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乔波,这名字人们并不陌生,这位穿军装的运动员是实现我国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的第一人,人们有所不知的是,这位当年叱咤风云的速滑宿将今天真的成了令人仰慕的“将军”,她创造的“叶乔波时代”,在中国冰雪运动史上留下过精彩的一页。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叶乔波时代结束了,当人们看着那个高大的背影走进历史的深处时,才发现她身后留下一行盛满汗水的足迹:驰骋冰场22年,参加国内外大赛133次,获得金牌68枚,其中世界冠军23个……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贡献啊!叶乔波并不满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叶乔波曾动情地说:“如果让我用这23项世界冠军,去换一块奥运金牌,我也愿意。”是啊,奥运金牌,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是至高的荣誉,可是,叶乔波,这位实力超强的“冰雪飞人”,却留下了这个永远的遗憾。

  竞技性体育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机会来了,把握好了,一夜之间,你将成为大红大紫的体育明星,把握不好,一个短短的瞬间,将给你留下一个终生的遗憾。

  1992年第16届冬奥会短道速滑的比赛场上,中国运动员叶乔波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冲杀过来,最后站在了决赛的起跑线上。中国队需要这块金牌,叶乔波有能力拿下这块金牌,叶乔波也做好了“志在必得”的思想准备。

  赛场如战场,形势多变。进入换道区时,按照比赛规则外道选手与对手拉平时一定要让道,而应该让道的俄罗斯运动员却没有给叶乔波让道,而且重撞了她,叶乔波被撞后失去平衡也失去这块几乎到手的金牌。

  就是这么一个瞬间,希望变成了失望,金牌变成了银牌。对于叶乔波来说,这个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叶乔波就是叶乔波,她有军人坚毅而不服输的性格,在后来谈及那次失利时,她说,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如果那次我如愿地拿到了奥运金牌,回来后便会退役,不会再有后来这么多辉煌的成绩,不会再投入那么多的精力苦练,因此说,这个遗憾也是美丽的。

  从运动员到世界冠军,从军人到将军,无论从哪个层面审视人生,叶乔波都是一个成功者,和所有的成功者一样,那23块世界冠军的金牌背后,写满了传奇。

  叶乔波出生在冰雪之都的长春,从小和冰雪结缘。留在她儿时的记忆里,家乡是一个冰雪的童话世界:堆雪人,打雪仗,看冰灯……叶乔波从小有体育天赋,每次参加田径比赛,她总是能拿到第一名,可没有一支田径队选用她,这究竟是为什么?有一天,体育老师给她解开了这个谜团,对她说:“你跑步的姿势太难看了,像是在滑冰。”就这样,叶乔波从田径场到了滑冰场。从穿上冰刀站在冰场上的那一刻起,叶乔波发现,这才是她真正喜欢的运动。

  1974年,10岁的叶乔波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滑冰比赛时,被少年宫的崔顺子教练看中,收她为弟子,从此开始了她的冰上运动生涯。

  好苗不愁长。经过崔教练两年的精心栽培,叶乔波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当年吉林省举行的少年速滑比赛中,叶乔波一举夺得500米、1500米和全能三项冠军。

  “这是一棵好苗子!”初出茅庐的叶乔波被时任解放军八一速滑队总教练张继宗发现,并给予高度评价。

  1977年,13岁的叶乔波被特招入伍,十分荣耀地成为解放军八一速滑队年龄最小的队员。叶乔波对军营并不陌生,父亲叶国才是长春空军飞行学院的体育教官,她从小听着军号唱着军歌在军营里长大,对军营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

  刚穿上军装的叶乔波格外高兴,老师同学向她祝贺,羡慕她穿的那身军装,羡慕她走进“八一队”。叶乔波的确是兴奋了好多天,认为自己运气好,既走对了路又进对了门。时过不久,当叶乔波真正走上训练场时,她猛然发现,自己走对了路却进错了门。部队的专业体工队不同于地方业余队,训练刻苦,纪律严明,完全没有自我。更加“倒霉”的是,她被分到“魔鬼教练”肖汉章的手下。入队的第一天,教练对她说,运动员夺取金牌,没有捷径可走,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绩,就要付出超人努力。这就是他的训练理念,实施的是超越生理极限的残酷手段。

