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西起义,王紹堂和黄维新都是临时省委执委成员,一个化名王进民,一个化名王其清。在李国正的协助下汤原县工运,农运很快打开局面。可以说是轰轰烈烈,前所未有。但惊动了反动势力‘鲶川仪介’满碳财阀,派走狗特务调查老曹。不久扣押了铁路员工王其清等三人,酿成了车站、码头工人罢工势头再起。特务、警察、宪兵都不认识老曹,没有证据,也是怕闹不好引起更大罢工。只好无条件释放了三人。地下党领导安排黄维新隐蔽起来,听候省领导意见。国正夫妇感觉此人不一般,大有来历,斗争经验丰富文,化水平高,是难得的领导人才。大胆的通过老温安排到‘名古屋’王葆华(符宝坤)私邸暂住,以试探。觉得他们是一个层次的知识分子,能有共同语言。不多日省军委书记吉密按金大山同志告诉的方式和张氏夫妇接上头。领回一个人,带来两封指示信。一封在党内公开,一封属机密。一个人就是三十三军成立那天省军委书记金大山受李福臣委托,领走培养的夏云天,他跟随军委领导李育才转战巴彦,滨州,珠河。经历了日军的疯狂扫荡,因巴彦游击队解体,蒙冤归罪,受到严厉处分,忍辱负重,到孙朝阳队当了马夫。隐痛割爱让夏云天回汤原重整旗鼓。一封公开信就是撤销,解散以裴志云为书记的中共汤原县委。成立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实现开辟磐石、汤原、吉东和哈东“四大中心赤区”构想。辖吉林省北部三江平原,完达山北麓和张广才岭以东地区。横跨两省二十来个县,由王绍堂为书记长。机密信是转告黄维新同志,妻子已被派到珠河县建立游击队工作。建议他能打入鹤岗煤矿公司上层机关,秘密工作,等待时机。
王进民即是王紹堂,有远大抱负的人,参加革命比较早,曾经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见多识广,在山东,天津、大连、奉天经过大风大浪。如今省委委以重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革命热情很快踏遍了汤原一带的山山水水,调查研究了各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感觉政治环境大大好于山东、奉天、哈尔滨。群众基础很好,敌伪势力相对薄弱一些。干一番大事业的想法油然而生,和李国正原来思想一拍即合。金大山向他介绍过此人,值得信赖,很有统战活动能量。掌握了汤原情况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县委所在地,迁到县城离而不进的西北沟,构想蓝图。8月2日召开了中共汤原县委第六次代表会议,会议解散了以裴志云为首的原县委。成立了以王紹堂为书记的新县委,委员有张文俊、宋明洲、夏云阶、周云峰、高庆云、金成刚、金相奎。
会议筹备期间,王进民就有想法,要办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调来老李三哥和常春道人策划‘汤西起义’,二人领命接受了任务。开动脑筋,先期游说东北军几股残余部队和一些绺子。首先做好了鸡心沟大粮户张裕堂的工作。靠江湖的做法一通鼓动,吊起发了烧的地主胃口。起义攻打县城古今有之,弄好了功成名就。上道了之后,常春道就不断的讲抗日救国的革命大道理。这张裕堂也是念过书当过兵的人。一盘问和三哥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表示见义勇为而协作,肝脑涂地。
