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知 青 岁 月49


      1968年秋季,我下乡到北镇县赵屯公社营盘大队当了一名知青,那年,我18岁。

  一个初中还没毕业的学生,到了农村一切都感到那么的新奇与陌生。但初来乍到这个地方,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

  我们小队6名同学,恰巧3男3女。当时,谁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只当是一种巧合而已。然而,当地的社员不这么认为,背后里议论说:“这些小青年,是不是来的时候就配好对儿了。”后来,这些话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只是把这些话当成了笑谈。不过,男女同学再见面时,互相之间都有些不太自然,这倒是真的。

  每天都在临屋住着,在一个锅里吃饭,也算是耳鬓厮磨吧。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感情。那是纯真的同学情,真挚而又纯洁。

  一天,一位女同学对我说:“老雷,送你一枚毛主席像章,希望你能喜欢。”我一边忙不迭的说着谢谢,一边仔细的端详着这枚像章。这是一枚用有机玻璃制作的,圆形红底的毛主席像章,里面镶嵌着白色的毛主席侧面头像。弥足珍贵的是头像发出的荧光,在越黑的地方显得越亮。我对她说:“谢谢你,把这么珍贵的像章送给我。”她对我莞尔一笑,说了句:“傻样。”

  哇,听了她的话,我顿时有些蒙圈了。当年,虽然年龄尚小但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对男女之间的事情,也懵懵懂懂的明白一些。3个男同学,她为什么把像章送给我呢?另外,听别人说,只要女生说男生“傻样”,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我还不至于愚蠢到好赖话都听不出来。

  但是,毕竟长这么大头一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不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不过,凭直觉这个女生对我肯定是有点儿意思。难不成,她是把像章当成了一种信物向我示爱?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一阵狂喜。

  我岂能放过这难得的送上门的机遇。此后,我对她大献殷勤,以便尽快俘获她的芳心。

  但不知何故,像章突然丢了。而且被她发现了,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晚上睡不着觉时,心里也反复的回想,像章怎么会丢呢?能丢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再说,我怎么也不能让那个女同学以为我送给别人了,抑或是我根本没拿这枚像章当回事儿吧!后来得知,她还真的不愿意了,对我冷眼相待。这让我感到很委屈,心想,这又不是我故意丢的,干嘛呀?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我挑水准备往水缸里面倒的时候,突然发现缸底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当时心里一怔,难道是我丢失的那枚像章吗?我信手从缸底把它捞了出来。定睛一看,果不其然,正是我丢的那枚像章。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她的时候,她才破涕为笑。后来,我从农村入伍,从知青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开始了长达5年的军旅生涯。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只能靠鸿雁捎书,传递彼此的感情。经过8年的苦恋,终于在一个暖阳的冬日,她成了我的新娘。这才是:主席像章来做媒,苦恋数载结良缘。


  我 的 知 青 岁 月50


     恍惚之间,《我的知青岁月》已经发布50期了。在这个时候,似乎应该说点儿什么,也算是一个小结吧。

  知青,一个多么亲切而令人怦然心动的名词。她陪伴着1700多万个知青朋友,从一个个刚走出校门的懵懂少年一路走来,直至今天双鬓染霜,恍惚间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漫漫人生路。

  煌煌天宇,泱泱华夏,知青,这个我们这代人共同拥有的名字,不应该被遗忘,因为。他们是承先启后的一代人,是经历了太多酸甜苦辣的一代人,是亲身经历了并参与了改革开放40年的人。

  如今,他们大都垂垂老矣,许多人仍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尽管如此。他们没有沉沦,更没有怨言。“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是他们的人生箴言。他们庆幸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受着幸福阳光的照耀,并以知青的名义迎接着伟大祖国的70华诞。

  亲爱的知青朋友们,有许多儒家思想遗传下来的传统基因,在我们的身上得以传承,使我们具备了诸多的优良品质。为此,我要发出振聋发聩的内心的呐喊“知青万岁!”

  1968年秋天,我下乡到北镇市(原北镇县)赵屯公社营盘大队第三小队。我们小队即有旱田又有水田,旱田种植高粱、大豆、玉米,水田种植水稻。

  我们知青每年是600斤口粮,即400斤粗粮,200斤细粮。这些粗粮和细粮都是毛粮,就是未经过脱粒的粮食。要想把粮食吃到嘴里,还要把这些毛粮送到大队的粮食加工厂,经过加工才可以吃,每次到加工厂磨米都是我们小队的三个男同学去干。其实,叫磨米并不准确,应该叫脱粒才对。但当地的社员都这么叫,我们也只能入乡随俗。磨米时,我们跟生产队借一头毛驴,把需要脱粒的高粱或者是稻子装在麻袋里,再把麻袋搭在毛驴背上,让驴驮着去加工厂。去的时候,一个同学在前面牵着驴,我和另一个在驴后面溜溜达达的跟着。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活儿挺悠闲自在。其实,也有遇到麻烦的时候。记得有一次,不知道这条驴是没吃饱还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儿。反正从麻袋压在它身上,它就总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不是乱蹦乱跳,就是连吼带叫。走到半路,它突然挣脱了拉着它的缰绳,甩掉了麻袋,疯了一般夺路而逃,一溜烟儿似的跑的无影无踪。这下我们顿时傻了眼,离加工厂还有一段距离,这么沉的麻袋,我们怎么扛的动。于是,我们三个人分了工,一人回生产队找社员帮着扛麻袋去磨米,另两个人去找驴。我是找驴这伙儿的,驴跑到哪儿去了,我们俩根本不知道准确的方向,只能凭着感觉走。我们俩也做了分工,一个向南,一个向北。也不知道找了多长时间,连驴的影子也没看到。驴没找到,如果真的跑丢了,我们还真的承担不了这份责任。继续找吧,此时我们俩已经饥肠辘辘。当我和另一个找驴的同学终于汇合在一起的时候,已经累得两眼冒金星。回到青年点时,已经很晚了,几个同学看我们两个累得像个瘪犊子似的,不禁都笑出声来。他们几个幸灾乐祸般的问我们:“你们俩上哪儿找驴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问的我们两个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心里真是愤愤不平,觉得这是幸灾乐祸,好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那个先回来的男同学已经吃饱喝足,翘着二郎腿,在炕上吐着烟圈儿的家伙说:“还找驴呢,驴找你们吧,那驴比你们聪明多了,人家驴都知道饿,早回来了,就那么俩傻子似的。”他的一番话,说的我们俩是目瞪口呆。不会吧,怎么可能呢?我们俩顿时目瞪口呆满脸狐疑,不知所以然。

  那个男同学慢条斯理地说:“你们俩找驴去,我回生产队找了两个社员帮忙。磨完米早回来,那两个社员到马棚一看,那条驴正吃草呢。饲养员李大爷还夸咱们呢,说这几个青年干活还真挺利索,这么快就把米磨完了。这驴也不牵着点,让它自己跑回来了。”我在心里暗暗地骂了一句:“妈的,这条倔驴怎么这么狡猾,在外面跟我们兜了一个圈子,自己回来找食儿吃,害的我们俩满世界地找它,饿的俩前胸贴后背。” 其实,心里也不得不佩服这条聪明的驴。

  事后,仔细一想,才知道我们俩真的很愚蠢。俗话说老马识途,怎么就没想到老驴也识途这点浅显的道理呢?

  那个男同学和其他三个女同学,这时嬉皮笑脸蹦高地喊:“你们俩就是两条笨驴,活该倒霉。”

  听了他们的一番讥讽,我们俩像似泄了气的皮球,顿时瘪了气,一下子瘫倒在炕上。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