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夏季,升学考试结束后,华阳和金瑛相约来到学校。他们坐到一起,先把考试的各科试卷从头到尾地回顾了一遍,又将各自在考场所做的答案按原样答了一遍,然后,又参照标准答案给自己判了各科的得分,最后,才拿着各自的试卷和应得的分数,来到教师办公室,请各科老师帮忙复核一下。
其实,老师们早已在关注着他俩了,大家一致看好他俩,认为只有他俩才是应届毕业生中的希望之星。老师们热情地帮他俩复核之后,又对照了六中的录取分数线,老师们欣喜地告诉他俩,他俩的总分都已大大地超过了六中的录取分数线,可以在家安心地等待好消息,等着接收“录取通知书”吧。柴老师显得特别兴奋,他说:“我得首先祝贺你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俩肯定又会在一所学校上高中了。怎么样?听老师的话没错吧?快都回家给家长报喜去吧!”
华阳觉得自己应该感谢金瑛,因为有她这个美丽而又聪颖的可爱女孩儿的鼓励、期待和信任做动力,竟是如此的神奇,正是由于他俩相互约定都要积极努力,设定的目标是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结果他俩的成绩都已名列前茅,而且华阳的成绩已经高居全市第一!他想,难道这就是真爱的魔力、真情的奇迹?!
他俩欢天喜地地回家给各自的家长报喜去了。双方家长也都皆大欢喜,同时,也都觉得他俩的缘分非浅,尤其是金瑛的养父母对华阳曾经在金瑛患病期间,不辞辛苦地为金瑛补课,始终怀有感激之情,他们认为,金瑛虽患大病而耽误了许多功课,但这次考试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还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这里的功劳有华阳的一半。从此,他们对华阳更加高看了,觉得他俩又将双双升入六中,他们的关系也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他们对他俩的来来往往不仅不限制,反而鼓励他们多约会,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这些天,多出去玩玩,放松放松,在升学考试冲刺阶段这几个月里,他们身体的劳累、精神的紧张、心理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在身体上、精神上、心理上都造成了一些损失,让他们把所受的损失补回来。
有了双方家长的支持,他俩就开始了频频约会。他们经常来到美丽的松花江边,夕阳下的斯大林公园,这公园宛如一位妙龄少女含情脉脉地横卧、依偎在弯弯曲曲的松花江南岸这十里长堤之上。他们坐在长椅上,看皎洁如钩的月芽,看绚丽晚霞的余辉,看碧波荡漾的绿水,看激流勇进的风帆,好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图景啊!江水泛起绿波宛如一只只温柔的手,在轻柔的一波连一波地轻拍、爱抚着柳枝掩映的堤岸,像是一对情人在倾吐着青春的爱之絮语……有时,他们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徜徉于街头巷尾或花间树下……有时他们来到坐落在十八中附近的兆麟公园,这兆麟公园据说是哈尔滨最早的公园,她早已于1906年建成,原名叫“道里公园”,又于1946年3月9日,为了纪念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原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而改名为“兆麟公园”。此公园占地605公顷,经过几十年的不断修缮和建设,这里已经具备了北方园林的典型风光和特色,到处是苍松翠木、白杨绿柳,到处是花团锦簇、草木葱茏,展眼四顾层林叠翠,小山与亭台楼阁相互依托又错落有致,而环绕在小山周围弯弯曲曲的小河以及横跨河上的小桥,常常让人联想到元代词人马致远的佳句:“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可以说,这里是人们闲暇时休憩养息的好地方,也是恋人、情人们谈情、幽会的好去处。华阳和金瑛喜欢在夜色朦胧之际,坐在公园里的绿树与繁花丛中,数星星,看月亮,有时他们又在一起看书、讨论问题,或是谈人生、理想,或是憧憬他们美好的未来……那些天,他们也热情而快乐地帮助父母做家务,有时还交谈读书心得或一起去看电影……他们觉得眼前一片明媚春光,到处是鲜花和阳光,生活在艳阳高照的幸福中……
