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成这位前辈,从他发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原是八路军129师老兵,参加了管头战斗。他随129师津浦支队来到山东抗战,历经改编,解放战争后期编入26军76师226团。
说起226团,这个团可不简单,是具红军血统的“王牌”主力团。1940年,八路军2支队与9支队合编为山东纵队第2旅,原津浦支队主力编入2旅4团,团长王永禄,政委杨道和。1942年8月编为115师教导1旅4团,1943年3月调鲁中军区为第4团,团长周长胜,政委丁秋生。抗战胜利后先后编为山东解放军4师10团,团长高文然,政委曹普南。后改为华野8纵22师64团,团长高文然,政委曹普南。26军76师226团,团长戴成功,政委宋崑。
76师226团是原山东纵队、鲁中军区以老红军为基础、以老红军连队为主力组建的团队,在后来的华野8纵、26军内被称为“红四团”,抗战时是115师兼山东军区13大主力团之一、鲁中军区3大主力团之一,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是华野8纵、26军的主力团之一。
一、管头之战的背景是榆辽战役
榆辽战役是1940年9月至10月,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第129师等部,在山西省榆社,辽县地区对日军的进攻战役。此役,八路军共毙伤日军近1000人。
1940年9月,八路军第129师决定进行榆辽战役,以第386旅第772、第16团、决死队第1纵队第25、第38团为左翼队,攻取榆辽公路西段榆社、沿毕、王景据点;以第385旅并指挥新编第11旅第32团为右翼队,主力攻取东段管头、铺上、小岭底据点,一部扼守辽县以西狼牙山,阻击辽县可能西援的日军,以新编第10旅为平辽支队,主力在和顺至辽县段破路袭击日军,牵制、阻击昔阳、和顺等地日军,并配合第385旅相机收复辽县;以第386旅第17团、决死队第1纵队第57团等部组成沁北支队,破击白晋铁路沁县至分水岭段,配合主力作战。23日23时部队发起攻击,至24日,攻克沿毕、王景、小岭底、铺上等据点。25日下午,第386旅经数次强攻占领榆社中学,将守军400余人大部歼灭。
此时,右翼队以一部兵力围困管头日军,以另一部兵力于27日进攻石匣据点,经1昼夜激战,将其攻克。辽县以北的寒王据点亦被新编第10旅攻克,辽县已陷于孤立,此时,驻和顺、武乡日军分别向辽县、管头增援。第129师主力转移至红岩头、关地垴地区,待机歼灭武乡东援管头之日军。29日,第13团攻克管头,全歼守军。30日9时,东援日军600余人在榆树节以东与第385旅遭遇,展开激战。第386旅、决死队第1纵队从日军后尾、侧翼同时展开攻击,将日军四面包围于红崖头、关地垴地区,战斗异常激烈,日飞机终日助战。至24时,第386旅,决死队第1纵队连续发动10次进攻,歼灭日军过半。双方呈对峙状态。10月1日,第129师再次发动强攻,均未奏效。此时,辽县西援日军已占领寒王,正向辽县急进。第129师撤出战斗。此役,八路军共毙伤日军近1000人。
二、管头之战
张怀成
1940年9月下旬,震动全国的百团大战已爆发了一个月了。那时,我军为了继续扩大战果,决定消灭交通线两侧及伸入解放区的敌据点。
榆社、辽县路是敌人伸进解放区,割裂太行山区腹地的公路,管头是这条路的中点。也是全线敌人粮秣和武器弹药的供应站,敌军山本中队驻守在这里。
我们这个团在那时还是个新团,打管头是我们第一次攻坚。那次胜利给我们这个团的历史写下了光荣的第一页,所以我们这个团的同志谁也忘不了“管头战斗”,就像一个人忘不了他的生日一样。
9月23日的晚上,天空一片灰暗。炮火在西北方闪着光,兄弟部队的攻击已经开始了。
敌人的堡垒建筑在山顶上,围墙外是层层的铁丝网。山高不到一百米,东西伸出一个小山包,上面也有一个堡垒。山上四周是一片小平原,管头村就在山脚下。
我们趁着夜色,迅速接近小溪,而后占据了村子。村里已没有人住,门窗和家具也都被敌人弄走了。
到现在为止,一切都进行的相当顺利,敌人还没有发现我们。我们侦察兵在电话上偷听敌人山本中队长正在给铺上(管头西不远的地方)日伪军打气,他说:“红胡子小小的有,炮没有……。〞
二营的突击连已接近了山坡,潜伏在铁丝网的附近。一营今夜的任务是迅速拔掉东面小山包的碉堡,并以这个据点组织火力支援二营,三营的任务是去消灭相距十里的铺上据点。
