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年华,日月如梭,龙山特校在坎坎坷坷中闯过第一个学期。

  元宵节过后,新学期开始,姚建国送她妹妹来上学,见到杨梅分外高兴。两颗年轻的心激动不已。真所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姚建国这一次参观学校,眼睛一亮,旧貌换新颜。环境美化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一切发展迅猛,日新月异。他想,这样的学校应该大书特书,于是给报社打电话,找到一位任编辑的朋友,向他介绍龙山特校这颗璀璨的星星。

  编辑说:“真有这样的事?我派记者下去调查,写一份报道,歌颂教育战线上的大跃进。”

  这一天,市教育局普教科科长孙宏儒,正坐在办公桌前喝茶看报。报上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的广告吸引了他,正准备出去买票,忽听电话铃响。他放下报纸,拿起听筒,传来局长吴浩的声音:“老孙啊,今天的报纸你看了吗?”

  孙宏儒不自主地捋了捋山羊胡子,问:“我刚打开报纸,还没来得及详细阅读;怎么了?有重要新闻?”

  吴浩说:“你看看第二版,上面有一篇记者的报道,说我们龙山地区教育战线出了一件新鲜事。”

  “什么新鲜事?”孙宏儒后悔,刚才只顾看电影广告了。

  吴浩不耐烦地回了一句:“你看看就明白了,有问题。”说罢,挂了电话。

  孙宏儒喝了两口碧螺春,急忙翻到报纸第二版,一个惊心动魄的标题跳入眼帘--.《教育战线上的璀璨明星》。

  什么璀璨明星,孙宏儒感到不悦,成立这样的学校,怎么没经过教育局批准?这肯定是一所私立学校。于是他给局长回了个电话,说这是非法办学,他要下去彻查取缔。

  第二天来到龙山特校,孙宏儒见一个青年女子在扫地,便问:“你们的校长在哪里?”

  年轻女子将扫帚往墙上一靠,说:“我是校长,我叫杨梅。你是哪一位?”

  孙宏儒板起面孔说:“我叫孙宏儒,市教育局的科长。你好大的胆子,私自办学,为什么不向我们教育局提出申请?我们新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消灭私有制,你私自办学,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开倒车,应当取缔。”

  杨梅的心好似被重锤砸了一下,既痛苦,又惊慌。她打量来人,琢磨他的真实身份。

  看上去,来人约有40多的年纪,胖胖的,留着一副山羊胡子,颇有官长的派头。孙宏儒见面前的校长是个黄毛丫头,疑惑地问:“听说你接了一所瞎子学校,你想干什么?”

  杨梅说:“我想教盲人学文化,成为有知识的人。”

  “什么?学算命也能说是学文化?瞎子学算命,从来就是请师傅教,哪有办学校教的?胡闹!”

  杨梅哭笑不得,耐心解释:“不,我这里不教算命,专门教盲人学国文、算术、历史、地理、音乐,这与算命毫无关系。”

  这时候,正好下自习课,一群孩子跑到操场上玩跷跷板、滑梯,岁数大一点的玩单双杠。

  孙宏儒看傻了,问:“他们是瞎子吗?怎么一个个健步如飞,走路不拿长长的竹竿,玩单双杠也不怕摔下来。”

  杨梅笑着说:“盲孩子对学校的环境很熟悉,所以不用拿竹竿走路。再说,有些学生还有残余视力,走路完全没问题。”

  孙宏儒来了兴趣,问:“他们学国文怎么学?是一个个鼓起来的字吗?他们能用钢笔写字吗?”

  杨梅走进教室,从学生桌兜里拿出一本厚厚的书翻了翻,说:“这就是盲文书。”

  孙宏儒凑近看:“啊呀呀,这是什么?芝麻粒大的点,密密麻麻一大片。哪有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哪一个字是天,哪一个字是大,我就看不出来。”

  “这是盲文,和汉字不一样。盲文是拼音文字,da 大,ta 他,你没学过,所以看不出来。”

  “怪哉,怪哉,谁发明的?”

  “是布莱尔。”

  “这名字怪怪的。他是山东人还是山西人?”

