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的《扬子晚报》上所刊登在一篇关于江苏特警揭秘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先后被全国各大媒体争相转载。而其中提及到的一位在常态巡特警武装巡逻、与男特警一样单兵“标配”重约30斤的“神枪手”“霸王花”显得特别扎眼,更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她就是徐州巡特警支队一中队副大队长韩松。韩松,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6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一级警司,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两次,多次被授予徐州市公安局人民满意警察,连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全省公安系统首届警体达标项目比赛中获得800米第一名、100米第一名、个人总成绩第一,在全国大城市公安机关第六届警察体育三项比赛在中,以她为代表徐州代表队夺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市团体总分第一名,创造出徐州市公安局在全国警体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女子特警的“领头雁”

      徐州拥有全省唯一成建制的10人女子特警中队,从组建之初到逐渐发展壮大,3年来的风雨历程,无不浸透着第一任女警中队负责人韩松的心血与付出。                                                      晶莹似冰,汩汩温情

       建队之初,支队招录的10名女警,来自全吉林、云南、浙江等全国的6个省份,比她们大8到10岁的韩松,作为中队长,为了让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她们尽快适应工作新环境,负责着整个女警中队的训练、管理和队员的饮食起居,并坚持每天和她们吃住在一起。

       工作中,在特警队主楼开展的高空索降训练时,她总是一声不响从六层平台一跃而下,就是强有力的带动与示范。随之,她给大家讲解要领和安全措施,在她“生死是小,毁容是大” 风趣言语里,女特警们一个个会意地笑出声来,随之一个个从空而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训练,也迅速地达到了一名女警队员的训练标准。

       学习上,她不仅自身体技能过硬,还将自己十年来的特警工作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特别是在2014年4月,在全省公安机关第二期武器警械使用专项训练骨干教官培训中,作为一百多名参训队员中唯一一名女学员,通过刻苦钻研与不懈努力,在最终的考核中被省厅培训组评为“优秀学员”。她把此次掌握的技能知识制作成教学课件传授给大家。

       生活上,她主动找她们谈心,为她们解决实际困难。每年的中秋节、除夕夜,韩松都主动要求在单位值班备勤,与不能回家的民警一起共度佳节。共同烹饪菜肴,围坐在一起,或狼吞虎咽、或慢条斯理,一个个眉开眼笑,那是在家中才拥有的舒坦与惬意。来自五湖四海的女同事,因为大队长在,就心里有底,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温馨。

       韩松还与她们有个小小的默契,就是每当有队员到外地时,到达目的地的第一时间、第一件事情就是给韩松发一个哪怕只是“到了”两个字,她悬着的心才会发下。否则,就睡不着觉。当别人感觉到不可思议,她却说,“一个女孩子身在外,作为直接领导,不只是一种日久生情的亲情,真的认为是一种责任。”这位平时大大咧咧,甚至大家开玩笑说她有点“没心没肺”的副大队长,以行动感染了大家,韩松,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松姐!”大家学会了生活,她也成为了大家生活的标杆,成为了她们的知己,无论是思想上出现了自己无法释怀的疙瘩,还是要购买一个什么款式的手机,事无巨细,都会找她参谋,她也是来者不拒,利用自己是徐州本地人的优势,在属于她们难能可贵的空闲时间,相约一起逛街购物,对于琳琅满目的商场也流连忘返。在平时,她们随性随意按喜好穿出自己的个性衣着,改变了人们对于特警生活呆板单调的印象。而韩松透明的性格晶莹似冰,让人们哪怕是在冬季也感受了汩汩暖情、温煦。                                            

                                           激情似火,梦想鼎沸

       韩松,这位从进入女特警队以来,文艺体能演讲全能的她,一直担任着历届特警队活动主持人,先后在徐州市公安局的春晚进行过《飞向春天》的开场合唱,演出过诗歌朗诵与《月亮之上》的歌曲串烧。韩松把正能量在特警队里传递,严肃与活泼并存,让特警队不再寂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真诚地带着大家共同进步。为了把女队友们的亮色向大家传递,她策划、鼓动大家一起参加特警支队举办的2013年“特警好声音”和联欢晚会,她把自己冬天所穿的棉袄底边、袖子上的黑毛裁下当做道具装饰用,来自湖南、吉林、云南的的女子特警中队的队员们拿出自己的非洲手鼓、古筝,使各自的特长得以展示,赢得满堂彩,她们获得了第一名,也让男队友们在联欢会上,第一次感觉到在自己的身边也有这些美丽的女特警,感到韩松她们不但业务精湛,而且多才多艺,她们爱笑、爱唱、爱美丽,她们的质朴、天真给特警警营带来了活力。美妙的歌声、生命色泽的流光、铁骨柔情和绽放的芬芳,警营因为她们的存在而拥有着活力四射的光芒,在歌声中,大家共同去追寻“特警”的梦想。                                      

