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淞浦特委一行人员回到上海后,没有再去那烟纸店楼上办公,而是直接去了山海关路育麟里5号(今山海关路387弄5号)。特委领导知道这一次去奉贤多天不回来,他们的"水产贸易公司"一连多天空着没人,肯定会被人怀疑,这一带的特务一定会来搜查。为此,杭果人和陈云在去奉贤之前就找好了下一个特委的工作站,在走之前就将房子退租了,并将一些资料和大家平常的生活用品寄存在一个安全的特委联络站。结果真是如此,在特委同志走后的第四天,那房东还没有将房子再租出去时,就有国民党特务来搜查了。
这新的特委机关,是一幢坐北朝南一楼一底的老式石库门建筑。石库门,是上海里弄中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江南地区汉族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围合建筑。上海的旧弄堂很多都是这种石库门建筑,也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这种建筑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人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趁机大量修建住宅。这种民居的式样,以石头作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作门扇,因此它得名"石库门"。
新的淞浦特委机关前面是正德小学,有这所小学作掩护,特委的人员进出以及来特委办事的人就方便安全多了。特委对外的名义,依然是一个贸易公司。
又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地点,姜辉麟和阿姐姜兆麟等一连忙活了几天来收拾整理。1月28日上午,姜辉麟从省委联络点拿回一封密信交给陈云。下午三点多钟,姜辉麟被叫到陈云的办公室。
"小姜同志,从庄行回来就搬家,又让你大忙了几天,一点没让你有休息的机会。上午,你拿来了省委的重要信件,现有你又有任务了。"
"有任务好啊!来参加革命,就是来领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没有任务还要我们来干什么!干革命,就是要任务越多越好,这样革命才能早点成功!"
"是的,庄行暴动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浦南县委后,那里的党员和农民协会会员的革命情绪空前高涨,浦南县委已送来报告迫切要求淞浦特委批准他们进行农民武装暴动。昨天,我参加省委会议时,省委已批准了我们特委打上去的报告。你接下来的任务:一是将省委对浦南县举行暴动的批示,送到浦南县委组织部长、军事书记李一谔手中;二是将暴动的行动方案和准确时间及时带回来,并告诉他特委这次就不派人前往参与组织行动,一切由浦南县委组织行动。你的出发时间是明天一早,后天晚上回到这里。"
"好的,请•廖老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浦南一带你去过,李一谔你也认识,他应该在新街,那是浦南县委的秘密活动中心。不过,庄行暴动过后,敌人更加严密地进行水陆交通盘查和封锁,你一定要小心行事,千万不能大意,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可是我们交通战线上的•老把式',绝不能有半点•损坏'哟!"
"好的,谢谢老板关心,我会注意安全的,您放心,小姜同志一直都运气好,是个天生的‘福将'!"接着陈云语重心长且幽默的话语,平日不太开玩笑的姜辉麟,这时也跟着陈云的话幽默了一下。
