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波涛滚滚的黑龙江水汹涌澎湃,浪花淘尽英雄事。新上任的县委书记裴治云、必然赶来为巡视员送行。省委常委金大千,邀陈明义三人出去走走。江风伴明月,促膝恳谈到廿三日凌晨。

  裴治云:“多谢领导栽培,请多多指教。”

  金大千:“裴书记,农民出身。我思考当前汤原县委的形势任务,他最合适,能执行路线。一年以后我来验证,看我犯没犯错误。”

  陈明义:“高见,领导水平不同凡响。因地制宜,那几位理论水平高的,我根本犟不过。如果犟诂半年,黄瓜菜都凉了。”

  金大千:“我思路被你引领了,不免有些疑问。当裴书记面说明,我看他是个厚道人。理论水平可能不及前任,但群众基础很好,堪当重任。目前,土地革命和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这两件大事需要你们同心同德,给省委、给人民,交一个合格答卷。裴书记你问他,不行的话把他也调离。”

  裴治云:“土地革命方案我双手赞成,这里战争还没爆发之际,是大好时机。把土地分给农民、穷人,为什么还要一定的钱呢?朝鲜人都是无家可归的亡国奴,闯关东也都是逃荒的。”

  陈明义:“土地是第一生产资料,我们要建立政权必须掌握它。它产生、转化的资本,可维系我们党的存在。第一步、一切权力归农会,农会的权力归县委。辽宁、河北地主阶级势力早已形成。这里还在萌芽之中,还没缓来过吧。

  不知你懂不懂,朝侨的‘民会’组织产生,需中华民国政府批准才行。一级一级的,他的路数可想而知,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你要不是共产党,你能干过他们么?

  你的前任经费从哪里来,领导层的呢子大衣、服装哪里来呢?”

  裴治云:“这我知道,春满同志都跟我交代了。我们有财经办。”

  陈明义:“知道,细情也不必讲。他能供你一饥能管你百饱吗?巡视员会上指出‘与地主资本家、国民党合作’什么意思?现在我也不能深说。

  这一、两万垧地,咱县委不下手更待何时?再让官僚地主得把,不就费劲、麻烦大了。你们的‘民会’很值得注意。这里分土地,先下手为强。现在定下来要点钱天经地义,就怕你管不住。没钱可以赊账,打下粮来交公粮。有些话我不能多说,慢慢你就会懂了。”

  夜幕下,北斗星悄悄移动。两个听众不住点头。

  陈明义:“比方说,天赐良机你当这两万垧地的地主,该如何。”

  裴治云:“那我甘当‘程咬金’。”

  金大千:“挺好,古书没少听。程咬金他是遇见了明君,还有徐茂公。胎喝的——”

  裴治云:“请领导赐教。”

  金大千:“你还是听他说吧,这方面他比我整的明白。”

  陈明义:“前头有路,后边有辙。学习你的前任,跟夏云杰【1】扭大秧歌去呗,多好。后边人还能夸奖‘书记扭大秧歌别有用心’,功不可没。”

  裴治云:“不行,媳妇不让。有功夫还得舂米、打糕,不然……。”

  陈明义:“听媳妇话跟党走,将来必成为名言。

  我问你,一次李步客两人打围路过福兴屯。被你领人围攻、被他俩三拳两脚打的跪地求饶。你还得了一把枪。这事有没有?

  然后金校长、李春满。跟踪一个礼拜,顶风冒雨追步客。来到这里,国际歌声感染下结盟成兄弟,为什么?一个资本家两个一贫如洗的共产党员。

  同时发现秘密。他在走私钢铁,有资本。天下为公思想改变了死刑犯‘李步客’思想。挖空心思拉进党内。

  是不是因为他的财力雄厚,建党需要钱。没有财力的党,永远成不了大器。

  走私,你、我、巡视员。包括崔石泉那样,这里我党的创始人能做到吗?

