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华急忙打开屋子里的灯,一看挂在墙上的挂钟已经是凌晨三点半了。
“明明记得,昨晚我是看着小琴先睡的,那么,她怎么就不见了呢?这半夜三更的她会去哪儿了呢?”严华越想越着急。
于是,急忙披了件衣服下地,她想去东屋问问景双。
严华刚一掀开门帘,就看见小琴背着手,穿着新鞋,她正在厨房里来来回回的走着呢!
小琴全神贯注的一边走着,一边低头欣赏自己脚上的新鞋,她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严华此时正站在屋门口,偷偷的看着她的一举一动。
为了让小琴多陶醉一会,严华便没有出声,她蹲在门槛上,继续静静的观望着小琴。
看着,看着,严华不禁感觉到一阵阵的揪心。
想想别人家的小姑娘,哪个不是穿红戴绿的啊,可是小琴的棉鞋漏了窟窿,她都不愿意和家里说。一双棉乌拉,那是有钱人家的男孩子,都不愿意穿的鞋,可穿在小琴的脚上,她却是那么的满足,那么的高兴,而且竟然还美成这了个样子,兴奋的连觉都睡不着了!
严华想着,看着,看着,想着“不行,这日子再也不能这样过下去了!”
穷则思变,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从那一刻起,严华一连好几天都没有睡好觉。她心里有事,她一直在琢磨着,怎么才能让这样的日子翻身!
要想让这样的日子翻身,那首先必须琢磨怎么才能挣到钱,只要是有了钱,才能改变这入不敷出的日子。
真就是无巧不成书,正当严华苦思冥想的时候,机会来了!
这天,严华刚到单位,科长就对她说“库管老马有病了,已经好几天没来上班,今天中午吃完饭,你和我去她家看看她。我们早去早回,耽误不了你接孩子。”
“嗯,好的!”严华应了一声。
吃完了中午饭,严华便陪同科长,一起到了库管老马的家。
进屋后,科长和老马嘘寒问暖的聊了起来。那个时候的严华年纪不大,在他们的眼里就如同儿童团的一般,所以人家唠嗑,她也插不上什么话,就只能是在一旁,傻呵呵的看着他们唠嗑。
猛然间,严华一眼就看见了,老马家的炕上铺着的那块塑料布,蓝底红花特别的好看。她随口便问了一句“马姨,你家炕上铺着的这块塑料布可真好看,这是在哪买的啊?”
“嗨,这不是买的,你姨父不是在塑料制品厂上班嘛,他们单位就是生产这玩意的。”老马回答严华说。
“哦,那我姨夫他们厂子对外卖这种塑料布吗?”严华又问。
“卖啊,可是我听你姨夫说过,这个塑料布,他们对外不零卖,都是批发,咋地,你想买一块啊?”老马问严华说。
“那批发价是多少钱一块呢?”严华又紧接着又问。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好像是两块七吧!”老马回答。
“马姨,除了你家炕上铺着的这种,还有什么图案的啊?”
“那可老多了,我去过你姨夫他们厂子,你让我说有多少样,我也说不好,你别花钱买了,要是稀罕的话,哪天让你姨夫从厂子里,给你要一块不就得了嘛!”老马冲着严华说。
“哎呀,不用,不用,马姨,我可不是这个意思啊!”严华急忙的说。
“呵呵呵,你这孩子啊,跟我还那么客气干啥呀,等你姨夫回来,我跟他说!”老马笑着说。
“马姨,你领会错了,我绝对不是这个意思啊!”严华极力的对老马解释着。
从老马家出来,严华心里就一直在琢磨着塑料布的事。科长和她说了好几句话,她竟然一句都没有听见。
“严华啊,我发现你怎么走神了呢,你看看我这都和你说了好几句的话,可你倒好啊,一句也没回我,你这是咋滴啦,啊?”科长纳闷的问着严华。
“哦,那个、那个,科长你再说一遍,你刚才说啥话了啊?”严华心不在焉的问科长。
“呵呵,好话不说二遍,我看我还是别说了吧,谁知道你这会又在琢磨啥事呢,我说了你也是这个耳朵听了,那个耳朵又冒出去了啊,呵呵!”科长笑着说。
那天晚上回到家里,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马姨家的那块塑料布,老是在严华的大脑里晃来晃去的。吃饭的时候,她手里拿着筷子发呆。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是一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那块塑料布。
在那个年代,国家不富裕,老百姓更穷。家家户户炕上铺的,几乎都是用玉米秸秆皮编成的炕席,谁家的炕上能铺块塑料布,那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人家了。
冥冥之中,严华有了一种感觉,她知道,这种感觉大概就是一个商机。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虽然发现了商机,但不能盲目的瞎干,她必须要对市场做一个调研,这样才能稳操胜券。
第二天,严华决定趁着午休的时间,亲自去了一趟百货大街,到那些大小百货和日杂商店走了一圈。
她一连走了好几家,大小百货和日杂商店,发现只有一家商店,正在经营这种塑料布的。虽然质量与塑料制品厂的差不多,但颜色和图案却很单调,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一块三米多长的塑料布要卖到五、六块钱。
严华站在卖塑料布的柜台前,和营业员聊了一会“你这塑料布卖的快吗?”
