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国民党反动派疯狂且长期制造的白色恐怖下,中共淞浦特委领导组织或给予支持的上海郊县农民武装暴动,基本上都遭到了强力而残酷的镇压,并有党的许多革命同志被抓捕关进监狱或英勇就义。但是,上海郊县各镇和乡村的中共党组织却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发展和壮大,革命的种子在不断地生根发芽,革命的青藤在不断地生长蔓延。一次,姜辉麟在路上对同行的一位同志说:"古语说•三人行,则必有吾师焉!'我们党要是发展到•三人行,必有吾同志焉'就好了。"姜辉麟在革命的洪流中不断得到洗礼,对党和革命的事业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为此,她对待党和革命的每一项工作,总抱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意志。
在淞浦特委机关工作时,姜辉麟曾一度负责特委机关的后勤工作。当时,由于特委的经费很困难,有时饭菜不够吃,她总让别的同志先吃饱,自己少吃点。最艰难的时候,她把仅有的一点饭菜分给别人,独不留自己的一份,喝一点白开水就熬了过去。有一次,刘晓从奉贤南桥赶来淞浦特委汇报工作,因路上突遇如注的大雨,他来到特委机关时衣服全部湿透,姜辉麟当即烧了姜糖茶让他喝下,并用火炉帮他烘干了衣服。还有一次,特委机关有位陈浩同志患了严重的皮肤病,一时间浑身溃烂,姜辉麟不顾可能被传染的风险,悉心为其寻药医治、包扎换药,一直到那位同志病愈。还有一次,一位周姓的同志奉命要去另一个地方工作,但是缺少路费。姜辉麟知道后,不声不响地去当铺当掉了自己的一件衣服,才解了这同志的燃眉之急……
接连发生的庄行和新街农民武装暴动,让国民党反动派对上海郊县的农民运动采取了极为凶狠的大规模破坏。为此,共产党各县党组织全部分散隐蔽起来。也就在这时,因淞浦特委宣传部长林钧在南汇巡视工作时被捕、军事部长茅学勤在上海被捕并牺牲、书记杭果人去了苏联学习等情况,中共江苏省委决定特委这一组织形式暂时中止,其所辖各县党组织归省委直接管理。为了继续加强开展上海郊县农民运动,省委决定设立淞浦八县工作委员会,陈云是委员之一。淞浦八县委员会所辖的范围和原中共淞浦特委所辖的范围基本一致。
1929年4月下旬,借此时机回松江探亲的姜辉麟,在家休整不到十天,便接到组织上派她去南汇县新场镇一带工作的通知。这次,她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与中共南汇县地下组织的联系,以及掩护县委负责人的活动。
南汇,是一片临海冲积平原之地,其地形由西向东如一把耕田的犁,东南部突出于东海中,海岸线近50公里。这片土地,唐初时就有人居住生活,这里既有海滩盐碱地,也有江南水乡的景象。宋元时期,南汇盐业鼎盛,下沙、周浦、新场已形成较大规模的集镇。清同治元年(1862),全县人口多达48万余人。四面环河的新场镇,是江南典型的水乡古镇之一。这里的牌楼、石拱桥众多,是"歌楼酒肆、商贾辐转"之地,有"小小新场赛苏州"之说。但是在这军阀混战,白色恐怖笼罩,恶霸地主、土豪劣绅横行的时期,来到新场镇干革命的姜辉麟,自然是毫无心境去闲庭漫步地走园观景了。
之前,三任中共南汇县委书记周大根、宋益三、杨杏春先后都被敌人抓捕过,南汇的党组织遭到了敌人的严重破坏。这时,新场区委书记吴仲超临危受命担任第四任南汇县委书记。吴仲超,1902年出生于南汇大团镇,七岁起在父亲任教的私塾读书,十六岁时父亲把他送到新场镇的信隆当铺做学徒。1927年秋,吴仲超考入上海法科大学(今华东政法大学),一年之后他便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其公开的身份是在新场镇商店当店员。
姜辉麟到新场镇,化名石贤,她的任务是以开设按摩推拿诊所为掩护,协助中共南汇县委书记吴仲超建立党的秘密机关,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2
姜辉麟的"石贤按摩推拿所",设在新场镇中心偏南一条河畔老街边的一个小渡口码头旁,这里有渡船、石拱桥,有商铺、酒楼,交通方便,来往人员多。石贤按摩推拿所开张后,来这里按摩推拿的人还真不少。姜辉麟的母亲家有着祖传的按摩推拿技法,尤其以小儿推拿见长,在松江及其周边名声甚大,辉麟自小就爱跟母亲学习这按摩推拿的技艺。现今,她所学到的真功夫,还真的是能派上用场了。