                                          芳心似水,双翼柔韧

       10人女子特警中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韩松起了关键的作用,是她,引领出史俊杰这样荣立二等功的铿锵玫瑰;是她,让女特警们无怨无悔地跟随,她也众望所归成为女特警们名副其实的领头雁。

       而她深知六岁的女儿、近六十的老爸是自己隐形的翅膀,才让自己能够展翅翱翔出青春岁月的华美。说起女儿杜昕谕,韩松忘不了为孩子报满了培训班,只是为了晚些接孩子的愧对;她忘不了有一次,当自己因为特殊任务,仓促赶到女儿所在的空军蓝天幼儿园,看到独自一人端坐在教室的后面、眼巴巴地望着妈妈欲哭无泪的女儿眼神;忘不了每次,当自己接到支队短信后,告诉女儿是去抓坏人,女儿小大人般支持妈妈、目送妈妈出门的懂事眼神;忘不了每次孩子生日所许下的最大愿望,只是希望妈妈能够一年两次陪自己上可以看动物的公园——彭祖园;忘不了每每半夜从邻居家抱回的女儿,还喃喃着妈妈别走的的声音;忘不了懂事的女儿,知道妈妈忙,不再在乎外公给自己梳理小辫的不美;忘不了女儿五岁知道男女有别时,不让外公陪着洗澡,却独自用兑好的水、冲洗干净又穿衣关灯的麻利劲……

       女儿给予的馨香浸润心田,女儿的气息迂回萦绕心间,女儿的自理能力让韩松不敢引以为骄傲,她在人们面前不愿意谈及自己孩子的懂事,说及女儿,眼圈红红的韩松说“不提孩子,因为我不想哭,不想轻易哭,不想掉眼泪。”而她深知这正是自己背后支撑的力量所在,就是属于自己的翅膀,鼓动着她这只领头雁去滑翔出一份让每每穿着妈妈宽大的警服上衣、拥有着警察梦的女儿引以为自豪的美。

       女警中队在韩松的带领下,先后参与了“徐州市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红蓝对抗实兵演练”、党的十八大、青奥会、省运会的各项安保工作,圆满完成了李鹏、温家宝、回良玉、李源潮等时任、现任国家领导人视察警卫工作,参与抓获了公安部督办“6.6”新疆爆炸恐怖案件A级逃犯、“世纪神”邪教骨干成员、“6.10”持枪抢劫案件嫌疑人、阳光花园砸汽车玻璃盗窃案件、“11.21”特大持刀抢劫案等一批有影响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如今,在徐州的大街小巷,每天都能看到女子特警队员荷枪实弹、铿锵有力的飒爽英姿,展现了徐州女特警风采、打出了徐州女特警品牌。中队先后有1人荣获个人二等功,3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3人次被评为徐州市公安局“人民满意警察”、11人次被市局、支队表彰奖励。女警中队也被徐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韩松在省公安机关第二期武器警械使用专项训练骨干教官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又在第三期全省公安机关“武器警械使用专项训练骨干教官培训”中,转变角色,以饱满的精神、热情的态度,将自己在第二期培训中所掌握的技能知识传授给培训学员,充分展现了徐州巡特警的良好形象,为徐州公安赢得了荣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警务实战 “女教官”。

  

                                           不让须眉的“排头兵”

       在男女特警的比例仅是15:1的徐州特警支队,相对于女特警们亲切地喊着的“松姐”,却被男特警们称之为“松哥”。正如男队员张曾所说:她与男同事谦虚交谈,坦然相对,特警队里就弥漫开一份融洽的气氛,韩松的存在,让特警队充满了欢声笑语,温情荡漾,私下里我们都把她当成了“兄弟”。她在以自己的言行、以实际行动佐证着以她为中心的女子特警队的队员们热爱着生活、享受着生活,而且能够承担起这份“铁肩担道义”的责任。

       巡特警的单兵装备“标配”总重量不低于30斤的行头,作为女特警的韩松行动起来毫不含糊,一点也不逊色于男特警。巡特警的手枪从拔枪到击发,必须在1秒内完成,否则不能当特警。作为采访者,自己亲眼见证了韩松训练200米外打鸡蛋,枪枪命中,让我惊叹赞叹、唏嘘不已。                                         