那时我们的武器很差,步枪是各式各样的,有的枪只有几发子弹。全团的重火器除了旅配属的一门山炮和五发炮弹外,只有两门“八二〞迫击炮。每班也只有两枚太行山造的地雷。所以要消灭这些装备优良并有坚固碉堡的敌人是有困难的。
我们的山炮对准山头开始轰击,敌人接二连三的照明弹把一切都照亮了,敌我双方的火力都猛烈射击起来。
一连指导员张书发同志带着一排已经通近东面小山包。碉堡里的火力除了压制着一营以外,还向正面二营疯狂地射击。这时一排小刘在我们的机枪掩护下向铁丝网奔了过去,双手拾起明晃晃的剥刀向铁丝网猛砍。但是碉堡有很多射击孔,我们火力压不住敌人,小刘还没有将铁丝网完全砍开就牺牲了。一排副排长尚二小马上冲过去,从小刘手中取过锄刀“刷刷刷〞几下砍开了铁丝网,提着圆溜溜的地雷,穿过子弹空隙跑到碉堡跟里,一下子就把地雷从枪眼塞了进去。随着一声巨响,碉堡里所有的射击都停止了。指导员张书发迅速带领一连冲上去了,并立刻用敌人的迫击炮和机枪向山本中队猛烈射击,支援二营正面进攻。但是由于二营处的地形不利,山上敌人的火力太强,铁丝网和围墙又未能毁掉,在进攻中遭到侧翼火力的杀伤,牺牲很大,不得不停止攻击。
我们仅有的那门山炮是打得很好的。第一炮揭掉中心碉堡的顶层,第二炮就把围墙打了个缺口。但是敌人很快就找着了山炮阵地,机枪、迫击炮、步兵炮一齐向山炮阵地射击,炮栓给打坏了,炮手除了挂彩的还牺牲了一名。于是副团长肖永银命令四连一班帮助炮兵迅速把炮撤下去。当班长张怀诚带着全班冒着炮火将炮拉到一边去以后,敌人还以为那里是炮兵阵地,一直不停地打了半个多小时。
天明了,部队从山脚一带退回小溪两旁,监视着敌人。我们蹲在单人掩体里,每时每刻都用冷枪瞄准,敌人吓得不敢露头。飞机老是在上空转来转去,有时用机枪扫射一阵,有时扔下一批炸弹。
敌人的惊慌和恐惧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天一黑下来它就一个接一个地打照明弹,不停地盲目射击。其实,不管他怎样把天空照得和白天一样,不管他怎样扫射,并没有阻止我们向他逼近。
今夜,根据新的作战计划,我们要将单人掩体挖到敌人的铁丝网跟前。再从半山坡挖一条地道,直通围墙根下,明夜炸开围墙,乘势冲进去!
这个任务并不轻松,一个班只有一把洋锨,既要找合适的地点,不让敌人发现,又要很快地挖成,于是大家都趴在地上用手刨。满山都是蒺藜,手吃了不少苦头。直到挖成小坑,借着斜坡可以躲避敌人的射击时,才喘了一口气。
半夜后,忽然敌人不打照明弹也不射击了。四连一班副班长裴连仲摸到溪边,给全班每人打了一壶水回来,并告诉我们一个有趣的事:一连一排在铁丝网不远的洼部挖掩体,敌人一直没有发现他们。他们正在想敌人为啥不打照明弹,又不射击呢?马上就听得围墙上有一阵沙沙的声普,而且越来越近,渐渐可以看见十来个黑影在对面山下探头探脑地移动。当这些倒霉的敌人进了洼部一带,一排全体同志来了一个猛不防,一齐把敌人扑倒,缴了他们武器,连拖带滚地就把这些家伙按下山去了。这些日本兵都用棉花包了脚,带着些车胎和帆布水袋,原来山上的水缸都被炮火砸破了,这些俘虏有的说是偷偷下山弄水的,有的说是想偷偷地突围。
今天敌机虽然和昨天一样的疯狂,山上的敌人也时时对我们射击,但它却无法解脱灭亡的命运。我们从半山向上面挖的地道已快挖成了。黑色炸药已用瓦缸装好,很快就要和地雷一齐埋在敌人的堡垒根下。我们的整个部队已经紧紧贴在山坡上的掩体里,只等时候一到,就一起冲上山去。
从黄昏起,同志们的心情就随着夜色的加深而逐渐紧张起来,所有的心都集中在一件事上面:等待着爆破的轰响。那些在前面抱着钢刀负责砍铁丝网的同志更是情绪沸腾,早已等得发急了。
终于,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爆发了,同志们飞快地向浓烟滚滚的地方扑去,趁着敌人昏头昏脑的时候,前面无数把锄刀叱哩咔喳地砍开了铁丝网,拖着锄刀就冲进去了。紧接着后面的战士们也如一阵狂风一样逼近了围墙,跟着突进了缺口。
一排副排长尚二小提着两个地雷,陀螺似的一下子滚到了敌人中心碉堡根下,将地雷安好,翻身过来就拉了弦。趁着这一猛烈的爆炸声,我们一齐涌向慌乱的敌人。现在射击已经无济于事了,近的就用刺刀、锄刀,远的就用手榴弹。敌人急得到处泼了汽油。转眼间,火光冲天,碉堡完全被浓烟烈火吞没了。
敌人完蛋了,整个山本中队除了几个焦头烂额的敌人包括山本中队长侥幸逃脱外,全部被我们杀伤在堡垒里。
战斗结束以后,我们更加忙碌起来,又是从火中抢救敌人的伤兵,又是灭火,又是搬运武器弹药,整整忙了个通宵。
老马
202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