖三个团:第一团团长李金铎,政治委员戴润生,政治处主任方国南;第二团团长匡斌,政治委员刘仁贵;第三团团长卢迪,政治委员刘星。

  黄河支队的将士目睹了丰顽的骄横,以及对人民的要求置之不理,而且与丰县城日伪频繁接触。根据中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指示,打击顽军的反动气焰,扭转局面,扩大影响,黄河支队在支队长彭雄、副支队长邓克明、政委张国华率领下,决定6月上旬向盘踞在便集、刘老庄和孙庄的顽军黄体润所部丰县常备队发起反击。

  国民党专员董铎离开丰县后,江苏省九区行政督察专人换了汤铁飞,此人善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排共、反共政策,人称之为“摩擦专家”。汤铁飞与黄体润密谋,蓄意制造摩擦,在地处苏鲁边区丰、单县交界处的便集、毛庄、刘庄一带,部署了八个营、一个特务连约二千之众的兵力,想出其不意地向黄河支队一部进行突然袭击。

  1940年6月12日下午,黄河支队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张国华政委讲了湖西地区敌我斗争的形势,以及为什么要打丰县常备队,同时强调要打,只许胜利。欧阳文主任讲了如何宣传动员部队及俘虏政策和群众纪律等。最后彭雄支队长讲了这一仗的打法,要求各团组织营以上干部察看地形。会议决定14日进行作战,一团攻打便(宜)集,二团攻打孙庄。

  6月13日,国民党沛县县长冯子固下令将沛县五区区长李剑波(共产党员)撤职,取消共产党领导的五区政权,另派国民党区长。沛县县委根据苏鲁豫区党委指示,发动万余人的集会游行示威,挽留区长李剑波。冯子固责令其部队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为保卫群众生命安全,五区中队掩护群众转移,后朱恒新等多名干部惨遭杀害,遂造成震惊湖西的“六?一三”事件。

  同日,丰县国民党顽固派董玉珏、黄体润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与沛县冯子固遥相呼应,将二区徐楼乡民选乡长张德方和有声望的抗日爱国人士王茂龄扣押,激起丰县二区人民的极大愤慨,联名上书要求释放王茂龄、张德方,并举行游行示威。同时,向苏鲁豫边区司令部和驻扎在湖西金乡南部、丰县北地区的八路军黄河支队报告,请求严惩国民党顽固派。

  13日午夜,黄河支队第一团、第二团分别进入攻击阵地,封锁了村庄路口。

  6月14日凌晨1时许,战斗同时打响,一团在团长李金铎、政委戴润生指挥下,调集迫击炮和重机枪集中射击便集的西北角,掩护担任主攻的第三营发起攻击。三营营长肖明战斗打响前,亲自带领突击连到前沿察看地形,对主攻的方向作了认真仔细的观察。因而,迫击炮连连发射三弹,弹无虚发,重机枪“突突突”的吼叫着,压制住顽军的火力攻击,十连、十一连相继从不同方向冲了上去。担任助攻的一团第一营也从便集东南角突进了围寨。最后,把顽军压缩在村西北角几个大院里包围起来,展开政治攻势。

  天明前,打进去几颗燃烧弹,顽军惊恐万状,全部缴枪投降。一团全歼便集顽军。击毙丰县常备队政训处长孙裕澄,歼敌700多人,缴获机枪21挺,长短枪700多支。解救了张德方、王茂龄二同志。

  黄体润的指挥部驻孙庄。

  黄河支队第二团在团长匡斌、政委刘仁贵的指挥下,攻击孙庄不顺利。因黄支刚到,人生地疏。事先未侦察孙庄的地形,又缺乏攻坚的准备,也未与丰县常备队内我党组织取得联系,加之黄体润坐镇死守,以致天亮前未能打开寨围。