“还行吧,想买的人来了就会买,不想买的人,来了问完价就走了。”那个营业员告诉严华。
“一天下来,大概能卖多少块呢?”严华又问营业员。
“呵呵呵,这个可就不好说了啊!”营业员笑着回答。
“哦”严华随口应了一声,但她还是站在柜台前没有走。
营业员感觉严华有点奇怪,便问她“哎,问这问那的,你是想买还是不想买啊?”
“哦,我是想买,可是出来的时候,忘记带钱了。”严华回答。
营业员一听严华并没有买的意思,便拉下脸来,狠狠的瞪了她一眼“没带钱,还和我在这扯什么里哏楞啊,真是滴!”
严华一看营业员这个态度,她什么话也没说,便离开了那个柜台。
卖钟表的柜台,和卖塑料布的柜台相隔的不太远,于是严华便走到了卖钟表的柜台前,站在这儿往那边看,看的是一清二楚。
严华她是想看看,有没有人来买塑料布的,到底有多少人来买。还别说,来看塑料布的人还真是不少,虽然说一问价格,有的人都摇着头走了,但还是卖出去了好几块塑料布。
严华一门心思想着塑料布的事了,竟然忘记了下午上班的时间。一看手表的指针,已经是下午三点二十了,她便拔腿往厂子跑。
回到厂子,刚一进办公室的门,大宋就告诉她说“科长都找你半天了,不知道是啥事,你赶紧去他办公室看看吧。”
严华到了科长的办公室“科长,是你找我吗?”
“你怎么一个下午都没在办公室呢?”科长反问严华说。
“哦,我出去半点私事,回来的晚了一点。”严华回答。
“下次有事出去一定要请假,行了,你回去吧!”科长一脸的不悦。
原来,厂子下周要开总结会,科长想让严华写一篇稿子,可是找了她半天,所以科长只好自己写了。
“科长,我真的是临时有事,这才没来得及请假,下不为例啊,下不为例!”严华不好意思的对科长说着。
下班回家了。严华坐在通勤车上,她想了一路。百货商店的塑料布图案单一,而塑料制品厂的塑料布图案多种多样。百货商店的塑料布价格不菲,一般人只能是望洋兴叹、而塑料制品厂的塑料布,价格低廉,平民百姓都能买的起。什么是商机?这就是商机。
根据市场调研,她坚信,塑料布代替玉米秸秆皮编成炕席的日子即将来临。
于是,严华在心里开始做出了预算。“塑料制品厂的塑料布批发价是两块七,我可以在每块塑料布上加八角钱,三元五角钱,买一块铺炕用的塑料布,一般的百姓人家都能接受。那么,卖出一块塑料布就能赚到八角钱,如果卖出一百块塑料布,那就能赚到八十元钱。”
如此算来,这对于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十八元六角一分的严华来讲,是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啊!
回到家里,严华还是一直在琢磨着。
卖塑料布的这个买卖,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她已经下定决心了,必须要做这个买卖。但转念一想,做买卖是需要本钱的,可是本钱从哪里来呢?家里根本拿不出浅来,借钱她还张不开嘴。怎么办?怎么办?想来想去,活人哪能让尿给憋死呢,严华的眼前一亮,她想出办法来了“嗨!有了,我给它来一个借鸡下蛋!”
办法终于想出来了。如果不是躺在炕上,兴奋的严华,她一定会手舞足蹈起来。
第二天,严华到厂子后,和科长请了一会假,便奔着老马的家去了。
“你看你这孩子啊,怎么又来看我了,昨天不是说了嘛,我已经好多了,过几天就去上班了,”老马笑着说。
“哈哈哈,不是的,马姨,我来是想求你一件事,但是,不知道行不行?”严华笑着问马姨。
“啥事,你说吧,只要是我能办到的,那就一定能行!”
“我想在你家姨父单位赊点塑料布。”
“哦,是这事啊,那得等你姨夫下班回来,我问问他,看看行不行”。
“行,那就麻烦马姨了啊!”
“嗨,你这孩子,跟我还客气啥呀!”
“马姨,那我就等着听你的信了啊!”
当严华满面春风的,从老马家回到单位的时候,刚一推开办公室的门,不觉一愣。她发现大家的表情有些不对劲。有低着头一言不发的,有趴在办公桌上垂头丧气的,还有在那坐着咳声叹气的。
“怎么了。你们这是怎么了?”严华一脸茫然的问道。
“还问怎么了呢,出大事啦!”大宋告诉严华说。“出什么大事了?你快说啊”严华焦急的问大宋。
“咱们科长调走了!””大宋说。
“这科长在咱们科干的好好的,为什么给调走了啊?”严华问。
“你问谁啊,谁知道是咋回事,天知道!”大宋回答说。
这时,趴在办公桌上的小梅,抬起脑袋对严华说“咱科长调走了还不说,你知道给我们科派来的科长是谁吗?”
