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作家晨曲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小南河人,他写过《霍元甲》小说,对霍元甲的身世很了解,他在解释霍元甲的真实经历时,这样记叙道:

  “光绪二十年(1894年) 腊月,年关将近,霍元甲为了兑换点过年的钱,一连几天,他挑着柴火到天津卫去卖。那时,卫南洼的庄稼人日子过的很苦,农忙时种地,冬天农闲时,便弄一些农产品去天津卫变卖,以补充生活。卖柴是很多人都干的事,天津卫人口多,做饭取暖基本上都烧柴火,需要量很大。霍元甲挑着柴火,到天津卫西门外的西头弯子去卖。生意还未开张,便有几个混混儿前来干涉,向他要‘过肩钱’、‘ 地皮钱’。 两个人没说上几句,就口角起来,一个强要,一个不给。混混儿习惯了欺人耍横,哪愿忍下这口气,骂骂咧咧地脱掉羊皮袄,朝霍元甲扑去,想用混混儿的看家本领——拼命,吓唬这个庄稼人。霍元甲见混混儿扑来,一搓步,闪在一旁,对方扑空,摔了个嘴啃泥。混混儿弄巧成拙,当众出丑,更加恼怒,飞起一脚朝霍元甲胸膛踢去。霍元甲纹丝不动,一伸手,便抓住了混混儿的脚脖子,往前一拉,向后一推,一撒手,混混儿摔了个仰面朝天。这个混混儿爬起来,二话不说,一溜烟跑了。不大功夫,他找来了一帮同类,有十几个,各自拿着刀枪棍棒,前来报复。霍元甲见此阵势,抽出他挑柴的扁担,马步一站,等到那十几个人围上来,他左突右捅,前扫后抡,只听见一阵风声乎乎,混混儿手里的刀枪棍棒被打飞了不少。混混儿不敌霍元甲,又去叫人,一会,来了四十多名混混儿,把霍元甲团团围住,霍元甲把扁担往膝盖上一磕,折为两截,一手拿一截,迎战混混儿……”

  这是甲午战争赔款、《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庚子赔款、袁世凯没来天津之前的事。时过境迁,此时,混混儿再收费,可不是收霍元甲那个时候的数目、价目了。

  生意人来到天津这个大买卖场掏金,脚踏入后,不是被防不胜防的荆棘扎到,就是被脚下的揽绳绊倒。都是混混儿给他们制造的麻烦。混混儿随意加价加码乱收钱,他们有尚方宝剑,又有衙门这张大旗作虎皮。他们甚至成了名符其实的“官人”,替政府“执法”。

  甲午战争后,中国给日本二亿三千万两白银的赔款,《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给列强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的赔款,这是洋人玩转的国际江湖;袁世凯主政天津后,他弄的铜元,他兄弟们弄的“筹款局”,这是中国的江湖;混混儿堂而皇之的收钱,这是天津的江湖。江湖演绎的目的,其落脚点简单又明了,就是金钱、权利。钱与权这两个东西,是夫妻档,交合在一起,无法分离,闹离婚是钱权的平衡失常了,双方会去找更心仪的人,再交合在一起。双方对对方需求的强烈欲望永远无法分开,只能交合地越来越紧,最终变成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操纵江湖的把柄。社会再精彩粉呈、眼花缭乱,仍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幕后钱权合一的手柄操纵的。

  常人看得见的是,快饿死的人卖孩子的钱,混混儿盖虎、陈七要拿去将近一半。常人看不见的是,盖虎、陈七拿去一半快饿死的人卖孩子的钱后,交到脚行,脚行再把混混儿收的快饿死的人卖孩子的钱一半上交到袁世凯兄弟的“筹款局” ,一半自个闷下。

  非常人都看不见的是,盖虎、陈七拿了人家快饿死的人卖孩子一半的钱,不交给脚行,自个拿着钱交到“蓝扇子”里找洋娘们去了。这就是江湖的玩法,看谁玩的精彩。这种精彩里头,让盖虎弄得与“黄面虎”扯上了。

  混混儿的手一伸,不管你是谁,干的啥买卖,就得把钱交上,不交?要命还是要钱,自个看着办吧。

  盖虎朝思暮想的“蓝扇子”,他向老鸨收钱吗,只可惜“蓝扇子”不在他的地盘上。

  “筹款局”搁在天津,算是找对了地方,有混混儿这把好帮手,钱赶得他们像上紧了法条的偶人,没日没黑的奔着想着收钱。

  袁世凯在天津刮了多少钱,史料上找不到答案,但从他在老家购买的土地来看,可略知一二。河南省彰德府、汲县、辉县等地,袁世凯拥有良田四十多万亩,那才真叫田连阡陌!

