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有征候,矛盾有背景,事情有因果。

  1969年春夏,苏联决定对中国下手。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20周年,大江南北都沉浸在文革大潮之中,中国的一举一动都会让世人惊讶,而苏联人的行为更让世界惊讶。

  苏联人一贯不按常理出牌。他们总是屡屡震惊世界,包括苏维埃联邦一夜之间分崩解体,这同样让世界目瞪口呆。

  要知道,中国军队历经了苦难和辉煌。人民解放军一路走来,尽管坎坎坷坷、磕磕碰碰,但在经历了工农红军革命火种面临熄灭的低潮后,很快就迎来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快速发展与壮大。特别在历经8年抗日战争、3年解放战争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开辟新纪元,全国上下士气正旺。

  要知道,中国军队是在磨难中壮大的。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就以非凡的勇气投入抗美援朝战场,“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以美军及其统率的“联合国军”为磨刀石,历经摔打锤炼的人民解放军战斗力大幅提升,成功跨入建国后的第一个军力鼎盛时期。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中国军队更是以摧枯拉朽、风卷残云之势痛击对手,让对方战前的频繁挑衅和强硬声明变成了滑稽闹剧。

  苏联人不是傻瓜,也从来没有人敢说苏联人是傻瓜。

  作为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苏联绝非恃强自傲的鲁莽冲动之徒,尽管会有以大欺小和弱肉强食之嫌,但抢占战略先机一直是苏军的原则,苏联之所以敢对中国下手,一定是有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也一定有站得住脚的理由。

  一、苏军频繁挑衅制造边境摩擦

  在越来越年轻的戍边人眼里,争议地区的概念越来越模糊。特别是2003年7月29 日中哈国界协议生效后,曾经让无数戍边官兵念念不忘的特殊词汇“争议地区”也正式“下岗”。但历史永远不会“下岗”。

  中苏领土争议,既是沙俄强迫中国签订的19个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又是中苏由意识形态对立到国家关系恶化这一过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事实是,中苏边境的所谓争议地区,几乎全部被苏方占领控制,几乎全部要看苏方脸色,几乎全部是苏方在不断地“争”,而中方只有“议”的份。塔城的边界走向 —— 特别是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主要依据1864年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签订的《伊犁条约》、1883年签订的《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等条约划定,在签约划界时原本没有争议。只是因为沙俄和后来的苏军不遵守条约,偷移私立界碑,故意弄错点位,蛮横无理强占,又再次形成了新的争议。就铁列克提地区而言,1883年10月3日签订的《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第一条规定:“就此山之西边,建立第三十九处界牌鄂博。莫敦巴尔鲁克旧卡伦地方,建立第四十处界牌鄂博”。第二条中又规定:“查哈巴尔阿苏遥南,顺中国旧卡伦这条商路,今将此路以两国人民行走公路,于此路或俄国,即中国,均毋须安卡、亦毋庸修盖兵房。”

  界约中的“此山”系指扎娄勒山。“莫敦巴尔鲁克旧卡伦”,是我国1883年前在莫敦巴尔鲁克(铁列克提)地方建的卡伦,故1883年订约时称为旧卡伦。因此根据界约规定,在40号地区,边界还在我方巡逻路以西约4公里处。在39号地区,边界也在我方巡逻路以西500多公尺。从中方历史管辖范围及控制情况看,界约中所提到中国旧卡伦,有一条伊塔通商大道,此路在此经大小卡图山之间,沿扎拉那什库里东岸及卡拉库姆草地东北边直奔阿拉山口。1910 年前我国居民还经常沿此路来往塔城、伊犁。铁列克提河口两岸,历来就是我牧民放牧的地方,在苏军占领的地区还有我方牧民当年所留下的坟地羊圈等遗迹。

  但苏联在1945年出版的官方地图上,单方面违反前述不平等条约的规定,非法划去了大片中囯领土,仅在原中苏边界西段就形成了19块争议地区,总面积达33478平方公里。

  1962年8月我方建站后,一直是沿着这条路以西10 — 50米处巡逻,苏方电线杆及电线杆西侧的汽车路还在我国最外边一条巡逻路的我方一侧。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即使是在条约中写得清清楚楚、标得明明白白的地段,侵略者也总能创意无穷、花样十足地寻找到各种理由,并逐渐把实际控制线向我境内推移,不断进行蚕食破坏,然后形成新的争议地区。

  1. 1963年10 月,苏用拖拉机在我铁列克提地区犁出了一条松土带并推出了一条简易汽车道,其中大部分越过我方1962年的巡逻路10 米至50 米不等。

  2. 1966年6月7日,苏方军人驾驶拖拉机两台,在我铁列克提河南复耕其松土带时,扩我领土2000余平方米,同时又有苏军携带军犬,进入我境纵深进行窥探,在我方境内任意架设铁丝网两道。

  3. 1967 年4月28 日,苏拖拉机一台,在我方铁列克提地区复耕其松土带时,扩耙我领土2000余平方米,耙坏了我方巡逻路。

  4. 1967 年6月8日,苏在铁列克提地区,又耙坏我方巡逻路。

  5. 1967 年6月10日,苏两辆大汽车两辆小汽车,在铁列克提地区干涉我方巡逻,并不顾我方人员一再劝阻,向我方领土进行多次拍照。

  6. 1967 年6月28 日,苏边防军人在我方铁列克提地区不顾我方人员劝阻,非法干涉我方人员在自己的领土上进行正常作业,并强行拍照。

  7. 1967 年7月22日,苏在我方铁列克提以南破坏我方巡逻路40 多处。

  8. 1967 年7月23 日,苏先后出动装甲车15 辆、69 车11辆,大卡车6辆,250 余名武装军人越过我方巡逻路200米,强行阻拦和包围我方巡逻人员和车辆。

