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农药推广受欢迎

  合作化后的水稻普遍长势甚好,丰收在望。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蝗虫骤然猖狂起来,比往年增加了好几十倍,绿油油的一片禾苗嫩叶,一夜之间被啃掉大半,禾苗生长面临严重的威胁。

  方言称蝗虫为“蚱蜢”,它是稻苗的天敌。闻大伯和父亲等几个生产队干部商量,决定将前不久就吆喝大伙捉虫的事落实下来。父亲等人虽然怀疑野外捉虫的效果,但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还能让受儿子欺骗的队长下台阶,就欣然同意了。

  下田捉虫这种农活,我和其他小孩也能出力,男女老少无不踊跃参加。队伍发展到大约两个排,有人拿自制的小网兜,有人拿小木板,有人拿了一个小瓶子,我的手中是一只破碗。几十个人一字形排开,拉网式捕杀。队长望着声势浩荡的捉虫队伍,仿佛回到了当年冲锋陷阵的战场上,兴冲冲地对大伙说:“什么事都能证明一个大道理,还是走集体化道路好,不然哪能聚集这么多人杀害虫。”

  会计说:“毛主席说的,人多力量大,人定胜天。我们一定会杀得蚱蜢片甲不留。”

  保管员却出来泼冷水:“我看是吃力不讨好,鸡蛋碰石头,你看后面,我们刚走开,它们又跟上来了。你能捉尽杀绝吗?”

  会计说:“保管,我是直筒子,又要说您了。您怎么尽喜欢说一些泄气落后的话,您说这么干不行,那就出点高招吧。”

  这两个人,一老一少,一个保守,一个激进,经常争吵不休。保管自然不悦,感觉自己的想法没错,但总说不过这个后生,今天又一次被动挨打,只好说:“我没高招,你有吗?嘿,天灾人祸,无能为力,也只好如此蛮干,捉一只也算少一只,图个说法呗。”

  半天下来,尽管每个人都可以交出一堆蝗虫尸,但对源源而来的蝗虫群体而言,丝毫也谈不上损失,稻苗照常被蚕食。

  几天后,在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生产队弄来了一种称作“六六六”的杀虫粉,使用后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社员们拍手称快。  “真是神了,效果又好又快,赶尽杀绝,立竿见影。”

  “幸亏有了合作社,如果还是单干户,哪里会有这种药粉。即使有,谁也买不起啊。”大伙都这们说。

  初次接触农药,虽然供货方和干部们反复强调对人体健康有害,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撒过药粉的社员都说有不适反应,父亲感觉头晕,有人发生呕吐,就连在田野里看牛的孩子们,也觉得很不舒服,耕牛的食欲亦大减。

  通过亲身的不断体验,人们才逐渐学会使用农药的基本方法,积累了自我保护的局部经验。同时农药的高效杀虫很快被农民接受,不久又用上了比六六六更加有效和使用更加方便的“敌敌畏”。

  社员的自留地里也免不了虫灾,人们相互传授经验:买一小瓶敌敌畏洒下去,一段时期内连小爬虫也绝迹了。大伙纷纷效仿,没有任何宣传广告,六六六与敌敌畏很快就成为农家必备的药剂。

  我问父母:“爸,妈,这药粉为什么叫六六六?”

  父亲说:“听说发明这种药粉的人做了六百六十六次试验才成功,真是了不起呀,为了纪念他呗。”

  母亲说:“不对吧,我听人家说,是讲这药粉很毒,一两就可以毒死六百六十六只老鼠呢。”

  我说:“爸,妈,真没想到,这药粉会这么毒,那会不会将地里所有的小动物、还有鸟和野兽都毒死呢?”

  父亲振振有词:“傻伢崽,人又不吃那些东西,都毒死了,那才是大好事呢。只要保住了人吃的粮食和蔬菜,还有牛、羊、猪、鸡、鸭、狗与猫等畜生长得好就行。”

  不仅仅是我的父母亲,全是文盲或者半文盲的社员同志们,都是这么个想法和说法。

  为了确保收成,生产队里六六六(C6Cl6H6) 与敌敌畏(DDVP) 等农药连年不断,并且改进到派专人负责喷撒,了不起用旧布蒙住鼻子和嘴巴,且多记一点工分以示补偿而已。

  当时的生态与环境,都是原始的,自然的,全绿色的。农业合作化社逐步推广农药与化肥后,收到了立竿见影的眼前丰收,效果喜人。然而人们没有想到,也不可能看到它们背后隐藏的负面杀手,原有的绿色自然环境开始逐年消逝……

  任何事物都要两分法,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但也会产 生反面影响,甚至新的灾难会悄悄地袭过来。农药农肥推广几年后,昔日的昆虫与两栖类小动物频繁活跃的水田里,不仅蝗虫消灭了,就连萤火虫以及螳螂等益虫也无影无踪了。螃蟹、泥鳅、鳝鱼、乌龟与田螺也都断了子孙,水沟里的小鱼小虾绝迹了,水塘里养的鱼有时候翻肚了,青蛙的叫声也听不到了。马尾松枝叶上的野生蜂蜜糖也完全绝迹了,只能作为儿时的一段永不磨灭的回忆,那股又甜又香的美味始终令人陶醉……

  绝不只是中国一家,全世界各地先后同步,致命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已成为全球人类生存的共同灾难……

  可是农民饮水习惯依然如故,虽然有人早已发觉这个潜在的大杀手,提出过农村应该打井取水,但一方面农民还没有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缺乏自觉性与积极性;  另一方面则是国力不强,资金、材料与设备不落实,谁也无力实施推广。只好让广大的农村人口逐渐去适应这种慢性自杀的饮水环境。

  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政府的大力号召与支持下,家乡的农村才开始全面推广打井取地下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尽管不可能对各家各户的水质实施采样分析。但我仍然深信乡里亲友们喝的水,其水质不会逊于城市里的自来水。

  可喜的是,进入本世纪后,国家注重环境与生态保护,近些年有着明显的改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