  眼下,农劲荪感到生意越来越难做,经营药栈还是按他父亲先前的套路干,从山区及江南运来中药材,在天津这个水旱码头向外批发,日复一日的这样做,获利很大。霍元甲的后人提起往事,都说霍元甲在天津讨生活时,在大药材商农劲荪那里干的时间较长。一句大药材商,道出了农劲荪生意的规模。但是,这种仅靠资本周转,买进卖出的生意,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是可以持续的,此时,中国的天已经变了。农劲荪是民族资本家,他的处境只能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袁世凯一类代表封建强权的夹缝中求生存。这个时候,农劲荪再像他父亲那样经商,不对路了。不想维持现状,要么投靠洋人,要么依附官僚。农劲荪是同盟会的人,他不会那样干,但生意还得做,这是一份家业,也是他在北方干革命的落脚点。农劲荪直接感到了政治与经济上的双重压迫。这就不得不说说中国的天是咋变的了。

  洋人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踏入中国,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他们用了60年时间,一步一步地把三根绞索套在中国人的脖子上,套牢,勒紧了。这三根绞索是帝国主义的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工业资本。

  英、法、德、俄、日、美等国先后在中国开设了银行,危机四伏的清政府曾多次向他们借款,看起来向人家借钱救急,不算不划算的事情。但是,借的是高利货的话到底谁划算?清政府要高额付给外国银行利息且不说,之外的附加条件是他们最大的获利手段,也是最可怕的。他们要走了在中国土地上修筑铁路的权利,之后的铁路运输经营权也归他们。还有他们要走的在中国的开矿权和采矿经营权。想想看,外国银行借给你钱,赚了你的高额利息,又在你的国家做运输买卖,而且是垄断的铁路运输。开矿后,把中国的资源挖出来,再卖给中国人或卖给别的国家,洋人挣多少钱,你中国人管不着。

  列强在商业资本上,对我国出口贸易施行控制,使得我们的茶叶、丝类、蛋类、皮毛、猪鬃、山货、桐油、食糖、大豆、矿石等廉价地输出到国外;外国的洋布、棉纱、煤油、钢铁、五金、机械、电器材料、药品、呢绒却大量倾销到中国。这就是导致农劲荪生意难做的原因。

  同治十年(1871年) ,英国独家投资,铺设从伦敦到香港的海底电线。这一工程之巨,花了多少钱,在今人看来都不能不为之惊叹。洋人在一百四十九年前的这种豪举,是干什么?这是他们弄的一个掠夺中国财富的工具。海底电线接通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业掠夺,不知增加了多少倍。这根长长的电线就像插入中国人身体里的吸血管子。从海底电线接通起,到1949年七十八年间,这根管子一刻不停地吮吸着中国人的血,洋人到底从中国掠夺走了多少财富,与他们铺设海底电线的那点投资相比,也就是九牛一毛了。

  中国被掏空成啥样?有一个铁的事实佐证:大清灭亡后,民国政府在查封大清朝的国库时,一看,国库里仅剩下十两银子。

  一个堂堂的东方大国,在清朝的繁盛时期,有多富有,GDP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一。这个数据是中国经济与全世界其他各国经济值数总和的比较,而不是哪一个国家能与中国相匹敌。又是如何弄得?大清王朝到了最后,手里只有十两银子?要说原因,今天史学家的探究结论:那时平民百姓都能一目了然看得清楚,一个是列强的掠夺,一个是腐败造成的内损。

  晚清的百姓之穷之苦,到了何种地步?这样说吧,穷的甚至威胁到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穷人穷的娶不上媳妇传宗接代,不得不去租妻。

  租妻生子,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这是伤风败俗的事,之后,各朝代对租妻都有明令禁止条文,但是,穷人没办法,这种事一直屡禁不止。到了清末,租妻现象较历朝历代最为兴盛,为什么?答案就在那里明摆着,遭遇外抢内腐的双压所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