2
去新街镇,需在外滩码头坐班轮沿黄浦江向西南而行。在松江码头下船后要乘小渡船过对岸的黄浦江支流叶榭镇渡口,然后再乘小客船向新街镇和金山县一路前行。
姜辉麟这次所送的信件就是一张纸的报告批文,为此,她想了个简单、巧妙、不易被发现的藏匿信件方法。早晨天刚亮,她从弄堂里买回了三个碗口大的包着芝麻和红糖的圆糖饼,她吃了一块当早饭,又将余下两块中的其中一块咬了两口,然后将糖饼里面的芝麻和红糖馅掏出来一些,把省委批示的密信用一块大一点的牛皮糖纸包了两层后,往糖饼里面一塞,又将芝麻和红糖馅往里一塞,并用一张报纸将这一块吃过的糖饼和另一块完整的糖饼一起包起来,然后与两件内衣一起放在一个大蓝花方巾里一包扎,再打两个结扣,挎在手臂上轻轻松松地出发了。
快要过年了,黄浦江边外滩码头乘坐班轮客人格外多,检查站的检查不算太严,姜辉麟在接受例行检查时因没什么行李,她又是一副实足的在上海市区帮工回乡过年的小城镇妇女模样,加上有了那半块还没吃的糖饼作掩护,只是简单应答了几句盘问便通过检查,顺利地踏上了从上海驶向苏州的黄浦江1号班轮客船。
班轮起航的汽笛拉响,客轮晃悠悠地离开码头驶入黄浦江中。寒冬腊月,江风刺骨,姜辉麟没有直接进入船舱,她来到船边,扶着栏杆伫立着,远远地望着白茫茫的黄浦江水连着白茫茫的天。辉麟知道这船是向着她老家松江方向开的,此时忽然有一种特别想家的念头,她已半年没有见到孩子、丈夫和公婆了。她凝望着滚滚而流的江水,就感觉远远近近的一层层波涛,像是亲人们一个个在向她奔跑而来一样,那波涛掀起的浪花就像是她的丈夫和孩子们张开臂膀来拥抱她……江面上的寒风冰冷地吹过来刺在脸上有点痛,姜辉麟接连打了几个冷颤,这才回过神来。她转身赶快进到船舱里,要是受凉生病了,那就要耽误大事了。
这一趟坐船去执行送信任务虽然路程较长,但一路不用徒步行走,这对姜辉麟来说也算是一次很好的休息机会。新街,是松江县南面的一个小镇(今为上海市金山区新街村),与金山县和浙江平湖县相交,这一片为浦南地区。淞浦特委刚成立时,姜辉麟曾随陈云来浦南巡视、调研,陈云曾在这里领导浦南区委组织工农(盐)群众,发展党团组织,开展抗租抗债,筹建农民武装,准备秋收起义。姜辉麟还曾专程向李一谔同志送交过《关于江苏农民秋收斗争的决议案》。李一谔在姜辉麟心目中与侯绍裘一样,是一个非常值得敬仰的传奇人物。
李一谔在金山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长大,他十九岁考入上海文治大学,攻读文学专业。1920年冬,他离校归乡,变卖田产,筹款办学,力图教育救国。1925年夏,李一谔由侯绍裘、姜长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浦南地区成立了中共浦南独立支部,李一谔任书记。陈云来这里帮助浦南成立中共浦南区委时,李一谔任执委,负责军事工作,他曾带领农民党员骨干,一起向甸山附近的土豪徐伯贤等"借款"1700元,从上海买来12支盒子枪和一批子弹,在平湖转湾角一带秘密组织暴动队伍进行军事训练。1928年10月,中共浦南县委成立后,李一谔任常委、组织部长兼军委书记,他组织领导下的浦南农(盐)民协会会员有上千人。为了筹备组织农民武装,他还从自己家里搞来1000余元银洋购买了一批武器,秘密建成了一支农民武装一一红团。
秋收时节,眼看新谷登场,李一谔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抗债、抗捐斗争,并率先向农民和佃户免除他家收取的农民田租(租米)。那些祖祖辈辈辛苦劳动在这片土地的农民,起初简直不敢相信这不收租米是真的,后来见李一谔言行一致,农民们便确信他是一个地地道道为贫苦农民大众谋利的革命者,便纷纷投入到这里的土地革命斗争中……
3
