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局大动荡,思想大解放。随着五四运动逐渐进人高潮,全国上下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风起云涌,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在这种形势下,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思想界两位领军人物李大钊和陈独秀意识到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南陈"和"北李"秘密协定,分别在南方和北方建立起了共产党组织。在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人士的奋力推动和组织下,各地早期的地方党组织相继成立。至此,成立全国集中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水到渠成。
1921年7月23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和受陈独秀委托参会的武汉小组代表包惠僧,共13人,另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会议的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庄严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公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党的中央局成员、地方组织的代表等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他们是:陈独秀、张国焘、李达、杨明斋、罗章龙、王尽美、许白昊、蔡和森、谭平山、李震瀛、施存统。大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然而,虽然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从而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会代表在郑州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军阀吴佩孚丢弃保护劳工的假面具,命令军警用武力加以阻挠和破坏,并封闭总工会会所。于是,总工会当即组织全站2万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并将总工会移至武汉江岸办公。2月4日总罢工开始,
全线所有客货车一律停开,长达千余公里的京汉线立即一路瘫痪。2月6日,湖北工团联合会和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发动武汉各工团代表2000余人赴江岸慰问,并和万余名铁路工人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2月7日,曹银、吴佩孚等派大批军警分别在长辛店、郑州和武汉江岸等处进行血腥镇压,工人被杀40多人,伤200多人,被捕60多人,遭开除1000多人。林祥谦、施洋及京汉铁路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史文彬均被逮捕。林祥谦被捕后,因拒绝下令复工而慷慨就义,施洋也在武昌被杀害。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特别是"二七惨案"的血的教训,让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1922年秋,侯绍裘由朱季恂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1923年初,孙中山开始改组国民党,老党员重新登记入党。4月,侯绍裘和朱季恂由邵力子介绍,重新加入国民党。这时,松江只有他们两人为新的国民党党员。6月初,侯绍裘、朱季恂等在醉白池联合各界爱国人士组织成立"松江救国同志会",此会以反帝反封建和声援孙中山为主要出发点。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瞿秋白、张太雷、谭平山、向警予、邓中夏、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大会的中心思想是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大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等9人为中央委员。
