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校园里关于他俩的昨夜“新闻”就像春天的杨柳飞絮,飘飘洒洒,无孔不入地到处传扬,弄得华阳有口难辩。他既感委屈又无计可施,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十分恼火,觉得这个杨美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竟然敢于这么放肆地随意蹂躏、践踏他人的身心。她的这一举动,无疑已经极大地伤害了华阳,也使华阳在这沸沸扬扬的流言蜚语之中抬不起头来。为此,在那些天里,他上课或走路以及饮食起居都有些情绪低落,甚至于精神恍惚,晚上还经常失眠,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显得十分憔悴,学习成绩也在明显下降。
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有一天,他把华阳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问华阳:“你这些天以来怎么好像有些精力不集中?是不是有了什么心事?那天晚上在女生宿舍的事情,我也听说了,后来我进行了一些调查了解,当时在场的目击者们也看出了你好像是很被动的,因为大家看见当时你的手并未去抱她,你的脸也是在一个劲儿地左右躲避着,最后还是你挣脱了跑开的,同时大家也看见,你一直在躲闪也未去吻她。大家的眼光是雪亮的,你不必太难过,俗话说‘脚正不怕鞋歪’,你不要背上思想包袱,今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要正确对待。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至于杨美,我会对她进行批评教育的,你放心好了。”
后来,班主任老师找杨美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但是,据说杨美在老师面前,不仅强词夺理,反而倒打一耙,诬赖华阳,说那天晚上,在教室里是华阳闭的灯而后又拥抱了她,其后在女生宿舍又是华阳闭的灯又先抱的她,并说华阳在平日里曾经多次对她挑逗。她自作聪明地认为,反正当时黑灯瞎火的,也没有见证人,随她怎么说都行。可是,老师根本就不相信她,因为事实恰恰相反,老师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同时还了解到,此前,杨美就曾经多次对华阳进行过骚扰和挑逗,有三件事可以说明经常受到骚扰的不是杨美,而是华阳,比如:第一件,在刚刚开学不久,在学校集体去农场劳动时,因为当时正是全国“三年自然灾害”大爆发的时期,每人的每月粮食定量都很少,一般地说只有二十七八市斤,平均每天不足一市斤,每餐平均三市两,根本吃不饱,为了填饱肚子,只好以多吃瓜菜解决,当时俗称“瓜菜代”。虽然那几天在农场每人每顿多给一个馒头或是窝头,作为女生尚可算是勉强够吃,可是男生就只能算是半饱。杨美在吃饭时经常偷偷地留一个馒头或窝头,趁别人不注意时塞给华阳,因为她临来农场前,她父母已经给她带了许多饼干和罐头以及各式各样的副食品及小食品,她回到住处还可以自己开“小灶”。她的骄娇二气又一次充分暴露了出来。还有就是一位刚刚从印尼归国的华侨子弟,也经常在晚间趁大家入睡之际,启开罐头偷偷摸摸地吃“小灶”。他俩的行为在学校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师生们早已议论纷纷。
当时还发生了一段小故事,那就是,同班有个叫杨飞的,他平日里对杨美垂涎三尺,经常贴贴乎乎的。杨美是何等样人,怎能不知?可是,她嫌他家穷,尽管杨飞常常对她说:“咱俩都姓杨,五百年前是一家,你就做我的妹子好不好?”杨美虽然不看好他,可是表面上却与他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在同班同学中影响不太好,有的人认为他们的关系不太正常。在平日里,杨美也拿点儿吃的给杨飞。这次在农场每当杨美给华阳食品之时,华阳就很自然地想起了她和杨飞的往事,心里直犯嘀咕:“她又拿对杨飞的小伎俩来逗我了,会不会也引出误会,别再爆出什么绯闻来。倘若弄得满城风雨甚至于传到校外,那可就太对不起金瑛了。”想到此,华阳对杨美的所谓“好意的体恤”并不领情,他拒不接受。华阳的举动让她十分难堪,但是同学们却看得十分清楚,她杨美是“脚踩两只船”。
