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676高地戍边战士永远的心结

        杜金皋:时任塔城军分区骑兵营二连无线班长,简介详见编委会成员介绍。

        终于来到了676高地,在我心中疼了42年的地方。

        边防公路东,先是大约二百米缓缓的坡地,然后隆起黑黑的光秃秃的山丘,南北长三四百米,东西几十米。1969年8月13日,铁列克提指战员与前苏联边防军进行殊死战斗,为保卫祖国领土,寡不敌众,28名战友(包括3名记者)牺牲在这里。

        676高地前,矗立着花岗岩“忠勇山烈士纪念碑”,碑上记录了这次战斗的过程和烈士的名字。我和同行的战友申辰在纪念碑前祭酒长跪,敬献花篮。抚摸著纪念碑,一个个念着烈士的名字。当念到排长郭玉峰烈士的名字,我的心更加剧烈地颤抖。郭玉峰,我们骑兵二连八班长,我刚刚当兵来到昭苏时,八班长郭玉峰是一名英俊的战士,白白的皮肤,敦实的中等个子,在飞奔的战马上射击,全连无比。他爱学习,经常到连部找我(我是文书)借书看,当年老兵们都是说家乡河南口语的时候,郭班长已经是普通话了。郭玉峰牺牲后,和范连长、王翻译的遗体一起被接回塔城,送别大会后,我带领无线班掩埋了烈士们的棺木。40多年过去了,那些年轻战友的笑脸闪现出来,那一个个刚毅英勇的身影,仍然巍巍地站在676高地上,向西怒视着永远的敌人。

        祭拜后,我们俯身向676高地爬去。山坡遍地铺满黑色的片石,依稀还可以分辨出片片弹坑,黑洞洞地平视着山下,我敢说,那是坦克炮直射留下的痕迹。在这样的山地上战斗,无任何可以隐蔽身体的地方,一颗炮弹下来,加上炸起的碎石,足足顶十颗炮弹,勇士们是怎样顶了三个小时啊!捧着黑黑的片石,真是捧着烈士们干凝的热血呀!

1624454700836021.jpg

        站在676高地向西望去,越过边防公路,对面山头就是当年苏军的阵地,那时布满堑壕和钢筋水泥掩蔽部,是苏军装甲步兵出发阵地,也是重机枪标定射击阵地。从这里向北千余米,就是当年苏军的坦克集结和攻击出发阵地了。如今这里都是中国的领土了,90年代与苏联重新勘界时,都划归了我方。苏军撤离时,那些工事全部拆毁了。是天时吗?是国力吗?是国运吗?是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吗?当然都是!陪同我们的铁列克提站长问去不去那里,我不去,从心里不愿去,是耻于去吗?是没有勇气吗?都是,都不是,一种莫名的复杂心绪升上心头,战争是精神加实力的较量,只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不能取胜的。

        再从这里向西三公里,就是现在的中哈(哈萨克斯坦)国界线了,再往西呢,就是阿拉湖了,并不远,闪着明亮的光,诱人的光。再往西呢,用高倍望远镜可以看到一片大湖,那是巴尔喀什湖,是大诗人李白出生的地方,唐朝称之为碎叶。

        起风了,风很大。铁列克提的风大是西部边防很有名的。站在676高地上,西风烈烈,尽管是从阿里湖的低洼处吹来的,还是让人感到是在下风头,浑身的别扭,满心的被羞辱。烈士们的英魂在这里,不更是一腔怒火吗!这种羞辱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要等到巴尔哈什湖回归的时候吗?

        哦,676高地,那是戍边战士一块永远不能解开的心结!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