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生产队是个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大家庭。

        在队里包括马、牛、羊,甚至毛驴是典型的生产资料,马拉车,牛犁地,驴驮粪。一年四季好几个人伺候着。队上马号和牛棚连着,实际上那几头驴也和马在一起混养着。不管马号还是牛棚,从秋天开始,上面就要不停地堆摞饲草,包括麦草、花生秸、包谷杆子和苞米杆。光草还不行,还要准备好精饲料,比如麸皮、油渣、玉米和盐巴等,不然一个冬天牲畜熬不过来。记得队上有好几挂马车,一挂马车四匹马,套辕的马最皮实,劲也最大,一车的货物全靠辕马支撑着。前面三匹马,都用套绳相连着,左边的是边马,中间叫套马,右手则称梢子马。每匹马都有各自的职责,车户(车把式)用缰绳控制着,哪一匹马不听调遣,“啪、啪”几声,车户的鞭子就抽过去了。马套大车,干一些大活,运个肥、拉花生、苞米,转一下麦捆子啥的。而驴就拉小车,多干一些零散活,拉水、卖菜、送个病人什么的,反正一年四季也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总觉得除了队长,车户就是生产队最威风的人物了。一挂马车不光有车户,还有一个跟车的,车户年龄稍长一些,跟车的则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一般情况下,跟车的要比车户起得早一些,事先做好出车的准备。看看轮台气足不足,瞧瞧“挂木”灵不灵。所谓“挂木”就是刹车片子,连接车轱辘锅圈,需要时形成阻力来减车速,以防意外。尤其下大坡的时候,车户必须一手扽缰绳,一手拉好挂木板,而且嘴里不停地喊着“喔,喔”的口令。那些年一大队的马车,一到冬天就去公社拉化肥货物,从姜庄公社到我们庄子,是一个长长的慢下坡,天寒路滑,车户一点都不敢大意,早早从车上跳下来,紧贴着辕桥,眼盯着前方,远远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挂木声,就跟吹喇叭似的,“呜--哇,呜--哇”,穿透力特别强,既刺耳,又闹心。到了平缓处,挂木声渐息,“嘚、嘚”的马蹄声又开始响起,仿佛鼓乐,很有节奏感。

        等车户到了,马车也基本套好了。跟车的这才卷上一根旱烟,递给车户,并用火柴帮着点燃了。早烟是烟叶子细碎的颗粒,颜色黄中带绿,商店有售,也可以自己加工。这种烟劲特别大,俗称“背靠着墙抽的烟”,一般的纸不行,最好用报纸卷烟。我估计由于油墨的作用,不但提了香,也增了劲,烟瘾小的人,抽一口咳嗽半天。车户抽好了旱烟,就逐项验收跟车的准备情况:每匹马的臃脖子套正了没有,夹板子固定好了没有,肚带紧了还是松了,一样不能落,落了不是马受罪,就是造成安全隐患,马虎不得。实际上如果再细分,还有马笼头,马叉子(马嚼子)、马缰绳、铜铃铛,必须配对成双,确保完好无损。最能体现车户风采的,就是那一根耀武扬威的马鞭子。鞭杆有木质的,也有竹竿子做的,就像树梢子,从下到上由粗变细,尤其是竹竿子做的马鞭子,一节一节,金黄闪亮,握手的那一节,用黑色的皮带子一圈一圈缠绕了,看上去非常美观。而鞭子一律皮条辫的,花纹严丝合缝,不漏一点痕迹,结实耐用。长长的鞭杆一甩动,鞭子就跟着飞了出去,一条游蛇一样在空中飞舞,特别是鞭头那一截鞭梢子,不论是挥撒在空中,还是落在马身上,瞬间都会像鞭炮一样,不但开花,还发出一声脆响,“打黑牛,惊黄牛”,一石二鸟,灵得很。

