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滨的运动生涯:

  1970年至1984年哈尔滨市花样滑冰队运动员,曾3次获全国少年男子甲组冠军,5次蝉联全国双人滑冠军;

  1980、1981、1982年3次参加世锦赛;

  1983年为我国赢得首枚花样滑冰奖牌;

  1984年9月担任哈尔滨市花样滑冰队教练;

  1986年至1988年任国家队教练;

  1995年以来一直在国家队一线工作;

  1998年任全国花样滑冰教练委员会主任;

  现任国家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兼双人滑主教练。


  花样滑冰,以它独具观赏价值的表现形式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国际体坛上的影响力远远地超出了其他运动项目。在世界百年的滑冰历史上,欧美等体育大国几乎垄断了该项目所有的金牌,对此,中国人只能望“冰”而兴叹。

  后来者可以居上!这是中国人的气魄。

  经过30年的打拼,30年的磨砺,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运动队“弯道超越”,以金银铜牌“通吃”的优异成绩,打破了欧美大国花样滑冰不败的神话。中国冰雪运动的异军突起让世人刮目相看,中国教练员的水平也因此得到世界上的公认,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就是其中的一个。

  和大多数教练一样,姚滨也是运动员出身。

  1977年,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引进中国,姚滨有幸成为中国第一代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他的搭档是年龄小他9岁的栾波。在此之前,姚滨从事的体育项目是速滑,花样滑冰不同于速度滑冰,速滑训练的是速度、力量和爆发力,而花滑训练的是舞蹈、技巧、造型和音乐的完美呈现。

  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诞生的阵痛。说起那段经历,姚滨哭笑不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文革刚刚结束,左的思潮还在泛滥。那个年代,大众的文化生活枯燥至极,人们的精神生活出现沙漠化。花样滑冰是体育运动还是文艺演出,很多人分不清,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这个贴着“封资修”标签的艺术形式最初出现时,立即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男运动员穿的是紧身服,女运动员穿的是超短裙,男女手拉手,相拥相抱,成何体统!更为可悲的是,一位大人物看了表演,勃然大怒,作了批示:我们的艺术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是为政治服务的,你只能够往前滑,绝不能往后滑,那叫倒退,历史是不能倒退的!上有高压,下有狂澜,花样滑冰这朵体坛奇葩几乎被扼杀。

  花样滑冰有幸顽强地生存下来,可它成长的过程中依然充满了艰辛。

  关起门来练了两年,姚滨受命去德国参加世锦赛。第一次出国参赛,既喜又忧。喜的是能出国见世面,忧的是跟人家比什么,连比赛规则也一无所知。

  尴尬的事一连串地出现。花样滑冰的排名顺序是女在前男在后,可我们报名的顺序是女在后男在前,直到走进赛场,姚滨才发现自己换了性别。

  在组委会的安排下,姚滨参加了赛前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结束后,一名外国记者提出一个善意的请求,让姚滨和德国的一位女选手做一个托举的造型,姚滨不好拒绝,可在训练中从来没有练过这种高难动作,最终没能完成。

  太丢人了!一连串的打击之后,姚滨这个铁血汉子打起了退堂鼓。领队劝他说,放弃比赛,回去怎么交代?还是上场吧,机会挺难得的。权当是积累经验吧,就是最后一名,我们也不能放弃!

  就这样一挫再挫,直到1984年,栾波、姚滨这对中国双人滑组合,一直稳稳当当地在国际赛场垫底。每次出国比赛,姚滨的自尊心就受到一次打击。

  姚滨最受刺激的是那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他和栾波的成绩是第三名。可当地一家报纸的报道说:“中国双人滑运动员栾波、姚滨在只有三对选手参加的比赛中取得第三名的成绩。”姚滨至今还记得那篇报道,当时的感觉,脸上火辣辣地疼,比让人打了还难受。

  在国际赛场连连受挫,在国内缺乏生存根基,花样滑冰举步维艰。作为花样滑冰运动员,姚滨不知所措,进退两难。

  东方风来满眼春。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寒凝的大地,也吹化了人们心头积郁的坚冰。拨乱反正后的中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一花独放的文艺舞台丰富多彩起来,交谊舞、卡拉ok、夜总会破门而入,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风靡全国。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了,花样滑冰渐渐地被人们所认识、所接纳、所喜欢。

  1982年冬奥会之后,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了一次花样滑冰表演,上万个席位的首体,观众场场爆满,一票难求。那场面让人感动,让人鼓舞。

  走过严冬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温暖。作为运动员的姚滨,他已经真切地感受到花样滑冰的春天已经到来。

  用黑色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姚滨喜欢这句诗化的警句。花样滑冰队破冰的最初阶段,不懂技巧,不懂规则,不知与国际水平的距离是多远,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姚滨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精神,他酷爱学习,酷爱钻研,每次出国比赛,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靠着天生的悟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很快地掌握了花样滑冰的基本技能,并坚定了不拿金牌誓不休的信念。

