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进城后,因为自己有这把逼真的“新枪”,他经常在同院的小朋友中炫耀,而那些小朋友就连一把最低档最简陋的假枪都没有。华阳又经常在小朋友中,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在农村亲身经历并亲眼目睹的姥爷带领民兵与反动势力真枪实弹战斗的故事,令这些小朋友羡慕不已,在他们的眼里,华阳俨然是个见过世面的大人物,是个小英雄,是了不起的人物。因而,华阳在同院这些小朋友之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威信越来越崇高,地位越来越显要,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全院孩子们的“领袖人物”和“孩子头”。

  华阳为了能和小朋友们更好地玩“打仗”或抓特务等游戏,他觉得要玩这类游戏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行头才行,其中最主要的是枪和刀,只自己有“盒子枪”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其他的小朋友们都有“武器”,于是,他一方面发动大家都去自己动手做“枪”,另一方面他按照当年姥爷给他做“枪”时,他在旁边连看带帮忙之中学得的一点儿“手艺”, 自己动手,也做了几把木枪。他将这几把木枪分发给自己觉得比较得力的小伙伴。这几个小伙伴得了华阳赠送的“武器”,自然对华阳感恩戴德,他们拥戴华阳做小伙伴们的“老大”,所有的小伙伴都听从他的号令,对他一律忠心耿耿。后来,大家又公推华阳做“司令”,华阳又将小朋友中的五个最“铁”的封为“军长”和“五虎上将”,将其余的小伙伴分封为“师长”“团长”“营长”……以此类推。至此,华阳已经成了由这群孩子们所构成的小帮派的“大哥”和“龙头老大”了。

  为了成为这些孩子们真正的“大哥”和“龙头老大”,他想效仿有些电影中帮会的“老大”的样子,因为他把那些“老大”当作英雄来崇拜,他要模仿他们,在大院里创建一个小帮派组织,甚至他还天真地认为,要想在这帮孩子们中间树立起权威,就要胆大和仗义,就要敢打敢拼并敢为受欺负的伙伴出气,敢为兄弟们主持公道,就要敢于保护他们的利益,就要敢于“玩命”。他甚至以为,越是凶狠越是讲义气,就越英雄,越威风,就越能在这帮小哥们儿之中有地位,有威望,就可以让他们都俯首帖耳地听命于自己。因此,当孩子们拥戴他做了“老大”后,每当他这个所谓的“帮派组织”中有人受了委屈或是被他人欺负了,他都会挑头带领着“部下”们去找对方评理,有时甚至于打架斗殴。他们也确实曾经在附近地区打了几次“群架”,他们竟然是赢多输少。因此,华阳在这一带渐渐出了名,附近院落的许多孩子都对他敬畏几分,更不用说他们自己这个“小帮派体系”中的孩子们了。这种“小有名气”的刺激,这种被人敬畏的感觉,渐渐地也让他找到了些许“龙头老大”的感觉。

  华阳觉得既然自己已经做了“老大”,就该把自己的装备改善一下,如果再佩戴着这么一把木头枪,未免太寒酸了。可巧,正当他不知如何改善装备之际,有一天,他应同学李责的邀请去李责的家里玩。在李责家,他看见了一把黄铜做的仿真手枪。这把铜质“手枪”做得实在是太逼真了,足可乱真。华阳对这把“手枪”十分喜欢,拿在手里把玩了半天,竟至爱不释手。他立即想起自己要改善“装备”的想法,于是,立即向李责详细地询问了他父母是从哪儿买的。第二天,他就带领他的“部下”们去了那个商店看到那里还有现货,就向大家说了自己的想法,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许,他感到十分得意,回家后,就央求父母给自己买那种铜“手枪”。

  刚开始,父母怕他惹出什么事情来,因为那是一种能打响纸炮儿的枪。可是,华阳太喜欢这种枪了,见父母不同意买,他又不能与父母争辩,只好自己暗暗着急上火。没过几天,他的嗓子就红肿发炎并且发起了高烧,而且这高烧竟然连续几天吃药也不退。父母开始害怕起来,他们急忙将华阳送到了市儿童医院急诊室诊治。经医生诊断后,立即批准华阳入院治疗。

  俗话说:“知子莫如母”。对于华阳的这次突发重病,母亲很快就想明白了患病的原由,她很清楚儿子的性格,儿子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一贯是很执著的,不论对人,对事,还是对物件。母亲心里明白,儿子这次患病,正好是在他很想得到那种铜质“手枪”之后,可以断定,儿子是因为他十分喜爱并极想得到那把“手枪”而未能得到则十分着急上火,急火攻心导致的疾病。母亲想,要祛除疾病,关键在于除掉病源,那就是让儿子得到他朝思暮想的那种铜“手枪”,如果他得到了自己心爱的东西,必然会满心欢喜,这样一来,自然就会火消病除的。

  思谋清楚之后,母亲便立即和父亲商量马上给华阳买一把那种铜“手枪”,父亲表示同意,并且立即去商店买了回来。父亲赶回医院。在进病房之前,他先将握有那把铜“手枪”的手背在身后,然后走进华阳的病房,笑容可掬地对华阳说:“阳阳,爸爸给你买了一个你最喜欢的东西,现在就在我身后的手里,你猜猜是什么,如果猜中了爸爸马上就给你,如果猜不中,就打你手板一下,你什么时候猜中了,我就什么时候给你,你快来猜啊!”

