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于世林病重,宝明带着几个村干部前来看望,安慰了于世林和双庆,临走,对于世林说:“于四爷,您德高望重,凡事看得清,看得准,一辈子给人们办了不少好事。”听到宝明这话,于世林张了张嘴,想说啥但没说出来。宝明问双庆:“村里来看望的人多吗?”
双庆说:“不少。”
“有李姓家族的人吗?”
“大部分都是姓于的和他姓的人们,李姓的人有打电话问候的,也有晚上悄悄来的。”
宝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离开于世林家后,宝明反复思量,觉得应该抓住于世林病这个机会,弥合一下李姓和于姓之间的关系。据他了解,两大姓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没发生过大的冲突,平时见面也都乐呵呵地打招呼,开会也都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讨论问题,彼此之间只是在暗地里较劲。他觉得完全可以消除这些隔阂,其实就一层窗户纸,话说透了,满天云彩也就散了。他决定去找二爷李家喜。
李家喜正在家半躺半坐地望着窗户出神。宝明进来了:“二爷在呀,您很清闲啊。”
李家喜把目光挪到宝明身上:“你找我?有事?”
宝明点着头,坐下,把身子往前倾着:“二爷啊,我这两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想跟您探讨探讨。”
“你年轻,懂得多,又是支部书记、村主任,有啥事,跟我说怕是我也不懂啊。”
“不是啊,二爷,我想问问您,咱楼村两大姓之间,到底有啥你死我活的矛盾?”
李家喜叹口气:“唉,其实哪有啥针尖对麦芒的事啊,过去两大姓就是好几辈子都是联姻亲戚,也就是近几十年,走得远了生疏了,甚至两姓之间年轻人搞对象的都少了。”
“是啊,既然没啥大矛盾,为啥隔阂这么大,好像有多大仇恨似的?”
“真正的矛盾就是从村西小楼建成以后开始,好多人认为于姓家族压制了咱李姓家族,就请风水先生看风水,不就有了村东的小楼吗?再后来于家建了牌坊,咱李家也跟着建,就这样,你强我要比你更强的争斗就在暗地里开始了。谁也没在明面上说对方如何如何,于家没扒咱李家的祖坟,李家也没把于家的孩子扔井里。过去也曾经因为天旱无雨争水浇地打过群架,那本来是一件小事,却有人非要把事闹大,就在背地里鼓捣,把事挑起来的。后来闹明白了,知道是被人挑拨利用了,双方的火气也就消了,只是两姓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了。还有就是某个人与某个人之间的个人恩怨,日久年深,积累了一些不好调和的矛盾,其实这些矛盾也都是藏在心里,并没有在公开的场合对垒较量。就拿我跟于世林来说吧,我是咱李家不折不扣的老一辈人,在家族说了话还算有人听。于世林呢,他是于家的能耐人,有脑子,爱琢磨事,是于家上下有名望的人,说话算数。他和我明里暗里较劲多少年,其实谁也没胜,谁也没败,彼此心里都有数。”
“于世林老爷子可能不久于世了。”
“听说了。”
“我觉得您应该去看看他。”
李家喜顿时无语,眼皮耷拉下来。
宝明说:“刚才您也说了,有啥抹不下脸来的啊,大仁大义啊,既给于家面子,也给李家做榜样,最关键是趁此机会消弭两大姓之间的隔阂与矛盾。您德高望重,您一带头,李家人就会跟着去看望于四爷,这也就恢复了咱楼村互相尊重礼尚往来的老传统啊。”
李家喜仍没作声。
宝明接着说:“您这么做也是一件功德事,给两大姓的后代们带来福气。”
“你别说了,我就是抹不下脸来,我怎么进他的门啊?”
宝明乐了:“那好办,我提前去告诉双庆,让他们出来迎接您,然后我陪着您去。”
李家喜点点头:“那好吧,就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