同年7月,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为贯彻党的三大决议,积极开展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工作。当组织上知道热血青年侯绍裘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经历后,特别派委员邓中夏和王荷波同志到松江联系侯绍裘,指导松江地区的民主革命和建党工作。邓中夏几次来到景贤女中,同侯绍裘联系交流。这一年的秋天,侯绍裘意志坚定地成为松江地区第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至此,侯绍裘团结组织进步青年和进步人士成立"三五社"(意含"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并受中共上海党组织委托,在景贤女中建立了以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松江县党部。同时,景贤女中也成了秘密发展中共松江党组织的最早基地。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新三民主义"。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四分之一)。会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祖涵、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省级和县级国民党党部。
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2
侯绍裘回到家乡松江接办景贤女校不久,姜长麟便与侯绍裘等经常联系,他们在一起热切探求改革社会、推进松江革命之大计。对此,辉麟和兆麟都知晓,也非常支持弟弟参与这一革命事业,并且在相约回北仓桥看母亲时,都会一起交流心得,讨论一些社会问题。1923年5月1日,侯绍裘与朱季恂、高尔松、姜长麟等创办了革命刊物《松江评论》。这本刊物以"批评地方时事,唤起革命精神,介绍新的思想,提高民众常识"为宗旨,积极促进社会改造。
侯绍裘在《松江评论》上发表《"五四"纪念和五月中其他各纪念节之关系》,提出∶"中国的问题,唯有打倒国际侵略主义,才是根本的解决;军阀政府已变成外国侵略主义的爪牙,必须一齐打倒,而要打倒国际侵略主义……"这些观点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姜长麟也发表了多篇文章,坚持民主立场,在积极反帝反封建的同时,大力批判资本主义,宣传社会主义。
姜辉麟每每拿到《松江评论》,总爱不释手地带回家,晚上一篇一篇地认真阅读,并不时地赞扬和勉励弟弟长麟多写一些鼓舞人心的文章发表。1923年的暑假,长麟、还麟参加了上海大学开办的暑假讲习班,他们聆听了邓中夏、陈望道等人讲课,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不久,长麟、还麟在侯绍裘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长麟还担任了国民党松江县党部监察委员。
中国共产党高举的反帝反封建之旗,姜辉麟此时虽然还未对此有特别清晰的认知,但对国共合作的意义,她逐步有了感受,这份感受来自侯绍裘邀请恽代英、萧楚女、沈雁冰、施存统、杨贤江、邵力子、柳亚子、陈望道、叶圣陶、杨杏佛等人来松江进行的各场演讲。这些演讲或在景贤女中,或在松江图书馆,但大多是在松江最繁华之处醉白池公园的一个讲习大厅,这里可容纳更多的松江各校青年和各界人士前来听讲。
这些名人革命家来松江演讲时,辉麟和兆麟承担了演讲集会前的全部会务和接待服务工作,与此同时,姐妹俩自然也一场不落地悉心听讲。辉麟的二弟还麟认真记录了施存统等人的演讲,并把演讲稿整理出来发表在《松江评论》上,小弟余麟也常跟着姐姐哥哥去听讲。这些演讲有的宣传三民主义、社会主义,有的讲工人运动、妇女解放、破除迷信,还有的讲自然科学、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一场场精彩的演讲,不仅开阔了景贤女中学生、松江青年与许多人民群众的眼界,也在松江大地上播撒了革命的火种。由此,辉麟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觉悟,也懂得了"要解救中华民族,必须砍断帝国主义的魔爪,挣脱封建主义的锁链"……
1924年春,毛泽东、罗章龙在侯绍裘的陪同下,由黄浦江边码头乘小艇到松江县,推动成立了国民党江苏省临时省党部。之后,侯绍裘主持了国民党江苏省临时省党部工作。
景贤女中在承载教导任务外,又多了国民党松江县党部和国民党江苏省临时省党部的两个工作机构,来来往往的人也多了起来。这时,一向在侯绍裘眼中活泼开朗、肯学会学、工作严谨、机智灵巧的姜辉麟,便成为侯绍裘在接待两个党部来人和商谈时的主要帮手,负责接待服务和有关文件的刻印、分发、邮寄工作,姜辉麟披星戴月且不亦乐乎地忙碌着。对此,她的公婆、丈夫和孩子自然是多有埋怨,但辉麟只能起早摸黑地多做些家务,平时多买些时兴的糕点零食和好看的布料给孩子和公婆,哄他们开心,多争取家人对她的理解和支持。
