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市长安区南石家庄村社区的一栋居民楼里,经常会传出阵阵丝竹之声,在那优美的京胡伴奏下,一段段京剧的唱腔或高亢或凄婉,吸引邻居门驻足。街坊邻居们都说,这家人是和睦幸福的一家人,唱戏的老人更是了不得,他已经是一位四世同堂的百岁老人了。
这位老人名叫张跃五,出生于1925年,自打年轻时张跃五就爱唱京剧,南石家庄村当年属于正定县,有浓厚的文化传统,石家庄刚解放不久,他在村里带头拉起了一个京剧戏班子,时间不长就唱出了名气,三里五乡的都邀请他们去演出。
如今,老人虽然年愈百岁,但是他眼不花、耳不聋,唱京剧这个爱好丝毫不减,大段的戏词记的一字不差,唱起京剧有板有眼、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因此,在他身边聚集起一帮爱好京剧的老哥们,其中有原石家庄市京剧团的乐师董明增,南石家庄村小学退休教师董文兴等。老哥们三天两头的聚到一起,有的拉胡,有的弹琴,他的家也成了一个快乐的京剧小屋。
张跃五有个四世同堂的和睦大家庭,有三个儿子娶了三房儿媳妇。三个妯娌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相处融洽,她们孝敬老人,关爱子女,互相尊重,比亲姐妹还亲。
(老人与他的三房儿媳)
这天,妯娌仨又聚到家中,有的做饭,有的收拾屋子,有的陪老人唠嗑。提起自己的三房儿媳,老人骄傲地说:“她们都是俺的亲闺女,比亲闺女还亲。”
张跃五指着围在身边的三房儿媳一一介绍:“这是老大,叫闫英,今年72岁了,是本村的;这是老二,李彦菊今年62岁了,是从店上村嫁过来的;这是老小,叶玉荣今年57岁,是本村的姑娘。”
一旁的老哥们黄文兴说,都说妯娌之间难相处,可是张家三妯娌相处如亲姐妹,她们虽然性格不同,但是互敬互爱、和谐包容,待公婆胜似亲爹亲娘,妯娌们在外携手齐心创业,在家做好儿媳孝敬老人,成为人人夸赞的好儿媳、好妯娌。她们用善良、贤惠和勤劳,守护了大家庭的和谐,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笔者认识李艳菊、叶玉荣这妯娌俩也已经有十余年时间了。她们为人热情豪爽,待员工如同自家儿女,在石家庄开设的聚香阁食府、冀菜盛宴酒店开一家火一家,妯娌俩从2010年开始一起在省会石家庄创办聚香阁酒楼,2014年创办聚香阁食府,2018年成立河北好妯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9年创办冀菜盛宴博雅店,2021年创办冀菜盛宴休门店。2024年又创办了3家河北名小吃店。由于注重管理和品质,她们的企业办一家火一家,深受市民和消费者喜爱。
(作者李东顺书增“家和万事兴”赠送这个家)
妯娌俩创办的河北好妯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河北省的知名餐饮企业,被全国绿色饭店工作委员会授予“国家级四叶绿色餐饮企业”,被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授予“全国四钻级酒家”,被河北省商务厅授予“崇礼菜单品牌推广示范企业”,被河北省饭店烹饪行业协会授予“河北省最佳主题婚宴品牌企业”“河北省名菜”等众多荣誉称号。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在日常企业经营管理和生活中,妯娌俩从没因为谁多出钱,谁多出力的事情计较过,总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力互帮,不计较个人得失,和睦相处,妯娌俩每天在一起工作,难免有不同意见,但是她们始终坚持有事一起商量,有事及时沟通,尊重对方的建议,在事业上互帮互助。
(李彦菊与叶玉荣同作者在一起)
李彦菊说,“老人是我们家里的佛,孝敬老人就是积福报。”妯娌俩都成为公司老总,都把赡养老人看成是自己的神圣使命,无论事业多忙,每天都要轮流守护老公公。在张家这个大家庭里,年轻一辈孩子们也以父母为榜样,孝敬老人,团结互助,互帮互爱。老人穿的、吃的,妯娌们争着买、争着送,急的老人连连叫停。
特别是妯娌俩把家庭和睦好家风融入企业管理之中,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员工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教育员工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共同进步,这个公司不但饭菜有品味,更令人感动的是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与风气,成为培养优秀员工的摇篮。有职工家属患癌症,她们就拿出上万元资金慰问,有个员工因为高考等原因对生活失去信心,在妯娌俩的教育下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并成长为企业管理的骨干。每年公司年会,她们都会把家在外地的职工的家属邀请来,报销旅费和吃住费用,让职工感到在这家企业有一种母爱般的温暖。
(李东顺向妯娌俩赠送画作)
不仅如此,她们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爱社区老人,到石家庄市少保中心河社会福利院慰问,曾经四次赞助河北博客春晚,连续三届赞助西兆通镇的敬老日和十大孝星评选表彰活动。每逢重大节日,她们都要去慰问社区的孤寡老人,送上衣物食品,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刚刚过去的2025中秋节,他们一大家子人又热热闹闹地聚在老人身边,儿孙们轮流向老人敬酒,祝福健康长寿,老人兴致勃勃,三杯酒下肚,又唱起了他喜爱的京剧《空城计》。
“我正在城头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来的兵……”老人的戏声伴着笑声和掌声在小区里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