  白天又发起几次攻击,均未奏效,二团伤亡较重。第一团准备加入战斗,先调迫击炮向村内轰击数炮。第二团傍晚再次发起攻击。这时,打入丰县常备队的共产党员、丰县常备队第一大队教导员李旭华得到情报,策动所属部队调转枪口,接应我二团攻进村内。黄体润眼看大势已去,仓惶率残部从村子东南角突围逃出。二团俘顽军100多人。接着,我军乘胜追击,攻克丰(县)西的赵庙、刘元集,俘顽军200多人。收复了这一地区,把丰常部队赶回了丰南。

  丰县第六区常备大队李旭辰部首先向黄河支队打响了第一枪。

  接着,由黄体润统一指挥的驻便集的第六八和区常等三个大队及驻刘老庄的第七大队、驻鬼庄的第二大队和驻孙庄的特务中队,一窝蜂似地伏兵涌出,向正在行军途中的黄河支队发起了突然截击,黄河支队迫不得已进行自已还击。

  便集。黄河支队二团的一个营攻入寨内,伪第六、八大队和四区常备大队的官兵溃不成军。

  伪第六大队队长孙裕洁龟缩在便集东南寨墙里,急派第八中队队长周为德组织力量反扑,自己却带着数十名侍从越过寨壕逃走。

  周为德刚布署就绪,回头再找孙裕洁汇报,却不见了大队长的影子,急得不知所措。

  忽听一声低喝:“不许动”。周为德感觉后胸被枪口住,只得乖乖地放下了手中的匣枪,举起了双手。

  经过一小时的激战,黄河支队完全控制了整个战场局面。

  一家农户的磨访里,躲藏着伪丰县常备队政训处处长孙裕澄和教育科科长李锡武军人,黄河支队的队员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他们。

  “缴枪不杀!”黄河支队的队员在磨坊外喊道。

  孙裕澄拒不缴械,并从磨道向外射击。

  一名黄河支队队员被打伤,其他队员汽愤了,在磨坊外予以还击,一颗子弹将孙裕澄击中了。

  伪政训处主任程守祥慌忙越窗逃跑。

  黄河支队队员冲进磨坊,俘虏了伪政训处教育科科长李锡武等人。

  下午,黄河支队队员将各处俘虏集中押送到离便集三里远的姬集。

  经过一番询问后,释放了大批俘虏,并发给了他们一定路费和米票。

  黄昏后,激烈的枪声又在毛庄、孙庄、刘老庄和鬼庄四处响起,伪常备队凭险顽抗,然后集中向丰城南逃窜。

  黄河支部挺进湖西后首战告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下便集,从此在湖西扎下根来,同日伪军展开浴血搏斗,也同国民党顽固派和会道门等反动势力作了长期的复杂的斗争。

  从此,湖西区的斗争转为敌、顽、我之间的三角斗争,形势日趋尖锐复杂,斗争极其激烈残酷。在丰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丰南六、七区和丰北二区为丰县国民党顽军占领区,丰一区为日伪军占领区,丰北丰西三、四、五区为抗日武装占领区。

  “六·一四”之后,李贞乾、郭影秋致信黄体润等,揭露汤铁飞在丰县制造分裂的罪行,希望他们认清形势,识破汤铁飞破坏抗战的阴谋,希望丰县常备队同各抗日部队合作重新走上团结抗战的道路;同时送回在“六·一四”中被黄河支队俘虏的人员,其中就有黄体润的女儿黄蕴英。

  但是,黄体润等对郭影秋、李贞乾再三呼吁团结抗日置之不理,坚持其反共立场,追随汤铁飞,捕杀共产党员和抗日群众。不久,他们在大范庄捕杀了中共丰南县工委委员张醒。

  1940年6月下旬,李贞乾帮助在国民党丰县常备队任十中队队长的三弟李秉真,从丰县常备队中拉出200余人,携带长短枪170余支,投奔湖西抗日根据地,编为李贞乾领导的鱼台县独立营,李秉真任独立营营长。同时,丰县以三区区中队和湖边游击队二中队为基础,成立了丰县人民抗日政府独立营,陈正谟任营长,程华亭任副营长,王运畅任教导员。

  取得了反摩擦的胜利,丰、沛、鱼、单、砀及金乡等县的抗日力量统一起来,1940年上半年,单县、丰县、金乡又先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