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做梦也没有想到,新班主任柴老师的小提琴造诣如此之高,此曲仅仅面世几个月,他就已经掌握得如此之好,并且可以登台演奏了。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柴老师的小提琴功夫是多年磨练而成的,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无论难度多高的乐曲都难不倒他。华阳深感庆幸,自己不仅在学业上有了不可多得的导师,而且在音乐爱好上也觅到了难得一遇的知音。
柴老师的演奏获得空前的成功,当他演奏的最后一个音符还在余音绕梁之际,台上台下立即爆发经久不息、电闪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整个联欢会至此才真正达到了高潮、顶峰,整个联欢会会场沸腾了……
华阳在这鼎沸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看见不远处的人们有的挥舞着帽子、围巾、手帕,有的在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赞美着,在震耳欲聋的喧嚣声中,根本听不见稍远一点儿的人们说什么,只能听见身边有人由衷地赞叹说:“不得了,不得了,真是难得的人才啊!看来柴老师已是琴、棋、书、画无一不晓,而且样样精通啦!”华阳想:“看来柴老师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从新教师成为明星了,而且不仅自己,几乎全校师生都快成了他的崇拜者和追星族啦!”华阳又想:“早就听说哈尔滨联合大学中文系的教学质量在全省大专院校的文科中是最高的,她能培养出许多全面的人才。现在看来,的确名不虚传,确实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多才多艺的柴老师就是明证。将来自己若能在考大学时考入这所大学该有多好啊!”
正当华阳聚精会神地思考着的时候,只觉得有人轻轻地用手碰了一下自己,他定睛一看,原来是坐在自己旁边的金瑛在暗示他,又看见坐在他们后排的李责、姚丽娟等人正在悄悄地议论着,还不断地向华阳示意,让他看坐在不远处的杨美和蒋生。看他俩一开始还有说有笑地挺近乎,可是,在柴老师上台演奏完精彩的小提琴独奏曲《梁祝》之时,那杨美的两只眼睛就紧紧地盯着柴老师不放了,双眼放射着矍矍之光,给人的印象是她好像又对柴老师产生了好感,又被柴老师迷住了。坐在她身边的蒋生眼睛里流露出妒忌之光,在找茬儿与她闹别扭。大家心里清楚,这“小公主”又要移情了,她可能又要移情别恋了。看来,蒋生这个“癩蛤蟆”要好景不长了。但是,谁能说得清柴老师能否对她产生好感,她是否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呢?但是,华阳确信柴老师绝不会轻易地被这么一个见异思迁又水性扬花的小女生所诱惑的,她只能落个“单相思”的可悲下场。华阳自信自己的眼力,他认为柴老师是个正派本分而又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的人,绝不会与杨美这种人搞“师生恋”。
柴老师的确是个十分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的人,他懂得调查研究、有的放矢的重要性,回想他上第一堂语文课时,并不像一般老师那样,开板就唱、立即讲课,而是先搞了一个摸底测验,以避免盲目性。他事先拟好了一套测验题,这是一套综合性的试题,包括现代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法、段落分析、命题作文等等。他要在他讲课前,先做个综合考察,充分了解一下这个班的每一个同学在语文学习上的现状,对语文课方方面面知识掌握的程度和作文写作能力等等方面究竟是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考试成绩在柴老师的第二堂语文课上揭晓了,排在前三名的是:金瑛、华阳和姚丽娟。由于刚刚上了两堂课,柴老师对每一位同学的名字和具体的人,还对不上号,他也想借此机会和大家逐个认识一下。于是,他按成绩排名顺序点名。第一个点的是金瑛。当金瑛随着点名声站起来时,柴老师看见是一位婷婷玉立、妩媚娴雅的女生,他不觉一愣,好像有点儿惊呆了似的,他可能是没想到获得第一名的竟是位美丽的女生,因为曾经有不少人认为,一般地说,漂亮女孩儿多半不够聪明,甚至有人说过,对女人,老天如果给了她美貌就不会再给她过多的智慧,如果给了她过多的智慧就不会再给她美貌。而这次却出乎意料地出现了一位既美貌又智慧的小才女。接着,他又点第二名,华阳站了起来,他又是一惊,就凭柴老师的阅历,这些年,在他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他接触的男生女生不在少数,特别是他在大学中担任学生会副主席时,身边的美女俊男如云如林,但却从未见过像今天这么出色的一对儿,真像一对名副其实的“金童玉女”。柴老师又见他俩是同桌,就不禁暗暗叫绝:“真是一对天造地设的绝配!”在他看来,似乎此二人“只应天上有”似的。当他又点了第三名姚丽娟和第四名李责也站起来之后,他兴奋地宣布:“好,这就是本次考试‘榜上有名’的前四名,我国自古有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四大进士之说,那么,咱们姑且把他们四位称之为‘金状元’‘华榜眼’‘姚探花’‘李传胪’吧!我今天特别高兴,他们的成绩在本次考试中遥遥领先,希望大家都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我愿意和大家共同努力,把咱们班的学习成绩,当然,我说的是所有各科的成绩都搞上去了,争取全学年第一。大家有信心没有?”同学们又是异口同声而清脆嘹亮地回应:“有……”