班轮在松江码头靠岸了,姜辉麟要在这里下船,再乘小渡船过叶榭渡口到新街镇。叶榭渡口向南虽然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小河,但这小河是通往新街镇和金山县及东海的唯一水路要道,这一带也是共产党人非常活跃的地区。为此,敌人在叶榭渡口设置了严格的渡口检查卡口。姜辉麟所乘的小渡船过去的时候,已是下午一点多。小船上有近20人,有两个"黑狗子"伪警跳上船,对船上的人和物一一仔细地进行检查和盘问。
一个"黑狗子"到姜辉麟面前说:"站起来,你是干什么的?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
"我是在上海给人家做帮工的,松江城郊人,现在到松江和金山乡下阿舅家走亲戚。要过年了,阿舅要我去拿点海产品回家过年。我阿舅是下海打鱼的好手,风大浪高他都不怕。"
"怎么这么啰唆,谁让说这么多的,谁要听这些废话?棉袄解开看看。"
"天这么冷,还要解开棉袄?""少废话,解开。"
"黑狗子"掀起姜辉麟的棉袄,两手一起从上到下,前后左右地捏了一遍,又对棉裤捏了一遍,还让她将棉鞋脱下细细检查了一番。"你有什么行李和包裹?都要打开进行检查。"
"我没有行李,就这个小布包袱。"说着,姜辉麟就打开了包袱让那"黑狗子"去看。
"黑狗子"抓起里边的小衣服抖了抖、看了看,就连那个贝壳装的雪花膏都打开看了看。
"看到这饼,我倒想起还没吃午饭呢,这还真的饿了呢。老总,你吃糖饼吗?这里还有一块整的。"姜辉麟说着,不慌不忙地拿起那半块糖饼,上去咬了一口。
"谁吃你这硬邦邦的饼!好了,好了,你坐下吃你的饼去。"
姜辉麟连忙坐下。她心想,要是这"黑狗子"真的发现她的饼里有问题,她就立即假装没站稳要跌倒,顺手将那藏着秘信的半块糖饼扔进黄浦江水里去。
4
过了叶榭渡口检查站敌人的严格盘查,小渡船开始晃悠悠地一路向南地行进。波光粼粼的小河上,姜辉麟在小渡船上拿出那一块完整的糖饼充饥时,她转身将目光投向黄浦江北岸的松江,一时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滚滚波涛一样向着渐行渐远的家乡地平线上铺排着……
小渡船顺畅地到了新街镇停靠码头,这里卡口检查不太严,姜辉麟因有着半块糖饼作掩护,"黑狗子"的例行检查自然是毫无收获,姜辉麟安全顺利地过了卡口。在通往新街镇的乡村道路上,她还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心的老农,搭上了他赶着的一辆装着米糠的马车,轻轻松松地来到了新街镇。
夕阳西下的时候,姜辉麟按照约定的联络地点,很快就见到了李一谔。当她从半块糖饼里掏出那张中共淞浦特委和中共江苏省委对 "新街农民武装暴动"的批示时,大家欢欣鼓舞地一起伸手抬起姜辉麟,将她高高地举过了头顶,李一谔还带头喊起了:"谢谢省委!谢谢特委!谢谢辉麟同志!"
姜辉麟带来的密信批示主要内容大致为:同意浦南县委举行农民武装暴动,但一定要速战速决,且禁止无故摧残小商人和任意烧杀,打击的是那些罪大恶极的地主和土豪劣绅。暴动结束后,要迅速组织大家撤离到安全区域。
同时,姜辉麟带来了陈云部长的指示:"特委因有其他重要工作任务,这次就不来参加•新街暴动'的具体行动,一切由浦南县委自行组织,但一定要按照特委和省委的批示要求去做,并将具体暴动时间转达给特委。"
李一谔向姜辉麟详细地讲述了已准备好的新街农民武装暴动行动方案,浦南县委已决定2月6日(腊月二十七)组织发动"新街暴动"。当晚,李一谔还特别安排了几个菜,犒劳了远道奔波送来上级批示的姜辉麟。
按时顺利回到淞浦特委的姜辉麟,向陈云一一作了详细的汇报。陈云听了她"半块糖饼护密信"的故事之后,大加称赞:"小姜同志,你这是一件事一个招儿,真是胆大机灵。不过,这样的妙招可不要对外传,以后还可以再用呢!"