  几天下来,叶乔波吃不消了,训练场上萎靡不振,经常哭鼻子,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她毕竟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啊,身体不成熟,心理也不成熟,对她既要严又要宽,要给她信心,让她逐步适应紧张的训练环境。队领导和教练看出了她的心思,大家都来做她的思想工作,给她以鼓励,帮助她找到兴奋点。爸爸妈妈也写信来为她加油,希望她坚强起来,在艰苦的环境下百炼成钢。

  叶乔波慢慢地开窍了,她把爸爸妈妈的鼓励化为动力,把教练写给她的“苦练!苦练!向每一天挑战!”的座右铭贴在自己床头,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在成长中磨砺,在磨砺中成长。经过两年努力,15岁的叶乔波参加了一次全国成年选手短距离500米的比赛,她以第5名的成绩把许多成年运动员抛在身后。人们看到了,那个冰刀划过的星空里,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叶乔波最喜爱的一首歌是《我的未来不是梦》。她把梦想化作憧憬,化作攀登的目标,不懈地去努力,不懈地去追求。她在成长的日记里写道:“轻轻松松夺不了世界第一,舒舒服服拿不到世界冠军,没有付出就没有得到。”这是她的人生感悟。

  在一次长跑训练中,急性胆囊炎突发,她忍着疼痛跑到终点。冬天,穿着薄如蝉翼的比赛服在零下20多度的室外冰场训练,手脚冻肿了,她从不叫苦。50公斤重的杠铃扛在稚嫩的肩上,连续起蹲上百次,她从不偷懒。

  艰苦是一块磨刀石,这块磨刀石渐渐地磨出了叶乔波坚毅的性格。就在她信心百倍地向全国冠军冲击的时候,一个意外的训练事故几乎把她推向绝望的边缘。那次她摔得很重,躺在担架上跑了全国3家大医院。

  长春的医生说:“4、5、6脊椎错位,不适合再干体育了。”

  沈阳的医生说:“腰肌严重拉伤,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太好的治疗办法。”

  她最后去了北京,北京的医生说:“问题很严重,有瘫痪的危险。”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叶乔波哭了,自己毕竟才19岁啊,正是出成绩的好时候,难道就这样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吗?命运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痛定思痛,躺在病床上叶乔波想了很多。医生的诊断无疑是科学的,他们对自己的劝诫是善意的,可他们无法理解一个运动员内心的痛苦。失去一次夺金的机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哀大莫过于心死。叶乔波的心没有死,只有还有一线希望能站起来,她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从此以后,叶乔波边训练边治疗,以惊人的毅力走出了运动生命的死亡之谷。

  1985年,重新站立起来的叶乔波被选入国家速滑队,这为她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叶乔波不负众望,在第16届冬奥会上,一举夺得两枚银牌,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在叶乔波20多年的运动生涯中,她有15个春节是在国外和外地度过的,就是父母生病住院也没有回家尽一片孝心,她深感愧对父母和家人。可她取得的这么多的荣誉,足以让父母和家人感到无比欣慰了。

  1992年,鉴于叶乔波所做的重大贡献,中央军委授予她“体育尖兵”的荣誉称号,并为她记一等功;同年10月6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她成为全国青年学习的榜样;同年10月12日,她当选为党的14大代表;1994年她被评为建国45周年体坛英杰,3次获得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4年,叶乔波带着成功铸造的荣誉,告别了银色跑道。

  叶乔波退出冰坛后,日本、荷兰、德国、挪威等国家纷纷向她投来橄榄枝,以丰厚的待遇邀请她到国外执教,叶乔波婉拒了他们的“好意”。有人说她不识时务,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叶乔波回应说:“是祖国和军队培养了我,我一不离祖国,二不离部队,三不离体育,我要把自己毕生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祖国的体育事业上。这就是我最终的选择。”

  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叶乔波被聘为北京奥组委委员,负责火炬传递工作。

  这是多么神圣的使命啊!奥运火炬传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境外传递,第二阶段在国内传递,叶乔波不负重托,不辞辛苦,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护卫火炬走了19个国家和地区,也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为宣传奥运、宣传中国做出了不懈地努力,受到奥组委的表彰。时至今日,叶乔波依然还在部队工作,仍然致力于国家和军队的体育事业。2008年,叶乔波晋升为技术三级,享受将军待遇。在我军的历史上,由士兵成长为将军的人不多,可从运动员成长为将军的人更是少见。这是党和人民给予她的殊荣。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