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后小学同学聚会,座中女生提到少年时代的我,说我那时除过没发育成熟,其它各项指标都已基本符合“美男子”标准。
  俺这人最大优点就是爱听好话,尤其爱听异性同胞夸奖!


  每到这时,已然老态龙锺的我就像踩着云、喝了蜜一样心里甜蜜蜜脚下飘飘然,那感觉别提多舒坦;尽管也知道人家并非真心,只是说些场面上的恭维话,但俺还要真心实意地麻醉自己一回,并且,必须沿着话题轨迹,对少年时代美好时光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再挖掘,且醉生梦死般流连其中,以期获得更多些心理满足。


  不过,实事求是谦虚一点讲,我那时算得上是英俊少年。我能从那些情窦初开的女生眼里接受到异常明亮的目光,还能从中读取某些令人心潮澎湃的联想。


  我始终自信地认为:在那个异性群体中,有个叫吴丽荷的女孩一直对我情有独钟。
  她长得有些小家碧玉,属于娇羞可爱那一种。她每回看我时都有些与众不同,目光里总能透射着一往情深的热情。有一回课间休息玩攻城游戏,我不经意碰了小家碧玉的敏感部位,她非但没恼,还面若桃花、璀璨般送我一个差点让我丢魂的眼神。


  这一幕竟被一个具有“狗崽”天分的男生及时捕捉。接着,在挺长的历史期间内,就这么丁点事愣成为他对俺进行人身攻击的有力把柄。


  客观讲:一开始我并没注意到碧玉。当时我似乎是被另一个浓眉大眼体形健壮的女生所吸引。而当小家碧玉跟她父母离开基地后,我才对记忆中的她产生感情。但为时已晚,一切都已成为无法补救的过去式。我常为此懊恼,并在心底涌动出沉沉的失落和惆怅。


  小家碧玉有个妹妹叫吴丽敏,是个十分顽皮的女孩。这丫头时常做出一些让人始料未及的荒唐事来。


  东风基地是座军人城,军人队列司空见惯。吴家正把着路口,每天,很多单位都会列队从她家门前经过。这让那个顽皮的小丫头有了大出风头的机会:只要队列经过,只要她在家,就会迫不及待冲出门来,站在一个十分醒目的高台阶上,放声大叫道:


  公叔叔母阿姨!


  这清脆的喊叫声令队列里的人深受刺激。几次下来,就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父母。于是吴丽敏得到了应有的教育;于是,她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收敛。然而,身性上的恶习是顽固的,一有时机就会变换花样卷土重来。挨过打的小丫头着实安静了几天。可没过多久,她又故态复萌出现在那个显眼的台阶上。这一回,她不再说什么公叔叔母阿姨一类的糙话。而是念出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顺口溜,她说:解放军叔叔好,穿皮鞋戴手表,后面跟着阿姨跑。


  其时,吴丽敏只有七岁。军人们在气愤同时又不能不感叹这丫头的聪明才智。
  这丫头因为嘴太损,没多久遭到一次报应——头发里长虱子,由于捕捉不净,被迫剃成了秃瓢。


  几十年后,东风小学学生在北京聚会时还会有人提及这段往事,并捧腹不止。大家都不知道吴家姐妹后来的下落。又都在猜想那位秃瓢小妹:以她当年的才具,大约如今已经成为作家也未可知!


    看露天电影
  
  看电影应该说是少年生活中的重要趣事。
  东风基地始建于共和国经济困难的年代,物质生活条件艰苦自不待言。尽管国家对这个初生的新型武器试验基地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照顾,在物资供应方面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与倾斜,但生活物资依然匮乏。不过,基地的文化生活却相当丰富,其中,电影就是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


  东风基地设电影工作站。国家每发行一部新片,十号地区都能在第一时间里和所有大城市一样同步放映。按照总政有关规定:部队团一级单位就有放映队。东风基地是兵团建制。它的团级单位多得让你掰着手指头数不过来。


  上小学时,看电影是我们最大的生活乐事之一,那时候,我们对每一部影片都百看不厌。


  小时候时记性好模仿能力强,对那些有吸引力的电影故事情节不仅能够讲述,甚至可以通篇背下整个台词。最有代表性的是《突破乌江》,我们班差不多所有男生对其中人物的对话几乎都能倒背如流。更有人能把那个结巴营长的话模仿得惟妙惟肖,以至到后来这几个男生都弄假成真、习惯成自然地变成了真结巴,不能不跟家长去医院进行语言矫正。


  在东风,看露天电影最让人激动不已!