如期进行"新街暴动"的消息,很快报到了淞浦特委这儿。2月6日晚上八点半,浦南地区100多名党团员和200余名农民协会会员,分别从用里、大石头、金卫、甸山、马棚、官桥等地汇集到新街附近的五坟庙前,县委领导翁明哲、李一谔激情昂扬地作了暴动动员报告并宣布了行动方案。晚上九点,全体人员臂缠白布,以红旗为前导,以三声爆竹声为号令,分两路队伍从镇东西两头向新街镇中心一路进发。
当暴动队伍推进到土豪张忍伯家时,不料这张忍伯事先闻讯已乘坐收租船逃跑了。暴动队伍烧毁了他家的部分房屋和大量地契、账册,并将张忍伯的罪状布告和新街暴动的相关宣传标语,贴遍了新街镇的大街小巷及沿途各地,镇上家家户户都可看到新街暴动的宣传单。深夜十二时,在李一谔的统一指挥下,暴动农民各自分路撤离,等到国民党松江县亭林反动军警赶到新街时,参加暴动的人早已无影无踪。
虽然,新街暴动在当日结束,但这次革命暴动的余波还在滚动着。不久,又有消息传来:浦南地区山阳镇上的反动劣绅陆百希和缉私营中队长张吟泉等,大肆在群众中造谣惑众,咒骂共产党和农民协会,其气焰十分嚣张。2月11日(正月初二),李一谔找准了机会带领暴动队伍在山阳附近的蒋家桥处决了陆百希,并贴出布告宣布了他的罪状,公开署衔"中国共产党浦南执行委员会"。翌日,李一谔等又在山阳镇官桥庙附近击毙了长期欺压盐民的恶霸张吟泉。
5
庄行农民武装暴动后,奉贤县长李家翰被上司斥为"防患不力,先予撤职,留任缉凶";庄行镇公安分局局长张同昆被"撤差再说"。而紧接着中共浦南县委领导发动的"新街暴动",一时间让上海周边郊县的恶霸地主和土豪劣绅都惶惶不可终日,各县及镇乡反动派的嚣张气焰被有力打击。
面对共产党地下组织连续组织领导的农民暴动,国民党当局气急败坏地调集军警进行全面搜查"镇压"。时隔不久,庄行一带的革命人士罗列夫、陆秀中、张关弟、李照和等同志被捕。春耕刚开始,庄行支部委员吴大龙、吴三龙不幸被捕。紧接着,又一条不幸的消息报告到了淞浦特委:2月26日傍晚,李一谔从转角湾秘密回到金山开完会后,住在一农民协会成员家。27日上午,由于叛徒的告密,李一谔的住地被敌人包围了。李一谔临危不惧,一边举枪射击,一边迅速翻越围墙冲出敌人的包围。当他撤至长春桥陆家宅时,被围追的敌人击伤手臂而被捕。
随后的3月10日上午,松江城内,载着李一谔的囚车一路沿着东西大街缓缓游行,李一谔用微笑向街道两边的群众示意。西河庄刑场,大树参天,人头攒动。英俊潇洒的李一谔,身穿灰鼠长皮袍,大义凛然地走下囚车,他面带微笑地向着群众满怀激情作最后的革命演说。十一时,在李一谔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工农劳苦大众解放万岁"的口号声中,敌人罪恶的子弹射向了李一谔高昂的头颅,赤胆忠心为党为革命的李一谔轰然倒下,年仅三十一岁。
得悉李一谔的英勇事迹和壮烈牺牲的不幸消息,姜辉麟大半夜流着热泪没能人睡。侯绍裘、张应春、赵天鹏、李一谔等革命战友的高大形象,一个个不停地在她脑海里掠过。烈士们让她万分敬仰,也让她充满了勇气和力量……
3月中旬,本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美好时节,但此时陈云、唐一新和姜辉麟的心头却是愁云密布。他们三人正在商讨一件事一一探监。
"唐一新同志,庄行暴动后你们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坚持在乡村开展地下游击斗争,大家都非常敬佩你们。这几天你刚从乡下撤到上海,也没让你多休息几天,明天又要安排工作任务了。辉麟同志,你把已打探到的吴大龙和吴三龙兄弟俩现在的情况,先给一新同志说说。"
"好的。这几天,我和阿姐兆麟一起按照组织上指点的一些路子打探了多个监狱,打听到了吴大龙和吴三龙兄弟俩确切的消息。吴大龙和吴三龙兄弟俩被捕后,先被押到南桥看守所,但很快便被解送到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进行审讯。在审讯期间,敌人对吴氏兄弟施以严刑拷打,他们俩坚贞不屈,敌人从他们的口中得到的始终是•不知道'三个字。敌人无奈,便将他们兄弟俩都判了无期徒刑,现已押送到了上海漕河泾监狱。下一步,不知道敌人会对他们怎么做。"
"陈部长,那得想办法去救他们兄弟俩。这兄弟俩都是勇敢顽强、一心一意闹革命的我党骨干分子,也是我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兄弟和战友。"唐一新焦急地抢着说。
"组织上正在积极努力,今天让你过来,就是想让你和姜辉麟同志一起想办法,怎么先去监狱里实际打探一下?现在你们就在这里研究一下,我还要到省委开个会,晚上在这里我们再碰个面。"
"好的,陈部长先忙,我和唐书记在这里一定会拿出一个初步方案,等您最后来拍板决定!"
