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问题解决了,人们又专注于搬家了。
人们怕遗留下值钱的、有用的物件,多少年的老房子都被翻个天。于世林的老宅子是楼村最古老的,于世林站在堂屋里环顾四周,他在想,这个屋子只有他住的时间最长,屋里有啥物件他最清楚,但他总感觉好像屋里还有啥重要的牵挂。就在他苦思冥想的时候,一家人都进来了,姐姐、姐夫、双庆、小虎和陈晓敏也来了,大家全都肃立在屋子中央,对着这座祖上传下来的老宅子,充满了无限的留恋和对祖先的愧疚。每个人都沉默不语,有的不断叹息,有的用手反复抚摩着发黑的墙壁。虽然年代久远,但是这老屋却很亮堂,一点儿也不显得腐朽不堪。这一搬家,这老屋就会消失在尘烟中,永远地消失了。再看一眼,再看一眼。突然,小虎在西屋叫了起来,大家以为出了啥事,赶紧都往西屋跑。看见小虎站在老破柜子上脑袋顶着屋顶。人们齐声大喊:“快下来,爬到那上面做啥。”小虎从最靠边那棵房檩的大疤瘤子上拿出一个发黑的红布包朝人们晃了晃,喊着:“看!我发现了一个东西。”人们眯着眼睛使劲儿往上瞅,看见小虎手里抓着一个发黑的红包袱。这是啥?全家人都愣了。这是啥东西?怎么会在西屋房顶上?但是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多想了,先把小虎安全接下来再说。双庆早就冲到外面搬来梯子,在大家的帮助下,将梯子稳稳地支在了老柜子上,慢慢爬上去,把小虎抱在怀里,又慢慢蹭了下来。小虎根本没有害怕的意思,抓着手里的小红包袱,脚一沾地,就赶忙蹲在地上,要把包袱拆开来。双庆阻止了小虎,把包袱接过来,一边打量着一边把包袱送到于世林手上,所有的人都望着于世林,要从家里这个年龄最大的老人脸上找到答案。是于世林把包袱放到上面去的吗?里面包的是啥东西?是老爷子偷偷攒下来的钱还是啥有纪念意义的东西?
于世林望着手里的红布包,问小虎:“你怎么爬到那上面去了?”
小虎还沉浸在寻宝有获的兴奋中,大声嚷嚷着:“我看家里都已经乱七八糟的,原先一直想爬到那上面去看看有没有鸟窝,是爸爸说不许上到那上面去,但是这房子就要推倒了,我就想上去看看如果有小鸟就把它救下来。刚才没人理我,我就爬上去救小鸟去了。”
于世林充满慈爱地说:“那也太危险了,小鸟不会在那儿垒窝的,它们的窝都在外面。”说着,于世林摸了摸小虎的脑袋:“以后可不能再爬这么高啦,摔下来,胳膊腿就断啦,吃饭就不香啦,还得去医院打针吃药。好了,去玩儿吧。”然后招呼大人们:“你们几个跟我到我屋里来。”
大家互相望望,更加感觉于世林一定知道红布包袱里面是啥东西,肯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要不怎么这么神秘。一堆人先后跟着于世林进了房间。于世林示意走在最后的双庆把门关上,转身坐到了床上,说:“你们几个都搬凳子坐到这里来。”大家赶忙找了椅子,围坐在于世林身边,所有满怀疑问的目光再次集中在于世林脸上。
于世林低着头,用手抚摩着红布包袱,轻声问:“你们知道这个东西是啥吗?”
人们摇头:“不知道啊。”
于世林又问:“那么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啥吗?”
人们纷纷回答:“想知道啊,是不是您老人家放的东西呢?”但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于世林竟然摇了摇头,缓缓吐出了几个字:“我也不知道。”所有人听到这话,面面相觑,这可太奇怪了!连于世林都不知道里面装的是啥,姐姐问:“那么这东西又是谁放上去的?是啥时候放上去的呢?这个您总应该知道吧?”