三哥承诺买他一万斤高粱米和苞米面给各部补充军饷。召集这一带散兵群勇会议,张裕堂也是匪气十足的主,为保护地面手中掌握上百人的亦农亦勇大排队,几十条枪。并和当地方圆百里的红枪会组织几个头目都过从甚密,开始派人前去鼓动。又有一万斤粮饷为诱饵,各队头领或派人先后到张裕堂家领饷议事,凭常春道人三寸不乱之舌,达成共识 。原来这些人马刀枪都是马占山派驻通河、汤原、鹤岗一带的老五团的人,曾经归田小凤节制过。马将军抗日失利败北,散落在北大山的一些义勇军。焦旅、屠旅走投无路之时,曾经给中共汤原县委领导人捎过话,想唱国际歌,很久也没得到答复。耐不住艰苦的性子,和日寇的不断打压。没有粮饷,没有政治见解的行伍之人,无奈投靠了日伪军。隐蔽在这深山老林的这些兄弟,都是在日本鬼子枪口下逃出来,无家可归的士兵。多有正统、爱国情怀。啸聚山林,被迫为了吃穿,形成了打富济贫或到处流窜的绺子。听说起义攻打县城抗日,一呼百应。现有能联系上的就有大小十多个绺子,比较整装的数明山队、青山队、长江队、忠厚队还都有一、二百人。小股占中央、中海、阎王、吉升、德胜、傻子,也都几十人正在看风使舵,选择何去何从。单青山、张景义、吴长江都是老五团营职军官,提三哥还不认识。一见本人都知道,或者一面之识,但为人处世早有耳闻。曾经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信得过,愿意交往。那些小股头目能凝聚一帮人在一起混,也都是有两把神煞。国正对常春讲,这些人我一定要收归我队,将来必成我军骨干力量。遂授意修书给王紹堂,请求速派二十党员干部或士兵骨干来做联络员,工作队。大事可成。因为这是王紹堂心中急于要干的大事,很快新县委领导成员张文俊、宋明洲就带领精明强干的工作队就到了位。听候三哥的调遣,张文俊到青山队;夏云阶到长江队;黄吟秋到占中央队;戴鸿宾到占中海队;裴敬天、金宗瑞到忠厚队;徐广海、朴东善到阎王队;裴锡哲到吉升队;宋明洲到德胜队;金相奎到明山队;徐振江到傻子队。还有几位同志配合张裕堂亲信去各村跑红枪会做工作。这个工作队都是党培养出来的骨干精英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卓有成效的工作很快就取得了各队的信任。确定癸酉年六月二十三(8月14日)在鸡心沟起事。各路人马加上大排队共计550多人举行武装起义,明山队在在黑龙江边上离得太远够不上,这次行动就不能参加了。
成立了“东北民众联合反日义勇军” 编成三个大队,第一大队长:单青山(兼) ;第二大队长:吴长江;第三大队长:张景义;大排队长:张裕堂(兼)
起义行动总指挥:单青山
参谋长:张裕堂、李仁根
政治部主任:张文俊
秘书长:宋明洲
后勤部长:裴敬天
经过三哥、春道的运筹建立联军,起义的准备工作圆满成功。指挥部领导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道人默默思考盘算着,阴历十五又夜看天文,觉得东风季节还未到。火烧赤壁风向欠佳;草船借箭雾气不足。风、雾都不在位,所以搞不好会引火烧身,得不偿失。也就是地利人和还凑合,尚欠天时。只可推波助澜,锻炼锻炼革命者的经验,吃一堑长一智而已。也没和三哥商量,暗派李增智连夜赶回莲江口小红楼面见夫人,请立即召回三哥,不能耽误。张氏夫人知道常春道作为三哥的知心朋友,有眼光,见解深不可测,肯定有道理。但地下党一般不可打扰新县委工作,组织纪律要求不可擅自对县委成员联系,更不可留下书信、字条。求解于温大掌柜,有了巧妙的办法。让鹤立岗给他安排马车,提供经费的同志去口头报信。
李升赶着马车将柳晓艺送到汤原西大桥,她村妇打扮走到唐家街。受到农会哨卡盘查,通秉县委王书记有鹤立岗女朋友求见。一见面,认识,是信任之人。吩咐秘书倒上开水退出去。得知黄维新被捕扣押,很是挠头,满地转抹抹。柳晓艺多精明啊,见机提示:“除非三哥有办法”。一句话提醒梦中人:“你的任务完成了。吃完饭让高二嫂送你回家。”速速给三哥写了鸡毛信,立马送去。李国正见信一愣神,刚要张嘴就被道人用手捂上了。用右手代签‘收到,遵命’。打发了书记特使。三哥还思思量量的看信:“速赴鹤立岗,营救2号。起义之事交由文俊同志主张。落款,1号”。还在画魂中,“那位咱已安排好了”!
长春道:“这是上级领导命令,首长指示。不得有误,要马上出发。下级服从上级你懂不懂”?