  杨梅忍不住笑出声来:“他不是中国人,是法国人,原名叫Braille,翻译过来就是布莱尔。现在,全世界盲人都用他发明的六点制盲文。”

  孙宏儒很感慨,算命是骗人的把戏,是封建迷信,办这样的学校可以破除迷信,它是新中国盲人的方向。

  “不过,”孙宏儒问,“盲人学了文化,将来又能干什么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杨梅一时答不上来。她办学时间不长,对于盲生的未来,还不曾考虑过。她忽然想起沪江盲校范主任的话,鹦鹉学舌一般答道:“听说,盲人毕业后可以当教师,甚至可以上大学,可以出国留学。”

  “是吗?有这样的事吗?”

  “有。”有人告诉我,上海圣约翰大学,曾有两位盲人大学生。一名毕业后,出国留学获哲学博士;还有一位去美国留学,获硕士学位。

  孙宏儒笑了,语气中流露出朋友般的亲热。他说:“告诉你,我就是圣约翰毕业的。你说的这两个盲人我知道,学校教授们经常提到,以此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向他们看齐。本来忘了,你这一说想起来了。”

  过了片刻,孙宏儒问:“杨校长,你知道我这次下来视察,目的是什么?”

  对于这样一个没头没脑的问题,杨梅如堕五里雾中,傻愣愣地望着对方。

  孙宏儒坦率地说:“我今天来,本是要奉命查封你这所学校的。但是我现在的看法变了,觉得可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引入正道,归国家所有,这样的学校还是有价值的。如果办得好,将来西方国家来华参观访问,看到这样的学校,就有国际意义了。”

  听说孙宏儒下来视察本打算查封龙山特校,杨梅暗暗吃了一惊。她问:“那今后怎么办?”

  孙宏儒说:“我想,回去以后向局长反映反映,让国家接管你这个学校,让它变为国办学校,这不就行了吗?听说沪江盲校,外国校长已经走了,上海市教育局接管了该校,如今成为国办学校了。”

  杨梅追问:“国家接管以后,将来办校的经费由国家负责,我们教职员工就成了国家工作人员了,是吗?”

  “那当然。”

  杨梅说:“既然这样,我愿意把学校教出来,希望龙山市教育局早点接管。”

  孙宏儒说:“别急,回去后我们研究一下,你就听信吧。另外,我想得更远。接管以后,将来在市里找一个合适的场所,让特校搬到市里去。这里的破庙是权宜之计,将来要大发展。”

  听到这里,杨梅脸上堆起笑,说实话,她正为办学经费发愁呢。

  孙宏儒看看天,又看看表,两条腿向大门口走去。

  伙房里的李福海,早已通过窗户盯着孙宏儒了。见他要走,赶紧追出来嚷:“孙大人,在这里吃个饭再走。我已买了酒,买了肉,喝点再走。”

  杨梅显得很尴尬,她不曾考虑留上司吃饭的事。

  孙宏儒不认识李福海,听说有酒,他的腿迈不动了。李福海上前挽住孙宏儒,向伙房走。

  孙宏儒在桌前坐下,李福海立刻拧开瓶盖,一股酒香直冲他的鼻子。接着又打开纸包,有猪头肉、豆腐丝、花生米……

  李福海满满斟上一杯,双手捧到上级面前,说:“喝吧,祝大人步步高升,长命百岁!”

  两人边喝边聊,李福海的话题有意向局长那边引。

  “你们局长姓啥?”

  “姓吴,叫吴浩。”

  “吴局长这人对下面人厉害不?”

  “厉害倒不厉害,就是有些架子。”

  李福海见酒杯空了,有赶紧满上一杯,说:“前两天我上街买菜,听人们在议论,说是出了车祸,有位局长夫人死了,不会是吴局长吧?”

  孙宏儒夹了一筷子猪头肉,等咽下后说:“巧了,正是吴局长的夫人出车祸!”

  “你们没给他介绍介绍?他想续弦吗?”

  “有人介绍过,局长看不上,他要找个年轻美貌的。”

  “吴局长在哪住?”

  “花园街5号。怎么,你有目标想给局长介绍?”

  李福海说:“我只是问问,等有了目标好……”

  这时候,暮色苍茫,孙宏儒打了个哈欠,李福海便留他在自己房里过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