                                             无惧无悔,不弃不馁

       特警以超强度的魔鬼训练让男人都难以承受,被省报记者誉为神枪手、“警中霸王花”的韩松她们楞是把常人不能够承受的魔鬼式训练,作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常态。那份磨砺与担当,从她备战全国大城市公安机关第六届警察体育三项比赛的风雨历程就可见一斑。
       2014年7月初,当巡特警支队将代表徐州市局组队参加全国大城市公安机关第六届警察体育三项比赛时,韩松闻讯后主动请缨,队里再三考虑不但答应了她的要求,还安排年龄稍大的她作为女子队的队长。虽然有过一定的运动基础,因为结婚生孩子而蛰伏几年的她已经是32岁的“高龄”,再加上连续几年没有高强度的运动量。

     “妈妈级”的选手韩松感觉到了身上的责任与分量,早早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之中,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射击、蛙泳、武装越野。就像韩松在接受徐州电台896采访,做“上班那点事”的专访时所说:“苦、累,哪怕到极限了,人的承受力与无尽的潜力会让人一次次超越自我……”射击、越野这两项都不在话下,而对于200米自由泳,韩松深知自己是个“旱鸭子”。

       为了克服怕水的心里,她特意走到水的最深处,让自己沉下、憋气,再跳上来,因为不习水性,训练一开始,喝水、呛水成了家常便饭。为了尽快学会游泳,韩松每天咬牙坚持学习、训练,遇到难题就向其他队员请教,每次游泳训练都泡到手脚发白,眼睛发红,晚上回到家后,还要对着视频比划……为了不拉后腿,周六、周日又去独自训练,每次都训练到筋疲力尽,她说:“再苦再累,愁也一天,恣乎地也是一天。”还说,“30多年,都没有这一个夏天游的多。”长时间泡在泳池里,由于细菌感染,韩松得了中耳炎,医生嘱咐要好好休息、抗菌治疗,但为了不耽误训练,韩松上午去医院挂水治疗,下午偷偷跑到泳池去。医生发现后,责备她不配合,如果治疗不彻底,很有可能复发、影响听力。时间短、任务重,可韩松硬是凭着坚强毅力和不服输精神,变成了游泳健将。                                                                                 众志成城,百转千回

       8月的徐州,在接近甚至超过40度的高温里,背着8斤重的沙袋,不间断地至少狂奔10公里了,这样的训练,对女警来说,绝对是个挑战。韩松在以前训练中膝盖受过伤,负重跑对膝盖有很强的损伤性,常常是一圈下来,膝盖疼的无法正常走路。但是,谁跑不动了,她又都会伸出手来拉一把继续前进,因为,她知道她们是一个团队,团队作战是特警队的精髓。为了帮助其他队员提高训练成绩,韩松还精心制定训练计划,主动带她们训练,自己既当教练员、又要当运动员,付出比别的队员更多的努力。自强不息,不气不馁,无愧无悔。她与队员们每每都在坚持!坚持!再坚持!

      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当训练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训练从早上6点钟开始,进行基础的体能训练,上午3千米的游泳训练,无休止的打腿、划水,全身精疲力竭、疼痛难忍,下午开始射击、越野跑,整整一天下来,身体除了酸痛别无其他感觉。高强度的训练内容、连贯无间断的训练时间,这般“魔鬼式”的训练整整持续了将近3个月。

                                       桃李争辉,英姿斗艳

       韩松以其超过自己体能、技能与责任,达到了外表的帅气与内里坚强的统一,站立在人们面前的,都是“特别特”英姿飒爽的女特警。

       在10月23日的正式比赛中,为了防止膝盖的旧伤影响比赛成绩的发挥,韩松的膝盖打了封闭针,忘我训练换来了累累硕果,最终在全国近百名选手中夺得个人三公里武装越野全国第二,50米精度射击全国第二,总成绩个人全国第四的好成绩。以她为代表的徐州代表队,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最终一举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创造了徐州市局在全国警体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2014年11月5日至6日,在盐城举行的全省公安系统首届警体达标项目比赛中,韩松顽强拼搏,最终获得了800米第一名、100米第一名、个人总成绩第一的好成绩。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警中“排头兵”。

 

                                            奉献平安的“霸王花”