6
两天之后,以"兄妹"相称的唐一新和姜辉麟来到了漕河泾监狱门前。唐一新穿了件条格细呢长衫,头戴一顶呢绒大礼帽,手提一大袋饼干之类的食品;姜辉麟穿着蓝花洋布的旗袍,脖子上挂着一条白围巾,手里拎着一个装着苹果的黄篮头。
之前,姜辉麟已探听到这里的典狱长马杰是个贪钱的鸦片鬼。这对"兄妹"来到监狱门岗前,姜辉麟上前掀开盖在苹果篮子上面的一块花布,拿出两包"哈德门"香烟递给守门的"黑狗子"说:"请你通报一下马典狱长,我们是来探望表兄弟吴大龙和吴三龙的。之前,我们已和马典狱长说过了。"
"之前,我们已和马典狱长说过了",是一句探监时的"行话"。当典狱长马杰接到门岗来报探监人说了这句话"行话"时,就知道来探监的人会向他表示"意思",这时他自然同意让人进来到他这里接受检查了。
来到典狱长马杰这道关卡后,姜辉麟大大方方说:"马典狱长好!我们是兄妹俩,是来看表兄弟吴大龙和吴三龙的,还请马典狱长多关照,行个方便,这是我们的书帖。"
姜辉麟说着便将写着"曹焕然"和"曹焕龄"名字的书贴,以及书帖下面的一个钱包一同递到马杰的手里。马杰二话没说地收了钱,低头看了一下书帖,又抬眼打量了这对"兄妹"片刻,慢条斯理地说:"你们这两个表兄弟可是要犯,那可不是随便可以探监的。看你们文质彬彬的像读书人,我今天就卖个人情,让你们进去看一下,但要经我检查之后才能进去,而且探监只有五分钟时间,还不准多讲话。"
马杰对唐一新和姜辉麟细致地进行一番搜身之后,还是不准他们带东西进去,姜辉麟一再满脸赔笑地求情:"马典狱长,您就行个方便,我们是姑生舅养的表兄弟,自小一起长大,我哥在外行医,我在外地教书,不常见着他们,没想到他们竟然犯这样不要命的事。我们今天来看一下他们,送一点食品和水果,也就是表示一点做表兄妹的情意。这些东西,您细致检查就是了。求求典狱长,您就行个方便吧!"
在姜辉麟"句句入理"的请求下,马杰最后只允许这"兄妹"俩带进那只装着一些苹果的黄篮头,但这个"忠于职守"的典狱长仍对篮头里的苹果逐个进行了检查,这才放心地让他俩带进去探监。
当牢房里的看守得到上司允诺,入内通报"有曹焕然、曹焕龄表兄妹前来探监"时,吴氏兄弟马上领悟到是党组织派人来了。姜辉麟和唐一新快步进入号子,一眼望见吴大龙、吴三龙拖着沉重的脚镣,四只手紧握着铁窗棂对外张望,姜辉麟抢前一步大声哭道:"表弟呀,你害得家里好苦呀!你母亲和我们全家想得你们好苦啊!"