石贤按摩推拿所不仅成了中共南汇县委的秘密工作机关,也是上下级党组织秘密开会和传递文件情报的"保护伞"与"中转站"。因"石贤医师"妙手回春的按摩推拿手法,县委书记吴仲超和委员沈千祥、姜文奎、宋根生等也常常来这里治疗"腰酸背痛"。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黄理文,也是以商人身份在这里的码头装货,两次"慕名"来此按摩推拿他的"老寒腿"。由此,姜辉麟这个按摩推拿所的"所长",也就成了这里的"中心"人物了。
姜辉麟知道,省委特别调她来新场镇一带,最重要的工作是掩护和协助年轻的吴仲超,重新恢复被敌人破坏的南汇各个党组织,从而有条件继续组织好这里的土地革命斗争活动。为了帮助南汇县委做好土地革命宣传工作,姜辉麟多次以到周浦镇及其乡下为一些不能行走的病人做推拿按摩为名,调查农民和盐民们的生活状态,同时借机从侧面进行土地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工作。有一天,她同样以为不能行走的病人做推拿按摩的名义,与南汇县委委员沈千祥一起到南汇大团区泥城做摸底调研。泥城是南汇县东南沿海的小镇,俗称"泥城角"。附近海滩可以晒盐,这些海滩荡地,多数被当地的大地主朱心田、张鸿生、顾福财、董岳松等霸占。在泥城,姜辉麟悉心、耐心而巧妙地与农民和盐民交谈,详实地了解到当地农民多数是崇明、通州(今南通)一带的穷苦百姓,因迫于生计才到这里垦荒。
这些垦荒的农民初来时,与地主的契约是每亩佃租800文,但到土地垦熟了之后,地主们却随意加租。1929年开春时,每亩佃租已增至7元。这里的荡田土质不好,不宜种稻,以种棉为主,丰年每亩产籽棉35公斤,歉收年不过10公斤。农民卖50公斤棉花只能得11元,除去肥料、种子等工本,再缴佃租后,所剩无几。有的农民为了活命,也去海滩晒盐,但是晒盐又深受当地警察分局和盐霸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当地官府在横港设有泥城警察分局,在小渤港设立了盐殷(缉私营),豢养了30多名盐警,独霸盐的收购和出售,即低价向盐民收进,高价向外地出售。若是农民和盐民私自卖盐被盐警抓到,轻则被没收盐和工具,重则被毒打一顿还要坐牢。对此,这一带的农民和盐民对反动官府与地主盐霸,那可是有切齿的痛恨。
姜辉麟在周浦、泥城了解到的农民和盐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特别是他们内心积聚的对地主、盐霸和当地官府与盐警的痛恨,为中共南汇县委在南汇开展土地革命宣传,以及不久后做出"泥城农民武装暴动"的计划和部署,提供了非常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3
1929年秋,姜辉麟因革命工作需要又先后被中共江苏省委调到上海沪西小沙渡与沪东杨树浦工厂区工作。这时的她仍用化名石贤,挂牌中医小儿科行医。姜辉麟是因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缪伯英因病去世,而被调到上海从事妇运工作的。
缪伯英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1919年7月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缪伯英进入女高师不久,在北京大学组织的同乡会上,结识了何孟雄、邓中夏等一批热血男儿。为了尽快找到一剂拯救中国的良方,她中断了女高师的学习,去北京大学参加活动。在北京大学,她结识了李大钊,并有幸成为李大钊的学生。1920年初,缪伯英参加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1月,她参加了由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共产党支部,她和邓中夏、何孟雄、高君宇等5人被吸收入党。缪伯英不仅是中共北方区第一名女党员,而且是中共一大前全国50多名党员中最早入党的女党员。1922年,她参加筹备北京女权运动同盟会;1925年1月起,她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任妇委会书记和湖南省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1927年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缪伯英秘密到上海任中共沪东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在此期间,她以华夏中学物理教师的公开身份,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开展党的地下工作。由于长期处于危险、艰苦的环境中,再加上清贫的生活,缪伯英身体每况愈下。1929年10月,她突然得了伤寒病被送入上海仁济医院,因医治无效,不幸流然辞世,年仅三十岁。
