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华阳所在文史一班的第一任班主任是方有田老师,这是个精明强干的人,他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散文、随笔等作品经常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他所教的学生中有许多人在高考中取得了高分,并且考上了名牌大学,还有的学生刚刚高中毕业由于家境困难等等因素影响无法继续升学的,也都能因学识卓越而迅速就业。方老师有一个“得意门生”,名叫季利,就因为当时家庭生活困难,急需立即就业,毕业后在方老师的悉心指导之下,不久就在一个市级报社招考编辑和记者的考试中,以前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记者的职位,这让季利不仅解决了家庭困难问题,而且谋取了令人仰慕的不凡职业。方老师在他大学毕业后这短短五六年的教师生涯中,就培养出数以百计的拔尖人才。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的个头和容貌实在是有点儿对不起观众,他不仅个头太矮,而且其貌不扬,如果他与自己的学生们随意地混杂站立在一起的话,他便立即会被那些高大而秀颀的学生们所淹没,不了解情况的人见了,都会以为他只不过是个高中生,而且是个弱不禁风且瘦小枯干的弱小者呢!在有些学生的眼里,他不像一般老师那样高大而冷峻,从气质上和气势上,他都很难对他的学生们形成一种震慑力和压制力。
然而,方老师确实是个十分认真负责的教师,他平时对同学们要求十分严格。王金桃、李茹、隋霞和裴大珍等四人经常在自习时间偷偷地去看电影的事很快就被方老师察觉了,他曾经几次在班会上不点名地批评过她们。虽然方老师没有点名,可是,由于她们的行动早已在班上成为了半公开的不是秘密的“秘密”,所以,这种“没有点名”的批评,其实就等于是公开点名的批评,而且这种批评还不止一次。因此,方老师每批评她们一次,她们对方老师的怨恨之情就增添一分。在怨恨之余,她们就在私底下策划着如何设法报复方老师一把。为了实现报复的目的,她们十分留心方老师的一举一动。经过多日的细心观察,她们发现方老师对班上的一个长得十分秀气的女生朱玉——一个原本十分单纯而又娴静的小女生好像格外地关照,甚至于他看朱玉的眼神都有些异样。
有一次在作文讲评课上,方老师首先拿起一本作文本高声而且一字一顿地讲道:“本次作文……朱玉最好……写得……最美也最动人,让人百看不厌,但是,如果再修改一下,就会更加十全十美了,至于如何修改、修饰嘛……待课后再找时间,老师找她单独面批……”
不待方老师这种大喘气式的“奇特讲评”讲完,裴大珍就在下面与李茹等其他同学嘀咕开了:“老师今天讲评怎么大喘气了,他平时可不是这种讲法哟!他这是在讲评作文,还是在讲评作者呢?真是莫名其妙……还要什么‘单独面批’呢!真是太可笑了,嘻嘻嘻……哈哈哈……”接着,又有几个同学附和着议论开了,课堂里顿时一阵骚动,秩序大乱……
朱玉听了这些议论,不觉面红耳赤而且坐立不安起来,她羞答答地低下头去,坐在那里不住地扭动着身子,显得十分不自在……
又过了几天,裴大珍们又发现,不知道为什么,朱玉好像有些魂不守舍并心事重重的样子。经过分析,她们一致认为,方老师和朱玉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非比寻常的事情。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们的判断居然是准确的。事情是这样的:方老师本是个年轻教师,他刚刚从师范大学毕业不久,年龄也比他的学生们只大了五六岁而已,也是个青春年少且才华横溢的小伙子,还是个未婚青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被朱玉的如花容貌以及单纯而娴雅的气质所深深地迷醉了。说实在的,那小女生的确单纯得就像个初中生或小学生,心地纯净得有如秋天里的蓝天和白云!
在经历了一段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剧烈而又痛苦的斗争之后,方老师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思,情不自禁地给朱玉写了一封求爱信。
朱玉接到求爱信后,展笺细读,她被信中那一字字、一句句火辣辣的言辞以及字里行间流泻出来的激情所深深地感染了,她那原本单纯的懵懂之心开始变得不再单纯,她那原本娴静的少女情怀开始变得不再娴静,而且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燥动……起初,她只是沉默着,并不做任何回应。然而,她越是沉默,方老师就越觉得她是那么的单纯而可爱,于是,接二连三地又给她写了好几封信,而且那些来信中的表白也越来越大胆,越来越直言不讳了。她的芳心被撩拨得就像已经沉睡了许久的花花草草在春光里正在渐渐地苏醒……
有一天,朱玉又接到了一封厚厚的求爱信,她急忙躲藏到一个比较隐蔽的角落里去阅读,读着读着,她的脸颊越来越热,心跳越来越快……刚刚读完来信,她就听见好像有人由远及近地正向这里走来,心慌意乱中的她将信往衣兜里一塞就向教室跑去。不想,她于慌乱之中并未将信装进衣兜,那封信竟在她毫不知觉的情况下滑落到了地上。其实,她越是慌慌张张,越是鬼鬼祟祟,反而越是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尤其是引起王金桃、李茹、隋霞和裴大珍等四人的注意。
待朱玉跑开之后,这四个女生就来到那个隐蔽的角落,她们发现了那封遗落在地上的信。四人争抢着阅读那封信。当她们每一个人都看明白了信的内容之后,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诡异的笑容,一方面,她们觉得终于弄明白了方老师和朱玉俩人最近表现异常的原因以及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另一方面,她们觉得这回可算是抓住了方老师的把柄,确认已经揪住了他的“小辫子”,一个针对方老师的“报复计划”在她们的脑海里倏然形成,只须等待适当的时机,她们便可以痛痛快快地实施这个“报复计划”了。
裴大珍调皮地眨了眨眼睛,说:“噢,原来如此,我说朱玉这些天来怎么总是心事重重的呢,闹了半天是方老师把春天给吵醒了啊!哈哈,哈哈……”
李茹接着说:“方老师还总批评咱们呢,他批评咱们偷偷地去看电影,可是,他却偷偷地给女生写求爱信,真膈应人,看他以后怎么管别人!”