三哥:“必是你的道眼,让我离开这是非之举。咱得往好处想,聚义这些散兵游勇是我一直想做的。不算明山队还四、五百号人呢。再把齐明山拉过来,加上老底,离千人就不远了”。
常春:“别犟咕了,咱路上再说。指挥部临时开个会,交待交待”。 三位大队长还在山里本部,其他成员都在。张文俊看了鸡毛信,觉得这是绍堂书记的特别关照和信任,欣然领命,以为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表示不辱使命,一定按计划搞得轰轰烈烈。到时候我把大队人马拉到县委,让他看看。张裕堂也像打了鸡血似的,信心满满 :“三哥放心吧,你该干啥干啥去。有我在,你就来杆瞧好吧。我的大排队也不是吃素的。我还联络了东边大围子,迟凤林的大排队一起干。”
三哥心有不舍,明知道这伙急功近利的革命者刚刚凑到一起,不好驾驭。非同小可,需要进行锤炼、磨合一段。东北军那一套旧军阀作风、兵痞的坏习气、还有地主武装的乌合之众,应首先集中起来,拉到军营长时间的政治教育改造;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军事训练加强战术配合。
当时确定时间,是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县委书记一锤定音。明里是怕走漏风声,或许是新县委书记急于建功立业有新气象,举行武装起义攻下县城,震动满洲。这都是不可逆转的了,有可能会与初衷相左,前功尽弃。都被贤弟看破,出此下策可以理解,临走之前嘱咐夏云杰、李仁根、戴鸿宾此举成败都要把这些小股部队拉过来进行改造。说:“罗青山、祁明山、吴长江、忠厚队的张景义、傻子队的王金彪、阎王队的闫德全我们都有交情。你们也都要利用这次机会和他们交上朋友,为打进去拉出来打下基础”。这一天是8月12日,二人着忙要走。张裕堂再三挽留共进午餐,有意套套近乎。三哥又多了个地主朋友,推杯换盏过程中。道人忽悠地主子弟,挑他们爱听的说。鼓励带着大排队参加革命,积极攻打县城,推翻伪县府闹个一官半职的,云云。三哥批评他不能这样教育孩子,要讲抗日。讲革命道理,其实心里明白兄弟是啥意思。张裕堂为了表示真诚非得用马车送一程。正是忙铲忙趟二遍地的时候,走到克拉气屯李、常二位就把马车撵回去了,步行到汤原街。一路走来兄弟二人唠了许多知心话。时局的看法,工作的方式方法,形势的判断,前途和命运。三哥觉得耳目一新的是,有点闹不懂。上级还有路线斗争。还有全国各地大小起义的典型案例,前因后果和历史作用。对汤西起义做了客观、乐观分析和判断。建议咱有必要秘密潜入汤原关注动态,动用你朋友姜连长的关系许能减少一些伤亡。向李中山老板,警狱补李心善打听打听情况。也算你仁至义尽了。
汤原县城由于历史不太悠久,建县才二十几年。因交通、水灾所致。一个县官一个令 ,衙署搬来搬去,各有利弊。省长吴俊陞巡阅至汤原,根据绅商各界意见,望长久远计,令将县署又迁回旧街基原址。小城不大,四面有简易城墙、城壕、四角有炮台岗楼。南北、二里多长,东西四里地。南北三趟街,一条大道贯通南北门。东西三条马路,中间一条正街为新立街,多为商铺人家为内城。修有东西牌楼和壕沟板,直达东西门,属商业中心,最耀眼的是正大街道南有一座二层大青搂,本是‘公顺源’百货公司。现被日军守备队占据,离县署不远。因为人口不多,农民为主。内城外四角都有贫民居住,或亦农以商,或亦工亦农。太平时节人们图方便起见就自然形成了西南门、西北门延续至今。
