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我们17连知青,从大兴安岭布苏里施工回到水泥厂后,立马就放探亲假了。由于当时我在食堂,是最后一批休的探亲假。1972年2月,我由北京返回到水泥厂时,17连已经解散了。连队领导通知我分配到2连。我来到2连报到时,已是1972年2月底。我刚安顿下来,时隔不久,1973年4月,和2连部分战友调到6师59团。细细算起来,我在2连工作时间不算长,总共只有一年零两个月。每每回想这段不长时光里的往事,确有几件小事,让我终生难忘。

1.初学乍练,种玉米

1972年5月初,连里安排我们班出4个人种玉米。那天,由班长于仁福(哈尔滨知青)和我班3个人,先到玉米地里,陆陆续续还来了菜地班的女青年,总计共有12个人种玉米。

17连的男知青,在水泥厂干活外带加上布苏里施工,我们从来就没干过农活。心里想,那么苦和累的活,都挺过来了,这点农活,算个啥嘛。咱这壮劳力,和妇女安排一起,有点大材小用了吧。 

当年种玉米以人工点播为主,刨坑、施肥、点种子三四人一组,都是低头、弯腰的活儿。一个人在前面,用铁锨在拖拉机培好的垄背儿上,按每隔25厘米的距离刨一个坑,这人就沿着上千米长的地垄沟向前,不停歇地刨着;第二个人就在刨好的坑内撒上一把化肥;第三个人把三四粒玉米种子投入坑内后,再用脚把刨出的土盖在种子上,还得把土踩实。三四个人可以互相调换着干。

我们男知青4人,每个人领了一把小铁镐,镐把也就二尺来长。到了地头后,一个男的和三个女的混为一组,每组之中,两个女的,拿小布口袋的,一个人手里的布袋装化肥,另一个人布袋里装玉米种子,还有一个人走在最后,负责踩垄坑盖浮土。放眼看去,一条条玉米垄地望不到边。春天风大,扬起黄沙漫天,我们4人一组,排起一串串小队,身后扬起浮土漫天飞舞,好似黄龙下凡。

种玉米的过程是最能体验“面向黄土背朝天”的,我站在已经起好的垄背旁,先拿小镐刨了两下,土挺松的,一点都不费劲儿就刨出来个土坑。开始刨土坑的时候,我弯着腰一个劲地猛刨,想快点把三个女知青落得远点,在等她们跟上来的时候,我能休息一会。我埋头刨坑,刨出去一百多米的时候,我回头看了看,三个女知青都站在我身后,一个都没落下。我虽身高,却无优势,只能大哈腰,继续往前刨。刨了没多远,大长腰板不吃劲了,大长胳膊也酸了,速度慢下来了。不等我说话,我身后撒肥的女知青,一言不发,把化肥的袋子塞给我,又一侧身,一把把铁镐夺了过去,往前接着刨;我直直腰,撒化肥,没一会儿,身上舒坦多了,可一眨眼的工夫,就又被落下二十多米。撒种的人把种子袋子又递给我;由她撒化肥,一会儿就追上前边刨坑的。我撒种子不灵,又被拉下好远,最后培土的女生把种子袋接过去,由她撒种子,一会儿也追上了前边两个人。我只好在最后面负责再培土,连埋带踩,身大脚不小,这回还倒是没被拉下。

“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就是当时我真实落魄的写照。当时我心里直纳闷:挺简单的活,怎么干不过女知青呢?待仔细观察一下,人家撒肥、撒种是每次抓一大把,一次能撒几个坑,我是一次抓一点,撒一个坑。慢在抓肥的时间上。好在“现上轿子,咱现扎耳朵眼”,现学现用。别人再换我的时候,我也换撒肥撒种的,“方法对了头,一步一层楼”。那以后的速度,咱也就快多喽,后来我基本上能跟上趟了。咱要光干刨坑活,哈腰磕头那个罪,就甭提了。别说是这帮知青了,就是当地老农,几天下来也都是腰酸腿疼的。那天种玉米时,如果女知青不换我们男知青的话,咱那腰,肯定不行了,干不动那累死人的活。因为互相换着干活,我没觉着累。当时男知青女知青不怎么说话,真可惜,一起劳动一天,人家帮咱半天,咱连个客气话都没有,怪失礼的。至于三个女知青,姓什么叫什么,我都没敢问。

2.家属房救火

1972年春天,咱们连家属房着过一次大火,烧了两栋家属房。大火是从咱们连家属区的西南边烧起的,我到现场的时候已经烧了半栋房,连里的职工和家属大部分都在救火。春天风干物燥,那天风特别的大,又是茅草房,咱们连唯一的水源就是生活用的水井,人虽不少,但打水的速度并不快,一脸盆水泼到火上冒一股白烟,火势一点不减。情急之下,有几个人上了房顶,用铁锹扫把打火,上房的人多数是当地青年,北京知青辛正喜也在房上。他们拼命地扑打,火烧一寸他们退一寸。房下边的人也是用盆和水桶打水拼命地往房上泼,每个人都尽着自己的一份力。但那天风大火大,第一栋房还是很快烧完了。第二栋房子与第一栋房子隔着一条路,在第一栋房的东边。第一栋房上点燃的草灰被大风吹到第二栋房顶,第二栋房又烧着了。开始火不大,但等人上房扑打的时候,火已经烧大发了。房子烧到一半时,德都县消防队的消防车来了,消防车眼看着把火扑灭了,却没水了。再等消防车到池子里取完水,火又起来了,往返几趟,第二栋家属房最终还是烧完了。后来消防车往其他边上的房子喷水,好在其他的房子没再着火。

3.难忘战友情

1973年4月,我们调到6师59团后,因为在五团时在良种连,所以59团也把咱们2连调过去的人,分到59团试验站,即59团4连。

我们来之前,连科研班就有了,只是人比较少,有一间办公室。1973年底,连里盖了一栋砖瓦房,有十几间屋,连队学校占了三间,其余的七八间都给了科研班,人员也增加到十几个人。当时科研班的硬件条件,在6师各团里算是比较好的。从2连房子的整体情况看,论办公条件,硬件设施不会强过我们。但我们技术力量薄弱,除了两个大学生技术员,其余的都是初中生。

我在1974年初,被安排在科研班。科研班有十几个人,分为四个组,小麦组,大豆组,杂粮组,土壤化验室。工作内容和2连科研排差不多。1978年初,我到哈尔滨省农科院开试验总结交流会。开完会后,我又到北安农研所办点事。完事后,我既然到了北安,顺便到老连队5团2连看看,于是我就回2连。2连当时的变化并不大,连队的房子还是老样子,人员变化挺大的,大部分知青调6师去了,部分知青返城。

到老连队的时候,我认识的北京知青赵光宏还在连里。我在连里的时候和光宏不在一个班,平时来往也不多,但是光宏同学热情地接待了我,给我买的饭,安排住宿。虽然就是连队食堂的普通饭菜,但令我终生难忘的还是老战友这份情谊。


作者:陈立中,1953年7月出生,男,北京海淀中学1969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8月12日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师5团17连,1971年4月调入5团施工营,赴大兴安岭参加国防施工,同年11月来到2连,1973年4月支援三江平原开发,调6师59团4连,1979年5月困退回北京。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