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当初,为了符合申报回归日本定居的条件,在美子递交申请之前,华阳就同美子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其实,在他们去办理离婚手续之前,俩人就已心平气和地将一应事项都协商好了,甚至连向法院陈述离婚的理由都是俩人商量好了的。去法院办理离婚手续时,由于法官们也觉得他们是两相情愿的,并且没有任何异议和纠缠不清的事情,因此,办理起来便十分顺利,不到两个小时便办理完成了。

  当他们走出法院时,不巧,迎面遇见了华阳大学时的一位男同学——常思,常思见他俩从法院里走出来,觉得十分奇怪,他瞪着一双惊异的眼睛问华阳:“华阳,怎么是你们夫妇俩?你们怎么了?为什么从法院出来?出了什么事情?难道……”华阳不觉有些慌乱,他怕这位老同学看出他们刚刚离了婚,便支支吾吾地说:“没什么……没什么……我俩去法院找一位熟人,办点儿事……办点儿事……我们走了……再见……”他边说边拉起美子,就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似的,一溜小跑逃之夭夭……在他的意识里,仿佛走进法院去打官司总归是件十分丢人的且不够光彩的事,尤其是与自己心爱的人来打这种离婚官司,他觉得更加丢人,特别是因为在此前的那些年里,无论是他们婚前的恋爱期间,还是他们婚后的这六年里,他们的恩爱在亲戚、朋友以及同学中间是出了名的,许多人都把他们当作恩爱夫妻的楷模和样板看,可现在,突然间发现他俩离了婚,尽管这种离婚并不是感情破裂或是情变及出轨之类的龌龊事引起的。可是,只有他俩心里清楚,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办理金瑛回国手续的一种权宜之计,可是,这种话他们却是不能对外人说的,因为那样一来,一旦传扬开来,外界就会知道他们办理离婚到底是为了什么,仿佛是在弄虚作假似的,如果传到了公安局外事处,那么,对美子办理回国手续的事就会带来许多麻烦或障碍,很可能她的回国定居手续的批复就会搁浅甚至于不被批准。

  他们“奔逃”了一段路程后,发现已经甩开了常思,这才放慢了脚步,美子说:“你看看,咱们现在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似的,弄得这么狼狈。”

  华阳说:“可不是嘛,可是不这样做不行啊!现在千万不能旁生枝节。”

  美子说:“是啊,你做得很对,我想起了,伊藤跟我说过,他们一家的回国手续一直被搁置了十几年而不批,原因就是因为伊藤的养母在为他出具了证实他是日本孤儿的手续之后不久,她又出尔反尔地予以否认了,造成了伊藤为了回日本而弄虚作假的口实,因而一拖再拖,至今不予以批准。因此,咱们还真得十分谨慎。为了避免意外,我还真得抓紧提交申请,免得夜长梦多。”

  华阳和美子已经办理了离婚手续的消息还是传出去了,不久,就有人来找华阳,他们找华阳为的是要给华阳介绍对象。与伊藤家住同院的一家姓尚的人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市歌舞团工作,已经结婚生子,还有一个未婚的小女儿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市妇联工作,叫尚小月。尚小月平时见了华阳总是含情脉脉的样子,眼神里总有闪闪烁烁的光波在闪烁,人们把它叫做“秋波”,正像古诗中“秋波横处皆有情”的诗句描写的那样。她的母亲早已发现了小女儿心思,母亲很疼爱这个小女儿,知道她对华阳很有好感,便早已在心里盘算好了,也想等待着美子一旦回国去了,就抓紧促成小女儿的心愿。现在得知华阳已经与美子办理了离婚手续,尚母便直截了当地问起女儿对华阳到底有什么想法,小月便向母亲坦诚地倾吐了自己的心思,表露了对华阳的爱慕之情。尚母立即行动,她先找到伊藤的夫人,她说:“我听说,华阳和美子已经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看来美子是肯定要回国去了,而华阳不能跟随去日本,那么,他就一定会再结婚成家的,对吧?我想请你帮个忙。”

  伊藤夫人问:“要我帮什么忙啊?”

  尚母说:“我的小女儿小月对华阳挺有好感的,我对华阳这孩子也很看好,我想请你从中做个大媒,帮我们透个话给华阳,希望他能对我的小女儿有所关注,先有个心理准备,等待美子回国后他们再进一步处对象,好不好?”

  伊藤夫人又问:“你是知道的,华阳这个人虽然不错,是个好小伙子,可是,他毕竟是个结过婚的人,又带着个只有六岁的女儿(当时红雨的抚养权还未变更),而你家小月还是个黄花闺女,你们不觉得不般配,不觉得很吃亏吗?”

  尚母笑着说:“不,不,我们不觉得不般配,也不觉得吃亏,因为我的小女儿早已对华阳心生爱慕了,俗话说‘知女莫如母’,我了解她的心思。我和她爸爸也商量过了,只要华阳同意,我们这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只求你能从中成全就好了。”

  过了不久,那个在歌剧院工作的弹钢琴的俄侨姑娘李英在听说了华阳与美子已经离婚的消息后,因为她早已与伊藤全家十分熟悉,她就自己亲自出马也来找伊藤夫人,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有一天,在伊藤家里,伊藤夫人趁着旁边没有别人的时候,她悄悄地对华阳提起了上述两个女孩儿托她提亲的事,她说:“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对你惦心上了,已经有两个姑娘主动找我,让我向你提亲了,而且还都是黄花大姑娘呢!这两个姑娘与你都是十分熟识的,条件可都很不错,你可要认真地考虑啊!”