东门里正大街,道北有一个商店。专卖铁器家把什,锛铇斧锯,锹镐犁铧,镰刀菜刀铡刀剪刀等一应铁制工具。还能定做、修理铁器、农具的小型加工厂。是柳家屯,张家炉开的。张铁匠也是鹿林山派过来的,和三哥是忘年交。他俩来到时天就黑了,自然是吃喝一顿,安排住宿。张铁匠心有灵犀,也不打听也不问。该干啥干啥,照常营业。第二天陪同二位逛街、下馆子到处走走、转个够。南大营在南门外,小山包下,东边不远隔小河流还有一座庙,住几个老道,香火也不望。摸清了兵力、警力和日本守备队、监狱等情况和要是失利撤退的方向。画了一张地图,写了一封信。张铁匠连夜把信钉在姜连长门上和饭桌子上:“有良心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听话,你三天内就没命,爹妈媳妇也活不成。落款‘老三’”把地图送给了戴长青方便转交戴鸿宾。哪成想起义大军连夜就下手了。文齐武不齐的就打进来了,闹腾半宿佛晓时分退出战斗。
按原定计划各山林队,8月14日集结在鸡心沟村举行了“东北民众联合反日义勇军”成立誓师大会。开完会罗青山、张文俊就率领550人的大部队开到西北沟村。县委书记亲自在那里组织很多群众,夹道欢迎。各家各户的门口都挂出一尺宽、二尺长的红旗。还有锣鼓秧歌队,好不热闹。安营扎寨南北靠山屯,许多住户自愿为义勇军提供伙食和住房。义勇军战士们深受感动和鼓舞,纷纷说“庄稼人都这样齐心抗日,咱更应该团结起来打日本鬼子啊!”接着有准备的召集了千人群众大会,成立了西北沟40人的农民反日大排队。还有附近几个屯子的革命青年在高庆云的带领下也投入进来,几股力量汇集一起,雄心勃勃。饱餐之后,斗志昂扬。
根据王书记意见。当天下午召开各路军事领导会议,决定趁热打铁今晚就行动。推选戴鸿宾为前线总指挥,他以前和黑金河金矿经理宋竹梅司令的红枪会打进去过。控制了一段时间县城,有经验。但那时日寇还未站住脚跟,羽翼未丰。今天他周密部署各路军的战斗任务。各路人马八点造饭,九点出发,十点到三道流桥头集结。有拿着武器的义勇军、有拿着土炮扎枪的各大排队、手持木棍斧头的一千多农民造反大军。天上繁星闪闪,路边河水哗哗流淌。戴指挥布置具体战斗任务,农民造反大军分两伙到西门和北门呼喊造势,要求进城。我随青山一大队从西南门摸进攻打大青搂日本守备队;夏云阶和长江从西北门进入奔县公署打警察局砸开监狱;李仁根和张景义三大队及张裕堂大排队,埋伏到南门外公路两侧准备狙击南大营伪军。北靠山大排队随后接应伤员送到西北沟老百姓家。明确了任务严肃的说:“大家要勇敢作战,不许伤害老百姓,不许抢东西。战斗到什么情况下,我也不会将你们扔掉。但军法如山,一看信号弹各就各位,不得有误。我命令:出发”。
也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几路义军相继得手。西北门进入的长江队在夏云阶带领下轻辙熟路没多久就摸进了县公署。只有打更老头和一个大脱大睡的值班人员,被抢顶住脑门:“老实的,不许声张,不许挂电话不然就整死你”。“那你把俺俩绑上吧”。长江一想可也对,然后搁三个人看着。率众冲到警察署后院监狱,打死一个警察,缴了三棵枪。砸开监狱大门,打开号门,在押人犯蜂拥而出。打草惊了蛇。岗楼子上就胡乱开枪了,惊动了军、警、宪、特公务人员。大院里乱作一团,官员惊慌失措。二大队任务基本完成准备把敌人引过来,撤退到北门。门外呼号乱喊,门里枪声大作,惊天动地。不知是撞开的还是咋开的,总之北大门是开了。随便出入。