第二件事,也是发生在这次农场劳动中,一天夜里,突然降温,在农田里劳动时由于大家没有准备,穿得较少,都冻得直打哆嗦,华阳说了一句:“哎呀,可不得了,要冻死人啦!咱们都没带防寒用具,谁要是今晚给咱们送点儿毛毯来,那可是救命恩人了,不然,今晚睡觉非冻坏了不可。”谁也想不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晚华阳和一帮男生刚刚躺下,就听见房门被人轻轻地推开,只见杨美手里抱着一床毛毯,走到华阳的睡床前,一边往华阳身上搭毛毯,一边说:“你不是说今晚上会冻坏了吗?我带的多,这床毛毯你先用着。”华阳因已脱衣躺下,无法起身推辞,只好躺在床上说:“不,不,我是随便一说的,我不要你的毛毯,你快点儿拿回去……”可是,不等华阳说完,杨美一转身走了。杨美前脚刚刚走出门去,房内就有两个人一唱一和地学了起来,一个学杨美的声调说:“人家给你送毛毯来了。”另一个学华阳的腔调说:“哎呀,我不要你的毛毯。”其后,满屋的人都哄堂大笑起来,弄得华阳哭笑不得。当时华阳也十分生气,认为她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么做,太过分了,虽然当年在初中劳动时,金瑛也曾经为自己盖过棉袄御寒,可是人家做得并不像她这么大张旗鼓,这么粗俗,这么让人尴尬。华阳当时就想起了“东施效颦”的典故来,华阳觉得今天杨美的举止怎么也唤不起与金瑛当年给自己盖棉衣时的同样感觉来。他越想越气,越思念起金瑛的文雅、娴静、可人、不俗的种种非凡的特质来,他觉得女人的气质、气度是一种深厚而凝重的美,这种美,只有在较高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才能形成。他越想金瑛也就越发讨厌杨美的低级庸俗和过于外露,崇财媚势的劣质,觉得她太势利了,太功利了。
第三件就是,每逢周末,同学们都在周六下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就急急忙忙赶回各自的宿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往往在此时,不待华阳收拾好东西,杨美就会出现在他的寝室里,她非要和华阳一起走不可,有时她要把她一周来没洗的衣物带回家叫妈妈洗,她拿不动,就要华阳再跟她去她的寝室帮她拿。华阳在她的纠缠之下,不得已而去她寝室帮她拿了,而那时她寝室里的女生都已走光了,只有他俩,然而却被她同寝的一个女生因为忘记了一件东西,去而复返,碰个正着。其后不久,关于杨美经常在她寝室无旁人时约会华阳的流言弄得满城风雨……
凡此种种的事实,不得不让人相信,华阳是无辜的,这种种事端皆是杨美精心策划的有预谋的圈套。事实上正是如此,杨美就是为了一方面设法拆散华阳和金瑛,以报复金瑛,另一方面,她要千方百计逼迫华阳就范,把他弄到自己手。
另外,还有一件他俩在校外发生事情令华阳十分恼火,那就是:有一天,班上的一位同学突然得了病,华阳自告奋勇送同学去医院,诊断结果是感冒,经过治疗后,华阳又把他送回家。待华阳回到学校时,食堂的饭菜已经卖完。可是,再过一个小时就要上晚自习了,没有办法,华阳只好走出校门,想找个地方吃点儿饭。
当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小饭店,要了两样菜坐下刚要吃喝,就见饭店的门口走进一个人,华阳抬头一看,竟然是杨美,只见她笑眯眯地冲着自己边走边说:“哎呀,你怎么躲到这里享受来了?让人家好找,刚才我发现你走出校门,又看见你走进这里。你一个人吃喝多没意思,让我来陪陪你好吗?”说罢,也不待华阳表态,她就毫不客气地坐了下来,又吃又喝,还不住地向华阳问东问西,直把个华阳弄得气也不是,不气又不可能,只好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了事。
他们吃完饭后走出饭店,真是无巧不巧,迎面正巧碰上金瑛。原来是她与另一个女生受老师的指派,出来为班级买红布做班旗。这时,杨美灵机一动,马上抢前一步,对金瑛阴阳怪气地说:“哎呀,今天可真奇了,咱们三个真是有缘哪,你离我们那么远竟也能在此巧遇,我俩刚刚吃过饭就让你碰上了,你要是早来一会儿,咱们三个不就可以一起吃喝了吗?!他可大方了,他经常请我客,可知道心疼人儿了,就怕我在学校食堂吃不饱,常带我出来补补的。以后你如果有工夫也过来参乎参乎?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和华阳分在同班同桌啦!”
