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回到部队后得知,上级命令他们团再次改变为公安军第十四师四十团三营九连,父亲还是担任二排排长,部队调防到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临沂也是父亲十分熟悉的地方,当年抗战胜利后,父亲随新四军军部从苏北淮安撤到山东临沂的,父亲在这里留下了近三年的战斗足迹,况且这里地处山东与江苏连云港交界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莒南是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被誉为“齐鲁红都”、山东的“小延安”。境内有山东省政府诞生地、115师司令部旧址、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甲子山战斗遗址、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一大批革命年代遗留下来的红色遗迹,曾经为我党的山东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亲他们被调到这里显示了上级对于这样一个在我党历史上有过重要地位的地方的重视,一旦这里被敌特破坏,其政治影响要大于本身。

父亲的二排在桃园村海边山区驻守,这里靠山临海,人迹罕见,离连队还有几十里的山路。为了减轻连队的负担,父亲一到这里安顿下来,就带领战士们开荒种地,种小米、玉米、地瓜和蔬菜等,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

这时的父亲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觉得应该让家里来看自己,毕竟现在算是基本稳定了,老是不让家里来探亲也不是个事儿。于是父亲在征得上级同意后给家里写信告诉自己现在的新驻地,说明上级已经同意家里来部队探亲了。

果然苏北老家接到父亲的来信后欣喜不已,思念父亲心切的爷爷立即组团远赴山东莒南,看望已经分别长达十来年未见的父亲,其中最主要的是带去了母亲这位家中亲自选定的未过门的儿媳妇,让父亲眼见为实。

这一年母亲已经十九岁了,正值青春鲜花盛开的最繁华时期,长久在城里给富家当保姆的经历,使得母亲气质显得优雅而知心,皮肤细腻白皙,身材发育完好。一根长长的辫子摔在腰间,身着一袭火红的棉袄,映衬着秀美的脸庞,显得俊俏而迷人,爷爷尤为满意,他欢天喜地的带着一家老小上路了。

经过一路跋涉与颠簸,爷爷一行终于来到了父亲的部队驻地,一到这里,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这……这是什么鬼地方……为什么要守在这个穷乡僻壤的破地方,还不如回家捕鱼种地呢……

父亲早有心理准备,他也不多解释,默默地注视着仍然处在惊讶之中的亲人们。

大伯相对而言显得淡定许多,他觉得能够在一别十来年再次见到活的好好的父亲,比什么都重要。大伯上前一把握住父亲的手激动地不知该说什么,只是不停地晃动着,两人眼里都闪动着泪花。

大伯伸出手指做出九的样子,嘴唇颤抖着说:“九年了,三弟啊,自打抗战胜利后一别我们九年没有见面了。”说完再也忍不住了,双手掩面无声的哭泣着,只有抖动的双肩在起伏着。

缓过神来的爷爷这才想起了父亲,他颤巍巍地上前,抚摸着父亲的脸,从上到下细细的抚摸,嘴里楠楠自语道:“三儿啊,你走时只有十六岁,十年啦,我终于活着见到了你呀……”说完爷爷放声大哭。

父亲缓缓下跪,含着热泪对爷爷说:“爹,都是儿子不孝,这么多年让您和家里为我担惊受怕的,是儿子对不起你们……”

大伯忙扶起父亲对爷爷说:“爹,三弟是队伍上的人,这些年枪林弹雨的活着真不容易呀,不能怪他。”说完三人抱头痛哭。

这场景感动了所有的人,随行的外公和大舅虽然是第一次见到父亲,但是也被爷仨离别十年后的胜利重逢所感动,也跟着一起哭了,就连那些前来迎接的战士们也都被感动的掉了泪。

母亲早已是泪人了,她泪眼朦胧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切,她想到自己从小被送到城里给有钱人当保姆的经历,这种离家的思念之情她是有深切体验的,何况他们已经整整十年没有见面了,她为父亲一家的真情流露所感动,更为父亲给爷爷下跪的举动所感动,她意识到这样有情有义的男人应该是自己所希望的。

母亲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父亲的身上,她在努力寻找这位今后将和自己的一生联系在一起的男人某种必然联系,她想打开父亲身上所有神秘的东西。

让母亲欣慰的是,眼前这位英俊威武的军官,比起照片上的人看上去更高大、更魁梧,倒是更像一个北方汉子,母亲对父亲的好感在增加,目光里逐渐透露出女性特有的柔和与含蓄羞涩的好感。

父亲在平静后也注意到了站在一群爷们后面静静打量自己的姑娘,他马上意识到这位哭的伤心的姑娘应该就是家里给自己相中的对象,父亲忽然变得有些羞涩。说老实话,这是父亲长这么大第一次和女孩面对面站着,而且是在知道了彼此的身份和关系后这样面对着,父亲不自然地将目光瞥向了别处。

大伯一直细心地注意着两人的变化,当他发觉自己的弟弟有些不知所措地尴尬时,忙上前解围。

 “三弟,这是爹娘给你相中的对象,叫玉华。”说完对仍在不停的抹泪的爷爷提醒道:“爹呀,还不快把玉华家里人介绍给三弟。”

爷爷这才反应过来:“哦,就是就是,看我老糊涂了,光知道看你了。三儿,这是家里给你相中的媳妇,人家可是等了你好几年啊。”

说完又将外公和大舅一一介绍给父亲。

父亲习惯地给每个人行军礼,只是礼貌地说一声:“你好。”就完事了,其实父亲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特意到二排驻地迎接爷爷一行的指导员程士发闻讯赶来,算是给父亲解了围,父亲忙对爷爷说:“爹,这是我们指导员。”

早年曾经担任过苏北解放区村长的爷爷知道指导员是干啥的,忙伸出双手握着指导员的手说:“首长啊,我家三儿在队伍上还好吗?没给你们添乱吧?”

程士发晃动着爷爷的手说:“老人家,您的儿子很优秀,是部队重点培养的对象,感谢您为部队送了这么好的战士,我代表部队向您表示感谢。”

父亲拉过大伯说:“指导员,这是我大哥,他原来是新四军县大队干部,为了让我安心部队,自己复员了……”说到这里,父亲哽咽了。

大伯欣慰地对父亲说:“三弟呀,别老挂念这事,看到你现在进步,大哥我非常自豪,我们全家都为你自豪。”

程士发对大伯敬礼道:“你好啊,老前辈,二排长经常提到你呀。”

这时程士发发现了母亲这位站在后面的唯一女性,就主动迎上去问:“这位姑娘就是二排长的媳妇喽。”

未等父亲开口,爷爷就使劲点头说:“是啊是啊,这次来除了见见三儿外,就是带她来认认亲的。”

爷爷的热情让父亲无法解释,他也不忍让分别十年的老父亲失望,于是只能默认。当他悄悄撇了一眼母亲,正好和母亲的目光相遇了,两人都闹了个大红脸,爷爷一行满意地笑了,在场的父亲的战友们也都笑了。

父亲对母亲的第一印象究竟如何,许多年后我曾经多次问过他,父亲总是一脸幸福地告诉我:“你妈当年可是漂亮啊,不信你看咱俩的结婚照。”

的确,这就是父亲多年的对母亲的第一印象,也是父亲一生的骄傲和自豪。

此刻的父亲,用这辈子最幸福的目光盯着母亲看,说实话母亲的美出乎父亲的意料,他以为苏北的农村姑娘,基本上都是土气的农家女。可当他看到母亲后就不觉一愣,不相信眼前这位皮肤白嫩、眉清目秀的姑娘是邻村的,这和父亲心中想象的要差太多,让父亲大感意外,二十六岁的父亲第一次有了心动的感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