辉麟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了,她自觉没有尽到贤媳、贤妻、贤母的责任,内心很愧疚。每当夜晚回家看到两个幼小的孩子躺在丈夫身旁挂着泪痕而睡时,她心酸的眼泪总会止不住夺眶而出,总是忍不住轻跑到门外掩声哭泣一会儿……好些日子,辉麟没有能搂抱着孩子睡觉了。
清晨,有时孩子还没睡醒,她就要悄悄地离家去工作。有时,孩子醒来第一声叫喊的就是∶"阿妈,我要阿妈,我要阿妈抱一下,我要阿妈带我出去玩……"
此时,辉麟只能一一抱过孩子亲一下说∶"好孩子,阿妈今天学校太忙,不能带你们出去玩,改天阿妈一定带你们出去玩,今天就让阿爸带你们出去玩,好吗?"
"不,我们要阿妈和阿爸一起带我们出去玩。"
每当这时,辉麟总是千哄万哄,忍着内疚的泪水跑出家门……
3
1924年8月,齐卢战争爆发。直系军阀江苏督军齐燮元与皖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争夺上海地盘,区位特别而又经济富裕的松江,自然成了这两路军阀你争我夺的战略要地。激烈的战火很快就烧到了松江大地,两路军阀仗着手中的枪炮,迅速在松江展开了拉锯式的侵占和掠夺。匪军们每占一处就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松江城陷入一片混乱惊恐之态。大户人家早得消息,悄悄雇车船带上贵重物品到上海市区去避难;中产人家惶惶整理家什,纷纷逃到乡下亲戚家;广大百姓或是紧抵大门不敢露面,或是悄悄让女人和孩子去乡下躲避。松江所有的学校自然是无法上课的了。
侯绍裘与朱季恂经过一番商酌,决定将景贤女中迁至上海市区。当即,侯绍裘和朱季恂前往上海寻找校迁之地。经过努力寻觅,加上侯绍裘与朱季恂接办景贤女校并改革创新的影响力,他们得到了同样因避战祸迁到上路宝通里的苏州乐益中学校长张冀牖先生的支持和帮助,决定先借用苏州乐益中学腾出的一些校舍来安置景贤女中师生。
入秋时,景贤女中纷繁复杂的搬迁工作终于完成。这样,景贤女中总算开了课。辉麟和兆麟从早到晚为学校搬迁已忙碌了一个多月了,战乱中的松江家人现在怎么样?辉麟的四个孩子在家,最大的才七岁,最小的才一岁多,刚断奶不久。家里虽然请了阿姆帮忙,但这兵荒马乱的,辉麟怎能不担心孩子、不想孩子、不想家呢?姐妹俩自然都很想回家看看,但是由于学校刚开课,还有很多工作要理顺,她们姐妹俩不能同时请假回松江看家人。兆麟便让妹妹辉麟先请假回家看看,探个信。
早晨天刚放亮,辉麟拖着疲惫的身躯,振作着精神,叫上黄包车赶往车站,去坐开往松江的客班车。虽然上海到松江城只有几十里路程,但又是坐车,又是摆渡船,又是步行,折腾了一上午才到家。一个多月没回家了,松江城已是纷乱不堪且满目萧条。虽然,此时这里还没有战火纷飞,但沿街的许多商铺和住家都已关门上锁。她沿府前大街走到百岁坊,婆家是"铁将军"把门,她惊恐地从门缝向里看,家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人在。她再到北仓桥中心弄的阿妈家,也是"铁将军"把门。辉麟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口,她惶惶地四下找人打听之后,才知家里的人可能搬到乡下去了。
4
好在辉麟还知道婆家与娘家乡下亲戚的住处,连忙找到一辆专门送客下乡的三轮车赶往乡下。辉麟先是找到了阿妈暂住的一个表叔家,看到阿妈一切安好,心里总算先松了一口气。
阿妈见辉麟来了,非常开心,也少不了一番关切。
辉麟迫不及待地问阿妈:"先别问我怎么样,我的孩子们和勖哉在哪里,您知道吧?"
"你不要急,他们都很好,没事的,你们一大家都来乡下了,在勖哉的姨妈家,她家的房子多,好住的,就在前面一个庄子。你还没吃饭吧,你先坐一下,你表叔、表婶出门有事去了,我给你热点菜饭去。"
辉麟和阿妈一起去到厢房,辉麟帮阿妈在灶台下烧火。阿妈一边热饭菜,一边继续说着从松江搬到乡下的事:"我和你婆婆家都是十多天前搬到这乡下亲戚家暂时避一避的。松江城要有战事的风声很大很急,城里人大多心急火燎地跑了。我原本不想来乡下,你家的勖哉特地跑来我这里,要我赶快和他一起去乡下避一下,他说:'阿妈您在这里开推拿门诊很招人眼,而且现在松江的老老少少都跑得差不多了,过几天松江城就要有军阀来争地盘了,满城是战火,您还在这里那是很危险的。我已雇好两辆大马车,您今晚简单地收拾一下,明天天一亮跟我们一起走。辉麟她们的学校搬到了上海,她们应该还是安全的。'就这样,我随勖哉雇的马车一起来到这乡下了。"
听了阿妈的一番话,辉麟的心总算是落到肚子里了。辉麟同时告诉阿妈:"兆麟姐和弟弟长麟、还麟、余麟的情况都还好,您老人家放心。兆麟姐本想和我一起来看您的,只是学校搬到上海后刚开学,事务太多,我们不能都请假,就让我先来看看您,她过一阵就会来看阿妈的……"
已是下午三点,辉麟饿极了,大口大口地将阿妈热的饭菜全吃下了。阿妈见辉麟吃好了,便说:"走,我现在就领你去前庄,你的几个孩子每天都在念叨你呢!"
在路上,辉麟还听阿妈说:"这十多天来,我都是在勖哉那儿帮助带孩子的,因为请的那个阿姆回家忙稻谷了。昨天,那个阿姆回来了,我才搬到你表叔家来住的。"
这个村子不算太大,但村庄的树木较多且很高大,村庄的房屋排列得很整齐,村里的房屋大多是窗台以下是青砖砌筑,窗台以上泥砖垒砌。从村西侧面一条小路来到村民住房的前面,向东过去四家,是一座特别的青砖作墙、屋面为黑色小瓦的明清样式的四合院,两个大人正带着四个孩子在门前玩耍。
"辉麟,你看到了吗?四合院门前的四个孩子,不就是你的孩子吗,勖哉和阿姆也在呢。经纬、宗英,你们快来,看谁来了?"
