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新楼区了,楼村人开始还真不习惯,尤其是每天早晨的早点,过去都是每家每户自己做早点。

  在建设楼区的时候,就规划了几处早点铺,宝明怕大家不习惯,让会计李二奎每天早晨拿着喇叭在楼区里喊人们去早点铺吃早点。李二奎的嗓子有些沙哑:“各家各户注意啦,咱们过去吃早点呢,一般都是自己做,现在住楼房了,生活习惯也要改改啦,为了大家方便,咱们特意招来几家早点铺,就在大门口外。我们要养成新生活新习惯,大家可以在早点铺吃,也可以买回家吃,还可以自己做着吃,主要是大家要体会到新生活带来的幸福感觉……”

  随着李二奎的叫喊,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大门外,这里除了陈晓敏的小酒馆外,还有三家早点铺。一家专门卖馃子、豆浆、老豆腐、馄饨。一家是大饼夹一切和鸡蛋灌饼,还有一家是炸那种酥香的油饼、茶鸡蛋,外加各种粥。

  二侉子穿着休闲裤,穿着拖鞋,揉着眼睛,摇晃着身子,一边走一边说:“李二奎,大早晨的叫丧啊,谁还不知道吃早点啊。早起就往早点铺跑,你把咱农村人看得太低了。”

  李二奎说:“不是,这是宝明想得周到,让我提醒大家,形成跟城里人一样在外面吃或买回家吃早点的习惯。”

  二侉子冲李二奎把鼻子往上一撅,鼻尖挤出好多褶子,两个鼻孔就朝天了。

  李二奎把脸一绷,从两眼里射出两道光,直冲二侉子。二侉子哼了一声,扭着屁股走了。

  二侉子想吃馃子豆浆,就走进这家小店,店主是一对五六十岁左右的夫妻。男的身形敦实,满头花白发。女的粗短头发,粗糙的大盘子脸,眼睛大,大嘴叽叽咕咕说笑不止。两人性格开朗,说话幽默风趣又恩爱。他们干活手脚都非常麻利,做事时,都要故意做些秀恩爱的忸怩小动作,人们看了忍俊不禁。他们也常常和客人开玩笑,所以店里总是笑声不断,暖融融的。早上生意挺忙活。夫妻俩也没请帮工。小本生意,不容易。

  店面虽是新的,但店里却显得凌乱不堪,小菜有黄瓜、白菜丝、海带丝、咸菜丝等,顾客自己动手,二侉子把小碟装得满满的,找个地方坐下,刚拿起馃子想吃,忽然有人喊:“哎,我这馄饨汤里怎么有苍蝇啊。”

  店主赶忙过去:“是吗?真是对不起,对不起。”说着就把那碗馄饨端走,边走边说:“别着急,我给您换。”

  那人没说啥,二侉子却不干了:“怎么,在别处干不讲卫生,被人家取缔,跑我们这儿糊弄人来啦?是不是给我们村书记送了好多礼啊,不然怎么会有你干早点的位置。”

  店主说:“您说的啥呀,我不认识你们书记,我也不是在别处被取缔,我在龙兴镇干了好多年,不信您去打听打听。”

  二侉子站起来:“我吃饱啦,撑得难受,去打听你呀?你这样,那位的馄饨今天就免费吧,顺便把我那份儿也免了,要不然我就到处宣传。”

  店主说:“您看,小店地方小,吃早点的人又多,门是敞开的,说句实在话,难免有苍蝇飞进来,您多原谅,多原谅,我们下次改进,一定改进,今天您和那位的早点就免费了,以后还仰仗您多多照顾。”

  二侉子很得意地说:“这就对了,我在这一带也是有名号的人物,以后你在这儿淘金,肯定会麻烦我,我也会肯定为你压地面。”二侉子说着,就觉得自己的肩膀好宽,自己的形象好高大。

  二侉子刚要走,宝明来了:“二侉子别走,你刚才的话我都听到了,又胡咧咧啦,赶紧把早点钱付了。”二侉子咧咧嘴:“你这书记管得太宽了。”他很不情愿地付了钱。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