       忘不了在炎炎夏日里,在徐州泰山庙会期间执行任务的韩松她们一夜无眠,却以一份责任带给千家万户甜美梦境的疲惫身影;忘不了韩松她们用孱弱的身躯构筑起铜墙铁壁的守护,还有那面对群众款款一笑的深情;忘不了韩松她们数九寒冬里,面对打开盒盖已经不见冒热气的盒饭,依然吃得津津有味的情景。韩松行使着她们的特殊使命,也让平常人感受她们所给予的缕缕春风的抚慰。韩松一次次走近附近的王新庄小学,送去文具、课外读物等学习用品,走近附近的敬老院,走进庞庄老矿区、走进社区去安抚孤寡老人的心。给老人们打扫卫生、捶背、晒被子,老人们,浊目盈眶,由她们的存在,老人们感觉到了老有所养,她的那份温情已经让晚霞漫天、夕阳最美,也营造出一份稳定、和谐。

                                               步巡车巡中的有心人

       徐州的黎民百姓忘不了韩松她们一次次走向未知的巡逻路上英姿飒爽的身影。特警巡逻有步巡和车巡。韩松每每带队在市区车流穿梭,人流如织的市中心巡逻,盘查可疑车辆,盘查可疑人,防患于未然,给人们带来一份安宁与平和。随着巡逻要求的提高,韩松她们的武装巡逻开始配有武器和子弹,这更需要时刻警惕着,一是要随时细心观察周围可疑人员的存在;二是保护好警用装备,随时处于警备状态。而她则在提高警惕的基础上,发挥着她独特的优势,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天晚上9点多钟,当韩松巡逻至徐州市花园饭店附近时,一个骑着电动车的人撞着了四个刚吃饭喝过酒的青年人,推推嚷嚷中,眼看一场打架不可避免,韩松急忙赶上前去,以其特警的身份威慑,并暖言相劝,最后,其中的一个年青人顺坡下驴:“美女都这样说了,你走吧!”避免了一场打架事件的发生。

       汪峰演唱会期间,韩松与同事们在车巡到兴隆国际酒店附近,发现一辆悬挂外省牌照的可疑车辆:丰田坦途皮卡,车型夸张、十分扎眼,韩松与同事在车上用警信通查其牌照,经上网比照,确认是2014年11月4日立案的被盗抢车辆。韩松告诉同事要悄然跟踪,伺机扣车。因为她深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贸然盘查,有一定的危险性,待嫌疑车辆开到淮海东路老东门附近等红灯的时候,他们把车别停盘查,此车看形势不对,还想跑。韩松她们别中间位置,督促其熄火拔钥匙,人员下车出示驾驶证、行驶证,进一步核实是被盗车辆,于是暂扣,移交杭州警方带走,韩松与同事迎来的是外省同行赞许的目光。她也渐渐走入了扬子晚报等省级媒体的视野,闪烁出平凡却耀眼的光芒。

                                               处突维稳的“红色蓓蕾”

       2014年8月18日凌晨,韩松和支队其他11名特警队员要负责把涉案金额上百万元的跨省盗抢银行取款人财务案的2男1女犯罪嫌疑人押回。接到任务命令后,她们马不停蹄地赶往与上海警方的交接现场。当时时间仓促,到达交接车厢,车厢内人挨人、人挤人,她们单薄地身体就在车厢一直站立着,其中,一位30多岁的女性犯罪嫌疑人情绪激动,不时地一面用头撞车窗玻璃,一面用手铐砸自己,韩松恩威相加:一边威严地告知她抗拒从严事实,一边给她讲道理,告诉她今后还要生活,让她心态平静。同时,韩松把手铐下压,不动声色地把嫌疑人押下车,保证了整个车厢乘客的安全与平静,下车给他们带头罩,历过16个小时连续作战,将“7.11”案犯罪嫌疑人押送到沛县大屯指定办案地点。在押解任务完成后,便马不停蹄地归队,参加青奥会安保备勤工作。

       处突维稳,一次到县区宾馆对涉黑人员进行抓捕过程中,因为有女性嫌疑人,韩松等女特警也跟随其中。到达抓捕地点后,大家兵分几路,有人负责警戒,有人埋伏在门口。对于大门紧闭的客房,如果让服务员直接开,一是可能会出现连锁死情形,二是哪怕能够开门成功,在服务员闪身让男特警往里冲的时候,难免会阻碍突入路线,影响突入速度。于是,同去的韩松伪装成服务员镇定自若地走上前去,以询问客房需要什么东西为由,消除嫌疑人的警戒心态,骗开门,不曾想,她没有闪开突入通道,而是顺势而入,一马当先,面对刺龙画虎的嫌疑人,她一个摔擒动作,一只手抓手腕,另一只手锁住嫌疑人的咽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撂倒在地,牢牢控制住,随后进来的特警兄弟既佩服又嗟叹道:韩姐,你也忒快了吧,也给兄弟们留点可以施展腿脚的机会,则听她急切地喊着:“看什么看,少废话,抓紧拿手铐!” 短兵相接,大无畏的气势,那份胆气、能力,一气呵成,让同事也见识了她那训练有素的深厚底蕴,以及执法过程的独特优势和巾帼魅力。

