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竹木铜铁陶瓷石

  农家日常用品的范畴很广很大很杂乱,实在难以综述,从何谈起呢?如果就概念上来讲,本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凡属先进一点,好用一点的东西,通常都冠以“洋”字。例如:除土布以外的机织布都叫“洋布”,街道小作坊手工生产的火柴叫“洋火”,炼油厂生产的民用煤油叫“洋油”,陶瓷厂制造的搪瓷碗称作“洋瓷碗”,铁匠铺手工也能敲打出来的铁锄叫“洋镐”,手工作坊制作的黑布雨伞叫“洋伞“,用铁皮敲打出来的桶子叫“洋铁桶“,就连普普通通的铁钉子也被叫做“洋钉”。除了足以见证旧中国落后到何等地步外,还能说明什么呢!

  这里仅就生产类工具、生活类家具,食品类盛器及文化用品等几个方面,且以材料品质为主线,简述一下当时农村的日常用品。

  生产类工具以木材、竹篾与铁器为主。箩筐簸箕之类的装卸类工具,请篾匠用竹篾编织,不仅较木质的轻巧,柔性强耐摔打,而且耐水浸泡更抗腐蚀。

  锄头、耙头、镰刀、斧头、犁、耙、铲等农具,除木头手柄之外,关键部件都是铁质的。铁匠铺是乡间惟一的工匠铺面,铁匠师傅是同木匠、篾匠、砌匠等齐头并肩的几大匠人之一。差别在于后三者的匠人自带工具箱,登门服务;前者的匠人却被那个形如灶台一般的简易炼铁炉捆绑,只能坐铺打铁。

  生活类家具以木质材料居多,床、柜、箱、桌、凳、椅等,都是请木匠登门打造,早中晚三餐视客招待,再给8毛工钱。也有少量家具采用竹质材料的,请篾匠打造,那都冠以“竹”字,如竹凳、竹桌、竹椅,竹床则基本上是单人的。

  食物类盛器,那就五花八门了。厨用大水缸是陶质的,大小水桶与木盆都是用木头打制的,外加铁环紧箍,还要反复多次涂上桐油才能保障不漏水。

  菜篮子既要泡水又要滤水,因而都是由竹篾编织,保留一定规则的网孔。筛子也由竹蔑织成,网孔却比篮子小了好几倍。

  碗、碟与杯子等餐具,坛子、罐子及瓶子一类的盛器,以陶瓷材质为主,由于陶器比瓷器便宜,普通农家更受欢迎。还有用普通膏泥烧制的瓦钵子也盛为流行,它比陶质的还要低成本,但过于脆弱,太容易破碎。

  然而,烧开水的壶都是瓦质的,灰黑色,不塗釉,为什么赋予它一个专用的名称叫“崔壶“?是发明者姓崔,还是猛火高温下烤不裂,坚不可摧?

  当然啦,锅子都是铁质的。农家置一口新锅很不容易,损坏的锅子决不会扔弃,千方百计要修复,于是补锅的匠人应运而生。他们肩上一担木箱,穿过羊肠小道,走过每个村口,手里摇着铃铛,口里叫喊着“补锅啊!补碗啊!”有时还会哼哼小调。你知道吗,60年代开始出名的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就是以“补锅”为起点扬名四海的。

  主人听到渴望多日的呼叫后,赶忙出门招呼匠人进小院。

  匠人先将破锅裂缝周边的污垢与铁锈铲除干净。然后打开其中一个挑箱,露出小型炼铁炉,单手推拉它的鼓风箱,发出“扑扑”的声响,炉子里的焦煤吐出焰红的火苗,越来越旺,使得小锅里的铁块逐渐熔化。匠人舀出一丁点铁水,倒在破锅裂缝处,双手赶忙隔着垫布从锅底内外两侧使劲挤压,顿时冒出一股青烟,还“嘶嘶”作响,一个铆钉即成。如此循环,沿着缝隙连成一串补钉,破锅就这样复活了。

  瓷器属上品,农家置一只瓷碗也不容易,一旦碗破裂,主人通常也不丢不弃而指望修补复活,因而补锅的匠人也会补碗。

  匠人补碗时,从挑箱里取出一把手摇钻,两腿夹紧破碗,左手把握钻柄,右手来回拉动皮带弓,牵引金刚钻头飞速旋转,便于在破碗的裂缝两边打上一排孔。再用铁丝嵌住,轻轻敲紧后,在裂缝与打孔处抹上一层白色的灰泥,放在火苗中烧烤片刻。两个半边碗就这样补合了,即时可用,居然滴水不漏。

  日常用品中的金属类物品,当时的铜器似乎比铁器还多,除了作为货币的铜钱之外,诸如铜锁、铜拉手、铜合页、铜扣链、铜烟斗、铜壶、铜碗、铜面盆、铜手电筒、铜框镜,铜项链、铜手觸等等,每个家庭都能找出几件。

  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时,金属类日用品几乎全部上交,就连好端端的箱柜也被撬下合页和拉手,支援国家建设,捐献的百姓一张纸条也不会要,收集的干部一个记录也不会写。

  从此之后铜器基本绝迹。六、七年代,取而代之的是铝制品。后来得知铝会危及健康,大约从八十年代开始铝制品才逐渐退出市场,不锈钢、玻璃与塑料制品纷纷登场。

  祖先还留给我们不少的“石器”。石磨、石碓、石臼、石桌、石凳等,既笨又重,一两个壮汉也搬不动……

  然而,令人惊㤉的是,用量最大的石材物品并不在此列,并非被成年人使用,而是操在小学生手中,百分之百纯石头打磨的砚池、石板和石笔,每人至少配备一套。砚池不用我说吧,石板和石笔则只有40后和部分50后的老人们才知晓。

  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示教,学生用石笔在石板上练习,老师要用专门的擦子来回擦拭才能清洁黑板,学生仅用自己的手掌就能轻而易举地抹去笔迹。

  那时节,像模像样的家庭,一般都备有算盘和杆称,就如同现代家庭使用计算器、手机、电脑以及弹簧称或电子称一样。那时的文盲与半文盲比比皆是,但完全不会打算盘的男主人却稀罕难找,最起码也能做加法与减法。而且算盘不只是计算的惟一工具,也是当时可供两人或多人对杀斗智的一部“游戏机”。

  这些东西,可以算作文化用品吧。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