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是汉语成语,读音:wén jī qǐ wǔ,释义: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借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亦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词语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行动。同时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成语性质】褒义词。“闻鸡起舞”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资治通鉴》:“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其典故: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后来,不知道是谁将〝闻鸡起舞〞与生命存在运动,而且还是晨练上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大地流传极广,可谓耳熟能详,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将早起锻炼身体作为每天之必须也。然而“闻鸡起舞”这一中华典故与今天人们所指的早早起来锻炼身体,可说是丝毫无关,只是一个误传吧!

从运动医学的角度来看,晨练并不可取。首先是因为清晨四五点钟此时此刻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有量相对而言比上下午均高些,不利于运动时对氧气需求量的增加,对老年人而言诱发心绞痛甚至于心肌梗死等突发性意外。其次是从运动需要能量来看,从前一天的晚餐到次日的清晨经过了近十小时通常 是空腹运动,例如晨起慢跑时,往往容易发生低血糖,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再三是如果说进行较剧烈的运动如快跑、拳击和球类等,这时能量主要来源就靠脂肪的分解,使得人体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增高。而老年人由于心肌活动能力降低,过剩脂肪酸所带来的毒性,往往会使其产生心律失常,甚至因休克而死亡。此外,血中游离脂肪酸增高,使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增高,还会引起和加剧老年人的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症。第四是在剧烈运动后“急刹车”,极易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甚至休克。这是因为运动增加,同时需要大量的血液自下肢沿静脉回流至心脏。如果剧烈运动后突然静止不动,就会使下肢的血液淤积不能及时回流,心脏进血量不足,排出也就会减少,于是就产生上述一系列症状。因此,剧烈运动后应继续做些缓慢的整理和放松活动。

所以奉劝一定要进行晨起锻炼者应吃些食物、喝杯功能水或者温开水再去运动。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5-6分钟,如先是伸曲手脚,活动腰背等。随后进行快步走慢跑体操等有氧运动为宜。一天中室外运动的最佳时间通常为上午的八九点钟和下午的四五点钟,此时阳光柔和、空气中含有氧量相对多。加之进餐来小时后,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供应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