  听了伊藤夫人就把那两位女子的爱慕之情合盘托出。华阳没有直接表态,而是说:“大婶,这事我需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一方面是因为我不想这么快就匆匆忙忙地再找对象,毕竟我与美子刚刚办理了离婚手续,而且美子还没有回国,我们还在一起,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是结过婚的人,而她们却都是未婚的姑娘,我不能让人家陪伴我这个拖带着女儿的二婚之人,耽误了人家的未来。”

  伊藤夫人说:“我看既然美子已经铁定了要回国了,你又不能跟随去日本,你就肯定要再婚的,这事也不能太拖延了,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你可别轻易错过了,可以从她们之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你心意的,先在心里挂个号。现在你该怎么照顾美子她娘儿俩还怎么照顾着,一旦美子真的走了,你们再正式开始相处不好吗?你先有个态度,我好给人家一个初步的答复,好不好?”

  华阳说:“大婶,我说先让我思考一下,是我要先与美子透透话,因为我早已想好了,就是美子走了以后,如果我再婚时,我要选择的未来配偶,也必须是对我与美子的所有的情况都是十分了解的,并且是能够充分理解的,对于我与美子之间的今后的联系以及往来她是能够接受的,是能够支持我们之间保持正常交往关系的那种人。请容我与美子商量一下,一两天就给您答复,绝对不会拖延,不会耽误人家的,您放心好了。”

  晚上回到家里,华阳就将伊藤夫人所说的一切,都如实地向美子做了全面地复述。听了华阳的复述,美子略微沉吟了一会儿后,说:“真是想不到,这么快就有人向你投来绣球了,看来,她们是早已看中你了,对你已是暗恋好久了。看来,我真是不应该就这么走了,我现在真的有点儿后悔对你放手了,但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可是,我对你的未来还是挺有想法的,我相信,咱们还是有感情的,我希望咱们之间的联系还是要保持下去,因此,我也衷心希望我走后,你再婚时能够找一个十分熟悉咱们并对你我知根知底的人,关键是要对你我的关系能够充分理解的,也同情咱们并支持咱们的人。我也早就在思考和寻找这样的人。”

  华阳听出她的话里有话,好像在她的心目中已经有了人选了,就急切地问道:“听你这话里的意思,好像是你早已有了这样的人选了,是吗?”

  美子微笑着说:“是啊,自从决定我回国定居那时起,我就一直在为你今后的生活及未来绞尽脑汁地思虑着这个续弦人选的问题,现在我已经有了一个对咱们最为合适人选,我确信你也会满意的。”

  华阳急切地问道:“美子,你快说,她是谁啊?”

  美子哈哈大笑说道:“怎么,你也开始猴急了不是!先别着急嘛,会让你满意的。其实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个人我保你满意,也最能让我放心!”

  华阳见她仍然在“卖关子”,就伸手把她拉过来,并用一只手伸到她的嘎鸡窝里,一边膈肢她,一边追问:“快说,快说,别再给我‘卖关子’了,再‘卖关子’我可要狠狠地收拾你啦!”

  美子被膈肢得浑身痒痒的,她只好告饶:“好,好……我告诉你,就是郝华了。你觉得如何?我觉得她是最好的人选,因为她的姐姐是咱俩的同班同学,毕业这些年来,咱们与她家一直往来不断,相处和谐并亲密无间。再说了,郝华这姑娘的人品和相貌都十分出众,她的心眼儿也很好,我发现她的眼睛很清澈,很干净,心地很善良,是个好姑娘,她还帮咱们照顾过红雨呢!这么长时间以来,她和红雨的感情也很好,如果我一个人走了,把红雨留给你们,我相信,她会对红雨很好的,如果我把红雨带去日本的话,她对于咱们之间的书信往来或是将来的来往,也是能够理解和支持的,这样不是很好吗?不是两全其美吗?比较起来,她比那两位要好一些,你觉得如何?”

  华阳细细一琢磨,也觉得美子说得很有道理,她说的这个人选确实是个最佳人选,其实在他的心目中,他对郝华的印象一直都很好。他从心里佩服美子的聪明才智,便点头说:“还是你想得周到,真是个聪明绝顶的好办法啊!好了,我就听你的,明天我就去告诉大婶,让她们不必为咱们操心了。咱们今后的生活和接续你的人选问题就由咱们自己来安排吧!”

  在回国前,美子不忘临行荐贤,不仅为华阳充当着婚姻参谋,而且还找她的好同事王顺利以及好同学钟义及章慧,拜托他们,在她走后,一定要经常来看望华阳,多关照他的生活,多开导他,为他做个“婚姻参谋”,多劝劝华阳一定选择郝华。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