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png

董毓华(1907 — 1939),曾用名王春裕、王仲华等, 1907年 11 月 18 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狮子 口董家冲四房湾。1922年毕业于父亲董子贻 办的养正学校,留校教书。1924年到武汉, 先后考入武昌启黄中学和湖北省第一师范 学校。

1925年参与筹组并参加了武汉学生纪念 “五四”运动6周年的活动,在游行示威时 受伤。同年夏,由董必武和陈卫东(1931—

1932年间牺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亦称沪案) 发生后,参与发起组织了武昌沪案后援会; 同时组织、发动和指挥了6 月3 日武汉部分学校学生举行的为沪案请愿的游行示威。

1926年7 月回到家乡蕲春,以在养正学校任教作掩护,秘密开展 革命活动。1928年初春,考入武汉的湖北省立师范学校,在求学深 造的同时开展学生工作。1930年春末,参加中共在武汉地区组织发动的扬子江暴动,因武汉党组织遭到破坏,联系人陈博被捕英勇就义,与党失去了联系。

1933年秋,由武汉至北平考入了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1935年 参与组织指挥了“一二·九”运动。曾任中国大学学生联合会第一任主席、平津学生联合会主席、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总指挥、平津各界救国联合会党团书记、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北方局特派员兼中央军委华北联络局成员、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执委会党团书记等。

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党团成员兼军事部长、冀东抗日联军政委,参加领导了著名的冀东大暴动;后历任冀东抗日联军司令员兼政委、华北抗日联军司令员、中共冀热察 区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1939年6月因病去世,年仅32 岁。

2014年9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参加北平学联的筹建工作

1933年秋,董毓华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其时正值东北沦陷,北平的党组织亦遭严重破坏。进入中国大学的第二年,董毓华在尚未找到组织的情况下,秘密坚持革命宣传活动,给校内外进步同学推荐借阅《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列书籍,还与甘一飞、白乙化、余修等同学一起,组织成立了中国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会、土地问题研究会和东北问题研究会,团结进步同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关心、讨论国家大事。三个研究会的会员迅速发展到百余人,其中大部分后来都成了“一二·九” 运动的骨干。

1935年夏,中共北平地下组织再度恢复。董毓华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中 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工作, 他认识了周小舟、彭涛、姚依林、黄 诚、郭明秋、蒋南翔、黄敬等同志。

经民族武装自卫会筹组,北平大中学校学生黄河水灾赈济会于8月成立。 在此基础上,北平市大中学校联合会于 11月 18 日宣告成立。时任北平学联秘书长的姚依林回忆说:“1935年 11月初我曾和董毓华谈过他的入党问题。 这时他才告诉我他在1925年到 1927年大革命时期曾在湖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来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了革命失去了组织关系他后来又告诉我,他的组织关系接上了。”“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 董毓华是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不仅领导了中国大学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而且还积极参加了当时北平学联的筹建工作和学联的许多工作。”


参与组织指挥“一二·九”请愿和示威游行

这时,华北局势日趋严重。国民党政府屈服于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 化”的要求,同意宋哲元筹组冀察政务委员会。为此,北平学联于 12月3 日和 7 日在女一中两次召开了20多个学校学生代表参加的会议,确定 12月9 日进行 请愿,如请愿不成,则举行游行示威。

12月8 日,北平各大中学校代表在燕京大学集会,研究、部署第二天请愿 游行事宜。董毓华出席了这次会议, 并被推选为西城各校的行动指挥。他抓紧 时间对西城各校的行动路线、汇集地点、宣传内容、组织联络, 以及如何突破 国民党军警封锁等,一一做出了周密的安排。

当夜,在中国大学学生宿舍里,董毓华抓紧召开了积极分子会议。他激 愤而深沉地动员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凡不愿做亡 国奴的热血青年, 理当挺身而出! 同学们,我们以身报国,唤醒我沉睡中的同 胞们的时候到啦!”同学们听了,无不热血沸腾。12月9 日一早,同学们冲出校门,董毓华高举“中国大学学生联合会”的大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游行队伍来到西单牌楼时,遇到值岗警察的阻挠。董毓华指着校旗对警 察说:“我们是中国大学的学生,不愿当亡国奴,要到新华门去请愿,要求政 府枪口对外,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他一面理直气壮地与警察交涉,一面指 挥大队绕过岗哨往西长安街进发。西城各校游行队伍相继在西长安街汇集。口 号声此起彼伏, 传单满天飞扬。队伍走到府右街南口, 董毓华远远望见前面新 华门附近早已布满岗哨拦住去路, 便急忙带领几位中国大学学生代表, 上前与 警察交涉。