  华阳听父亲说让他猜中才给好东西,就紧皱眉头,十分认真地猜测起来。

  母亲在一旁见华阳那十分认真的样子,又皱眉又沉思的,生怕他再着急上火,于是,赶忙催促华阳的父亲:“你快别卖关子了,净让孩子着急上火。好儿子,咱不猜了,我给你抢过来得了。”母亲就要上前抢夺那把“手枪”。

  父亲一见,马上说:“行了,行了,我算是怕了你们了,我还是拿出来吧。”

  正当此时,华阳向父亲一扬手,大声说:“爸爸,你先别忙拿出来,我已经猜到了,你给我买的好东西一定是铜‘手枪’,怎么样?我猜对了吧?”

  父母一听,俩人都把双手一拍,异口同声地称赞道:“对了,好聪明的孩子,一猜就中,好厉害啊!”接着,父亲又补充了一句:“这小子,想这铜‘手枪’都想得痴迷了,我一说是‘你最喜欢的东西’,他马上就猜是铜‘手枪’,真是念念不忘啊!好了,这件小宝贝马上就归你了。不过,我还要嘱咐你,这可不是木头‘手枪’啊,这是能打火药纸炮儿的铜枪啊,弄不好有可能伤着人或者引发火灾的,你千万要当心,切不可马虎大意啊!最好是不往里面装火药纸炮儿,只拿空枪玩。你能记住吗?”

  华阳立即应道:“我记住了,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好了,我会按你们说的去做的,我保证。再说了,我对那年在姥姥家住时亲眼所见一个孩子用‘土炮’枪伤人的事还记忆犹新呢,那可是血的教训,终身难忘,我决不会再犯他那样的错误的,你们就放一百个心吧!”

  听华阳言之凿凿,信誓旦旦,父亲立即十分放心地将那把锃明瓦亮的铜质新“手枪”郑重其事地交到了华阳的手里。华阳双手郑重其事地接过那把“手枪”,就像真正参军入伍,从军队首长手里接过了保卫祖国的钢枪、真枪一般。由于他太爱这把“手枪”了,几乎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白天自不必说,就连晚上睡觉时躺在被窝里也得手握着“手枪”才能睡得踏实。久而久之,那枪柄被汗水浸渍得长出了一层绿色的铜锈,俨然是一把久经沙场的“老枪”了。

  为了让华阳更高兴、病体更快地康复,父亲在第二天又去商店买了两顶儿童用“军官大盖儿帽”和一把与华阳那把完全相同的铜质“手枪”,一顶帽子当然要送给华阳戴了,这样就比较“成龙配套”了,另一顶帽子和那把铜“手枪”是给华阳的哥哥的。父亲明白,在孩子们面前为人处事必须公平、公正,不能厚此薄彼。

  华阳和哥哥分别戴上“大盖儿帽”并佩上“手枪”,俩人并排一站,个个都显得英武无比。不仅父母,就连在场的其他住院病人及其家属,还有医护人员都拍手叫好。父母见状不禁心花怒放,俩人商量决定,带他俩去照相馆照张相片留念。

  在那个年代,一般的家庭是买不起照相机的,要想照个“全家福”或是普通照片或是生活照之类的留念,都得到专业的照相馆去照,照相在当时来说是个很了不起的大事和喜事。小哥儿俩一听要去照相馆给他俩照相,都激动得不得了,一路上,他们就像两只快乐无比的小燕子,不仅欢蹦乱跳地展开双臂模仿小燕子做飞翔状“飞来飞去”,而且还叽叽喳喳地争论着摆什么样的姿势更好呢!

  一家人来到“长城”照相馆,摄影师见到这一对英武的“小军官”,不禁啧啧赞叹,并立即帮助出谋划策。摄影师从幕布后推出一个吉普车模型。这模型无论从形体的大小,还是造型和色彩都与真实的吉普车十分相像。

  一见“吉普车”,小哥儿俩立即心花怒放,便争先恐后地飞奔过去,都想抢占前排的驾驶座,都想手握方向盘过过“开车”瘾。可是,华阳毕竟比哥哥小两岁,个头和步伐都没有哥哥那么大、那么快,当然赶不上哥哥了。哥哥三步两步就窜上了吉普车的驾驶座,手握方向盘不肯撒手。华阳在后面紧赶慢赶也没赶上,急得他一个劲儿捶胸顿足地大哭起来。

  父母一见,马上跑过来,爸爸劝慰道:“阳阳,你听爸爸说,坐小汽车,一般来说,坐在前排的都是司机或是秘书,而当大官的都坐在后排,你哥哥他不懂,你就让他坐在前排开车好了,咱们让他给你这个大官开车有多好啊!”

