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贞,三个同行的蒙古人,就有一个人是歌手,一个人是达古沁①。蒙古族是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白遇阳在任蒙中校长期间,特别注重育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开展的校园体育、文艺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就连校外的一些活动,同样也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

  狩猎是蒙古族的特长,也是蒙古族的一项传统习俗活动。1953年秋天,辽西蒙中搬家到阜新市新校址。学校西面和北面都是一片大树林子,兔子、狐狸经常出没。白遇阳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树木丛生的荒野,突发奇想,如果能让学生在此狩猎,既继承了蒙古族传统习俗,又丰富了学生的文体活动内容,更能锻炼学生的勇气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蒙古族特色的活动啊。

  白校长的奇想,得到了师生们的一呼百应。从1953年冬天开始,一到冬春的星期天,学校学生会经常组织全校学生,去郊外狩猎。每次狩猎,白校长和学校老师都参加。学生和教师加起来1000多人,队伍浩浩荡荡,在郊区荒野布下大包围圈。然后,大家一步一步缩小包围圈,等包围圈缩小到一定程度,各班级选出的“猎手”手持棍棒进入包围圈,开始追打被围住的兔子。由于人员密集,连喊带打,圈内的兔子一个也跑不了。依靠团结协作的集体力量,每次都大获而归,最多一次打了27只兔子,记得那次狩猎,学校有名的运动员海宝生同学,一个人就抓了5只兔子。当年辽西蒙中的狩猎活动独特新奇,周边的学校也都纷纷效仿。例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梁五中一到冬天,也像市蒙中一样,组织学生到细河岸边的大树林子里,搞郊外狩猎活动。

  历史是民族之根,文化是民族之魂。白遇阳校长对学校的文体活动是相当重视的。学校操场上,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场地;还有单双杠、爬绳、秋千、木马、平衡木等,在那年月,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如此完备的学校可谓凤毛麟角。每到下午第七节课外活动时,老师们政治学习或业务学习,学生们在操场开始文体活动。各班体育委员领来体育器材后,开始分组活动,操场上便出现激烈角逐的热闹场面。这里有足球、篮球、排球比赛和田径竞技的身影,还可以经常看到蒙古摔跤、射箭等民族项目比赛。

  那时,中学有滑冰场的学校几乎没有,仅有蒙中创造条件,可以享受到滑冰的乐趣。每年一到冬天,学校就向学校红楼东侧的平地上放水,形成一个宽阔大滑冰场。数学老师朋奎库擅长滑冰,他主动给学生们当业余教练。那时学生们哪里有钱买冰鞋,就在一块木板上钉上冰刀,在冰面上滑得如醉如痴,像是一个最幸福的人。

  从辽西蒙中到阜新市蒙中,在白遇阳当校长期间,这所学校的体育成绩是相当不错的。辽西蒙中在参加辽西省少数民族中学生那达慕比赛中,男子女子篮球队连续两届获得第二、第三名好成绩,男子、女子射箭获第一名。学校田径队连续多年获得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前四名,排球队也连续多次获得第二、第三名。在第四届辽宁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蒙中代表阜新市参加狩猎蹴球比赛,在激烈的角逐中,获女子狩猎项目团体第二名,男子狩猎项目团体第三名,女子蹴球团体第三名,男子蹴球队获团体第六名,为阜新争了光。蒙中田径运动员泰宏林是阜新市400公尺记录保持者,后来被北京体育学院发现,没经过考试,破格被录取。

