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窃贼见王桂英死抱着不撒手,气急败坏地骂道:“去你妈的!”一脚踹在王桂英的脸上,顿时,一股殷红的鲜血流了下来。

  王桂英一松手那个窃贼夺下包飞跑而去,消失在人流中。

  王桂英痛苦地闭上眼,捶胸顿足地哭道:“三啊!你好命苦啊!娘给你带的钱都被人抢走了,我可怎么办哪?”

  王桂英说得是实话,在来探监的路上,老人的衣服、干粮,以及那如同命根子的八百元钱,全部被抢走了,留给她的只有一根陪伴她多年的拐杖。王桂英悲痛欲绝。第二天,王桂英在汽车站讨了一块烤红薯揣在怀里,在路人的指点下,她一直不停地走……

  王桂英老人走了两天两夜,才到了海东监狱。王桂英一趴在接见室的大门上,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但她嘴里“喃喃”地叨咕着:“我要见我的儿子!我要见我的儿子……”

  监狱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决定先把王桂英安排到监狱招待所,并给她进行了身体检查和治疗,接见室的一位女警官又给她拿来了两身换洗的衣服,帮着她洗澡。招待所的同志给她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王桂英感动得老泪纵横,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不住的絮叨:    

  “还是政府好啊!谢谢你们了!”在监狱干警的精心照料下,王桂英的身体很快恢复了,精神也好多了。

  监狱领导梁启明抽出时间,亲自陪同王桂英老人接见王三。

  王三听了母亲的诉说,感动得热泪盈眶,跪在地上直给梁启明等人磕头。梁启明扶起王三说:“王三,母亲对儿子的感情是博大无私的,你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人间真情,好好珍惜这份伟大的母爱,老人在期盼着你回家,盼着你走正路,盼着你和她早日团聚!你要为自己的母亲争口气啊!决不能再混日子了,如果你再混天度日,老人等不起你啦!”

  王三泪流满面地说:“我王三以前不是人,做了很多没脸见人的事,从今以后我一定改,一定好好做人,不再让我娘伤心,不会再让你们失望。”


  二中队办公室干警们正在开会。黄涛正在发言:“根据王桂英家中的实际困难,有利于狱犯的改造,监狱领导决定派出直属二中队的林海生指导员护送王桂英回家……”

  当日上午,监狱前的公共汽车站,一辆警车驶来,停下。林海生扶着王桂英下车,他们走向公共汽车。林海生扶着王桂英乘坐着长途汽车,几经辗转,安全地回到那久住的山坡。王桂英的家的破房漏屋孤零零地在山风摇曳。房前屋后一片荒凉残破的景象,从房顶上一个碗大的破洞中能够看到空中的云彩,那些不漏雨的房间也显得破损不堪,整座房子在半山腰摇摇欲坠。

  林海生看到此情此景,不禁为之动容,对老人生活的艰辛感到吃惊。想着老人即便在这样的境况下硬是撑起了这个家,把王三含辛茹苦地拉扯大,老人对儿子的至爱深情可谓感人,这让林海生在同情老人的同时也对老人产生由衷的敬意。

  林海生站在房前,仔细观察。他在心里暗暗地作出了一个决定,留下来帮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得让老人有一个最基本的生存环境。于是林海生用手机与梁启明取得联系,把王三家里的情况做了详尽汇报,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梁启明:“我想帮老人修修房子,再帮她把地里的庄稼抢收回家,我能不能请几天假?处理完这些最着急的事,我立即归队!”

  “我同意你的想法,你尽力去做,我给你时间,十天以后回来报到。” 梁启明说。

  林海生留了下来,和王桂英老人一起先把家里四处简单收拾一下,安顿住了下来。

  晚饭后,林海生和王桂英坐在土炕上拉起家常。

  林海生说:“大娘,你这么大岁数,一个人在家过日子,真不容易呀!”

  王桂英老人伤心地唠着:“谁说不是哪?不怕你笑话,我这辈子没享过几天福,不顺心的事多啦!我二十七岁走进这个家,那是六八年的事啦,我怀着三伢以后,刚半年,正赶上闹饥荒,丈夫就出去逃荒要饭去了,从此就没了音信,留下我一个人。三伢生下来,连他父亲的面都没见着。”

  林海生问道:“那你丈夫一直都没和家里联系吗?”林海生问道。

  王桂英继续说道:“有人说他爸饿死在外边了,也有人说他可能偷渡去了香港,发了财又娶了小老婆,所以就不回来了。怎么说的都有。唉!我呢,就横下一条心,不管他是死是活,我都等他。等啊!等啊!盼哪!盼哪!一直把我的头发都等白了,他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林海生同情地说:“大娘,真苦了你啦!”

  王桂英叹着气说:“我心想啊!不管三伢爸回不回来,我反正有儿子!我就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了。只要一切都好,我们娘俩相依为命,就这样过下去了。我不敢想孩子有多大出息,长大了能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就知足了。哪成想啊?这孩子从小就不争气,让我操碎了心啦!”