  逆水行舟阶段得借好八面风帆,外加苏联。

  李步客帮我设想了咱的经济来源,江西革命根据地靠‘钨矿’。咱这里有煤矿,何乐而不为呢。在苏联走私,咱的货币根本就不好使,有大量的白酒就行。因此打出来沈松年这张牌,你不可不知。

  白酒当钱换破铜烂铁、石油、貂皮、毛呢,咱能想到么?有这个条件吗?”

  金大千:“领教。”

  裴治云:“我说上级领导穿的呢子衣服打哪来的呢,朝鲜也没有,有也没钱买,也到不了咱身上。家雀不尿尿……原来如此。”

  陈明义:“你要想当好这个‘大地主’当务之急两件事你需办好。”

  裴治云:“悉听尊便。”

  陈明义:“一、夏云杰的秧歌队人员立即转成土改工作队,深入下去。由崔圭复、丁咸平、蔡玉斌领导进行。干实事,东部全面铺开,先从福兴屯入手向东推进。这一步成功了,明后年再开始打土豪分田地,均贫富。二、这一步也不能不遇阻力,就得成立中国工农红军。保卫土地革命,这是我们南边的经验。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戴鸿宾、李仁根为骨干。这件大事你得亲自抓,请出李福臣。因为暂时他能筹到军饷,尚有军人情节,给他这个给机会应名。成型了再说,因为这支队伍立足点就是正规军。不同于绿林响马起家,不能打家劫舍。依仗他的财力和目前威望,可达到目的。省委领导在此,我想的有没有道理。”

  金大千:“我有权力把赵华瑞同志留下协助。可他手里也没有钱。”

  陈明义:“明白人不用细说,戴鸿宾、李仁根再有能力。这个社会没有钱不是干瞪眼么?占山为王还得有过程吧?咱现在是迫不及待。”

  裴治云:“我可举荐颜庆林、孙铁盘带队。他俩物色一些好样的。确定四十人,都是咱讲习班出来的。”

  “你这四十人得将来有三十个团长的料,你这程咬金才能坐牢江山。

  ……枪的问题。服装的问题。军营的问题。有了军长就不成问题了。

  军长的问题需要首长发话,认定。

  不然,那家伙不一定干不干”

  裴治云:“诶呀天老爷呀,我原来还以为你就像我们那边奉若神明的跳大神的巫师呢。有眼不识金镶玉呀,算计的真好,高人一等啊。”

  天将破晓,三星仄西,远远闪闪烁烁。陈明义:“进屋歇一会儿吧,首长天亮还得赶路。”


  3.32 三人进屋发现大炕上

  随行人员、送行同志。坐卧不等,横躺竖卧都睡着了。

  李步客:“可回来了,警卫员也不带。也不怕蚊子咬,不耨蚊蝇,也不怕让狼叼去。感冒了咋整。”

  金大千:“据说有你在,啥也不用怕。”

  李步客:“造谣,今天晚上是没事了。”

  金大千:“大毛愣初、二毛愣撵、三毛愣出来白瞪眼。大辽河边、黑龙江畔都这么说。天快亮了,别耽误偷渡。抓紧时间开个会,裴书记你说说吧。”

  裴书记:“我不知道你开啥会呀。”

  金大千:“李福臣。

  李福臣:“到!”

  金大千:“委任你为工农红军三十三军军长。中央批准咱满洲将建三十二军、三十六军等四个军。都在运作之中。”

  李福臣:“不太合适吧!”

  金大千:“你是不是共产党员?”

  李福臣:“是!”

  金大千:“这是命令。”

  李福臣:“是。”

  金大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李福臣:“是。”

  金大千:“赵华瑞留下配合你,做政治工作。苏联这次会议他就不用去了,归你。”

  裴书记交过一纸名单,李福臣郑重地接过。敬了一个军礼,响起一片掌声

  金大山:“散会,过江。”

  陈明义:“不吃饭了?”