       2014年11月初,徐州市看守所从旧所到新所搬迁,凌晨出发,韩松也随车警卫,穿着特警制服,手握92式手枪上了一辆大客车,车上有20多名犯人,全是男性,剃着短平头,各种神态都有,有的用不屑的眼神看着,还有的左动右动,不配合,韩松以一股正气,用神圣和正义的眼神对应,虽然是单薄的身材,却以一份独有的魄力与胆识表达出“只要我在,谁都不能动”威严,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近年来,韩松所在的特警支队共参与执行抓捕任务50余次,处置涉枪涉爆等严重暴力犯罪20多起;处置劫持人质案件7起,成功解救人质11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徐州做出了积极贡献。

                                        安保防控的“警中霸王花”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2014年,对徐州公安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徐州巡特警异常繁忙的一年。

       2014年7月16日、17日,在安徽省淮南市举行为期2天的华东合作区特警队拉动演练,来自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地的6支特警队共300余名特警队员参加了演练活动。由于拉练演习活动时间紧、任务重、科目繁杂,巡特警支队全体参演队员取消休假,加班加点开展具体科目演练工作。韩松在此次演练中的任务是对即将点燃油桶的暴恐分子实施抓捕。在训练过程中,韩松反复对演习科目进行思考总结,以严谨态度投入训练中。她经常说,平时训练像战斗,每一次演习训练都当做实战,真正面对敌人的时候才能做到不恐慌,才能打得赢。

       进入到7月份,青奥会、省运会安保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除了武装巡逻外,韩松还要承担高速路口治安检查站的武装查缉工作。38度的高温,穿着厚厚的防弹衣,被汗水湿透的衣服黏黏地粘在身上,密不透风;白天烈日炎炎,晚上要忍受蚊虫叮咬,还要呼吸过往汽车的尾气。由于每个人的工作都超负荷运转,一旦有人请假,岗位就要空下来,遇到这样的事情,韩松总是主动顶上去。有一次,以其女性的敏感,她感觉一辆车辆有问题,于是对车和车上人员认真开展检查,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可疑点,最终在座位下查出了管制刀具,守住了进出徐州的第一道“关卡”。

       2014年9月19日,徐州市奥体馆中心各大主干道路上布满了公安干警、武警、特警,中心路口设立了几十个岗位,上千名警力在此执勤。中午1时左右,奥体中心迎来人流高峰,接客大巴陆续驶入。就在这时, 在汉源大道与紫金路交叉口,一辆车牌为苏C557G的长安面包车驶来,韩松看到后,警觉地对同事呼叫说:“快看,这辆灰色面包车车速、行车轨迹不对,准备行动!”正说着,车已经强行快速驶进交通管制戒严区。卡口民警大声制止,伸手阻拦。面包车根本不理,横冲直撞地闯了过去。

       在附近的特警和几名民警紧追上去。一道、两道,四道关卡之后,疯牛一般的面包车终于被迫停下。一名特警一个健步上前,从车里揪出驾驶员,三下五除二将他掀翻在地,反扣双手,带到一旁。一查原来是个酒驾,驾驶室内酒气冲天,其酒精含量高达267mg,超酒驾标准3倍有余。江苏省十八届运动会开幕式下午三点将在这里举行,离开幕式还有几个小时,中午最易犯困的时候,是韩松的敏锐与机警,给在场的同事一个迅捷信号,在这次安保中得以充分发挥特警优势,人们也从细微中看到了韩松不让须眉的敢于担当。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韩松和她的队员们一路走来,先后盘查各类人员350余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名,帮扶群众60余人次,谱写着一段段激昂的乐章;用她们的汗水,浇灌出一片片安宁的土地;用她们的行动守卫着彭城百姓的幸福安康;用她们的行动来表达对人民的热爱。作为省唯一一支10人建制的女子特警支队的领头雁、排头兵,她那份不让须眉的责任担当、心怀家国的感人故事似涓涓细流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徐州的人民感受着来自韩松她们的侠骨柔肠所带来的温情、温暖与温馨;徐州的人民随时随地都在韩松她们英姿飒爽行走出的靓丽风景中感受着和谐、安宁与温煦,向她致敬,为她喝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