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农村,才能看懂中国!

        对于这句话,只要是地球上的人类应该都不会予以否认乃至质疑。

        然而,事实是,可供人们看农村的媒介少之又少,虽然报刊、电视、网络、图书等形成了信息爆炸时代,但涉及农村的内容却少之又少。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不在少数,研究农村的专家学者也不能说是凤毛麟角,干农村基层工作的公务员则可称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但真正引发广泛关注的有关农村的新闻、调研、理论性作品却少之又少。

        不能说没有,至少曾有被叫好的《中国在梁庄》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两部书的作者均具有学者身份,前者是“文学博士”梁鸿,后者是“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的熊培云。他们殊途同归,采用的手法均是通过观察和记录自己生活过的一个村庄,将有关思考和结论放射至中国。其观察不可谓不细腻,记录不可谓不真实,思考不可谓不深邃,结论不可谓不具有浓烈的历史使命感。

        那么,为什么还要策划出版这本《中国农村调查》?除了因为此类农村题材的作品少之又少而再多也不算多之外,主要是源于作者徐少林的身份和经历。

        徐少林,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农业记者。对农民兄弟的认同感,对记者职业的使命感,以及来自“山东汉子”的遗传,让他屡屡将个人前途乃至人身安全置之度外,也屡屡被所从业的报社予以表彰,其新闻报道曾多次被国家及省级领导进行批示,并获得高等级新闻奖项。

        作为一名敢说、敢问、敢写、敢干的“老”农业记者,徐少林的作品内容可以说体现的不仅是观察和记录,而是交锋,而且是最基层的原生态的交锋——

        “最基层”,是指可以直达村庄的村民;

        “原生态”,是指记述手法的忠实简朴,有时比纪录片更原生态,更像是24小时竖立在村庄上方的摄影探头,然后截取其中关键的片段;

        “交锋”,是指在历史发展大潮之下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这种碰撞又形象地体现在不同层面的具体行为之上。

        为什么徐少林能够做到这一点?

        除了上文提到的“对农民兄弟的认同感,对记者职业的使命感”之外,还因为与那些抽时间做田野调查的专家学者不同,他是常驻“田野”,而且是所从业报社的“特种兵”,在面对最复杂最棘手的新闻线索时,负有侦察和攻坚任务。这就要求他必须深入一线,而且是最具焦点性和挑战性的一线。也就是说,不要说专家学者,就算是一般记者乃至农村基层干部,也很难积累下如此广泛且深达农村全层次、全角度、全方位的鲜活事例。

        说到鲜活的事例,《中国农村调查》可以说涉及了中国农村方方面面的结点,包括与“三农”有关的财务管理、土地管理、村民自治、农资农产品、务工经商、精神文明、乡村生态文明等。在这方面,徐少林具有优势,而且是具有绝对的优势。

        事实上,这部书是徐少林对自己近十年作为“农民记者”的回视,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经过沉淀、回访、反思的过程,便形成了目前的书稿内容。”因此,这部书堪称是对中国农村发展历程片段的理性记录。

        这部书中的事例具有明确的结论,因为均经过党报的正式刊登。不过,对事例的深层次反思并没有明确结论。也不可能有明确的结论,因为历史在不断发展,因为旧观念具有顽固性和变异性,因为这部书并不是一本单纯的“回忆录”,而是具有延展性或前瞻性的“调研报告”,其记录的事例所反射出的深层次问题,则势必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存在下去。

        解决好农村问题,才能解决好中国问题!

        对于这句话,只要是地球上的人类应该都不会予以否认乃至质疑。

        因此,希望这部书能够对所有关心、关注中国“三农”问题的读者朋友有哪怕一点点的启示。如果非要加一个期限的话,希望是十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