唐一新也随后跟上,看到了被敌人折磨得十分憔悴的同志,忍住泪说:"大龙、三龙两位表弟,分别才一个月,想不到竟在这里见面!你们虽在吃官司,但要保重好身体,不要像以前的孩子气了。"
吴大龙、吴三龙自然听懂了他俩的话,大龙连忙说:"表哥、表姐不必难过,你们自己要多保重身体,请转告母亲,我俩永远记住母亲的教育,我们没有犯错误。"三龙也跟着说:"谢谢表哥、表姐来看我们兄弟俩!我俩永远记住母亲的话,我们没有犯错误,我们以后也绝不会犯错误。"
姜辉麟和唐一新自然也都明白吴大龙和吴三龙话音里所表露出的一份对党的赤胆忠心和誓死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姜辉麟和唐一新还想再多谈一会儿,可时限已到,看守已在催促了。
姜辉麟连忙把带来的黄篮头递给吴大龙,叮咛道:"你母亲日夜思念你们,叫我们带点苹果来给你们解解渴,有些苹果有点烂了,吃时要留心。"
吴大龙会意地点了点头。姜辉麟和唐一新"兄妹"俩一步一回头地流着热泪,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牢房。
"表兄妹"送来的黄篮头里的苹果中,有两个烂苹果,其中一个藏匿了一个小纸团。纸条上写着:"母亲知道了你们的情况,正在设法找人来搭救,黑暗过去了,光明就会来临,并请转告兄弟们注意各种病魔的侵袭,切记,切记!"
7
从漕河泾监狱回来的路上,唐一新对姜辉麟说:"这吴大龙和吴三龙的家原在南汇大团,后来逃难到了奉贤庄行。他家中七口人,没有土地,没有房子,全靠租种财主的三亩田和打零工过日子。吴大龙和吴三龙在庄行的唐焕亭家做长工时,我认识了他们。那唐焕亭是我的叔伯。我父亲是个老中医,我长大后也会在镇上给人家看看病,因我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钱,大家都对我很友好。那吴大龙和吴三龙有空会跑我这儿走动,看我画画和刻字,我也常教他们兄弟俩识些字。后来,这兄弟俩在我的引导下加人了共产党,介绍人就是我和刘晓。"
唐一新说了这段话嗓子有点哽,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这兄弟俩人党时,我曾带着他们宣誓,对他们说:•要严守党的秘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说出党和同志们的事情,连父母也不能给他们知道,在敌人面前宁愿自己英勇地死,也不能暴露党的一切事情,这是党的纪律,要绝对遵守。'这之后,我们庄行就成立了一个5个人的党支部,就是我和冯阿五、李关杰以及吴大龙、吴三龙兄弟俩。历经许多考验,现在看他们兄弟俩都是坚定、坚强的共产党人。"
"是的,我是第一次来监狱送情报并探望同志们。大龙和三龙等监狱中的许多革命同志,他们在这里经受了敌人肉体上的严刑拷打和精神上的折磨。大多数同志都是英勇不屈的坚强战士,这让我深受感动和鼓舞。说不准,哪一天我们也会被敌人抓捕进入这样的监狱。"
"你来过监狱了,也亲眼见到了同志们受尽敌人酷刑折磨后的状态,你怕吗?"
"我不怕,自从参加革命并成为党组织的一员起,我已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革命和党组织。我发誓,我要是有一天不幸被敌人抓捕到监狱,一定会誓死捍卫革命和党,决不做无耻的叛徒,而苟活在这人世上。"
"是的,我也不怕,我和你的信念和意志也是一样的。我也会誓死捍卫革命和党,决不做无耻的叛徒,而苟活在人世上。"
"兄妹"俩一次成功的探监,让淞浦特委和省委及时掌握了漕河泾监狱中的情况,并很快做出了相应的组织安排。与此同时,吴大龙、吴三龙兄弟俩看到了姜辉麟和唐一新用烂苹果传递的淞浦特委指示,很快便设法把组织上的指示秘密地传给了别的号子里的革命战友,也传到了狱中的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那儿。
不久,漕河泾监狱传出了"犯人闹监"的消息。所谓"犯人闹监",其实是漕河泾监狱内中共地下组织秘密发动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斗争:他们向监狱提出了"吃饱饭""讲卫生""能治病"等11项条件,最终在全狱犯人历时三天的绝食抗争下,反动派不得不一一答应了这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