一个警官模样的人脱口而出:“军人只能服从命令。不准通过,这是上司 的命令。”董毓华对那警官动情地说:“如今可是国难当头的非常时期啊!大 家莫非还未受够日军的欺侮?!能甘受欺侮?!华北不光是同学们的华北,而 是大家的华北。为救华北于沦丧之缘,为使我们大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与 妻子儿女不致遭受屠戮与凌辱,我们方冒生命危险前来请愿,请求政府抗日 呀! ”这番言语使不少警察落泪。

由于当局关闭城门,清华、燕京等城外学校的请愿队伍和所准备好的请愿书等,均被阻于西直门外。这时新华门前已经汇集了 10多个学校的队伍, 学生们推选出中国大学董毓华、东北大学宋黎和北平师范大学于刚等 12人, 作为前往居仁堂请愿的代表。经过商议后, 学生代表在墙根席地而坐, 根据学 联会议的精神,草拟了6项请愿要求,并当场宣布,获一致通过。

新华门前,何应钦避而不见请愿学生,直到中午,才由他的秘书侯成出 来应付。侯成一方面劝学生要安心读书,说何部长眼下不在北平,代表们提 出的要求可由他代为转达;一方面又说,在华北成立政治组织,“乃系国家之 政策”“中国现在除剿共外,并无内战”等。侯成的一派胡言,激起了爱国学 生的无比义愤。他们高呼“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汉奸走狗”等口号,将侯成 轰走。

随即各校代表决定改请愿为游行示威,还临时决定由东北大学宋黎担任  游行队伍总指挥。当宋黎宣布“游行开始后”,中国大学的队伍带头向西进发。 爱国学生冒着寒风,踏着积雪,时而悲歌,时而怒吼,一路昂然向前。沿途, 他们赤手空拳地与反动军警展开激烈搏斗,殷红的鲜血洒遍了古城的街道。

被冲散的游行队伍当晚在北京大学三院集合,传达了北平学联从 10 日起 实行总罢课和准备再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的意见。学生们高呼口号, 返回各自 的学校。

董毓华回校后,即组织参加请愿游行的主要成员到各系串联,酝酿组织 中国大学学生会。12月 10 日上午 10时,董毓华主持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大学 学生救国会,发动全校罢课, 组织学生纠察队防止特务、军警破坏。董毓华被 选为中国大学学生会主席。

北平学联决定 12月 16 日组织更大规模的全市性游行示威, 12月 15 日晚, 董毓华、彭涛、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 在王府井长安饭店开会,认真检查 示威游行的准备情况。12月 16 日,董毓华、白乙化等带领中国大学百余名学 生从学校越墙而出,参加并指挥了当天的示威游行和集会。

 

组织平津学生联合救亡

受“一二·九”运动的影响,天津很快也成立了学生联合会。据姚依林 回忆,董毓华在“一二·九”示威游行后不久, 受北平学联委派到天津与几个大学的学生会联系,通报北平的情况,并号召天津学生和北平学生并肩战斗。 “在组织和促进了天津‘一二·一八’示威游行和组成天津学生联合会方面, 董毓华是有功绩的。”

为揭露当局血腥镇压爱国青年的罪行,唤起舆论支持,扩大平津学生运 动,董毓华组织收集了受伤同学的血衣,于 12月22 日在中国大学逸仙堂举行 慰劳北平全市各校受伤及被捕同学大会, 举办血衣展示。到会的有北平各学校 代表、受伤被捕同学、学生家长、中外记者等, 还有天津学联的代表, 共300 余人。

下午 1时许,董毓华率学生纠察队驱走了妄图阻止代表入校的校警,迎入 学生家长与记者。当与会者看到那一幅幅军警镇压学生的现场照片和500多件 血衣,尤其是看到被打伤的几十名同学时,义愤填膺地同声高呼:“打倒日本 帝国主义!”“反对汉奸卖国阴谋!”“声讨法西斯暴行!”“为受伤同学报仇!”董 毓华走上主席台代表北平学联讲话, 他讲到热血青年为了抗日救国而惨遭毒打 时,慷慨激昂,声泪俱下,与会者无不动容;当他高亢地宣告“一二·九”运 动将继“五四”运动而载入史册时, 全场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董毓华报告结 束后,被打伤的同学和家长一起登台控诉当局暴行。有的同学当场脱下上衣, 裸露出被军警毒打的条条伤痕和斑斑血迹,激起了人们的无比愤怒。