接着,柴老师又说:“大家静一下,我再宣布一项任命,由于咱班是毕业班,还有一年就将参加升学考试了,为了加强力量,我决定语文课代表由金瑛同学担任,数学课代表仍然由华阳同学担任……”柴老师把各科课代表逐一宣布之后,他又以金瑛等四人的试卷为例,结合标准答案把试题逐一讲解一遍,然后才按照这次考试了解到的情况,修订出一套有的放矢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开始上新课。
其实,柴老师也是凡人,也是肉眼凡胎,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初见金瑛,他也一时被金瑛的美貌风姿和聪明资质所打动了,也曾情不自禁地心生爱慕。但是,那只是心中念头一闪而已,他毕竟是很有理性的人,他熟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至理名言,他能理智地将这种情感深藏不露。虽然后来由于金瑛做语文课代表,与柴老师因工作关系,必然接触较多,难免“日久生情”。但是,他“为人师表”的道德观念和“师道尊严”的自爱自重等等优良品性始终坚守在心,构架着他的基本心理状态。他虽然心怀爱慕,但是多年来的正规化教育形成的职业道德操守在他的心灵里已根深蒂固,他严格地约束着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因此始终未对金瑛流露,也没有任何越格的举止。再加上在金瑛的心中,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我的心中早已有了他,/他比你先到……”金瑛的心中已经再也容不下另外的人了。柴老师觉得,既然自己并不适合于她,而自己又很喜欢她,就应多为她着想,设法让她快活,让她幸福。因此,直至毕业,他们始终保持着纯正无瑕的师生情谊,只是在学习和班级工作等方面,柴老师给予金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后来,柴老师发现金瑛和华阳相互间已有好感,他也觉得他俩将来应是完美的一对儿,只是初中阶段要密切关注和引导他们不要早恋,还要互相帮助,争取都能考上重点高中。柴老师还指望他俩在升学考试时,能为他所带的这个“尖子班”再创佳绩哩!可以说,柴老师成了华阳的精神偶像。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印证了柴老师确实是位正派本分、品格高尚、表里如一的人。那是将近期末考试时,由于正处于秋冬之交时节,天气反复无常,忽冷忽热,一种突如其来的流感横行肆虐。一天晚上,金瑛突然发起了高烧,养父母吓得不轻,养母拿出体温计一测:摄氏三十九度多!养父母急忙请邻居帮忙,一起将金瑛急送市第一医院急诊室。医生确诊她得了重感冒,立即批准入院治疗。可金瑛是个十分要强的人,她怕住院会影响功课,就闹着要出院上学。养父只好安抚她说:“既然得了病就要安心治疗,学习的事你放心,我马上到学校给你请假,我会和你们老师商量如何给你补课的事。”这样,金瑛才稍稍平静了一些,接受住院治疗。
养父也为金瑛的学业着急,他立即去学校。他找到柴老师,先讲明金瑛的病情,然后又提出要求补课的请求。柴老师一听金瑛得了重病,也很着急,他安抚金父说:“金叔,您放心,我会安排好金瑛的补课问题的,您回去告诉金瑛,让她安心治疗、养病。上完课我带几名班干去看她。”金瑛的养父对柴老师千恩万谢后,放心地回去照护金瑛了。
上完了上午的课,匆匆忙忙地吃了点儿饭后,柴老师先买了一些水果,就带领班长和各科课代表来到医院看望金瑛。在对金瑛慰问了一番之后,柴老师对金瑛说:“我已经和各个科课代表说好了,在你治病期间所缺的课,他们分别负责给你补上各科的缺课,各副科的缺课好说,每周的课节少,好补,两大主科,即语文和数学,都由华阳给你补。”说完,他又特别转过头来,加重语气对华阳说:“特别是你,华阳,她语文本来学得好,你给她稍补补就不会有问题,可是数学既是主科对她又是个难点,你可要多下点儿功夫,多上点儿心呦,况且你们又是多年同学、同桌的好学友,你可要勤快一些啊!这样吧,这个阶段晚自习你可以不在班里上了,我批准你到医院或者到金瑛家里给她补课。”接着,柴老师又转过头来,语调略微有点儿奇特地对金瑛说:“怎么样,老师这么安排,这个人选你还满意吗?”金瑛不觉脸色绯红,羞涩地嗫嚅道:“咋不满意呢……谢谢啦……”说这话时,一向腼腆的她,红唇边掠过一丝不易被人觉察的浅浅的笑,既含蓄又灿烂,让人心动,让人难忘,那语音不仅很小,而且有点儿含糊不清,也不知她只是回答柴老师的问话呢,还是在向华阳暗暗地传递心意和谢意?因为她在说这句话时,眼睛先是看着柴老师,继而眼光倏忽一闪扫向华阳,与华阳的目光碰个正着……华阳有种被一股强大的电流击中的感觉,浑身一震,脑海忽然有一个闪念滑过:“这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暗送秋波’,或是小说里常说的‘来电’和‘触电’吗?”再看她那绯红的脸庞和柔媚的目光,华阳对自己的感觉和判断更加坚信不疑。