  姚滨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遗憾,可他没有怨言。双人滑不是个人项目,需要的是强强联合,和搭档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由于女伴无法突破三周跳的难关,姚滨的运动生涯因此而结束。

  姚滨退役后,面临着人生的重新选择,当舞蹈教练,当音乐人,当记者,这是他喜欢的职业,可他最终还是接受了领导的安排,留队当教练。1986年,姚滨被国家集训队召来北京,从此开始了他的教练生涯。

  当运动员没有拿过金牌,可姚滨心中的金牌梦并没有破灭,当教练员了,他把这个未圆的梦寄托在他的队员们身上。数年之后,姚滨梦想成真,成了当红的金牌教练。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当运动员踏着自己的肩膀走上世界最高领奖台时,看台上的姚滨舒心地笑了。

  教练是人梯,是幕后英雄,和登上世界领奖台的运动员相比,很多人不知道姚滨的名字,更不知道他为冰雪事业所付出的甘苦和心血。

  姚滨,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汉子,有东北汉子的体魄,东北汉子的性情,东北汉子的执著,眉宇间透着智慧和傲骨。有人说他是“中国花滑教父”,有人说他是“极品男”,还有人说他是一个“除了不会生孩子什么都会”的人。对这些褒奖之词,姚滨报之一笑,淡然地回应说:“我热爱,所以我执著;我成功,因为我付出。”

  管理中心的一位领导告诉笔者,姚滨是一个“全能”教练,技术指导、服装设计、音乐编排、人物造型,全都由他一个人完成。太有才了!闻之,笔者由衷地钦佩。我提出对姚滨进行一次采访,他很忙,日程里几乎挤不出时间,我一直在耐心等待。

  在年末岁首的一天,在“冬秀苑”那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我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姚滨,他接受了我的采访。他没有名人的傲气和霸气,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谦和率真。

  屋子里显得凌乱,书桌上、沙发上、床头上堆满了书报,看上去更像是书斋。一面墙上挂满了出席证,足有上百个之多,这些出席证记录了他所走过的冰雪之路,上面写着从失败走向成功的经历。另一面的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是他们师徒7人的合影。

  说到这张“全家福”,姚滨显得格外激动。这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在这个“冰上之家”,姚滨习惯地称他的“孩子们”为老大、老二、老三,这样叫起来顺口,听起来亲切,有家庭温馨的感觉。

  姚滨的孩子全都是“双胞胎”。

  老大是申雪、赵宏博。2010年冬奥会上,他们为中国夺得历史上第一块花样滑冰的金牌;1999年、2000年两次世界大奖赛总决赛冠军;1999年、2000年两次世界锦标赛亚军;2001年世界锦标赛和2002年第19届冬奥会季军;2002年、2003年世界锦标赛冠军;2004年世锦赛双人滑亚军;2004-2005赛季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冠军;2006年第20届冬奥会季军、国际滑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老二,庞清、佟健,2006年世锦赛冠军,2006年第20届冬奥会第4名,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亚军,2010年世锦赛冠军。

  老三,张丹、张昊,2001年世界青少年大奖赛两站分站赛总冠军,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大满贯冠军,2006年第20届冬奥会亚军。

  有人说,姚滨把他的3对选手当成自己的孩子,姚滨不否认这一点。他说,孩子们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年龄很小就进入训练队,他们需要关心和照顾,需要呵护和温暖。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超越了亲情关系。我家在哈尔滨,爱人在老家工作,结婚后一直分居两地,前后20多年,连儿子出生的时候也没有及时赶回家。儿子取名叫姚远,是爱人取的,其意不言自明。儿子今年26岁了,在外地读研,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20多年的教练生涯中,我大多数时间和运动员们在一起,和他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娱乐,为他们的成长而高兴,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教练员和运动员还有另外一层关系,那就是“互利”关系。教练员需要靠运动员的成绩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运动员要靠名师指教来提高自己的成绩。教练员可以选择运动员,运动员同样可以选择教练员。这个双向选择,其实是双向激励。培育一个星级运动员不容易,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老大跟了我18年,老二跟了我17年,老三也跟了我12年。十年辛苦不寻常,一朝成名天下闻。每当我看到“孩子们”登上领奖台,我就感到由衷的欣慰。这么多年,我只培养了3个孩子,有人问我,老四老五在哪里?这是我最困惑的一件事情,我一直在努力地寻找和发现。我坚信,我们的队伍会后继有人,我们的事业会飞黄腾达。

  在局外人看来,姚滨是一个大名鼎鼎的金牌教练,在圈子里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十足的“艺人”,他不但训练有方,而且能弹钢琴,制作音乐,设计服装,照相摄像,还是一名高级理发师,队员们称他为“巧手男妈妈”。申雪、赵宏博出征温哥华冬奥会,服装和音乐都是姚滨亲手设计的。