        车户之间一直都在相互攀比,你的马鬃修剪得漂亮,我的马头就吊一束红穗子;你的马背挂了一对铜铃铛,我的马尾巴就扎一个花结子。特别是最早用马车娶亲时,除了四匹马要披红戴花,精神焕发,车排子两边都要想办法装饰加高,中间用麻绳编成渔网状。而车辕处的木头三脚架,甚至挂上了陪嫁的被面子,花花绿绿,色彩鲜艳。车上铺满了花毡,花毡中间坐着头戴红盖头的新娘,一圈挤满了说说笑笑的送亲人,一律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这个时候,马车夫就特别张扬,一会儿情不自禁打响鞭,一会儿放开嗓子唱一曲,而且越是靠近新郎家,弄出的动静就越大。似乎在故意提醒路边看热闹的乡亲,赶快拦车索要礼行,不管是撒一把水果糖,扔一个花手帕,抑或点一根纸烟,跳一段新疆舞,图的就是一个快乐,不然,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车户还要具备另一项基本功,那就是钉马掌。马掌和马掌钉子都是铁匠事先打好的。马掌又称马蹄铁,呈“C”形,看上去像月牙,大约一指头宽、半指头厚,到了两头收口处,逐渐变窄。马掌两边各有对称几个钉眼,钉掌前,先要将马拴在一个木桩上,四只蹄子轮换着抬起来,先小心翼翼削去马蹄的角质,再依次钉马掌。这个时候师徒的分工很明显,徒弟负责拴马,用半截绳子拉抬起马腿,然后弓着腰,将马蹄垫在自己的膝盖上。而师傅自始至终都是半蹲着身子,先是一手扶着马蹄,一手就像剪指甲一样,握着刀子削角质。这是真正的技术活,削薄了起不到保护马蹄的作用,削厚了容易伤到马蹄,反倒把马腿弄瘸了,因而必须思想高度集中,眼力要好,心还要细。到了钉马掌时,车户则双手和嘴并用,一手拿马掌,一手握着小榔头,嘴也不闲着,衔着一排马掌钉子,大头朝里,钉子尖向外,认真端详。马掌和马蹄子吻合了,这才“叮当、叮当”钉马掌,四只蹄子都钉完了,车户气喘吁吁,跟车的腰酸腿疼,而马仿佛穿了新皮鞋,多少也有点不适应,不住仰着头“咴咴”打响鼻。

        到了夏天放暑假,也恰好是马车开始拉麦捆子的时候。车户在马车上摞捆子,跟车的在麦子地里挑捆子,旱地麦捆小,水地麦捆大。车上捆子越摞越高,挑捆子就显得越来越吃力,一铁叉戳到捆子上,一使劲扛到肩上,到了马车跟前,再一用力,就把麦捆举到空中。车户上面顺势接过麦捆子,两眼一扫,哪里有茬口,就把捆子摞在哪里。下面是典型的体力活,没有相当功夫,麦捆挑不到车上,车上是技术和体力兼而有之,尤其是技术,那是长期积累所得,不然麦捆子对不好茬口,能摞成比房子还高的麦垛么?这个时候还有两样东西不可或缺,一是槁棒,二是绳子。槁棒就是木头帮,胳膊一样粗,两头一般齐,先是支辕桥,减轻辕马的负重,之后等麦捆摞齐了,将两根粗长的绳子平行着从前拉倒后,绑好固定死,再将槁棒从两根绳子之间穿过去,麻花一样搅绕几圈,绳子就捆绑结实了,从而确保麦垛一路不散落。

          好活总有人干,人比人气死人。

          过了年。张家的张二虎神气了。听说他不在跟车,成了车户了,抖了。

          人比人气死人,二虎抖起来了。


        67

 

        这几天,村里人没有听到孙家老油坊的大栗木门"吱呀呀”的响。听说孙油条今冬不压榨油了。归各生产队自己压榨油分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孙家也有今天。