“谁?”严华问小梅。
“就是供应科的那个损种,这下子我们科可要倒大霉了啊!”小梅气狠狠的回答说。
小梅说的这个损种,其实他的名字叫孙仲,是厂子供应科的副科长。由于他为人处世阳奉阴违,还长着一双打乌米的眼珠子,看上不看下,上边某些领导得意他,下边的工人没有一个不厌恶他的。大家伙根据他名字的谐音,背地里都管他叫损种。
一听说这个人要来当她们的科长,大家伙自然就都不高兴了。
“嗨,既然这是上层领导的意图,咱们这小胳膊也拧不过大腿,我看以后大家注意点就是了。”严华一脸无奈的说。
第三天,严华刚到单位,门卫看门的大爷告诉她说“有一个人让我转告你,今天中午的时候,让你去一趟塑料制品厂,到批发部找李国忠。”
“嗯,知道了,谢谢大爷!”严华礼貌的回答说。
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的时间就怎么过那么慢。严华好不容易盼到了中午,她连午饭都没有顾得上吃,借来一辆自行车,就直奔塑料制品厂去了。
她到了塑料制品厂的批发部,找到了李国忠,也就是老马的爱人。
李国忠把严华领进了厂长的办公室,说明了来意后,那个厂长笑着说“我们厂可是从来没有赊销的先例啊!”
听厂长这么说,严华便把家里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讲给了那个厂长。
厂长本来就是个热心肠的人,一听严华讲的这些,他感动的眼睛都有些湿润了“你可真是不容易啊,行,这次我就来它一个破天荒!”
最后,由李国忠做担保,严华顺利的从塑料制品厂赊出来了一百块塑料布。
一百块塑料布很重,严华想用自行车一次带回去,可是比划了老半天,她还真的就是带不走。
无奈的严华,只好把这一百块塑料布放到了塑料制品厂的门卫,晚上让景文用摩托车取了回去。
那个时候没有大礼拜,每周就只能休一个星期日。要想卖出这些塑料布,就必须和单位请假,可是,请事假是要扣工资的,为了单位那三十八元六角一分的工资,严华她不得不去医院托人打了一周的病休。
第一天出去卖塑料布,严华一点也不知道蹲市场的经验。
当她到了市场的时候,不觉一愣。这么大的市场,每天卖货的人比比皆是,可今天竟然怎么就没有一个卖货的人呢?这卖货的人都哪儿去了呢?她感觉到有些纳闷,嗨!管他有人没人的呢,没人更好,地方可以随便挑。
可是没有想到,她刚摆好了摊,城管的人就过来了“早就告诉你们了,这里不能摆摊,你不知道吗?”
“对不起,我今天是第一次摆摊,还真不知道啊!”
“赶紧走,赶紧走!如果我再发现你在这里摆摊,全部没收!”城管的人就这样把她给撵走了。
严华抱着塑料布走到了一条胡同里,好家伙!只见那个胡同里,有好几个小贩都在那猫着呢,怪不得市场上看不到人,原来人都在这里!
一位卖瓜子的大姨对严华说“你是第一回倒腾买卖的吧,一看你就没有经验。你得瞄着点城管的那个车,只要是一看见他们的车,你就要赶紧收摊,猫到这儿来,等他们走了,你才能再出去摆摊!”
“哦,谢谢大姨!”严华没想到,摆地摊也是有学问的。
城管的车走了,小商小贩们这才从胡同里走出去。严华尾随着他们后面,摆好了摊,开始卖她的塑料布。
由于严华卖的塑料布比商店里的价格便宜,而且颜色和图案都好看,所以,下午三点多,还没有到收摊的时间呢,她带去的三十块塑料布就全部卖光了。
虽然每天都是提心跳胆的蹲市场,可是,一百块塑料布,严华仅用四天的时间,就全部给卖光了。除去还给塑料厂的本金,净赚八十元,这八十元是严华两个月的工资还绰绰有余呢。
首战告捷,受益匪浅。就这样,严华开始走向了漫长的经商之路。
几个轮回下来,严华就再也不用赊人家的塑料布了,因为她有了本金。
有钱了,严华给小琴了一双猪皮鞋,又给她买了一身新衣服。小琴穿着新衣服和新鞋子,高兴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搂着严华的脸使劲的亲个不停“嫂子,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嫂子!”
有钱了,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景双和小琴的学校离家远,严华给他们俩一人买了一台自行车。
有钱了,严华再也不用拿着粮食本上的细粮,和人家多换那几斤粗粮了。
有钱了,恨恨再也不能把一个苹果,切成四块吃四次了。
看着家里的变化,景文便和严华商量着说“我想和你说个事,你看景双和小琴都骑上了自行车,我呢,从小就喜欢那个摩托车,你看能不能也给我买一辆摩托车啊?”
严华听罢景文的话,她没有回答。
一见严华没有表态,景文又紧接着说“这个摩托车也不白买,你上个货啊,卖个货啊什么的,都用得上,省着有点事就管人家借摩托车,你说呢?”
严华还是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