姐姐把大家的疑问说了出来,没想到的是,于世林仍然摇了摇头,说:“自打我住进这个房子,就从来没有听说房顶上放过啥东西,从来没有。”
大家惊讶万分,兴趣更大了。人就是这样,你越不明白,别人越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反而就越想知道,越想搞明白,否则饭吃不下去,觉睡不踏实,成天地惦记着,心里难受得要命。
目前,此事看起来是越来越蹊跷,仿佛是有一个巨大的秘密包在于世林手中那个不大的包袱里。大家恐怕此刻心里都在想,自己天天在屋里吃饭,怎么会想到房顶上会有一个红布包袱,可是里面包的究竟是啥东西?但是于世林不说打开看看,谁也不敢先开这个口。
沉了一会儿,于世林叹一口气,说:“我看,还是这样吧,你们都先回自家房里去收拾收拾吧,我自己再想想,回忆回忆,兴许会想起啥。”
人们几乎是齐声说:“打开看看不就明白了吗?干啥还费这事儿?”
于世林断然说:“我说让你们回房就回房,哪里来的那么多废话!”
大家见于世林好像真的生气了,不敢再吱声,一个一个相继走了。于世林看着人们都出了房门,回了自己的家。低头对着红布包自言自语道:“到底是啥东西呢?不会是啥见不得人的东西吧?还是祖传的宝贝?我怕他们都在,如果是见不得人的东西哪能让那么多人看到;如果是宝贝也不能让他们一起看到。”于世林心说虽然双庆是自己的儿子,但是也都有自己的小打算。如果包袱里是家里哪个先人不能公开的秘密,隐藏着一段不好告人的历史,那么根本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如果是祖传的宝贝,那么作为家里的老人,他有权力决定怎么处置它。
想了好大一会儿,于世林深吸一口气,好像是做好了打开包袱的心理准备。先解开了捆着小包袱的锦绳,揭开红布,里面是一层防尘的油纸;打开油纸,里面是一层黄色的绸子;拨开黄绸,里面的东西出来了。竟然是一本书!
一本看上去是经历了多年风雨的线装书。连红色缎子的封面都已经呈现出浓浓的棕黄色,黄色的印记丝丝缕缕,仿佛飘浮在书上的云,缥缥缈缈。于世林怎么也想不到会是一本书,一本看上去如此古老而散发着霉味儿的书。他又抖了抖小包袱,想发现一些其他的东西。但是没有,除了书,啥都没有。于世林很奇怪,翻开书,想看看书里面到底是啥。
见书的扉页上有一幅画,上面也有字,有形状奇怪的圈和各种形状的仿佛阿Q画出的一块一块说圆不圆的圈圈,还有一些曲线,从这个圈引到那个圈,看上去很乱,并看不出啥,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树和美女。跟于世林见过的画都不一样。再翻一页,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毛笔字,内容主要是战场经历、诗词、描述和阵地地形图,他越翻越快,可是一直翻到最后一页,却再别无他物。
于世林把双庆叫了出来,说:“双庆,你去,把他们都叫到我的房间里来吧。”不一会儿,人们在于世林的房间里再次聚齐了。于世林说:“你们都是读过书的人,来吧,看看这上面写了啥?”说着把书递给了双庆。
双庆接过书,几个人的头全都凑到了一起。半天,没有人讲话,只见双庆也像于世林一样不停地翻着书。
红包裹里是一本书,大家倒不觉得奇怪和惊讶了。
于世林说:“这本书稿肯定是咱们祖上将军留下的,这也应该算是宝贝啦。”
人们纷纷点头。
于世林又说:“这本书还是由我保管,以后我不在了就由双庆负责保管,记住了,宝贝是要传下去的,坚决不能卖。”
双庆点头。
打发人们离开后,于世林自己在屋子里转了转,他还有一份儿心思,那就是当年没扔掉的“鱼吃狸”,不能丢在这里,万一让人们发现,就不好了。他到院外看了看,没有人,就回到屋里,把柜子底下把那个发黑了的布包拿出来,掸掉灰土,揣进怀里。
来到楼上,他琢磨“鱼吃狸”是迷信的东西,不能放进小木箱,跟将军遗物放在一块儿。扔掉又觉得不妥,因为以后还有用处,可又没好地方存放,只好委屈一下将军遗物,和这个“鱼吃狸”一起栖身在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