         唉,唉,唉。没用的孙油条知道小胳膊扭不过大脚,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

         六七十年代,村村大集体生产,农村以生产小队为单位,几家几户一个生产小队,靠挣工分吃饭。二大娘六十多岁,男人病故,小脚,丧失劳动能力,少儿无女,南乡人叫"孤老棒子″。社会主义大家庭不允许一个人过不幸福生活。歌唱的好"公社是颗长青腾,社员是那滕上的瓜……按上级政策,生产队便把二大娘归为"五保"了,我们叫她五保户,吃住衣行病集体五保,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听说二大娘年轻时很漂亮,到老了还把头梳得油亮,衣服穿得整洁。二大爷死得早,她一个人整天搬个小板凳坐在堂屋门前的大槐树下,一根长管烟袋,一小筐烟叶沫,一盒火柴,打发日子,其乐淘淘。她喜欢听唱南乡小调,听说大鼓,喜听榉大缸小调或说快板《三女婿拜寿》《胡算计》等一些说唱艺人的来村里要饭,她不让人走,她端一瓢山芋干或拿两张煎饼让要饭的多唱一会给她听。

       《胡打算》编得是一个穷人梦想用一只鸡蛋作个发财梦,演变蛋生鸡,鸡生蛋无穷循环衍生,结果梦醒后蛋打鸡飞一场空的故事。故事很短,把农村生活的细腻,理想的放飞用顺口溜方式流利地一气呵成,听来有味唱们有声有色,抑扬挫折,虽没有说书人那种艺术腔调,但也朗朗上口,听得二大娘如痴如醉。

        先有蛋   后有鸡

        有了鸡    孵小鸡

        小鸡崽    快长大

        开了腚就下鸡蛋

        下了蛋   孵小鸡

        三七二十一正天

        一窝鸡仔又孵出

        养成鸡   又下蛋

        二十一天又见鸡

        蛋生鸡    鸡生蛋

        反反复复又一年

        院里还是一个鸡……


        68

 

        冬闲冬闲冬日短,天冷人懒肚子空,南乡人一得空便依偎在火炕上猫冬。 冬雪缠绵,寒气逼人。每逢冬寒,南乡乡下孙家老油坊屋内火炕大灶里劈柴火焰熊熊,大火炕烧的烫人暖和,村人大多都奔着他人缘好会讲故事来的,人乌泱乌泱地齐聚老油坊。白天晚上炕上围坐者,不下十余人。有本村邻舍,亦有本土亲友、换油加工。一大锅热水壶茶沫浓茶,一支旱烟杆,一盆土烟叶片,烟熏火烤,笑谈古今,风俗故事,乡野趣闻,乐不思眠,说者口如悬河滔滔,听者津津有味细品。常常讲至到天之将明,数人将就在火炕边坐蒲之上睡了过去。现将仍记忆于心之孙掌柜讲的乡村趣闻记录如下,献给众人一笑,以解寒冬之抑闷,供饭余茶后之八卦。本故事孙掌柜讲了多遍,说着不厌,听着不烦,百听有味。

        孙家老油坊孙掌柜一拍肚子故事说讲起。

        话说故事就发生本县南乡南王村,先别对号入坐。南王村有一户殷实人家,有一子,名叫王二。其人憨愚、忠实,当地人都叫他二傻。其父望子成龙,自幼送本族私塾读书,不求成功名,虽无甚文墨,但也能识字过百。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王二傻到了成家的年纪。是日,其父听说十里外五龙河口张村,大户人家,有女二八,貌若西施,聪明贤惠,王父意欲为子求婚。于是将子之三舅请来,说明本意,再三拜托,其老舅也是热心之人,欣然答应。隔日,阳春三月,桃李争艳,二傻与老舅沿溪而上,直奔五龙河口张村。一路上其舅耐心施教二傻相亲时应注意的礼仪与一般的说话。二傻似懂非懂地听着,应着。

