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棚户区改造之前,我国的大多数老百姓都是居住在平房里,许多人还住着日伪时期盖的房子。即使比较大的城市,也很少能看到高楼大厦。这些房子,好一点儿的是砖瓦结构,差一点儿的是土坯房,一些人家房顶甚至苫着油毡纸。这些平房大多是成片的,一家挨一家,一栋挨一栋。三伏天,油毡纸被晒得直冒油,顺着房檐往下淌。三九天,睡到次日早起,北面的墙上结满了霜花。

  在栗子沟,只能看到华丰化工厂的职工住宅楼,骄傲地,旁若无人地矗立在高坡之上。这里住的很多同学,都是这个厂的子弟。他们在同龄人中是住楼房较早的人,。照比我们这些住了许多年平房的人来讲,少遭了不少的罪。

  那时候,人们还没有什么计划生育的观念,每家都有四五个,五六个孩子。不像现在,家里就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像宝贝似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我们那时候,晚上睡觉父母查脑袋瓜子,一二三四五地数着,一看够数了就睡觉。如果父母累了没有数,就算是少了一个也不见得知道。一家三世同堂的现象很普遍,四世同堂也不稀奇。因此,当时人们的居住条件相当的窘迫。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居住条件逐步的得到改善。尤其是2005年以来,国家开始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同时,又为贫困家庭提供廉租房,使用人们的居住条件大为改观。杜甫流落成都时盖一茅屋 ,大风起时,将房顶茅草吹走。于是,才有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他是为自己的境遇感到无奈,也在为那些居无定所的人们祈祷,希望天下人都能安居乐业。现在,他所盼望和祈祷了千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棚户区几乎看不到了,平房也几乎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

  我经常想,每个城市为什么不能有选择的留下一两个有特色的棚户区呢?说不定再过几十年,还能成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呢!所以,有些事情值得我们反思。有些地方的领导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在自己的任期内为贪图政绩,置人们的利益于不顾,违法征地,违法拆迁,把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建筑拆毁了,以至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西安老城、平遥古城、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等历史遗迹,当年在一些人眼里没有什么保护价值,差点儿被拆迁。他们认为,腾出地方多盖一些楼房,满足人口日益增长带来的居住难问题才是硬道理。这种想法,看起来无可厚非。因为,人们世世代代居住在简陋的房子里,都想尽快的改善居住条件。

  但是,还是有一些远见卓识之士,顶着巨大的压力以理据争,建议国家保护那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仗义执言,那些历史遗迹才得以保存下来。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还是有许多的历史遗迹被人为的拆除了,不能不令人扼腕。

  如此看来,那些多少还有些价值的已经被拆迁的平房呢?毕竟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如果再过半个世纪,或者更长一些时间,不也成了历史遗迹了吗?几万年前山顶洞人的头盖骨,成了研究人类起源的国宝。那么,这些平房别说几万年,就是再过百年,不也成了后人研究我们的宝贵遗产了吗?当然,现在的人们考虑到保留一些平房,需要很大的维修资金,还需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做支撑。表面上,这些都是彻底拆迁平房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如果今后想拍某个有地区特色的影视作品,或者是供后人参观瞻仰的地方都没有了。即使临时搭建,也同样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不见得能复原的和当时的真实情景一模一样。

  比如保留一部分南北台的日式建筑,几十年之后,这里会成为抚顺的一处人文景观。可以供人参观,也可以成为人们缅怀、回顾历史的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这些房屋曾经居住着许多日本人,他们侵略中国,疯狂掠夺我国的矿产资源。将来,我们拿什么去教育我们的子孙,难道只凭口传心授的那些历史吗?显然缺乏实物的佐证。

  当然,就我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能找到一些保留部分平房的理由。那么,在专家学者的眼里,或许能找出更多的理由。可以设想,如果按当年某些人的想法,把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全部拆除,都盖起了楼堂馆所,那北京还能叫北京吗?

  正因为某个地区、某个城市、某个区域,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建筑,才使这些地方名至实归,彰显出独一无二的区域特征。也许我这是杞人忧天,但那些现存的,已经申报成功的,和正在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都证明,保护好历史古迹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历史遗迹都是历经千百年的历史积淀才成为古迹的。那些被拆掉的平房,再过若干年后,难道不照样会成为历史遗迹吗?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我相信我的推断,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所以,我才敢做出这样的推断。终究会有那么一天,我的推断会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因为,历史是最公正的

40.png

  (这大概是拍摄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父母平房家中的一张照片,那时,我或许正在下乡和当兵期间。所以,我不在照片上。前排是我父母,后排左一是我的大妹雷玉梅、左二是我大弟雷庆海、左三是我的小妹雷玉兰。此时,我的小弟已因公去世。)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