听了杨美的话,虽然金瑛明知她在故弄玄虚,意在向自己炫耀,是在气自己,虽然她相信华阳绝不会像杨美说的那样,可是,突然遇到这种事,一般的人都很难不多想一二,尤其面对的是杨美,凭她对杨美的性情和为人的深刻了解,她的担心和多想也是很自然的。金瑛只勉强支吾了两句,就情不自禁地眼中含满了泪花。
华阳刚想解释,可是,杨美已将她的胳膊往华阳的腋下一插,又急急地对华阳说:“你看看,光顾着说话了,都快要到晚自习时间了,咱俩快走吧,再不走就要迟到了。金瑛,再见!”她边说边连拉带拽地洋洋得意地把华阳拉走了。只留下金瑛和她的同学呆呆地站在那里……
那天之后,每逢休息日华阳再打电话约会金瑛时,都遭到了她的拒绝。他从电话里听出她病了,他要去看她,也遭到了她的拒绝。无论华阳怎么向她解释也难以消除她心中的郁闷和气愤,她建议俩人都暂时冷静一个阶段,再思考思考。
华阳又给她写了几封信,她也不回信。华阳十分痛苦,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他以为很难挽回了,但是,金瑛的影子却时常浮现在他的心头,让他魂牵梦萦,这种失恋所带来的痛苦几乎淹没了他,天知道他是多么想与她重归于好啊!他失眠了,那几天,他整宿整夜地睡不着,瞪着眼睛时心烦意乱,闭上眼睛时满脑子都是金瑛的影子,他翻来覆去一直到天明。他甚至很怕夜晚的来临,害怕回宿舍睡觉。那几天,每逢下了晚自习,他都先到校内一个僻静的角落,躲在树荫之下,仰望着金瑛家的方向想起她的种种好,想象着她现在人在哪里,在干什么,心中祈望着她能谅解自己,尽快和自己消除误会,重归于好。他对她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恨,毕竟那天的事情对她是个很大的伤害,她的反应如此强烈,正说明她对自己是非常在意的,说明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再说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毕竟将她美好的初恋给了自己,给了自己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自己决不能做出任何对不起她和让她心灰意冷的事情来,自己应当千方百计去弥补并修复这份情、这份爱。想着,想着,眼泪不知不觉纵流不止……到了白天他也总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整整一个月,他都被这种情绪深深地折磨着,纠缠着……他也曾数次悄悄地跑到金瑛家附近去等她,希望能够有幸与她邂逅,以便向她解释、向她倾诉,但是,每一次他都失望而归,因此,这一段时间里,他总是无精打采,默不作声,就连上课时也注意力不集中。
班主任老师发现了他的反常情况,下课后,就把他叫到办公室,老师问他:“华阳,这几天你的学习成绩在下降,我发现你上课也经常思想溜号,有时还好发呆。你跟老师说实话,是不是身体有什么不适?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是你有什么心事啊?你跟老师说说。高一就快要结束了,下学期你就要上高二了,要知道,高二可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啊,高二能否学得更好,能否把成绩提得更高,能否把基础打得更牢,将会直接影响到能否考上名牌大学,甚至于影响到能否考上大学的大问题。也可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哪,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啊,在这个关键时刻你可要加油啊!”