由此, 天津学联与北平学联建立了密切的联系。12月26 日, 平津学生联 合会成立,董毓华当选为主席。

 

南下宣传团的总指挥

“一二·一六”以后, 国民党反动当局采取组织学生去南京“聆训”等各 种手段,破坏学生爱国运动。为此,学联及其党团的核心成员彭涛、黄敬、董 毓华、姚依林、郭明秋、孙敬文等于 12月下旬召开会议,一致通过黄敬提出  的, 事先与市委书记林枫等商定的意见: 开展南下宣传, 到农村去向群众宣传 抗日救国的道理。1936年 1月2 日,平津学联组成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 共分为4个团,党团书记是彭涛,董毓华任总指挥,东北大学的宋黎和北平师 大的江明(姜文彬)任副总指挥。

南下宣传的征途中, 董毓华注重组织工作和宣传鼓动工作。他时而在前,时而在后, 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 或领唱“工农兵学商, 一齐来救 亡”,或朗诵岳飞的《满江红》等爱国诗词,或来一段即景鼓动词:“同学们! 驻地快到啦!莫畏腿脚痛, 别怕腰背酸, 踏平崎岖路,吾辈是好汉; 莫畏路途 远,莫怕天道寒,走尽黑夜是黎明,严冬一过花开春暖——走哇!”一番鼓动 一把火,激发了同学们生龙活虎的劲头。

1月9 日,宣传团在河北固安的一个大车店院子里开全体大会。会上讨论 了一个口号问题, 到底是提“打倒一切帝国主义”, 还是提“打倒日本帝国主 义”。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各述理由。有的还提出折中意见,主张改成“打倒 一切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讨论得十分热烈。最后由总指挥董毓华 发言, 阐明了为什么“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是正确的。他所讲的是党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的话有根有据,极富说服力,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最后他挥舞着帽子高声说:“我们决不愿重演法国当年 的《最后一课》!我们要坚决奋斗下去!‘假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日 寇亡我中华的图谋是永远不能得逞的!”

董毓华本来患有肺结核病,这一段的紧张操劳与奔波,又使病情加重, 以致咳得十分厉害,常常痰里带血。一天,他实在抵不住,便到以北大医学院 学生黄树则(黄既)等置办的临时医务室,想要点止咳药。黄树则看其病状, 再三叮问病史。他见实在瞒不住了才说:“我这病已经久了,医生要我疗养。 可现在哪是时候,等以后再说吧。”

1月 14 日,宣传团总部和第二分团行至新城县辛立庄,该县警察局长到宣 传团驻地,用请负责人前往县政府“商事”的骗局,诱捕了董毓华。第二天, 经宣传团党组织设法营救,董毓华才脱险。他刚回驻地,军警又到驻地围堵, 强令宣传团返校。对此,董毓华等严辞抗议,坚决斗争,同学们还愤而绝食。

鉴于董毓华处境险恶,党组织决定让他立即返回北平。临行前,他向留  下的同志郑重建议“应建立一个适应新的斗争形势的统一的广泛群众性的青年 救亡组织,才能更广泛地团结广大青年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至于叫什么名称, 可以再考虑”。然后,他在一位家住附近的同学掩护下,趁黑夜潜出辛立庄, 返回北平。南下宣传各分团受当局军警的连连堵截与围困,无法开展宣传活 动,也陆续返回北平和天津。

1月底,学联党团成员彭涛、董毓华、黄敬、姚依林、郭明秋、孙敬文等 在西山召开了南下宣传的总结会议, 决定将南下宣传团三团成立的中国青年救 亡先锋团,与第一、第二团的民族解放先锋队合并, 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2月 1 日在北师大召开了民先成立大会。

2月21 日下午,中国大学学生联合会组织全校师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慰问  南下宣传团暨声讨蒋介石大会。董毓华代表平津学联和南下宣传团做了《南下 深入农村, 平津学运进入新阶段》的报告。他在报告中简述了农民群众对日本 侵略者的刻骨仇恨, 揭露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实质, 痛斥了右派 学生去南京“聆训”的可耻行为,颂扬了进步同学南下宣传的斗争精神。突 然, 500多名军警在右派学生的策应下闯进了会场。军警们拿着董毓华的照片, 直扑主席台,号叫着:“抓住董毓华!”“不要放走董毓华!”在同学们的掩护下, 董毓华从后斋攀上郑亲王府的院墙, 沿着一根电线杆落在外面的辟才胡同, 冲 出了包围圈。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