  金大千:“三天两天不吃饭饿不死。”

  太阳刚露头,三只搬桨子,江雾笼罩去了对岸。


  3.33 《戴鸿宾传》描述了1932年10月10 那一天。已牢记史册。“10月10日我们一行五人按着裴书记指示,秘密给我一张地图。从七号屯出发,背着背包,抬着三个麻袋。沿着铁道线,向南走到半截河火车站。转道半截河沿,朔源西北而行,到了源头一个废弃的土围子【2】,现在变成了宏达兴马场。刚坐下来,一个披着破棉袄,背着背包的青年人走进了土围子,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写着号码的红布条交给了高丽王。高丽王拿出一个本子,在上边看了一下,笑着对他说:‘欢迎你,陈殿英同志,你被分配在了第一小队,这位是小队长戴鸿宾同志’。

  由于选拔的游击队员来自全县各个村屯,李福臣和高丽王并不认识,中心县委让各个区支部的书记交给每个选定的游击队员一个带有编号的红布条作为报到的凭证。

  快到晌午,选定的40多游击队员基本到齐,2人因病未到。队员全部为男性。其中汉族7人,朝鲜族33人。大伙按自己所属的小队,分成了三堆,席地而坐。

  赵华瑞讲话:同志们!从今个起,咱们的队伍就拉起来了,大家伙就都上队了。咱们和张学良奉军不同,更不是祸害老百姓的胡子。咱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人民子弟兵。是打日本子、打地主老财的红军。亡国奴的的滋味不是人受的,老百姓都指望着咱们这些人。咱要保护咱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不受日本子欺负。咱们都是党团员和坚决分子,咱们要给中国人做脸、争气,就是让日本子打死了,也不能装熊……

  这时,不知是谁拍起了巴掌,紧接着,掌声一片。

  然后他说请军长训话。谁也不认识,威风凛凛,大高个不言自威:都站起来,按小队。按大小个站排,队长打头。松松垮垮的不行,从今以后。

  我叫李福臣,省委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派我来当军长,番号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一中队。政委讲的明明白白。不用我多说,我向大家宣布几条纪律: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坚决保护群众利益、不拿老百姓的东西、尊重妇女、作战勇敢……

  听明白了吗?”

  大家齐声回答:“明白。”

  “我说的写成文件。”

  军长掏出裴治云交给他的名单让参谋长点名。认识认识大伙。

  戴鸿宾想起来一件事,“报告军长:县委书记和陈明义让我转告你。你手里的名单有二十人暂时留在夏云杰秧歌队,转为土改工作队。等到时候再过来。”

  军长:“参谋长,训练、训练从新编队。分步兵、骑兵、后勤。赵政委,教文化,新兵连得严点。”

  李仁根标准军礼:“是。”

  赵华瑞:“对”

  军长打量打量陈殿英【3】问话:“哪来的?”

  “东三堡。”

  “那屯子?”

  “郭戗子。”

  “在那旮沓儿?”

  “半截河子下头,火车道东。”

  “你爹是干啥的?”

  “扛活的,齁吧。”

  “你怕不怕死?”

  “谁不怕死,你不怕呀?”

  “滚犊子!你这样的不能要。”

  戴鸿宾:“革命不怕死,怕死不当兵!”呼号声响彻半截河。半截河原来是马场修的,防止马越界走失。发源于格金山,上游格金河,下游格节河。后来在此生出水库、半截河,历史悠久。


  注释:

  【1】夏云杰:年少时期交结纨绔染上毒瘾,被慈母扫地出门。重山哥哥挽救成功参加革命,提供经费成为中共汤原中心县委秧歌头。后来起到重要作用

  【2】半截河上游土围子:漠河金矿发迹的沈松年转移到汤原,格金河金矿的故居,还不够屯。成为划地委员后迁到鹤立街定居。

  【3】陈殿英‘滚犊子’:旧军人习惯,下马威一举。威慑了所有新入伍的战士。此人后来也是抗日队战士,被敌人撵吐了血。有命、无名。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