  市蒙中文艺人才济济,像杨林佐、海松涛、王再寅、杨国安等,都是难得的文艺人才。在他们的带动下,蒙中的文艺活动开展得更是有声有色,在全市也是顶呱呱。各班都有文艺小组,学校有一流的文艺宣传队、一流的大乐队。每周安排一次文艺活动,遇到下雨、下雪天,将体育活动改为文艺活动。每逢临近年末,各班级都搞小型文艺晚会。年年除夕之夜,学校在大食堂安排大型文艺晚会。文艺晚会还邀请学校职工家属来参加,坐在学生们的前面。晚会开始,全校师生载歌载舞,场面热烈壮观,台上台下一片欢腾。当时,没有电视,甚至,收音机都不多见,职工家属能享受到一道特殊的精神大餐,是多么的不容易,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对蒙中的凝聚力。毋容置疑,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艺活动,不但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民族文化人才,为民族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78岁的暴风雨,是阜新市蒙中1856年初中毕业生。他是一位著名史学家、优秀社科专家,阜蒙县首届十大文化名人,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有史志著作《蒙古贞史》、《辽宁蒙古族史话》等12部;语言文化研究方面编著有《蒙古贞语言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蒙古贞学》等8部;敖包文化研究方面编著有《大板镇敖包节》、《敖包文化新闻集锦》等5部;旅游文化研究方面编著有《蒙古贞旅游发展战略》等3部;蒙医蒙药文化研究方面编著有《辽宁省蒙医药志》、编制《蒙医药管理条例》等4部;受辽宁省民委嘉奖两次、辽宁省党史研究室嘉奖一次。受阜新市委、市政府嘉奖三次。据暴风雨回忆,当年蒙中不但文体活动搞的名声在外,读书活动搞得也特别好。学校图书馆藏书多,一到星期天就开馆,可以在馆里看书,也可以把书借走。结合读书,学校还经常搞读书报告会和征文活动,代景春就获得过两次征文一等奖。暴风雨说:“我在蒙中读书三年,在学校图书馆读了古今中外名著不下200部,这是我后来成为史学家、社科专家迈出的最坚实的一步。”

  1956年,在白校长的支持下,阜新市蒙中把蒙古族传统习俗“婚礼舞”搬上了舞台。在海松涛、郭振义等老师的创作、编排、指导下,学校文艺队在1957年元旦,校内演出成功。“婚礼舞”的成功演出,使白遇阳校长激动得一夜也没有睡好觉。是呀,蒙古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一定要发挥这一特点,把校园文化建设搞得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后来,民族风情浓郁的“婚礼舞”,被带到阜新县城、佛寺、沙拉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并为以后王府、佛寺、沙拉、大板等地排练蒙古剧,打下了基础。

  《黄河大合唱》,也是市蒙中文艺队的精彩节目之一,这个节目是杨林佐老师排练、导演的。在参加阜新市文艺汇演时,文艺队的队员们的情绪完全融入了歌曲之中,仿佛每个人的血管里都震荡着与音乐同样的旋律。他们的演出时而雄健浑厚、气势磅薄;时而如泣如诉、让人沉思。那发自肺腑的歌声,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全场报以阵阵喝彩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蒙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也引起了个别老师的担心,有的提醒白遇阳校长说:“白校长,我们学校的文体活动是不是太多了一点,这样会影响升学率的。”

  白遇阳校长说:“我们搞的是素质教育,在为民族、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千万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

  1958年4月7日至10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光荣诞生,这是阜新蒙古族一件大喜事。白遇阳校长亲自带领蒙中文艺队前去演出、祝贺。那时,阜新市蒙中文艺队在全地区很有名气,县领导安排市蒙中文艺队于晚上专场演出。当大幕徐徐拉开,演出开始,剧场掌声不断。学生演出的“黄河大合唱”、“姑娘们,来呀!”、“安代舞”、“筷子舞”、“鄂尔多斯舞”、“红绸舞”还有板胡独奏“步步高”等节目,赢得了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自治县领导和来宾看了演出,都为市蒙中文艺队的精彩表演,竖起了大拇指。

  时任县长王忠曾是白遇阳的学生,白遇阳又是他参加革命的引路人,看了蒙中的节目,乐得嘴都合不上了,紧紧地握着白校长的手说:“白老师,蒙中文艺队舞姿优美,歌声动听,真是一群百灵鸟啊!”

  白校长呵呵地笑着说:“演出还算成功吧?”

  “成功!太成功了!”王忠县长说:“白老师,念书时您是我的老师,参加革命时,是您给我指引的路。现在您还得帮我一个忙,行不?”

  白遇阳一时不知道王忠说的是什么意思,便问:“你说,让我帮什么忙?”

  王忠县长说:“自治县正准备组建民族文工团,您的百灵鸟能否留在自治县歌唱啊?”