  林海生问道:“大娘,王三出去几年了?”

  “从他离家到现在都三年多了,他跟我说出去打工,挣点钱回来也好讨个媳妇过日子。”王桂英回答。

  “王三这想法挺好的!后来呢?” 林海生接着问道。

  王桂英边哭边说道:“我心想,这也是好事啊!临走那天,嘱咐他的话我说了一大车,他答应的挺好!可是不到一年,我就听说他抢了别人的钱送进看守所了。听到这些,当时我就懵了,连担心带害怕也就病倒了。”

  “唉!也真是祸不单行啊!”林海生感慨地说。

  王桂英老人擦了擦眼泪,接着给林海生絮叨:“我琢磨着,等我病好了能下炕了,就去监狱看看他,可家里连一分钱都没有,哪有路费呀!心想,去找别人借点,又怕别人知道了三伢的事,七嘴八舌地说闲话。唉!这不是,前些日子,我卖了圈里的猪,又卖了点多余粮食,凑了点钱才去了你们那看孩子。哪成想,我带的钱都让一个坏小子给抢跑了。要不是遇上你们监狱那么多的好警察,我连咋回来还不知道哪?弄不好,我这老骨头就扔在外边了。”

  “大娘,你也别着急,你儿子知道你的难处,他一定会好好改造的,他改好了,你的日子就有盼头啦!”林海生说。

  王桂英又有些忧伤地说道:“唉,我也盼着他能走正道啊!可眼下这日子……”

  “大娘,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向领导请了假,留在这帮你先度过这个坎。我们监狱的领导都很关心你老人家的生活。” 林海生安慰着老人说。说着,林海生从衣兜里掏出一搭钱,说:“大娘,这一千块钱是我们监狱的领导捐给你老人家的。”

  王桂英眼挂泪花,激动地说:“好人啊,好人,你们都是大好人哪!” 老人拉住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大娘,明天我准备先帮你老人家修房子,眼看就到雨季了,不能让房子老是漏雨呀!房子修好后,我再把院墙给垒起来,过几天咱们再去地里收庄稼,你老人家辛苦点,给我做点饭就行了,家里地里的活就不用您伸手了。” 林海生说。

  “孩子,这么多的活,怎么能累着你一个人哪?会把你累坏的。” 王桂英说。

  “大娘,我从小也是在山沟里长大的,以前这些活我没少干,你就别操心了。” 林海生说。

  王桂英望着夜灯下林海生那张善良真诚的脸,老泪纵横,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孩子,你累了一天了,早点睡吧……”


  第二天,雄鸡报晓,天刚蒙蒙亮,林海生就早早地起床,就开始忙活起来。

  林海生推着单轮的小木车运土、铡草、和泥,房上房下忙活着修房子。房子修好后,林海生找来几块白石灰,把房屋的墙壁粉刷的白白净净。干完这些活,林海生就又赶紧把院墙给垒起来。林海生接连干了好几天,总算把家里这些杂活干完了。

  吃完晚饭,林海生就头顶着清亮的月光,推上单轮小木车,装上柳条筐,带上绳子镰刀,去地里收玉米。林海生在地里唏哩哗啦地干了一晚,装上满满的两筐玉米棒子,迎着东方的曙光,推着小木车往回走,头上的汗珠,一串串地往下淌。

  到家后,王桂英心疼地迎上前去,手里拿着毛巾给林海生擦汗,说:“孩子,看把你累的!”林海生望着院里已经收回的一堆玉米棒子,脸上露出了无限的欣慰。

  晚上,林海生与王桂英娘俩坐在炕上,一边搓玉米,一边唠家常。

  “大娘,这两天我准备去赶趟集,抓俩小猪崽回来,等你老人家把猪养肥了,卖点钱,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再买一台旧电视看。你老人家在大山里住着,外边的事知道的很少,有了电视机看能知道天下的很多事。它还给你做做伴,免得你老人家自己生活寂寞。” 林海生说。

  “好孩子,你把大娘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啦!你让大娘说什么好哪?” 王桂英说。

  “大娘,你老人家就别客气了。” 林海生说。

  林海生抓紧时间为王桂英老人修葺了房屋,码垒了院墙,粉刷了墙壁,整理了庭院,忙完家里的杂活后,赶紧扛起农具下地收拾庄稼。几天工夫,里里外外的伙计都忙活得差不多了,老人的家也有了家的样子了。


  远处山路口,林海生用单轮小木车推着小猪崽高高兴兴地往回走。他期盼老人的日子将慢慢地好起来,惦记着为老人买两只小猪崽,也好养大了换个油盐酱醋钱。他跑到几十里外的集市上,用自己的工资为王桂英老人买回了两个小猪崽。

  一边赶路,他的思绪又飞到了遥远的家乡,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在炎热的太阳下辛勤地劳动着。为了抚养自己长大,为了自己学业有成,母亲没日没夜不知疲倦地劳作着,节衣缩食地为自己攒上学的钱……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他边思考边沿着崎岖的山路往回赶。

