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敬畏生命


        对于医学生来说,见习和实习都是很憧憬的,因为学习了理论,很想到实践中去检验一下,这样会记得更清楚。给我印象最深的见习是刚开始学习听诊的时候,去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有几个病人教员让我们去听诊。我听诊第二个病人时,感觉这个病人心跳有点不整齐,再仔细听心音,感觉也不整齐,于是我就想到教员讲得心脏听诊要点,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一,心里想着这些要点,对照实际的听诊情况,立刻顿悟:这是房颤。马上请老师来验证,老师说这个人是房颤,初次上阵,旗开得胜,从此就很相信听诊器,在整个行医过程中,听诊器始终伴随从没离开过。

        真正的实习是从广东梅田矿务局医院开始的,记得那是75年的秋天,我们来到梅田矿物局医院,已经是下午下班的时候,和赵勇一起在急诊室,天将黑时,几个农民模样的男人抬着用竹子做的躺椅匆忙走进急诊室, 把一个用被子裹着的病人放在了抢救床上,这几个人表情凝重急切,等护士一进来,他们就用广东话向护士讲述病情。我听不懂广东话,我就看了躺在急救床上的那 个人,那是一个女性,年轻的脸上带着几分清秀,只见她皱着眉头,闭着眼睛,似乎有点难受,气息微弱,这是一个怎样的病人呢?我正在想着什么时,护士走过来,掀开被子,啊?!我顿时惊了一下,这是一个产妇啊,下身没穿裤子,两腿之间看到一个小手。“怎么回事呀?"我不禁失口问到。“生孩子生不出来。”护士回答。“为什么不早点送来呢"?“因为住在大山里面,路远,走了几个小时才到这里”。原来是这样,看样子是被耽误了。

        护士拿了一瓶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很麻利地给病人进行了静脉输液。然后护士就去忙别的工作了,我一个人在那里观察产妇。过了大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突然发现那个搭在外面的小手动了起来,我马上走近抢救床边,试图帮助那个小手,没想到的是,刚刚轻轻地拿着小胳膊,那个小胳膊上的皮肤就有点裂了,吓的我失声大叫:“护士,护士快来呀!”。护士赶快跑过来,这时候小胳膊动的幅度更大了,又过了一会儿,小脊梁露出来了,再过一会儿小屁股也出来了,随后,那个胎儿的随着羊水蜷缩着流出来了。让人心痛的是,这个胎儿曾经是那么近的接近人世间,可是终因妈妈没有力气推送他,让他遗憾的离去。

        后来我仔细分析了这个孕妇送到医院后,没有做其他的检查治疗,只是输了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 待输到近半瓶时,她的身体内补充了能量,就是这点能量促进了子宫收缩,把胎儿推送出来了。我想如果这个孕妇的村里有医生,能够及时给她输入葡萄糖注射液,那么这个小生命能不能被挽救呢?那时候让我就意识到,基层的医疗条件对于广大老百姓的生命是多么重要啊!同时,作为医生,对生命,对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