然而,正应了那句老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们怀着满腔希冀等待着佳音之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原来是:由于六中是全省重点高中,她各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据说,凡是报考六中并达到或超过该校录取分数线者,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政审。一般地说,能够进入六中者,除了高干子弟、华侨子弟可以享受加分待遇,并在录取时可以优先外,一般干部子女以及普通劳动者的子弟都必须是考绩佼佼者,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政审,政审不合格者一般不予录取。因此,能够进入六中的学生,大部分人的家庭非富即贵,普通老百姓家庭,尤其是普通工人、农民家庭的子弟很少。金瑛虽然已经超过了录取分数线,但是,由于她的家庭及其有海外关系的身世,被认定为政审不合格,因而未被六中录取,而被她原来报考的第二志愿——第五中学录取了。消息传来,她苦恼万分,首先,她为自己未能与心仪的华阳一起进入六中,实现二人渴望已久的心愿而痛惜,如果他们的心愿能够得以实现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他们则可朝夕相处,他们的情感发展也将会一帆风顺;再者,她为自己又一次遭遇不幸而伤感,因为这一不幸是在她的考分已被评估之后,许多人都认定她考取六中是十拿九稳的,期望值已被提得高高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这叫她一时很难接受。
华阳接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后,兴冲冲地奔向金瑛家报喜,他原以为他俩肯定都会被录入六中。但是,当他进入金瑛家时,只见她卧室的房门紧闭,她的养父母在客厅里急得团团转。两位老人向华阳说明了情况。对此情况华阳也深感意外并倍加痛惜,但他立即想到了她此刻的痛苦心情,想到了她此刻最需要的是理解与安慰,他就走过去轻轻地敲了敲门,说声“我是华阳,我能进来吗?”话音刚落,就听见金瑛说:“请进!”华阳轻轻地推开房门,又蹑手蹑脚地走进去,来到金瑛的身边。但见金瑛趴在床上,全身随着抽泣的节奏在耸动着,他用手轻轻地拍抚了几下,又轻声柔语地劝慰了一阵子,金瑛这才慢慢地止住抽泣,起身去洗脸,梳妆。
还有一个意外是,她刚听一位女生来说杨美竟被录入了六中,正在趾高气扬地到处显摆呢!虽然金瑛深感华阳能被录入六中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对杨美也被录入六中却深感不安。因此,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痛哭失声……
华阳想到,金瑛此刻正受到种种心情的困扰,痛惜、苦恼、不平、担心、忧虑正纠缠着她的心智,苦、辣、酸、甜、涩五味俱全,急需排解和分担,于是他劝慰道:“金瑛,你别再伤心了,世事难料啊,这次的不正、不平、不公已成事实,无法更改。虽然你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是,现在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要不然我也不去六中了,我想去要求把我从六中调到你们五中来好不好?”
听华阳如此说法,金瑛既感激又心惊,心想,华阳为了自己竟然肯于做出如此重大的牺牲,足见他对自己的真诚,但是,自己也不能太自私了,于是急忙说:“不,不,绝不能那样做,你好不容易才考上了这么好的学校,怎么能放弃呢!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还是放心地去六中报到好了,我只是对咱们未能继续在一所学校上学感到遗憾和心伤,过几天就好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诗句说得好么:“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你心中有我,不被他人诱惑就行了。”说罢,她擦干眼泪。
华阳见她心情稍安,说道:“你若能这样想就好了,俗话说‘事在人为’,咱们可以发愤图强,我想即使是在普通高中,也照样可以考上大学。另外,咱们虽然不能在一所学校上学了,但是,咱们的心是任何障碍都阻隔不断的,我向你保证,我会一如既往经常来看你的。”
听了华阳的这一番既像劝慰又像表白的暖语之后,金瑛的心情渐渐归于平静。华阳又想到,应该想办法让她去散散心,就提议俩人一起去看场电影。金瑛的养父母十分赞同。金瑛虽觉有些难为情并怕见人,但是,想到华阳和养父母等三人对自己的热切关爱,她不忍心让他们再为自己担心和着急,只好跟随华阳去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