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鲁豫支队的胜利进军,湖西地区党的建设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在苏鲁豫特委的领导之下,党的组织由1938年底的十几个县,到1939年夏迅速发展到20余县,全区党员人数由1200余人猛增到万人左右。基本上形成从区党委到各地、县、区、基点村一整套组织系统。
为了扼制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抗日力量的壮大,国民党一方面宣传“曲线抗日”,一方面也想方设法地推行“排共限共”政策。湖西和山东的其他抗日根据地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
驻丰县西关的日本佐佐木中队设立了日本宣抚班,宣抚班长向野芳树和富山主一主持宣抚工作。他们首先物色亲日分子,积极筹备丰城治安维持会。于是这时便活跃起一个专心想为日本人效力的人物——侯本升。
侯本升十八岁时去东平州当兵,军阀混战时,投靠了驻枣庄的奉系军阀张宗昌部下军长方永昌(“方花脸”),并当上了一名排长。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打垮了张宗昌的部队,候本升只得回家混穷。他常在丰城赌博声内鬼混,在宝篷底下传宝合子(赌具一种),或给赌者点水烟,送茶水,弄几个钱暂时维持生计。日军侵占丰城,乘混乱之际,他跟朱本信搞到了十几条枪,随后又把这些枪支全都诓到了自己手里,伙着他人投靠了丰城的日军,当了汉奸。很快,扩充到了百多支枪,由连长升到了营长。在日本红膏药旗帜下走了太阳运。
侯本升很会笼络手下的兵。每逢随日军出发扫荡,集队时总要先向部下讲几句:“出去不准你们拿老百姓的折鼻针,也不要抬人家的碾砣石磙。”
然后,他又嘻皮笑脸地补充道:“这些东西不值钱。”言下之意,是说不要拿不能用、不值钱的和拿不动的东西。
每次出发抢劫来的东西,候本升总是要先拣挑好的,把那些珍贵的古董玩物、名人字画之类亲自献给日军长官,借以讨得主子的欢心。他的见识是:拾来坷垃砸坷垃。
候本升很会见风使舵,见机行事,他认为必须投得力靠山,官运才能亨通。为了向上爬,他一直寻找进身的阶梯,找来找去,他看准了伪县知县王献臣,便认王献臣做了干爹。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日军把进攻的重点转向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党当局也在敌后建立了苏鲁、冀察两个战区司令部。湖西和山东的其他抗日根据地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
接替苏支的是八路军黄河支队,该队是由鲁西军区杨勇任旅长的独立旅改编而成,有三个团的实力。黄河支队由鲁西挺进湖西地区的消息传来,使心有余悸的国民党丰县地方势力更加愁上加愁。为了扼制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抗日力量的壮大,国民党一方面宣传“曲线抗日”,一方面也想方设法地推行“排共限共”政策。
1939年初夏,江苏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董铎携韩德勤命令,轻装简从,由苏北阜宁、泰州一带动身,辗转经宿迁、睢宁、邳、萧、铜山等县达到丰县,其时丰县县长董玉珏亦弃官逃跑一年之后刚刚偷偷地潜回。
国民党专员董铎将随身带来的韩德勤的密令:即“壮大自已,排除异已”、“限共溶共”的具体内容向董玉珏及黄体润进行了透露。董玉珏、黄体润二人心中暗自高兴,他们正想乘机排除异已。于是,他们首先解除了丰县常备总队政训处主任王效斌、教育科正副科长马昭、梁步庭和宣传队长王少吾等人(这几人是在抗日统一战线时进入丰常的)的职务,并逐出常备队;接着,撤换了经王效斌委任的第一大队教导员李旭华、第二教导员陈云峰等,许多共产党员和抗日义士被冤杀。
董铎在丰西大刘集召开了军民欢迎大会,董玉珏首先在会上致欢迎词:“自丰城沦陷迄今一年多,中断已久的上下级军政组织的隶属关系,今后就能经常联系了。我们离开上级的领导,真是盲人瞎马啊!如今董专员到来了,给我们来传达抗战救国的基本国策和今后的方针、路线,使我们信心倍增,今后,我们会秉承董专员和韩主席的指示,奋勇前进。下面,请董专员给我们讲话作指示。”
稀稀拉拉地一阵巴掌声。
董铎开始宣扬他的“速胜论”,他说:“日寇在中原战场上是不会有便宜占的。我们不战,日寇就会自败,他们进攻到洛阳就会自然完蛋。为什么呢?洛阳者,落阳嘛,再射眼的太阳也是会落的!日寇安得不败?况吾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日寇是妄图吞鲸,岂能下咽?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现在就已经卡在喉咙里了。当然喽,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重建国民党,筹建三民主义青年团……”
董铎最后讲道:“我们的国民党员,三青团员,是领导抗战救国的核心力量,所以大家要积极行动起来,为迎拉即将到来的大反攻而努力奋斗!”