  天色渐渐地黑了下来,王桂英老人站在院门前,向着通往山外的大路久久眺望,老人在家中替迟迟不归的林海生担心起来,琢磨着:“出了什么事?怎么还不回来呀?”她一会出来站在门口扶着院墙四处张望,一会又长吁短叹地回到屋里。锅里的饭菜早已熟了,她热了一遍又一遍。

  山路上,月光下林海生推着单轮小木车继续赶着路。突然,林海生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眼前一黑,差点摔倒。他知道自己的胃病又犯了,忙蹲在地上,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两颊流淌下来……过了好大一会,疼痛稍稍缓解一些,林海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又艰难地推起小木车慢慢地赶路。崎岖的山路象一条长蛇伸向远方,越发显得不平和难走,林海生强忍着疼痛终于走完了漫长的山路,把车推到了王桂英家的院子里,终因体力不支,摔倒在了地上。

  灯下,久侯在屋里的王桂英老人,正坐卧不宁之际,忽然,她听到院子里咕咚一声,接着传来了小猪崽的叫声。王桂英心里一松,心想:“可回来了!”她忙喜出望外地迎了出去,嘴里喊着:“孩子,快进屋吃饭了!”

  老人跑到院中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林海生蜷缩着身体倒在地上,两个小猪崽在林海生的身旁胡乱地拱着。王桂英迅速跑到林海生的身边蹲下来,用手抱起林海生的头大声地喊道:“孩子!孩子!你怎么啦?”随即,王桂英就踉踉跄跄跑出院子,向乡亲们求救。


  山村众乡亲都被惊动。他们知道王桂英家来了一位监狱的警察,这几天又是修房子又是种地,象儿子一样伺候着老人,大家都在为老人遇到了贵人而感到高兴。林海生为人正直热情,平易近人爱助人为乐,与众乡亲相处的非常融洽,乡亲们都很敬重他。这时,乡亲们忽然听到王桂英老人嘶哑的呼救声:“快来人呀!大家快来救人哪!林警官晕倒啦!大家快来帮忙呀!”

  大家都冲出了家门,纷纷跑到了王桂英家。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儿,村里的老少爷们都知道了。

  村长急匆匆地赶来,他冲到林海生跟前,看着脸色苍白的林海生双眉紧蹙,呼吸也十分的微弱,忙转身对议论纷纷的众乡亲说:“大家静一静!这位林警官是从几百里外来到咱们大山里,是来帮助我们山里人的,他的人品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他是一位好人!也是我们山里人的亲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咱们山里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今天,这位林警官病倒在了咱们大山里,他是为了我们山里人而累倒的,是我们的恩人!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救治他,咱们这里山高路陡,离县城医院还有四十多里路,交通也不方便,我们只能用担架把林警官送到医院。”

  大家面面相觑,都不知如何是好。只听村长接着说:“现在,我给大家分一下工,体格壮的年轻小伙子负责抬担架,其余的人到家中去拿钱,给林警官治病用!”

  院里院外的乡亲听了,大家都立即行动起来,有的人去家中拿钱,有的人站在原地准备抬担架,有的人一直守侯在林海生的身边。

  突然,阴暗的天空亮起了一道刺目的闪电,紧接着一个炸雷震响在山腰,一阵狂猛的山风吹了过来,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大家知道,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这时,担架做好了。村长组织乡亲们在做着出发前的准备工作。王桂英老人从屋中拿出了一床被褥铺在上面,一位好心的村民拿来了一块大塑料布,以备给林海生路上挡雨。

  几位村民小心翼翼地将林海生抬上担架。

  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起担架,飞快地穿过人群,向山路上奔去。

  村民们自动地闪出一条道路让担架通过,一大群青壮年紧随着担架。村长对剩下的村民说:“大家都快回去休息吧!”村长说完,也紧紧地跟在后面。王桂英老人急急忙忙踉踉跄跄地跟着跑过来。

  村长忙对老人说:“大婶,您腿脚不好,就回去吧!在家安心等着好消息!”

  王桂英老人两眼含泪激动地说:“村长,孩子是为了我累成了这样的!你叫我怎么安得下心呀!我一定要亲自去医院,亲眼看着孩子被治好!村长,你就让我去吧!”

  看着老人激动的神情,村长没有说什么,默默地搀扶着老人,一齐向前赶去。乡亲们都默默地跟在担架的后面,谁也没有说话,却保持着一种自然的默契。

  救护的队伍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天空又是一个炸雷,风静了下来,只听见护送队伍的脚步声。乡亲们用手电筒照着担架前面的山路,仿佛航标灯一样为大家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打在人们的身上、脸上,他们都浑然不觉,几个年轻人扯着一块大塑料布,走在担架的两旁,为林海生遮挡着风雨。青年们轮番抬着担架,昂着他们不屈的头,在泥泞不堪的山路上急速的奔跑,任凭暴雨的淋打,没有丝毫的减缓。

  在通往双龙县医院的山路上,手电筒的亮光映照在山腰,一支护送人民狱警林海生的队伍,象长龙一样,蜿蜒前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