  白遇阳校长爽快地说:“这事你放心,蒙中的百灵鸟都愿意在蒙古贞歌唱。”

  “哈哈哈……”两个人同时笑了起来。

  不久,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了民族文工团,其中主要成员都是阜新市蒙中文艺队毕业的学生。他们是包福祥、张宝成、白凤林、齐淑兰、齐宝珍、包玉荣、武瑞臣、吴宝瑞、马金山、李国忠、白玉珍、赵国贤等。

  阜新市蒙中这些文艺骨干到民族文工团后,成长进步很快,大部分成了民族文工团的主要演员,包福祥当上了民族文工团的团长,张宝成、齐淑兰当上了副团长,为蒙古贞的民族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挖掘整理、刻苦创作,不断推出民族新节目,活跃在阜新城乡,还经常到内蒙古、河北、东北三省演出,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文工团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也提高了阜新的知名度。到上世纪80年代,经过韩启祥、白音、张宝成等一些同志的共同努力,培育出了蒙古剧,被国家认定,填补了蒙古民族戏曲的空白。

  蒙古剧是蒙古族人民的综合艺术,它是在阜新地区蒙古族短调叙事体民歌的基础上形成的,剧中的音乐是民歌联缀体。1984年2月,中国戏曲志编纂委员会以一号文件形式向国家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报告,文中肯定:“蒙古剧的出现,标志着蒙古族人民文化艺术的新发展,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作的百花园地又培育出一朵绚丽多彩的鲜花。不仅填补了少数民族戏曲空白,而且也丰富了祖国的戏曲艺术,它必将在国际国内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其历史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

  在蒙古剧成为民族艺术瑰宝,被列为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填补民族戏曲空白的过程中,当时的佛寺乡、大板乡、沙拉乡、王府乡和自治县民族文工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民族文工团中原市蒙中毕业的学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既是蒙古剧团的领导、剧作者、导演、音乐设计者,又是演员,为蒙古剧的发展勤奋耕耘、呕心沥血。

  蒙古剧被国家认定,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刊播以后,轰动了长城内外、大漠草原。辽宁省文化厅和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发来了喜报。蒙古贞大地沸腾了,终于迎来了蒙古剧的春天。国家民委和国家文化部拨款,支持蒙古剧事业的发展。1984年10月,阜新蒙古剧学会成立,挂靠在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家学会。接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剧团成立,时任县文化局副局长的白音同志,兼任蒙古剧团团长,副团长是市蒙中毕业的张宝成同志,同时成立了蒙古剧创作研究室。

  蒙古剧创作研究室有韩启祥、张宝成、那木汗、吴卫林、白音共五人组成,白音团长兼任主任。这五个人当中,就有三个人毕业于市蒙中。蒙古剧是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需要研究的问题浩如烟海,如创作方向、表演程式、语言特色、音乐唱腔、演员服饰、角色行当、舞台设计、导演规程、选配角色、武功训练、道具制作等等,他们边创作、边研究、边落实。他们先后创作出多部有影响的蒙古剧本,如《乌银其其格》、《蒙乡烈火》、《海公爷》、《王子争亲》、《那布其公主》、《少年铁木真》、《砸斗》等,并陆续搬上舞台。特别是他们对蒙古剧艺术理论规范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写了很多专著,发表在全国性的刊物上。如《阜新蒙古剧的产生、发展及其前景》、《阜新蒙古剧的艺术特点》、《阜新蒙古剧的语言特点》、《阜新蒙古剧的唱腔和角色行当》、《阜新蒙古剧代表剧目乌银其其格》等,作为全国少数民族艺术交流,曾多次参加少数民族戏剧调演和艺术交流会议。如南宁的剧本选评会,柳州的剧本创作经验交流会,贵州的民族戏剧如何发展的研讨会,乌鲁木齐的民族戏剧论文评选会等。这些会议都是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召开的,阜新的蒙古剧本、演出、艺术理论文章等多次获奖。国家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阜新蒙古剧》选,白音同志主编的《中国阜新蒙古剧》由白山出版社出版。

  1984年至1987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剧团曾带《乌银其其格》、《海公爷》、《蒙乡烈火》三台戏,行程3万多公里,到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区演出500多场,观众达45万多人次。从茫茫塞北,到千里草原,直至首都北京,阜新蒙古剧唱红了半边天。

  白遇阳校长喜欢蒙古剧,当他看见从市蒙中毕业的学生,一个个成了蒙古剧的作家、学者,心里比掉在蜜罐子里还甜!



  ①达古沁:蒙古语,数好来宝的艺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