欢迎会后,董铎在史庄约了董玉珏、黄体润等人,商定了发展国民党和三民主义青年团事宜。很快,在董铎的推动下,成立了以黄体润为书记长,包括王汝经、赵道儒、包穆卿、肖增耀、孙裕澄五个设计委员的中国国民党丰县计划委员会,开始登记组织的国民党员,并成立了丰县三青团县级区队,由董玉珏兼队长。
湖西各县国民党政权积极排斥共产党员。国民党丰县六区区长穆伯仁、矬楼乡长包守臣对季庄革命群众进行大逮捕,严刑拷打村干部,不准和八路军有联系。与此同时,黄体润将丰县常备队扩编为七个大队,分别由王朝臣、薛廷燧、渠伯奎、许汝嗣、张明瑛、李旭辰、李星浦兼任大队长,加上新编的程元圣部,共计八个大队,枪支四千有余,五千余众。
1939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决定,撤销中共苏鲁豫特委,建立中共苏鲁豫区委员会(简称苏鲁豫区党委,亦称山东分局第五区党委、湖西区党委),隶属于山东分局。书记白子明,秘书长赵万庆,组织部长郝中士,宣传部长马霄鹏,统战部长王文彬,社会部长赵万庆(兼),军事部长张如,保卫局长孙鹤一,郭影秋、李毅为委员。区党委辖鲁西南、湖边2个地委和萧县、沛县2个中心县委,以及单县、砀山、丰县3各直属县委。区党委机关常驻丰县、单县、鱼台等县边缘地区。
苏鲁豫边区总动员委员会成立。王文彬任主任,高文甫任秘书长。此后,单、砀、鱼等县动员委员会也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建立起来。从此统一了湖西地区的民运工作,工农青妇各群众团体,自上而下相继建立,迅速壮大,同时还广泛建立抗日自卫团。
1939年5月23日,驻砀山的日伪军600多人,在头目土屋的带领下,集结于宋楼,同时配合丰城日伪军,分三路扫荡丰县。
25日晨,在汉奸王献臣的引导下,向赵庄集发起攻击。丰县常备队四区三中队和赵庄村民奋起抗击,至午后,赵庄集失守,四区区长彭元仁、区常备队副队长渠时汉、中队长渠时淑等121人阵亡,78人受伤,40余人被俘,赵庄村民数十人死伤。
6月1日,日军从徐州等地出动1700余人,分为7路,附汽车50余辆,炮20余门,坦克4辆,合击苏鲁豫支队于津浦路东之张山集一带。苏鲁豫支队经过一天的激战,歼敌300余名。战后,苏鲁豫支队主力转移至津浦路西之鲜沟一带山地。6月4日晨6时,又遭敌步骑炮兵2000余人的合击。苏鲁豫支队与敌激战至次日,毙伤日军3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李贞乾的率领“嵩山支队”,在津浦路两侧,指挥杀敌,屡建奇功。转战砀山、宿县、永城、萧县、铜山等地近三个月,温山战斗后,奉命越陇海路北返,准备移防湖西丰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