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花样滑冰打破了俄罗斯人的长期垄断,短道速滑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全部金牌,5金2银4铜让世人刮目相看……这的确是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是中国代表团在冬奥会上创造的辉煌战绩。

  是谁手里的那把神奇的钥匙,打开魔咒,开启了冰雪宫殿那道金灿灿的大门?运动员的天赋和努力,举国体制下的管理和保障,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但在这个军团之中,有那么一个角色,他们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教练。回眸温哥华冬奥会,我们发现,取得金、银、铜的教练,除花样滑冰主教练姚滨是“土教练”、速滑主教练李琰是“海归教练”之外,全都是洋教练。他们是冰壶队教练丹尼尔和空中技巧队教练威尔森。

  管理中心的一位领导揭秘说,在温哥华冬奥会的赛场上,中国代表团中有8名外籍教练,约占教练队伍的四分之一,从整体而言,外籍教练对于中国冰雪项目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8名外籍教练分布在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速度滑冰、冰壶、冰球和冬季两项等项目上,保罗率领中国女子冰球队时隔8年后再度跻身冬奥会,速滑教练凯文帮助王北星获得冬奥会铜牌,“磨刀师”马切斯为短道速滑队打造出近乎完美的冰鞋……他们当中,名气最大的是两位加拿大人——女子冰壶教练丹尼尔和空中技巧教练达斯汀。

  温哥华冬奥会结束后,记者采访了时任中国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的王揖涛,请他谈谈外籍教练对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所起的作用。王揖涛曾是上一届管理中心主任,在4年前的都灵冬奥会上,他率队远征并拿下两枚金牌,现任的外籍教练大多是他拍板聘任的,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请外教是中国冬季项目快速发展的捷径。

  记者(简称记,下同):王书记,中国人有个语言习惯,在评价某项工作取得成绩时,常常用“归功于”来表达,你如何看待温哥华冬奥会所取得的成绩,这“归功于”该怎么解释?

  王书记(简称王):本次冬奥会,有两个最大的亮点。首先,我们拿到了花样滑冰双人滑的金牌。花样滑冰在冬奥项目中是有独特地位的,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冲刺这枚金牌,但冲金未果。这次能够夺金,让欧美各国刮目相看。其次,短道速滑拿到4块金牌,自从冬奥会设立这个项目以来,第一次由一个国家包揽了一个性别的全部金牌,连韩国也没有做到。其他的项目中,比如女子冰壶和速度滑冰都获得了铜牌,这跟教练员、运动员的辛勤劳动,举国体制下的保障都是分不开的,各个岗位上的同志都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

  记:具体到教练这个层面上,你认为是外籍教练发挥的作用大,还是本土教练发挥的作用大?

  王:各有千秋。在这次冬奥会上,不可否认,外教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冰壶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和请外教有直接的关系。自由式滑雪拿了金牌,威尔森起到了核心作用,李琰虽然不是外教,但她带来了国外新的训练理念和方法。这都是必须肯定的。还有器材师、打蜡师,他们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己摸索着往前走,会走很多的弯路,请外教恰恰能带领我们走一条直达目标的捷径。

  记:请外籍教练能直接提高我们的训练成绩吗?

  王:提高成绩是明显的。举一个例子说明问题。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都要打蜡,就打蜡这么一个细小的环节,过去被我们忽视了。国外有专业的打蜡师,教练对此也很精通。我们的教练也会打,但真正打得好打得精的不多。这就是差距。你的体能再好,工具不灵,同样出不了好成绩。

  记:这是技术层面上的,在训练理念上,也有差别吗?

  王:2004年,冰壶队请了个加拿大籍的女教练,她来了之后,带来了北美的那套训练模式,对于我们来说是新鲜的东西。她来的时候自己背来了一套训练器材,也是我们从没有使用过的。以前我们练体力就是跑步、举杠铃,她的训练理念改变了我们的训练内容,重点加强小肌肉和一些特殊关节的训练,帮助队员在失去平衡的状态下如何去获得一种自我平衡的能力。经过实践检验,她的训练理念和训练器材都是科学的、先进的。

  记:洋为中用,中西结合,洋教练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训练方法和器材,提高了运动队的成绩,功不可没。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花样滑冰,也是一个引进项目,这次包揽了金银牌,主教练姚滨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土教练”,他所取得的成绩让外教们望尘莫及,这该如何去认识?

  王:其实不然,请外教比较早的项目是花样滑冰。我们虽然没有请花样滑冰的主教练来执教,可是请外籍教练讲课,请他们编排动作,请他们解决技术难题是有的,这也是花样滑冰在本次冬奥会上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有些时候,技术关节点就是一层窗户纸,你自己去捅,可能三年两年都捅不破,经人家一点拨,捅破了,能少走许多弯路。这次花样滑冰项目我们能出奇制胜,也证明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不是非请外教不可,我们自己的教练同样能冲刺奥运冠军。没有错,姚滨的成功只是一个个例,他是一个“帅才”,也是一个“天才”,他最大的成功在于他能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的聪明在于他能包容,能吸纳,你先进的东西我就学,你不符合我国情的东西我就废,你洋教练是来帮我的,要为我所用,你设计编排的东西我可以重新编排,还是以我为主。有些本土教练在这方面的认识上有差距,洋教练来了,关系搞得很对立,结果是,凡是在这个问题上关系处理不好的,不能把中西特点有机结合起来的项目,最终的成绩都不理想。

  记:外教请进来之后,最大的矛盾冲突在哪里?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王:外教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可外教的作用再大也代替不了我们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也不能完全取代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这之间肯定会产生一些矛盾。比如,有些外籍教练经常向我们要自主权,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放手给他,我们会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他的作用,信任他,但是也要管理他,不能不按照中国的规矩来。

  记:在当初请外教时是否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在某些重点项目上请外教,作为成绩的一种突破口,从而带动整个项目的发展?

  王:的确存在这种考虑,哪些项目请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不是所有项目都请,毕竟请外教是要花钱,而且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不过近两届冬奥会备战,国家在经费的投入上还是舍得花本钱的。

  记:请外教这种训练模式是否还要继续沿袭下去?

  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但一直坚持一种信念: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谁有先进的东西,我就向谁学习。实际上,请外教就是向人家学习的过程。我们开展冬季项目时间不长,技术水平同欧洲和北美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还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教练员也是如此。中国的冰雪运动是不是离开洋教练就不行?那也未必。可现阶段不行,还需要洋教练扶上马送一程。

  记:目前中国的冰雪运动呈现的是“冰强雪弱”的局面,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王:请外教是一个方面,有些项目还必须到国外去训练,因为我们的场地不行。国内的雪场只适合大众滑雪,真正符合高水平竞技比赛的场地还没有。另外,还有一些是认识上的问题,现在各省队对竞技滑雪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除空中技巧外,大部分雪上项目还没有列入全运会项目。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