        二人行走间,来到一水塘边,见水碧绿见底,二傻问舅:"舅,这该怎么说?”他舅看了看水塘,叹道:"一塘清水又无鱼,可惜,可惜!”言谈之间,见塘中游来一群头肥、肚圆、尾大之红鲫鱼,吉祥之兆。二傻大喜,立卷裤欲下塘捞取食之。其舅忙阻之,对着鱼群又叹道:"可惜有鱼又无叉。”二人说着,来到一座小桥前,见对面一牧童牵着一头水牛摇摇摆摆过來,二傻指着问:"舅,这又该怎么说?”他老舅说:"摇摇摆,摆摆摇,老牛晃晃过板桥。"二傻听了,一一记入心中。稍许,二人行走到一水田边,见一头母猪正在田里边拱土觅食,二傻又问其舅:“舅,这又该怎么说?”舅想都不想一下,脱口而出:"老母猪吃食,哄,哄,哄!”一路行来,二人有说有笑,人逢喜事精神爽,甚是快活。正行走,二傻见路中一堆牛屎上插着一束鲜花,上前左看右看,又问其舅:"舅,这又该怎么说?”舅答道:“可惜一朵鲜花插在牛屎上。”二人一路唠叨,当行走到一处小溪拐弯之地,一棵大树上,一群喜雀成双结对在枝头戏闹不休,二傻又问其舅:"舅,这又该怎么说?“舅笑道:"傻小子,那叫:喜雀枝头对叫欢。”此时,二傻见对岸溪边游来一对鸭子,又问其舅:“舅,这又该怎么说?”舅顺口念叨道:"荡荡湖心波粼粼,一对鸳鸯戏水来。”

        他二人说着,已到了张村。见女方门前,门庭若市,求婚者不计其数,虽不及穆桂英比武招亲之场面,但也十分热闹。他二人在屋外走了一圈,摸摸情况。他舅见门前挂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数行文字,因不识字,忙问二傻:"乖孩子,看看上面写些什么?”二傻上前,左看右看,方念道:"相亲须知:一、相亲之人,必需按先來后到之秩序排列,听候女方指令晋见。违规者,取消相亲资格。二、相亲者,所带之礼物,一律不得拿入室内,原物带回。违规者,取消相亲资格。三、相亲者,相互间必须和睦相处,不得惹事生非,起哄打架。如有发现,无论哪方,接违规办理,取消相亲资格。四、……·规矩挺多。”其舅听了,道:"罢了,罢了!就按上面说的办吧。”于是在女方登记处报了个到,二人就在屋外坪场边一棵大树下休息,静候消息。

        说来也烦,等轮到二傻时,已是午后两点钟了,二傻早就饿得肚肠咕咕地叫。当二人进入女方屋内后,女方父母及姑娘均在堂屋右侧卧室静观其变。对相亲之人,均由家人在堂屋接待。首先,端上一碗白开水,说是请他二人喝茶。二傻本就饿得心慌,现见一碗清水,想起路上所遇情景,心有所感,开口叹道:"可惜,可惜,一塘清水又无鱼。”女方听了一惊,说是有点意思,这小子莫非肚里真有点文才?再试一试。马上分咐家人端上一碗糖水泡糖膳米粥。二傻见状大喜,接了过來,准备就吃,桌盘无筷,怎么下口吃呢?又叹道:"可惜,有鱼又无叉!”女方父母闻之,大喜,甚觉此公子有才,为女之佳婿人选。随即由室内而出。二傻见二位老人步履蹒跚摇摆走來,脱口而出:"摇摇摆,摆摆摇,好似老牛过扳桥。"二老闻之,立马停下脚步,脸露不快。二傻又见老妇人,也正端一碗糖水泡糖膳粥在吃,他根本不顾二老脸色,想起一路走來,见老母猪觅食的情景,于是又念道:"老母猪吃食,哄,哄,哄!”这一下二老闻之,心中大怒,甚感此子狂傲无礼,大声斥道:"送客!请下一家。”二傻真傻了眼,无法,只好与舅退出。行至门口,见一男子捧一束鲜花而入,二傻见状,油然生情,叹道:"可惜一朵鲜花插在牛屎上。”这时,说时迟,那时快,由屋内闪出一美貌姑娘,娇声叫道:"相公,且慢,小女子有话相问。”二傻闻之,回过头來,顿觉心神荡漾,目痴口呆,半天回不过神來。姑娘道:"见你出口成章,对对子,我出题,你敢对否?”二傻不知从何來了勇气,忙道:"姑娘请出。”姑娘指着门前那棵大树道:"门前大树伸入天。”二傻又想起路上見闻,忙道:"枝头喜雀对叫欢。”姑娘又指着门前一溪碧水道:"荡荡湖心波粼粼。”二傻立即道:"一对鸳鸯戏水來。”此时,只见姑娘满脸堆笑,手挽二傻入室,于是,成就了一桩佳话,流传乡里。看官,这叫怎么回事?傻人有傻福吗?这是孙家老油坊老掌柜讲的故事。正是:

