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战旗——李贞乾传》一书的创作历经八年。
2009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和中宣部有关要求,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工办等13个部门单位联合组织开展评选“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和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活动。在江苏“双50”人物评选活动中,李贞乾当选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于是,我萌生了要为李贞乾烈士写一部完整传记的念头,这也是李贞乾烈士亲属的一种嘱托。
我于2009年完成了《湖西英烈传》,积累了大量湖西抗战历史素材。之后,我与李贞乾烈士的祖孙李建德先生合著完成了《血旗: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该书以纪实的笔法,详细描述了湖西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的建立、发展和抗日斗争过程。2012年,在丰县老区开发促进会领导的支持下,出版了《血旗: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
在写作《血旗: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的过程中,我又走访了湖西地区一些健在的老干部以及部分革命烈士亲属和生前好友,深刻体会到,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的抗战历史不仅是湖西抗战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抗战的典范,湖西抗战的内容本身就是在绣一面血染的战旗。故事的本身充满了血与泪,充满了血与火,这其中自然站立着一个在硝烟弥漫中高举战旗的民族英雄,他就是湖西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的领袖、湖西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李贞乾。李贞乾烈士既是中华抗战史上湖西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也是湖西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的负责人。
谈到湖西抗战,不能离开李贞乾。李贞乾是一位由热血青年加入国民党而又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转为共产党党员的爱国志士,在他的身上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共产党人一身正气、无私无畏的气概,体现了共产党人胸怀大局、舍小家以身报国的坚定信仰。李贞乾有勇士的一面,更有悲喜、爱恨交加的一面;他有指挥员的威严,又有儿女情长的情怀;他坚强,但他又抗争不了现实的残酷;他不善于内部斗争,而是从大局出发,他有中庸的性格,但更重要的是有坚定信念;对国民党和地方势力有着超乎常人的协调能力,在民族的大义上,有着他独到的见地;他让自己人佩服,更让国民党佩服,也令日本人胆颤;他又让自己人嫉妒,更让日伪汉奸恨之入骨。中共中央称其为“敌后游击战争的典范”,他既是敌后游击战争的典范,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一个地主家庭出身的人,不缺吃喝,图的什么?他没有贫富的分歧,但他有民族的气节,所以,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整个湖西抗战的大旗竖起来了,整个湖西抗日的声势造起来了,鲜红的旗帜上浸透着烈士的鲜血,李贞乾就是招展这面旗帜的旗手,湖西根据地的创立让共产党谱写了一篇神奇的神话故事。李贞乾作为共产党员,既是人民群众心中的一面旗帜,也是湖西抗战中一面鲜艳的战旗。
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成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虽然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已经被多次改编,日军却认定:李贞乾带领的队伍就是湖西八路军的兵源。湖西八路军就是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就是李贞乾,要拔掉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这面旗帜,首先必须消灭李贞乾。李贞乾牺牲了,但湖西人民抗日的情绪更加高涨了。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这面抗战大旗,是无数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的将士用自己生命的鲜血染红的,湖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英烈的名字。
李贞乾领导得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经历过多次改编,更换和使用过不同的名字或代号,诸如山东纵队第十三支队、八路军山东纵队挺进支队、苏鲁豫支队四大队、嵩山大队、湖边敌后司令部等,只要有李贞乾在,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就成了一个永不磨灭的番号,以李贞乾为首的湖西人民抗日武装始终扎根在湖西人民的心中,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就是飘扬在湖西历史长河中的一面鲜艳的战旗。无论部队的干部如何更换,部队的名称从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走出去的将士无论是在八路军队伍里还是在新四军队伍里,无论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都建立了赫赫功勋。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在抗日战争中留下了辉煌的战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湖西战旗和李贞乾的名字也将永存湖西人民的心中。
在写作《湖西战旗——李贞乾传》的过程中,我奔赴山东、辽宁、吉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河南、安徽、山西、河北等地,进一步走访了李贞乾、王文彬、张如、赵万庆等一批湖西革命先烈的亲属,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同时还参阅了丰县、沛县、铜山、单县、曹县、鱼台、金乡、永城、砀山、萧县、宿县等地方大事记以及台湾部分文史资料,并得到了李贞乾、王文彬、张如等烈士的亲属的热情支持,对有关资料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甄别,去伪存真。同时还得到了徐州市史志学会、徐州市党史办、丰县党史办等单位领导的支持和配合,使书稿得以完善。《湖西战旗——李贞乾传》被列入徐州市2020年度“文学精品创作扶持工程” 并被评为10部优秀作品之一。在此一并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