有一天,正当她们又悄悄地往外溜的时候,被早已在校门外等候的方老师逮了个正着。方老师怒冲冲地质问她们:“好啊,你们又想往外溜啊!是不是又要去看电影啊?你们的胆子也太大了吧?别人都在上自习,你们却偷偷地去看电影。现在都回教室去上自习,明天叫你们的家长都到学校来,我要和他们好好谈谈。”
一看方老师要动“真格”的了,裴大珍首先站出来说:“你凭什么找我们的家长,你有什么资格管我们?”
方老师说:“就凭我是你们的老师和班主任,就凭你们不遵守纪律,不仅不上自习还偷偷地去看电影,这还不够吗?”
裴大珍寸步不让,她反唇相讥道:“你说我们不遵守纪律,我们不上自习,我们偷偷地去看电影怎么了?可是,我们没干见不得人的事,我们没有影响到别人,不像有的人装得像个人儿似的,背后却偷偷摸摸地给女生写情书。”
方老师一惊,忙问:“你说什么?你说谁?”
裴大珍从衣兜里掏出那封信,在方老师的面前晃了晃,说道:“说谁谁知道,这就是证据,休想抵赖!”
心直口快的李茹接着话茬儿说:“方老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你已经把春天给吵醒了。”
方老师一听,立即明白了,原来自己的“把柄”已经落在了这帮小女生的手里了,怪不得她们如此有恃无恐呢?!他嗫嚅了半天无言以对,只好将头一低,红着脸悻悻地走开了。
见方老师灰溜溜地走了,这四个小女生欢蹦乱跳起来。从此,她们更加有恃无恐了,想什么时候去看电影就什么时候去看。方老师再有不满的表示,比如不论是限制她们去看电影或是她们之中哪个人因为什么事情受到方老师的批评时,她们都会群起而攻之。
有一次,方老师被她们围攻得有些心烦意乱,情急之中冒了一句:“真是‘好虎架不住一群狼’啊!”不想,这句话又惹恼了李茹,她立即质问方老师:“你干什么骂人啊,当老师就了不起啦!你说谁是狼啊!”
方老师见自己的这句话又被人家抓了理,就只好改口说:“对不起,对不起,是舌战群儒行了吧?你们都是儒,你们都是大儒还不行吗?”
裴大珍还是不依不饶:“那也不行,你把我们当什么人了,把你自己又比成什么人了,你说的那些儒都是东吴的奸臣,你把我们比喻成奸臣了,而把你自己比喻成‘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诸葛亮了,最后我们都被你打败了是不是?”接着,四个人又你一言我一语地把他好一顿抢白,直呛得方老师不住地摇头并叹气,却又无可奈何,无计可施。从此,方老师算是对她们毫无办法了,觉得简直无法管束,管也不是,不管又无法交待,竟然一时无所措手足。这四个女生又有意无意地将那封信的内容在班上散布开来,有人还给方老师起了个外号,叫他“吵春老师”。
过了不久,方老师觉得自己再也无法管理这个班级了,便向林主任提出调班的请求,请求校领导将他调到其他班去做班主任。也许是由于“同病相怜”的缘故,林主任十分理解方老师的处境和心情,想起他自己同样经受过所谓“师生恋”的影响,俩人的心灵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林主任非但没有批评方老师,反而十分同情他,很快便将他调到文史二班当班主任去了。于此同时,校方将王仁周老师调来,做了文史一班的班主任。
说实在的,方老师此举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当然不愿意离开文史一班,一方面是这里有让他魂牵梦萦的人,另一方面他很清楚文史二班的学生们,跟文史一班的学生们相比,无论是从学习成绩上还是从各方面的素质上都相去甚远,可以说,文史一班几乎荟萃了当时全校乃至全市本学年文科学生中的精英,他在那个班辛辛苦苦担任班主任一年多的时间里,挥洒了许多心血。方老师调去文史二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心情总是十分的郁闷寡欢,整个人都显得憔悴并苍老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