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早就注意到,无论是当官的,还是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大商人,企业家等等,凡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很少有北京人。

难道北京人真的是那么没出息吗?当然不是。这是和北京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以及生活的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前文说过,北京是个杂居之地,也就是说,它作为城市的历史以及纯血统的文化较比其它地方要短的多。

形成一种价值观念和人的禀赋是需要这样的传统的,另外一点,北京的自然环境也造成了北京人的性格,这点很重要。比如山清水秀的江南,自然是名人辈出,所谓人杰地灵,北京真不是地灵的地方自然也就谈不到人杰。

看看北京的地理位置,在旧时对北京有这样的说法“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按照古代的风水学说,北京三面环山,东南平缓西高东低像一把椅子,据说这是王者之地。风水之说靠不靠谱我不知道,我想蒙古人在北京建都的时候,他们是不是也信奉这个风水呢?我看不会,因为风水学说是纯粹汉人鼓捣的玩意。

到了明朝,开始真正的规划了一下北京城,这就是所谓“八臂哪吒”城。其实仔细看起来,也看不出北京城的格局像什么哪吒,不过是横平竖直的一个方块而已。这样的布局也不是北京独有,西安、南京等城市基本也是这个格局。北京为什么能够让街道横平竖直呢?原因就是因为北京的城市没有河流通过。北京甚至没有一处天然湖泊,有的都是人工修建的,就是北京人常称的“海子”。

北京没有天然湖泊,就是离真正的海也有将近二百公里的距渤海。所谓“海子”就是人工修建的湖泊。

来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虽然没有天然湖泊,离海又远,可是北京叫海的地方很多,比如北海,十刹海,中南海等等。其中最大的人工湖泊要数颐和园的昆明湖。这还得感谢皇上,如果是没有他们在这里住着,就是连这些人工的“海子”也不会有。

当然,皇上修海子并不是给老百姓预备的,而是供他们自己享乐,这就是为什么所谓海子都是皇家园林。

文革时期江青复了一把古,把北海封了十几年不让老百姓进去,据说她在里面骑马。

剩下的,北京就是山了,山地占北京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北京有几条河,比如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等等,这些河流都没有流经北京城区,原因可能是皇上选址建都的时候故意绕开的,这些河流大都发源于北部的山区。北京东部的通州有一条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通州所以称为漕运繁华,商贾之地。就是因为水路方便,八国联军也是从那进的北京城。

说到八国联军说点儿题外话,我有个同学老家是通州的,离着八里桥不远,出门就能看见。时常邀我去他们家吃鱼,一次就去了。

吃完饭出门遛弯儿,那个时候潮白河水浅,有些地方甚至干枯,长起了荒草老高的。

在河床上散步看到八里桥,八里桥上没有车辆走动,因为它已经被保护起来,不许车辆通行,同样受到这个待遇的是京西的卢沟桥。

八里桥和卢沟桥能够引起我们记忆的,都是因为他们成为中国受人侵略的见证。

卢沟桥是因为“七七事变”,而八里桥则更早,八国联军从这里进入了北京,并火烧了圆明园。

1900年八国联军先是攻破天津大沽口炮台,随后占领天津,继而在同年八月顺着运河进入通州,最先攻破朝阳门进入北京城。

这个时候看到一个老头,背着一个筐在河床中割草,我想,从八国联军从这个桥上走过到今天,不过是一百多年,看这老头也有很大岁数,问问他记得不记得这件事呢?即使他当时是听说的,也比我们后来的人知道的多。

我走到老头跟前问他:“大爷,今年高寿了?”

“八十二了。”

我听了很高兴,这就是说,老头出生的时候离八国联军进北京也就是十几年的事(当时我去的时候是2000年),何况他离这座桥这么近。

“听说过八国联军吗?”

“几国?”

“八国联军!”我又重复了一遍。

“不知道。”老头摇了摇头说。

“洋毛子打进北京城的事?”我有点不甘心。

“什么时候打进来的?北京离这还有六十多里地呢。”老头说。

“您小的时候没听说过这件事?”

“没有。”

我挺遗憾的,也许老头真的不知道,或者是他小的时候经历过这件事的人已经忘了,没跟他说过,看着暮色中的八里桥,我心里想,中国人的最大优点就是忘性大。

北京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物产也一般。京西门头沟有煤矿,现在开采的也差不多了,西面的房山出产大理石。由于平原面积小,耕地并不多。粮食也就是麦子,玉米等。所以,由于皇上住在这,京西有玉泉山专门供给他们喝水,并且种植水稻。这种水稻今天也是给当官的吃的,我是一粒也没吃过,因为根本就没有卖的。

虽然北京的物产并不丰富,可是北京人见识的南来北往的特产并不少,原因很简单,皇上在这住。

北京的城区过去并不大,分内外城。内城就是今天二环路这一圈的面积,北京的主要居民都住在这里用城墙裹起来。

我说的主要居民当然指的是皇上,贵族,达官贵人等等,还有一种人就是满族“在旗”的人,北京人管他们叫“旗人”。

关于“旗人”简单的说就是跟着皇上打下江山的满族军队,和他们的后代家属,所以有“八旗子弟”之称。

这些人是老百姓里的一等公民,他们住在城里,汉人则多住在外城甚至城外。旗人有优厚的待遇,远的不说,他们一年的口粮是由国家拨给的。现在北京有些胡同还保留着这个痕迹,比如“禄米仓”,所谓禄米就是指发给旗人的口粮。他们吃饭不花钱,开销有俸禄,不做买卖,战时拿起家伙去打仗,和平时期则是养尊处优,所以,北京人常常说的“提笼架鸟”指的就是他们。

关于旗人,我以后有机会还会和大家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

北京人被圈在城圈子里,上有皇上,中间有达官贵人,左右还有旗人,他们得处处小心,万事留神,紧睁眼慢张口,你想,这么个环境里,没有随遇而安的办法能活着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