戴鸿宾带的青山队是打主攻的,中心任务是攻打大青搂,活捉日本守备队头目。放出信号就已经摸到地方了,青山身手不凡,一瞬间两个哨兵无声毙命。指挥官率一伙训练有素的义勇军战士,如狼似虎般迅速冲入楼上楼下各房间和办公室。没成想空空如也,全部逃脱。就是说狡兔三窟吧,日本人确实比伪满警察鬼。哨兵死了,警报却响了。但电话也不通了。几个不明情况的官佐,在侍卫班保护下从后门溜出也没敢接火。向东逃蹿,在东牌楼驻脚观察,派人快马去东江沿日本兵营报信。其时正当午夜。三哥、常春、张铁匠三人还在东门外,刚剪断两空电话线。蹲在路旁等候,果然只见城门一开,闪出一匹军马飞驰而来。刚到近前,两位高手都甩出飞镖。骑兵翻身落马,一命呜呼。三哥让铁匠兄弟骑着马回家藏起来,想发偷偷转送田家屯张老疙瘩,就说我送给他的。如果能有办法给西北沟送去更好。千万不能自己留下,留下它就是个祸害。到抗日队手可有大用性。三人牵着马摸黑溜达走了一会儿,到柳家围子道口分手。三哥告诉二位,这马为什么不能自己留下:“这马呀,分役马、走马、军马、战马。这是一匹一等一的战马,它不会拉车犁地。驰骋疆场上可就神了,刚才我想整死它。一寻思白瞎了,想法让它抗日吧,听懂了么。无论怎么处理你可得闪开身子。”捋江沿往下走去。
一大队没逮着日本人,得了几箱手雷和子弹,把一些军服和皮靴帽子也都划拉走了。奔南门准备增援三大队。埋伏在路旁壕沟里的三大队,已经和闻讯赶来屠旅伪军连队接上火了。打倒好几个跑在前边的伪军士兵。姜连长指挥开枪,并架上机关枪向东扫射。弹道超过人头,向空中飞去。明眼人,善战,有经验的李仁根和张景义觉得这是在放空枪。有意告诉往西南山包林子里撤。一大队的人也出来了,二大队机智的从北门撤出。回到沟里长江绺子营地,各队安全撤出战斗天也放亮了,戴鸿宾指挥:“不能恋战,返回鸡心沟”。城里城外枪声不断响了半宿。听到枪声从东江沿兵营跑步赶来的大队日军,到达东牌楼下,几个守备队校佐,还在观察等候。可能最大的就是参议官宫地宪弌,气急败坏的一痛‘八嘎呀路’。“义勇军地干活,共产党的操纵。农民进城,良心大大的坏了。共产党极其危险,上报总部,全力剿灭义勇军,铲除共产党”。
好不容易成立起来的‘东北民众联合反日义勇军’,刚开完誓师大会又长途跋涉几十里山路。到西北沟受到县委领导的检阅,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深受鼓舞,又连夜攻进县城,战斗一宿,撤回鸡心沟好几十里地精疲力尽。开锅造饭,战士睡觉,头目开会。由于给养和营房等客观原因确定,暂时还各自为营。县委会派党员来开展工作。
正吃饭间哨兵来报;“敌人追过来了”。汤旺河下梢水汽扩散,升腾,三面环山雾气昭昭能见度低,看不出多远。东、南、北三面都传来了枪声,被包围了。鬼子居高临下,看见有队伍突围,疯狂扫射。冲出不远就有人中弹牺牲。往西跑是汤旺河也被鬼子控制、封锁了,又打死好几个。罗青山听北边敌人的枪声也挺密集,弹道却秃噜秃噜往上走,想是放空枪。都是老兵油子惯用的手法。就大胆地向北山靠近,钻进青纱帐。传来伪军姜连长的话:“我是有良心的中国人,不敢打中国人。保家为国”。谁能猜透,只有天知道。这是自日军侵占汤原以来,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打击侵略者的战斗。此举叫‘夜袭汤原’也好,叫‘汤西起义’也好,叫‘8?14农民进城’也好;属成功、还是属失败;现实意义,深远意义可圈可点。随文人、学者去见解。敌强我弱时期鬼子岂能善罢甘休,重新调整了军事部署,往汤原调兵遣将。在鹤立岗一带设立宪兵队、警察署、侨民会所。预示着统治力量在加强,破坏能力,打压力度更大更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