  往往会出现这种情景:赶到风清月朗的夏夜,在不到十平方公里的东风城能同时放映十几场露天电影。这时候,最快活的莫过于我们。这么多电影即让人兴奋到抓耳挠腮,又常常使你犯愁。因为,一时间你根本拿不定主意究竟应该去看哪场电影!


  日子长了,大家总结出经验:每到夕阳西下,先聚在十号中心,像驴似的支棱着耳朵仔细听辩。一般来说,喜欢热闹的男孩子都要成群结队去响声最为激烈的地方看战斗片。到后来,情报信息采集方式和传播渠道又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由于同学们的家分布在基地不同区域,这在客观上就形成了一个覆盖全面的信息采集网络。每天放学回家,很轻易就能打听到当天晚上本区域内关于电影方面的全部情报。然后通过各家电话加以汇总比较。于是赶在电影放映之前,我们已经能够及时到达放映地点,并且抢占到最有利的位置。


  看电影是一种精神享受,其实即便在电影故事情节以外,你同样会在不经意间受到别种意义的启迪与触动,这种启迪与触动很可能会影响你一生!


  那年夏天,我们在基地通信团操场上看露天电影。开演不久,一片浓重的乌云遮蔽了头顶上的皓月繁星。接着平地卷起一阵狂风,一时间飞沙走石。坐在部队前面的家属儿童顿时乱作一团。但电影仍在继续放映,而于我们身后的部队面对这猝不及防的天气变化仿佛视而不见,泰山般坐在原地纹丝不动。我们这些影迷经过一阵躁动后,总算耐住性子坚持往下看。但很快,豆大的雨点便劈头盖脸地砸落下来,我们终于抱头鼠窜!一边跑一边还恋恋不舍地回头看,只见风雨中,放映机的光依旧顽强地透过雨帘投射在银幕上,而银幕前的部队依旧坐在风雨中没有丝毫慌乱。一刹那,我们的脚步都牢牢定住了。这就是军队!从南昌起义开始,它何以能在几十年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它何以能英雄辈出又何以能成为共和国的坚强基石?眼前的情景难道不是最好的答案吗!打造一支钢铁般的军队,首先要具有钢铁般的意志,而这又正需要通过无数的艰难之火去淬炼去锻造去养成。那一幕让我们对这一浅显的道理有了最初的理解同时又得到了最为生动的体验。我们重新走回到座位上,与军队一道,在风雨中把这场不同寻常的露天电影看完。


  话说到这,似显得太严肃且近于说教了。还是回到轻松话题上来。


  东风的露天电影受着季节的限制。尤其是到十冬腊月,坐在风寒露冷的场地上那难受滋味简直无法想象;其实即便是在盛夏,嗜血成性的蚊虫同样会搅得你难以挨耐。所以,能坐到礼堂里看电影看演出才是真正惬意的享受。


  东风大礼堂在十号地区是一座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它与第一招待所、司政办公大楼和513医院齐名,统称东风基地的四大建筑。关于它的设计和施工材料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版本讲:它是按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式样进行设计并使用北京人民大会堂施工剩下的材料建成的。


  依照这样的版本去理解,坐在东风礼堂里,你会有如同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的感觉。你会因此而沾沾自喜、因此而自豪骄傲!


  但问题跟着出现了,进东风礼堂需要门票!


  有票的时候,我们自然是昂首阔步很从容地走进去,可赶上没票时就难免傻眼。这时候,就只好拿过期的假票去混。因此,我们在平日里都十分注意收集贮存使用过的门票,以期关键时候拿它去蒙混过关。但如果连与真票颜色相同的假票也没有时,就只好另外想辙,其中一种方案就是钻窗户。通常做法是:拿真票的同学先进去,然后设法把礼堂厕所的窗户打开,这时等在外面的人就会迫不及待地爬进去。再不,就是事先悄悄溜进礼堂后台潜伏在金丝绒幕布后面,等电影开演时再伺机进入正厅找座位。总之,钻厕所窗户、溜后门是我们常干的事情。


  说到看电影,有一点需要提及的就是看电影时必备的零食。
  那时,我们的零食种类很多,但质量普遍不高。不外是葵花子,炒黄豆一类具有很高磨牙价值的东西。此外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有西北地区的特产——沙枣。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