华阳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将因杨美的纠缠和干扰,自己实在是不厌其烦等所有情况和盘托出,他把杨美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向老师做了陈述,最后,他提出了自己想换换环境,转学去别的学校,以彻底摆脱这种困境的想法。
班主任一听,既吃惊又惋惜,他吃惊的是,没想到杨美的纠缠竟然给华阳造成了如此深重的思想负担;他惋惜的是,像华阳这样优秀的学生如果转走了未免太可惜了。老师还想挽留一下,他说:“华阳,你说的情况我听明白了,但是,我劝你不要想得过于严重,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你放心,我会严厉批评杨美,让她今后检点一些。你也再好好思考一下,要知道六中可不是那么好进好出的,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若真的离开了,你不觉得可惜吗?你再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离开班主任办公室,华阳又思前想后地考虑再三,他觉得尽管老师说得十分有理,自己又何尝不留恋这里呢,可是,那天晚上在小饭店门前的一幕,已经深深地刺激并伤害了金瑛,她已经亲眼看见并深知杨美对自己的穷追不舍和厚颜无耻,如果自己再不横下心来,当机立断,仍然和杨美在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低头不见抬头见地相处下去,金瑛的心肯定会放不下,自己无论怎样向她解释,都难以解开这个疙瘩,那么,自己和她的关系就很难恢复,很可能从此将失去她啦!既然俩人已经倾心相爱,就应善待她,就要好好地珍惜这份情、这份爱,决不能轻易失去。要想让金瑛彻底放心,要想和金瑛消除一切误解,除非自己采取非常行动,充分而明确地向她表明自己的心迹,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马上远离杨美,惟一的办法就是设法转出六中。可是,六中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努力学习才考上的,这里也确实是十分理想的好地方啊!
正当华阳思想斗争十分激烈之时,另一件更令他难以忍受的事情发生了:华阳也弄不懂,在杨美这小女子的小脑袋瓜儿里,不知怎么竟能冒出一个让人莫名其妙的说法来——有一天,她又缠着华阳送她回家,走在路上,她突然对华阳说:“华阳,你想没想过,我俩其实是天生有缘的一对儿呢!”华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急忙反问:“为什么?”杨美闪烁着狡黠的眼神说:“你想啊,你的名字里有个‘阳’字,而我又姓‘杨’,这‘阳’(‘杨’)两字不是同韵同音吗?这可能就是中国老百姓常说的缘分吧!再说了,若按照中国古老的传统作法,女人结婚后,应当立即改名字,应将丈夫的姓作为自己的新姓,而将自己娘家的姓排在夫姓之后,作为新名字的第二个字,最后再加一个‘姓氏’的‘氏’字,就成为了自己的新称呼和新姓名了。我想,倘若我将来嫁给了你,我不是可以再有一个新的姓名叫‘华杨氏’吗?就是说我是你华阳的人吗?!那有多好玩儿啊!这不是比任何人都来得更直截了当,更清楚明白吗?我希望真能成为现实,我相信总会有这一天的。”
听了杨美这段十分荒诞的赤裸裸的表白,华阳觉得她既可气又可笑,便厉声说道:“你小小年纪怎么尽是些怪异的想法,今天怎么又搬出旧社会那老一套来了?咱俩都是新时代的新青年,应有当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意识,可不能学封建主义的那一套。咱俩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不合适,我还是劝你再别纠缠我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再对你说一遍,无论任何时候,如果让我在你和金瑛之间选择的话,我还是最看好金瑛,我最爱的人只有金瑛,她是我第一个真心喜欢的女孩儿,也是我第一个有美妙感觉的女孩儿。你还是好自为之吧!”说完,华阳将她的东西往她手里一递,转过身去头也不回地冲向车站,正好有辆驶向自家方向的公交车进站。他登上汽车,汽车飞快地驶离。华阳从后窗看见杨美仍然木呆呆地站在那里……
随着汽车的飞快行驶,华阳的思绪也在飞速运转,他思前想后,最后,下定决心:“必须快刀斩乱麻了,不能再有任何犹豫了,杨美这小女子在步步紧逼,我可不能被她拖着玩这种莫名其妙的情感游戏,世上什么事情都应遵守规则,在爱情方面也必须遵守规则。我没那个心情也没那个工夫,陪她玩这种不讲究规则的爱情游戏,如果再不立即决断,将会后悔莫及。只有尽快地远离她,才能真正走近金瑛,只有金瑛才值得我情有独钟。”
回到家中,他就将这些事情说给父母听,并把自己的打算也都说了出来。母亲早已对杨美有比较深刻了解,她老人家也充分领教过杨美的为人,当然赞成华阳要远离杨美的想法。父母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同意了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