自从在医院柴老师向华阳下达了“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之后,华阳每天都在上完正课之后,草草地在外边吃点儿饭,然后就兴高采烈地直奔医院。说实在的,华阳对老师指派给自己的任务是乐于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正中下怀”的。他很感激柴老师,因为是柴老师为他创造了如此美妙的机会,让自己可以天天与自己喜欢的人“零距离”接触,而且是名正言顺的。因此,每天他都盼望着给金瑛补课的时刻早些到来。每次去的时候,他都挖空心思地设想:“今天应该给她带点儿什么小玩意儿”或是“今天的课应当如何讲她会更爱听”“怎么样才能逗她开心”等等。他天天如此,而且乐此不疲。由于华阳如此卖力和用心,再加上天天都有好心情,金瑛不仅病患很快就康复了,而且各门功课都补习得很好、很扎实,甚至于好过患病之前,华阳的成绩也有显著提高。因为他十分要强,尤其是在自己喜欢的女生面前,他不能输给任何人,不能让人认为他不够好,他处处都要争第一,特别是在金瑛的面前。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吧?!有时爱不仅不会妨碍学习,反倒成了动力。正像有人说的那样,有时爱情是支持男人奋斗的动力。
过了几天,金瑛就欢欢喜喜地出院了。在她住家休养的那两天里,华阳仍然一如既往地去她家,为她补习和殷勤探望。金瑛也十分盼望他能常来。本来她一出院就可以马上复课的,可她想晚去两天,这样,华阳就会再到她家来给她补习,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近距离并面对面地接触,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走进她的家门了。一般来说,初中女生都喜欢学习好的男生,金瑛也被华阳这些天来对自己的多方帮助怀有深厚的感激之情,同时她也被他这个学习优异的男生更深地吸引住了。他们的关系经过她这次病患,已由过去的互有好感,变成患难与共,互爱互助,互相信赖的知己了。
金瑛的养父母对华阳也十分看好。但是,他们对他俩的交往还是有严格要求的。华阳记得,有一天,他去她家略微早了点儿,金瑛刚刚起床,还未来得及梳洗打扮。当华阳进门时,她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纱衬衣,有点儿半透不露的,头发也披散着。她养母一见华阳已经走进了外屋,就立即迎了过去。她一边让华阳坐在外屋等候,一边又催金瑛抓紧穿衣、梳洗,直到金瑛已经将仪容弄得整洁有形了,这才让他们见面。虽然她来不及仔细打扮,而且又是病患初愈,但是,她天生丽质,这种天然美在华阳看来更胜于人工粉饰的造作之美,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活脱脱一个“病西施”,让华阳顿生怜爱之情。
从此件事情上,华阳对金瑛以及她的家庭、家庭教育都产生了更加敬重、更加爱慕的情感。他也理解了为什么金瑛从小就养成了处事比较低调、沉稳、不张扬的个性,为什么她自己在与人交往时一直不外露、不张扬。这一切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出她品性高洁、心性高贵。其实,这也正是她之所以对华阳情有独钟,始终如一,不朝三暮四,而对即使出类拔萃如柴老师者,她都无动于衷的根本原因。
至今,华阳每逢忆起和金瑛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伴,再一起经历生死的种种片断时,仍然对她的养父母心存敬意,心存感激之情。此外,他也对中学时代的几位老师的教诲和培育之恩始终念念不忘,因为老师的人生理念、老师的引导对未成年的学生影响至深,因为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引导和关注之情十分在意、十分看重,这些引导和关注可以激发未成年人的学习兴趣和热忱,乃至人生取向。可以说,是张龙老师的非凡才学,令华阳对数学和外语产生了浓厚兴趣,而在外语方面,为他后来的努力学习外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柴老师和李文老师的多才多艺,令华阳日后选择文科专业和最终致力于与文史类相关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定向作用。另外,老师的鼓励和爱护不仅是好学生的专利,而且也能激励学生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进一步发掘各种潜能。因此,华阳历来一贯尊师重教,以师为范。
金瑛和华阳就是在柴老师等几位老师孜孜不倦地鼓励和爱护、引导之下,走过这段令人难忘又令人欢欣的初中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