  姚滨说,我没有学过理发、剪裁和音乐,可我有灵性、有悟性,能无师自通。就说弹钢琴吧,我当运动员时,在训练中受了伤,停训两年,那年我14岁,郁闷之极。当时训练队有一台钢琴,我每天泡在琴房里敲,练得很投入,一练就是两年,没有老师,没有教材,不识五线谱,可我有超强的记忆力和模仿力,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也能弹它个行云流水。虽然指法不够准确,可忽悠外行也绰绰有余了。除了弹钢琴,我还能拉二胡、吹口琴、打扬琴,音乐的灵感常常是在自己的业余爱好里找到的。

  学服装剪裁,灵感来自母亲手里的针线,一根针,一根线,一把剪刀,居然能裁剪成合体的衣裤和鞋袜,看似简单,实为神奇。我这个人天生喜欢新事物,兴趣点多而且爱好广泛,还喜欢挑战自我,做别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实践证明,我今天的成功,得益于我文化的积淀和才艺的积累。

  一套节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编排要新,服装要新,音乐要新,看来只有短短两分半的时间,可完成整套设计却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我的“孩子们”多,每个人都要量体裁衣,给老大设计的音乐是“图兰朵”,给老二设计的音乐的“帕格尼尼交响曲”,给老三设计的音乐是“梁祝”。音乐、舞蹈、服装、色彩、灯光融为一体,才能打造出经典之作。

  2010年冬奥会我们完全凭借自己的实力,打破了俄罗斯46年保持的金牌垄断。世界冰坛不得不承认,中国有一流的运动员,一流的教练员,一流的服装设计,一流的音乐制作。

  2010年,被人称为花样滑冰的姚滨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对我来说,既是动力,又是压力。作为教练,要带出世界一流的团队,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形成新的训练理念。业余时间,我看的最多的书是哲学,下工夫最大的是自学英语。哲学能使人开拓思路,英语能使人走出壁垒。在业内人看来,我是一个“会当凌绝顶”的成功者,其实不然,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创造荣誉不易,保持荣誉更难。竞技体育就是战场,战场上不可能有常胜将军。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胜不骄败不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用呕心沥血来形容姚滨对待事业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当运动员时,腰部受伤,至今未愈,他家里的沙发是给客人准备的,自己只能坐硬板凳,而且坐的时间不能长,两个小时的采访,他起立过许多次,脸上呈现的是痛苦的表情。笔者还发现,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药瓶子,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病情,可以想象到,他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他正在电脑上为运动员设计服装,用他的话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他乐此不疲。他是一个工作狂,常常通宵达旦的工作。

  从倒数第一到世界第一,从无冕之王到金牌教练,姚滨一路走来,身心疲惫。他是一个成功者,为他钟爱的事业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已经是一挂老车了,早该送修理厂修理修理了,浑身都是毛病。”姚滨不失幽默地对笔者说。

  在谈到成功时,姚滨淡然地说:“很多花样滑冰的老教练们为此拼搏了一生,没有实现他们的梦想,我实现了,算我运气好。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对中国代表队的首金,很多人喜极而泣,可我没有流泪,金牌并不是衡量一个运动员和教练员成就的唯一尺度,取得金牌,可喜可贺,可那些没有取得金牌而为之付出了心血的奠基者依然是值得尊敬的。作为一名教练员,不但要培育出金牌运动员,更重要的是要培育运动员不屈不挠、敢于拼搏的体育精神。”

  在谈到姚滨成功的“秘方”时,姚滨说:“要说秘方的话,我的秘方是以土制洋。花样滑冰是引进项目,我们起步晚,坎坷多,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也可以称之为土路。因为有了今天的成功,这条艰辛的路才被人发现,甚至被人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我走的第一步是扬弃,在继承的基础上抛弃传统。以前我们用的训练体制、方法是从前苏联那里照搬过来的,练力量就是举杠铃,练耐力就是练长跑,跳高跳远是辅助训练,这样训练的结果是,花样滑冰运动员滑冰恰恰成了弱项。我当教练以后,把过去的训练模式全都废除了。我凭着自己的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在申雪、赵宏博他们身上试验成功。

  上届奥运会之后,有人说中国的双人滑时代到了,姚滨不这么认为,他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老大申雪、赵宏博退役了,如果老二也退了,就只剩下老三了,大的退了,小的一时上不来,面临的形势很严峻,青黄不接啊!下一届奥运会,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局面,很难预测。

  花样滑冰是什么项目?是人打分的项目,计算成绩不是掐秒的,也不是量尺的,人家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我现在有一种危机感,下一届冬奥会正一天天走近,中国双人滑能否再创辉煌,不得而知。为之尽心尽力,我也就无怨无悔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