  这时,摄影师也走过来,随声附和:“对了,对了,小朋友不要哭,挺漂亮又挺干净的孩子,这么一哭可就不漂亮也不干净了。还是你爸爸说的对,当大官的人都是坐在后排的,这种照片我已经照很多了,我看见凡是当大官的都坐在后排座位。”摄影师一边说还一边对华阳的哥哥挤眉弄眼,那意思是暗示华阳的哥哥:“你还是坐在那里别动,我们这是在逗你弟弟,好不让他哭呢!”显而易见,他是怕他们这么一说,生怕小哥哥信以为真,弄不好小哥儿俩再都来争这后排座岂不更加麻烦?!

  母亲也急忙过来安抚小哥儿俩:“好了,好了,做哥哥的要帮助小弟弟和照顾小弟弟,弟弟还在闹病呢,给小弟弟开车很光荣,小弟弟当大官,哥哥也沾光。好了,好了,大家都高兴一些。快看我们家的这小哥儿俩有多么团结友爱,都高高兴兴地一起照张像,留下美好的回忆,存住永久的纪念有多棒!”母亲一边说,一边给华阳擦干眼泪,又补了补妆。

  经过三位大人这么劝慰的劝慰,证实的证实,激励的激励之后,华阳和哥哥都心安理得,破涕为笑,欢欢喜喜地照了相。

  得到了自己心爱的“宝贝”,又与哥哥照了张非比寻常的照片,华阳的心情自然好了起来,其后很快就痊愈出院了。出院到家的当天,华阳就迫不及待地将他的“部下”们召集到自己的跟前,他要立即向大家展示一下这把“新家伙”。他那些“部下”小哥们儿们,见到他们的“司令”“老大”如今又添了一把如此逼真的“新家伙”,佩戴在腰间显得更加威风凛凛了,大家都热烈鼓掌并欢呼雀跃……

  过了好大一会儿,当大家渐渐平静下来后,华阳又从腰后拔出原来那把姥爷精心制作的木质“手枪”,然后将自己分封的“五虎上将”之一、名字叫李青的叫到自己跟前,然后将那把木质“手枪”,双手托起并高举齐胸,向大家郑重其事地宣布:“大家听好了,今天我正式宣布,由于本司令已经有了‘新家伙’,就不能一个人占用两把‘家伙’,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现在把这‘老家伙’正式地传给李青,以表彰他的良好表现,并且要封他做‘老二’。我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让大家知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虽然他是半个残疾人,腿有点儿毛病,但是,他的心胸开阔、坦荡,他很要强又讲义气,是真正的男子汉,我要赏罚分明,希望大家都能以他为榜样。大家赞成不赞成,有没有不同意的?”华阳的话音刚落,就听见大家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大声喊道:“赞成!都同意!”

  从此,在他们这一“帮”里,不分年龄大小,一律称呼华阳为“大哥”,称呼李青为“二哥”,就连其中一个原本比华阳大三岁的名字叫做“马严”的,也必须如此称呼,而且他还心甘情愿,他叫“大哥”“二哥”,叫得十分亲切和自然。但是,华阳也不忍亏待于他,紧接着又让李青把他自己原来那把虽然比不上华阳姥爷做的,但是与其他人的假枪相比,也算是上乘之作的“家伙”转赠给马严。华阳又正式封马严为“老三”。接着,又按每个人的表现以及声望的高低,一一进行了分封,让每个人都有了恰如其分的“座次”,各得其所。由于华阳坚持了“按功行赏,按资排位”的原则,大家都心悦诚服,个个欢欣鼓舞。

  在正式排定了座次,又重新调整了“装备”之后,这支小小的“队伍”、这一小帮,就初具规模也比以前规范了些。从此,一有空闲,华阳便统领着他的这帮“娃娃兵”们操练或比武,他的统领能力和指挥才能也日臻成熟起来。

  从此以后,他们除了上学、做作业及在校活动之外,就经常聚在一起,由华阳自编、自导、自演一些战斗故事片或类似警匪电影片中的情节,有时华阳扮演司令官或是指挥官,有时他扮演神探或是警长,有时还扮演杀富济贫的大侠或是黑社会的“龙头老大”。这帮小哥们儿已将华阳奉为他们的领袖,不仅在组织上,而且在精神上,华阳已成为他们的认定“龙头老大”了,这也满足了他从小就有的英雄情结。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