        机缘巧合谁料定,阴阳变化弹指间。

        傻人自有傻人福,天时地利人缘攀。

        故事说完,孙家老油坊孙掌柜双手一晃,说:"好人好报,傻人有福。故事说完,各自回家。吃饭喝汤,吃饱再回″。众人哈哈大笑。



        69

        张家有个兔子精

        春天出来祸害人

        不是下雨就刮风

        下雨歇会不可能

        兔子精说

        下雨上田挖水沟

         刮风下地捡石头

         闲着驴    闲着磨

         不能闲着抗活的……

         为解上山之苦,下田之累。南乡百性为缓解劳动之辛苦,自编自唱,自娱之乐,创作产生了许多流传的南乡小调,百听不厌。


        70

        一轮紫红色的落日镀亮了一座依山傍水的村庄。淡淡的天空,袅袅的炊烟,矮矮的民房,犹如画家笔下一幅明亮温暖的油画,就要湮没在茫茫夜色之中,村头的大槐树沐浴着最后一抹余晖。

        村小景美,可带了。

        夕照里,两位老人捉对厮杀,棋子不断敲击着棋盘,砰然作响;一个个村人在一旁看热闹时不时地指点迷津,一条金毛犬,十分温驯地匍匐在大古槐树下。

       乡村的傍晚怡静祥和。

       日复一日,日升月落。日子就这幺一天天地过。

       每天天不亮时,满意妈就把煤油灯点亮,放到日记本大小的镜子旁,木制的小柜上面。因为秀发实在太长,怕长发拖在凹凸不平的泥地上弄脏。于是索性站在小板凳上梳理,让那飘逸的长发随着梳子的打理而慢慢成了麻花辫。母亲半回着头,一只手吃力地把长发托起。后来满意才知道,母亲的另一只手在生产队掰玉米棒子时累的,中指骨质增生,终生不能弯曲。母亲把长发盘成一个发髻放在脑后,宛如一座小山。初冬,屋里也彻骨的冷,雪白的冰霜挂在墙角旮旯,水缸里的水也结了一层冰。满意的目光便随着母亲煤油灯的移动来到外屋地(厨房),借着微弱的灯光,透过屋里和屋外中间那个不到一尺见方的玻璃看见了母亲早起做饭的全过程。母亲弓着腰在弥着白雾的锅灶上一起一伏贴大饼。灶下火很旺,她两手紧着团一团娇黄的苞米面,“啪的”一把甩在大锅边儿上,滋啦一声响,湿沉的面团惯性往下沉了一小截,锅沿儿上留下一块白嘎巴,面团最终被锅粘劳。贴大饼子也是技术活,啪,啪,啪,母亲飞快的把大铁锅边贴满饼子面,才直起腰,用胳膊肘擦擦汗。灶里的火不大不小,大锅上热哄哄的,锅里是漂着几片油星儿的白菜汤,在锅边儿滋啦滋啦地响着。这是最美味的食物了,喂饱了肚子咕咕直叫的五兄妹。母亲的身影不停地在家中忙绿穿梭,盘着的发髻依然是那么漂亮。可是白驹过隙,一晃,母亲已经是一个五十多岁地道的农村老太了!

