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秋季,我下乡到北镇县赵屯公社营盘大队。

  下乡时,正值秋收季节。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秋收场面。好几十号人,男女老少一字排开,手挥银镰,收获一年辛勤的劳动成果。

  有一天的劳动是割豆子,割豆子也是要掌握火候的。收割早了,豆子还不够成熟。收割晚了,豆夹爆裂开来,豆粒就会掉在地上造成浪费。收割豆子看起来很简单,这里还真有点儿门道。秋季的豆秧和豆夹,已经长的很硬实,看起来支楞八翘的。收割的时候,右手握镰刀,左手反抓豆秧。抓的时候,不能抓的太紧,否则,硬实的豆秧和豆夹,会刺痛或者扎破你的手。因此,收割豆子时,抓豆秧时你的手劲要不松也不紧恰到好处。即能抓住豆秧,又不能让它扎了你的手,你说,这是技术活不。

  下乡前,我们这些还没出校门的中学生,哪干过这样的活啊。因此,刚开始干的时候,根本就不得要领。抓豆秧的手,除了不松不紧之外,要把豆秧向你的左前方推一下,这样能使豆秧的方向和镰刀之间形成一个反作用力,就能顺利地将豆秧割下来。而我们却把豆秧拉向自己身体的方向,这样,镰刀向回割的时候,和自己的身体形成了一个方向,镰刀就很容易顺着粗壮的豆秧杆,滑向抓豆秧的手。就是在这次收割豆子的时候,我左手食指的第三节儿,被镰刀割了一个大口子,顿时血流不止。

  我叙述收割豆子时的这些情景,似乎很绕口,有点像说绕口令似的。我只是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的更清楚一些,让读者能充分理解我的叙述。

  造成割破手指的另一个客观因素,是因为长时间的低头哈腰劳动,再加上头顶火辣秋阳的炙烤所致,每当直起身想歇息一下时,顿时觉得天旋地转。

  这是我下乡没有几天发生的事情,我的左手食指第三节,至今还留有当年收割豆子受伤时的一道疤痕。之所以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那是我初涉社会的人生第一课。正是因为这一课,我们青春的脚步才逐步的走的更加稳健,我们的思想才从此走向成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