"是的,这是大儿子黄经纬,大女儿黄宗英,小儿子黄宗辕,小女儿黄宗杰。"辉麟说着四个孩子名字的时候,泪水已在眼眶里打转了。
经纬和宗英两个大点的孩子看到了阿妈,当即双双"哇"的一声哭喊着扑向辉麟:"阿妈,你到哪去了,怎么不回家来看我们?"
"好久没看到阿妈了,我们都想阿妈!"
辉麟蹲在老屋门前,张开臂膀紧紧地将两个孩子搂在怀里。
"好孩子,不哭,阿妈来看你们了。学校最近搬家,太忙,阿妈也想你们。"
当丈夫黄勖哉和阿姆将两个小点的孩子也抱到辉麟面前时,孩子们愣了好一会儿,才也"哇哇"大声哭喊起来:"阿妈,我要阿妈!我要阿妈!"两个小的一边哭一边扑进了辉麟怀抱。
四个儿女紧偎在阿妈怀中委屈地哭泣着。听到孩子的哭喊,辉麟的阿公、阿婆也来到了门外。此时此刻,辉麟百感交集,情感冲破了闸门,泪如雨下地放声和孩子们抱哭在一起:"乖孩子,阿妈也想你们!阿妈真的也很想你们……"
5
一家人终于在一个不属于自己家的家里开心地吃了一顿团圆晚饭。饭前和饭间,辉麟向阿公、阿婆、丈夫及夫家的亲戚讲述了近来松江、上海及景贤女中的有关情况,并痛诉了帝国主义和各路军阀欺压人民的罪恶行径,也讲解了民主革命和国共合作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希望。尽管公婆和丈夫勖哉都是读过书的明理人,他们也非常痛恨外国列强和国内军阀给社会大众带来的苦难,但他们还是希望辉麟能离开景贤女中,回来照顾家庭和孩子。
四个孩子和阿妈玩闹了一个晚上,终于在阿妈的故事会里一个个眼皮打架睁不开了。两个大孩子由阿姆哄着带去睡了,两个小孩子由辉麟呵护着入睡。
夜深了,窗外一轮明月挂在天上。辉麟悄悄起身下床,用单被将两个孩子的小肚皮盖好,放下蚊帐,拉着坐在一旁的勖哉轻步地走到门外的打谷场上。辉麟有话要对丈夫说,她知道丈夫一定也有话和她说。
乡下的夜风吹在身上更觉得凉凉的,几只萤火虫在夜空里飞来飞去,打谷场边沟塘里的蛙鸣不时清脆地响几声。朦胧的月色之下,勖哉拉着辉麟柔柔的手,饱含真情地凝望着亲爱的美丽的妻子。
"焕琳,你在学校做事,应该比我更清楚,现在社会真的很动荡不安,外国人侵略欺压我们中国人不说,那国内的军阀混战又如此激烈,你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已是四个孩子的阿妈,什么民主革命,什么新三民主义,什么反帝反军阀,那是政府的事,那是社会大人物的事,我们只是普通的小市民。焕琳,我求你还是辞去景贤女中的事务,回来和我与孩子们一起生活,阿爸阿妈以及你的阿妈年岁也渐渐都大了,家里也真的需要你回来呀!还有,现在局势这么乱,听说你还经常在一些地方抛头露面搞什么宣传,现在学校又迁到了上海,我真的每日都担惊受怕的。"黄勖哉亲切地呼唤着"焕琳"的名字,恳求妻子辉麟回来就不要再离开家了。
"祺康,你的话句句真情真切。我和你结为夫妻以来,一直大多忙在外面,对阿公阿婆的敬孝、对你和四个孩子的爱都太少,做媳妇、做妻子、做母亲,我都深感有愧。是你,一直任着我的性子,十分理解我、支持我、关心我,还在阿公阿婆面前帮我圆说,在孩子们面前帮我圆说,这些我都深深地珍藏在内心里,我真的是万分地感激你。不过,我现在暂时还不能离开景贤女中,不能离开民主革命的宣传阵营,因为我所做的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为全中国人民的美好明天!祺康,真的对不起,请你原谅我,现今我真的不能离开学校,但我一直爱着你,爱着我们的孩子,爱着我们这个家!"
辉麟说完这一番肺腑之言,已是泣不成声地依偎在丈夫勖哉的胸怀。勖哉既理解妻子的追求,但更多的是心疼妻子和四个孩子,他紧紧地将辉麟搂在了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