        满意爹只顾当他的甩手老油坊掌柜,这几年不榨油了,还是习惯不做家务,家里全靠母亲一人操劳。母亲在队里和男人们上山下田干一样的活,用她那满是茧子的双手将他们抚养长大,用她那双大脚丈量着田间地头。

        小时侯南乡人在开荒地、自留地偷偷种点棉花,家家户户私下都种,队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已的社员说什么。除栽种外,还要除草,有句俗话说:麦蓐七倒赛如金,棉蓐三次胜如银。浇灌,打顶,避免棉树长得大高而多出棉花桃。最高兴的事就是收了棉花卖净花。净花即是加工后去籽的棉花。那个时代,只有轧花厂收棉花,在卖净花之前要先评等级。为了赶早去卖净花,母亲往往半夜就把大家喊起来,拉板车去镇上的扎花厂。花有多少,能评什么等级,我们没有一思兴趣,最上心感兴趣的是卖了棉花之后买些什么。往常情况下,母亲在卖了净花之后,会在菜市场肉铺买点一刀肉,买上一条鱼,回家后给大家做上一桌可口的菜,像过节来客时的丰盛热闹。有时候净花卖的价高一点,母亲就会扯一些鞋底布,用做我们的鞋子用。做棉鞋,母亲在霜降之后就开始了。她先是糊壳子,即是拆开一些不能穿的破旧衣服,用自调的糨糊一层一层地一糊在门板上,在阳光下晒干,壳子一层层叠起来,照着鞋样剪好,接着就是一针一线的纳鞋底。待鞋底做好后,就是剪鞋面。鞋面内,母亲会铺上一层薄薄的棉絮,有时,母亲也会在鞋底里铺上一层棉絮。母亲依我们脚的大小做的棉鞋透气合脚,满意姊妹每次穿上新鞋出门,总能招惹来羡慕的目光。村里的一些小媳妇还会搬起满意的脚看鞋是怎么做的,故意玩耍满意掏小鸡鸡,常常用劲过猛过大,把小满意掀个仰歪凳,可把他们美的呀,乐呀,笑的合不拢嘴。

        那时候,满意身上的棉袄、棉裤、棉手套、棉大头鞋也都是母亲亲手一针一线逢制的。她把棉絮铺得特别实。村里有些孩子大冬天总会冻手冻脚什么的,猫咬狗啃的尽冻疮,满意的手脚从来都是暧和的,没有出现过手脚生冻疮现象。这几年,满意怕母亲累着,让她不要再给他们做棉被、做棉鞋了,但她每隔两年还会做几铺新的棉花被送到满意和弟姐姐炕上,盖着母亲做的棉被子,闻着新鲜的棉花味道,就象沐浴在阳光下,备感无比温暖,这就是满意的乡下母亲,一个暖心的母亲,那种惬意和暖心的是什么也无法比了。满意从心里知更是一缕缕乡情,亲情!故乡之情,养育之情,母爱之爱。

        冬去春来,燕叫河开,脱去厚厚的棉衣,身体和身心也格外轻松,丝毫感觉不到压力。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不冷不热,惬意极了。

        满意在这一个寒假里,他一直重复着像电影一样回放那草棚发生的故事,激动热烈,回味无穷,他一点点的回味,画面里一个扣子一个扣子的慢慢解开,让人激动万分。有时候他会跳起来,对着古槐树,对看五龙河,看着老油坊说:红玲,俺稀罕你!我欠你的我一定会还你的″。那红玲是校长的女儿,那是多么的……油灯下,孙家老油坊火炕上,孙家老掌柜吐字不清问:"花儿掐了没有,弄成了?″满意感到了自己成人了,听懂爷爷的话。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笑一笑,自信地笑了。

        明天,学校开学了,他就会见到李红玲同学。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