读着有关缪伯英的革命经历材料,姜辉麟在无比敬佩和敬仰中,更加坚定了:为了党的事业、民族的解放和革命的成功,自己必须做一个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斗士。
姜辉麟首先立足的是沪西小沙渡。小沙渡在上海普陀东南部长寿路东段两侧至苏州河一带,这里原是苏州河畔的一个渡口(今西康路桥处)。此前,苏州河在普陀区境内长达15公里,但河上没有一座桥梁,人员与货物往来全依靠船渡,这一带曾经有船渡17个,其中较为有名的有小沙渡、谈家渡、曹家渡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起,中外资本家纷纷在小沙河渡口南岸一带占地建厂造房,到了20世纪20年代,这里已成为沪西主要工业区和工人聚居的地区之一。随后几年内,沪西小沙渡、沪东杨树浦和虹口岳州路这一带,很快成为中外资本家开设纱厂和丝厂的重要集聚地,其中日本资本家的企业特别多。截止到1928年,日本在中国境内共开办了50余家纱厂,在上海的有30家,有13家设在了沪西小沙渡、杨树浦一带。这些日本纱厂雇佣的工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女工和童工。由于资本家的长期压榨,工人们天天工作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与此同时,姜辉麟还从省委同志那里得知,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这里的劳苦大众在党的领导下所开展的工人革命运动可谓轰轰烈烈。陈独秀、施存统、周恩来、邓中夏、李立三、恽代英、向警予、瞿秋白、蔡和森等中国共产党人,都曾到沪东杨树浦与沪西小沙渡一带发表过讲演,传播革命思想,也领导了多次工人大罢工和工人武装起义。
多与农民和盐民打交道的姜辉麟,这次之所以被派到上海这个国民党反动派重守以及外国租界警察与狠毒资本家横行的工厂区来工作,是因为这里是女工集聚的地区。她在这里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加强工厂区党的妇运工作。城市工厂区的妇运工作,对姜辉麟来说虽然是一项新的挑战,但她很快便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进入了自己应该担当的角色。
在小沙河渡及杨树浦一带,姜辉麟一方面通过开设小儿推拿诊所,经常接触许多有小孩的女工,并为她们做思想引导,适时将其发展成为积极分子和共产党员;另一方面通过到工厂内为宿舍区小孩做推拿的机会,或直接装扮成工厂女工和工厂内的女工党员一起,秘密深人小沙渡、杨树浦一带的老怡和纱厂、东方主被纱厂、大康纱厂、日华纱厂、协成丝厂和英美烟厂等工厂区的广大女工群众中去,竭力寻找时机与女工们促膝谈心,关心她们的疾苦,动员和鼓励她们学习文化,参加工会活动。她还自编了一本《新中华党义课本教授书》,深人浅出地向一些思想先进的女工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启发她们的阶级觉悟,引导她们逐步形成敢于与罪恶资本家斗争的意志和勇气,并及时发现和培养女工中的骨干成员成为人党积极分子,努力让更多的女工们加人共产党组织领导的革命阵营中来。
4
姜辉麟在小沙渡与杨树浦工厂区一带工作了近一年,1930年仲夏学生放暑假的时候,组织上又安排她到虹口岳州路立中里去创办一所立中小学。
为办好立中小学,姜辉麟既任校长,又当教员,还兼任勤杂工。对姜辉麟而言,这里既是学校,又是家,还是党组织召开会议和接头、传递情报的地下工作站。尽管立中小学设施简陋,但这里日间教工人子弟读书识字,夜晚还分别开设男工和女工文化补习班。姜辉麟亲自负责文化教学,巧妙地宣传革命思想,参加党组织的秘密会议,还时常悄悄出去送情报、拿文件。因经费、人力不足和活动场所狭小等原因,她每天一清早就得起身打扫卫生并把桌凳排好,供上课用,每晚夜课散学后再用桌凳拼成一张自己休息的床铺。
姜辉麟向来是疾恶如仇、不畏强暴的。有一天,散学后刚一会儿,有个女工跑过来报告:"石校长,有两个流氓在前面拦路调戏一个女工。"
"走,我们快去解救她。"姜辉麟二话没说,一边跑出门一边大声喊,"抓流氓了!抓流氓了!"
