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的前夕,银河悦读网创始人独上月楼应团体会员“志愿军老战士及后代”负责人黄象红之邀,来到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在纪念馆馆长黄祖文和文登新一中副校长于政玲、山东省威海市荣成第十五中学历史教师、荣成市优秀班主任李德峰,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十五中学教师,曾荣获威海师德标兵、荣成市优秀教师、首届永怀乡村优秀教师姜淑玲等红色基因传承志愿者的陪同下,一起走进“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前合影留念(左起:老鹤翁、独上月楼、黄象红、于政玲、黄祖文、李德峰、姜淑玲)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正门,馆名为郭沫若题写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文登营镇天福山革命遗址内。


天福山起义,是指中共胶东特委于1937年12月24日在威海文登天福山领导发动的一次抗日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胶东人民抗日武装诞生,开启了红色胶东时代,同时也揭开了胶东人民武装抗日的序幕。天福山由此成为革命圣地,起义会址周边7万平方米被划定为天福山革命遗址。 


为纪念天福山起义壮举,弘扬天福山革命传统,1957年当地就在遗址建立纪念设施,1959年就在中共胶东特委临时会址举办起小型展览。


迟浩田上将为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题词“文登学源远流长 天福山丰碑永存”


1973年秋天福山起义纪念馆落成,1989年拆除简易展厅重建纪念馆,2015年,将纪念馆与2004年建成的文登党史馆连为一体,通过展板、场景模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展现中共胶东党组织的光辉历程、天福山起义的伟大壮举、胶东军民的辉煌业绩、天福铁军的赫赫战功以及胶东根据地的卓越贡献。


在建设完善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的同时,相继建起天福山起义纪念塔、起义会址、竖旗地址、红旗亭等纪念设施。


天福山革命遗址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被中宣部选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5年8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019年6月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是一处集爱国主义、党史、党性、廉政、国防、总体国家安全观、民族团结等教育于一体的研学基地。



有关参观图片:


通过参观展览,尤其是聆听金牌讲解员生动细致的讲解,以及曾参与天福山起义的黄兆奎之女黄象红老师的介绍,我们对天福山起义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记住了那些为了新中国流血牺牲的前辈和先烈的故事。天福山不愧是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革命圣地,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作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也是当之无愧。正如迟浩田上将所评价的:“文登学源远流长 天福山丰碑永存”!


天福山纪念馆的常设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唤醒民众求解放”“天福山上举义旗”“浴血抗日战敌顽”“天福铁军展雄风”“党群同心奠根基”。每个部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一段介绍尤为震撼—— 


天福山,我们从这里走来!“这是原第41、27、31集团军等部官兵引以为豪、发自肺腑的铿锵之音。胶东抗日武装起义创建的队伍在战斗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4个军2个师又25个团,在著名将领许世友、林浩、聂凤智、吴克华、彭嘉庆、刘浩天等指挥下,仅原第41、27、31、32四个军的不完全统计,歼敌就达到75万余人之多(其中抗日战争14.6万,解放战争58.5万,抗美援朝2.1万),涌现出中央军委授予的‘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华东野战军授子的‘潍县团’,纵队授予的‘塔山英雄团’‘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威震敌胆炮团’等诸多英雄集体.......


这是因为,上文提及的英模部队均参加了新中国70周年大阅兵。由罗援将军领衔主编、叶征教授担任总策划,独上月楼作为总召集人,银河悦读网作为发布平台的《百面战旗红》,也收录了这些荣誉战旗部队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银河悦读网的部分文友还参与了创作,且这些战旗故事已在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刊发。今日在天福山寻得“战旗之根”,真是感慨万千!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鲜活的革命故事和珍贵的实物史料,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诠释家国情怀、传承英雄精神的教育课,让那段烽火岁月里的不屈抗争与赤诚担当,化作直抵人心的精神滋养。


【网站已制作视频号,欢迎大家踊跃分享转发】



2025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