  9. 1967 年7月24日,苏又出动骑兵10名,汽车两辆共22人,强行阻拦我方巡逻。

  10. 1967 年7月30日、31日,苏先后出动装甲车3辆、水陆两用汽车3辆、大卡车2辆、小车4辆,100多人次,深入我境,强行阻拦我方巡逻,任意指划边界走向,私设边界标志。

  11. 塔城军分区司令部在1967 年的边防工作总结中指出,此年7月22日以来,苏在铁列克提地区出动大批武装军人、车辆、装甲车和推土机强行破坏我方巡逻路50 余处,出动武装军人600余人次,装甲车31辆次,汽车55辆次,多次蛮横无理地干涉和拦截我方巡逻队40余次。对我方执勤人员非法进行拍照和拍摄影片。态度极端蛮横,对我方执勤人员横冲直撞,拳打脚踢,惊我方马匹,排成人墙逼我方后退。几次企图夺我方战士武器和毛主席语录,并企图绑架我方人员,致该地区局势极为紧张,斗争尖锐激烈。

  12. 1968 年1月13日,苏大小车辆各2台,军人49 人,在我方铁列克提地区无理阻拦和干涉我方边防人员沿我方巡逻路正常巡逻,(其中27 人越入我方境内干涉),携带摄影机一部,步谈机三部,照相机二架,气焰十分嚣张,态度极为恶劣,将我方执勤人员一直从距我方铁站南三公里处逼至钢管山。

  13. 1968 年4月13 日,苏拖拉机2台,在铁列克提沿38 — 40号复犁松土带时,向我方扩犁40 余处,最宽2米,最长达1800余米,侵占我方领土6000平方米。

  14. 1968 年6月13日,苏大小车各一辆,军人18 名,在铁列克提钢管山以南地区三次越过松土带干涉我方铁站正常巡逻,越境最深350 米,行走约1公里。并用石头击打我方人员,用枪托(锤)打我方马匹。在我方表明观点后未多纠缠。

  15. 1968 年10月6日,苏在铁列克提地区越入我侧20 余米,栽有铁丝的小木桩四根(间距5 — 7米),架设长达30 米,宽6米,高1.2米的蛇形铁丝网一段,经我巴克图站与苏会晤,抗议苏方私设边境设施,在我方拔除后交回苏方一部。

  16. 1968 年11月14日,在铁列克提39 号界桩南约8公里处,一名苏军军官带领9名士兵,乘卡车一辆,非法越过松土带约200米,无理阻我方人员巡逻,在我方向其表明观点后,苏即绕道而行。

  17. 1969 年3月20日,苏“伊尔-28型”侦察机一架,从塔城以西地区侵入我领空约30 公里,飞行长度约140 公里,时间约20 分钟。随后,该机途经塔城红旗公社、裕民红旗公社等领空后,于15 时19 分从铁列克提地区出境。

  18. 1969 年5月9日13时30 分至18 时许,先后有苏“伊尔-28”中型轰炸机、歼击机三批5架次(其中一架机尾30号)从铁列克提西北方向入境,直插我方向阳维护站后,沿巴尔鲁克山飞至我方克、加两路和塔、丘两站地区,用500米左右的高程,反复进行低空侦察挑衅,然后往北飞至杜拉那拉站西侧后出境,在我方境内飞行长达80 余公里,深约20 公里。

  19. 1969 年5月13日,苏“图-95”重型轰炸机二批2架次,先后从我方铁列克提南北两侧侵入我境,在我境各飞行20 余公里,深约10 公里,然后分别从我方克、加两路正西和丘尔丘特西南方向出境。

  20. 1969 年5月15日,苏“伊尔-28”中型轰炸机一架,从铁列克提北侧入侵我境,经我方丘、塔、雀三站上空盘旋后,从我方雀站南侧方向出境,在我方境内飞行长达26 公里,深达15 公里。

  21. 1969 年5月31日13 时至17 时,苏米格-23 超音速歼击机三批3架次,分别从小卡图山西北和加曼奇北侧等地上空侵入我境,先后经我方铁、丘、杜、加等站上空侦察挑衅,其中在我境内飞行最长的一段约60 公里,深约10 公里。

  22. 1969 年6月份,苏从钢管山往南至39 号,越入现行控制线1公里多,最深达3公里,共垒30 余处石头堆,并洒上石灰水,不少地方还修有堑壕和掩体。

  苏军这一招阴险狠毒到了极致,因为这里距离我方铁列克提边防站直线距离只有3公里多,如阴谋得逞,将能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一是彻底卡死了中方沿铁列克提河谷通往边界的“脖子”,使中方处于无路可走的境地;二是在苏军多处掩体、碉堡的“关照”下,铁列克提边防站的自身安全难以自保;三是如果苏方拥有钢管山居高临下的优势,中方的一举一动都将处于对手的监视窥视之下。物极必反。苏军此举彻底把中方逼进了绝境,中方的反制行动再所难免。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