在前面树影匝地的道路上使坏的两个流氓,听见喊声、脚步声,又看到黑夜中已有两个人影向这边跑过来,连忙撒腿逃跑了。解救了那个女工,姜辉麟还一路把那个吓得浑身颤抖的年轻女工护送到家。此后,姜辉麟按女工们的回家路线,让她们组成小队,以便互相照应,并对她们说:"如遇到有坏人侵害你们,一定要勇敢地群起而攻之。"如此这样,既保证了女工们能安心学习,又使她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的革命道理。
到工人家去访问,关心他们的疾苦,也是姜辉麟经常要做的事。在家访中,她见很多困难工人子弟因无钱上学而闲散在家,大人在外做工很不安心。于是,她主动劝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免费上学。有些孩子无钱购买课本等学习用品,她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有的孩子生病无人照管,她便经常将孩子留在家中帮助诊治和照顾,或帮助送医院治疗。
冬日的一个傍晚,姜辉麟看到有一个学生散学后呆坐在马路边上不回家,走过去问他为何不回去。那孩子说:"早上妈妈讲,今天发工钿,要等她买米回来烧饭吃。"姜辉麟搀着他回到学校,把自己的那一份饭菜给他,让他吃饱后再回去;而她自己因急于外出开会,喝杯开水就出门了。第二天早晨,那孩子的妈妈赶到学校,拉着她的手热泪盈眶地说:"石校长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姜辉麟到杨树浦与小沙渡工厂区工作时,家中丈夫黄勖哉照料四个孩子生活和读书十分吃力,经党组织同意,她将大一点的两个儿子带了过来,安排在附近的一所私立小学读书,以便对孩子有个照应。因她经济紧张,儿子每学期也会拖欠一些学杂费,为此学校和老师对这两个孩子便不太友好。有次上课时,老师训斥她的儿子说:"天下无难事,只怕老面皮。"由于无钱买课业用品而做不好作业,孩子还会受到一些体罚和讥讽。
"阿妈,我也是无钱读书的学生,你为什么要去关心别人家的孩子呀?"儿子黄经纬看到自己的阿妈对别人家孩子那么好,便有点不解地问道。
"孩子,我们都是普通百姓人家,所以要互相关心体贴,只有大家联合起来去推翻吃人的旧社会,建立幸福的新社会,大家才有好日子过……"
当时,住在姜辉麟附近的工人都和她情同手足、患难与共。他们有了为难事,总要来找辉麟商量;立中小学有困难时,大家也总是主动出人出力帮助解决;遇到地痞、流氓等来校敲诈勒索时,他们就出面阻挡,以人多势大据理力争,使那些坏人不敢在此作恶与纠缠。姜辉麟也经常和大家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遇事多问问,多依靠工人兄弟姐妹,往往就能解决问题。"
姜辉麟工作虽然非常艰难辛苦,处境也较危险,但她总是满怀信心、竭尽全力地去把工作做好,从未有丝毫畏难和懈怠情绪。
1930年初夏的一个晚上,姜辉麟在工厂区一群女工中做革命思想宣传工作。结束后,回学校的路上,她感觉身后不远处有两个戴礼帽男子尾随盯梢,姜辉麟当即告诫自己要沉着冷静,一定要想方设法甩掉他们。她转过一个巷口,随即快步地穿过一条大街,又钻入一条小巷,与两个"盯梢"周旋。过了一个十字巷口的转弯处,她迅速从手提的布包里拿出一顶帽子、一条纱巾和一个小皮包,并迅速将帽子戴在头上,将纱巾系在颈上,小皮包斜背在肩上,又将手提布包扔到了旁边的垃圾桶里,然后快走几步闪入一户有门楼人家的门檐下,从小皮包里拿出口红在嘴唇和脸颊上涂了几下,便大大方方地从门檐里走出来,迎着在十字巷口张望后正朝她而来的两个"盯梢",一路哼着小曲从他们身边走了过去。
两个"盯梢"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紧盯着的目标会迅速"焕然一新"地在他俩的眼皮子下悄然逃脱。机智勇敢的姜辉麟,大胆采用了这个障眼法,巧妙地甩掉了两个险恶的"盯梢",又绕了个弯才回到家。当她好一阵紧张紧急地回到家门口时,衣服已被汗水浸湿,身体已经极为疲惫。
一直没睡而是坐在小桌前边看书边等阿妈回来的黄经纬,听到门有响动,并听到阿妈轻声喊他时,立刻拉开门门打开门。见阿妈脸色苍白、气喘吁吁,他连忙将阿妈搀扶进屋,并当即将门关上。"阿妈快坐下来,这么晚喘着粗气回来,你的脸色怎么白得像张纸,是遇到坏人追赶你了吗?阿妈一定还没吃饭,阿妈先坐下来休息一下,我先给你倒杯热水。"
"经纬,你还没睡觉,是在等阿妈?阿妈让你等久了,你吃饭了吧?阿妈没事,走夜路,走得急,是有点累,阿妈坐下来歇一会儿就好了。"
"我热了饭,我和阿弟都吃过了。阿弟困了,我让他先睡了。我不困,阿妈不回来,我睡不着,我知道现在外面坏人很多。阿妈你先喝杯水,我去开炉子给你热点饭。"
"经纬,你快洗脚,去睡觉,明天还要起早上学。你还小,阿妈坐一下,自己去热饭。"
"阿妈,我已经十二岁了,阿妈今天这么累,帮阿妈热点饭,那还不是应该的。"
"好孩子!经纬真的是长大懂事了。"辉麟说完,本想接着说:"要是有一天我不能回来,那就是出事了。但革命者是杀不尽、斩不绝的,你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继承阿妈的遗志,长大成人后要为劳动人民翻身解放而斗争。"可是,这番话刚到嘴边,她又连忙收了回来:这孩子还小,不能让孩子为阿妈这么担惊受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