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组织南下宣传团和成立民先

游行示威后下一步怎么办?清华救国会在校组织同学进行多次讨论,清华支部和西郊区委也研究过这个问题。中共北平市委集思广益,很快做出决定,北平学联据此发起组织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

清华和燕京、辅仁、中法等校编列为南下宣传团第三团,团长由清华大学担任,其中清华为一大队,燕京为二大队, 其他学校为三大队。清华党支部认真做了组织工作,不但动员了本校团员和社联、武卫会等地下革命组织的成 员参加,还吸收了其他表现积极的进步同学。党支部书记蒋南翔、支委吴承明和救国会主席黄诚首先报名参加。积极参加的还有共青团员丁则良、王永兴,社联的杨述、韦君宜、王作民,左联的魏东明、黄秋耘、赵德尊、李昌、杨学诚、郭建、叶方、董凌云、于光远、黄绍湘、张华俊(张师载)等,都编入清华一大队。出发前,全体团员在清华体育馆前宣誓。蒋南翔与燕京的黄华、辅仁的曹松林(曹嵩龄)组成第三团指挥部,吴承明为清华一大队队长。

第三团沿平汉线西侧南下,沿途在农村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到高碑店后, 受到武装宪兵、保安队的阻拦、袭击和围攻。在队伍无法继续前进的情况下,蒋南翔召集指挥部紧急开会决定: 尽管这次南下宣传活动受挫,但已经组织起来的这支爱国学生队伍决不允许被打散,这就需要成立一个永久性的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抗日救国组织,继续坚持战斗。1936年1月14 日,第三团召开全团大会,在反动军警的监视下,由黄华代表指挥部当众用英语宣布了团部的决定,全体团员一致拥护。

1月 15 日第三团被押解回北平,16 日在燕京大学开会,正式成立团体,命名为中国青年救亡先锋团。 一、二分团听到这一信息后,在返回北平前也分别决定成立永久性组织, 取名为民族解放先锋队。三个团陆续回到北平后,联合开会讨论,经过市委统一协调,把所建立的新组织定名为民族解放先锋队。

 

领导清华地下党反迫害、反搜捕斗争

 爱国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浪潮日益高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恐慌, 下令取缔平津学联,还饬令华北等地国民党军政当局,对于爱国学生和救国团体“勿稍宽贷,以遏乱萌”。白色恐怖愈演愈烈了。1936年2月初,清华的静斋①女生宿舍发现了一张告密黑名单,开列了16名进步女生的名字、宿舍号码并标明床位,在女生中引发慌乱。孙兰向党支部做了汇报,蒋南翔决定立即把这事公布出去!黑名单和宿舍床位图被装在玻璃框里,挂在宿舍大门口,一下轰动了清华园,全校大哗,群起斥责,既揭露了国民党特务的丑恶行径,又激发了左派学生坚持斗争的勇气、提高了警惕。

图片4.png

   “中国青年救亡先锋团”成立经过引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班:《一二九运动史要》,在《蒋南翔传》第31页中有不同的表述:在高碑店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第三团负责人蒋南翔等 在会上根据同学们的要求,提出成立中国青年救亡先锋团,继续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建议,立刻得到全团学生的一致热烈拥护。”


2月29 日拂晓,是清华开始期末考试的第一天, 400多名宪兵、警察对清 华大学实行突然袭击,企图抓捕共产党员和学运骨干。搜捕名单上排在第一位 的就是蒋南翔,名字上画了3个圈。当时住在二院的蒋南翔听到隔壁的吴承明敲墙示警,即从后窗跳出,没跑多远,迎面撞上几个军警扑向他,他毫不畏惧,大声说:“不要动,我自己走!”

这天早上同时被抓的还有姚依林,他是回校参加期末考试在校门口被捕 的。被捕的还有民先的纠察队长方左英,3人被关在西校门警卫室。军警抓人 的消息很快在校内传开,激起广大师生的愤怒,在清华民先大队长吴承明带领 下,在西大食堂吃早饭的 100多名同学喊着口号冲向西校门。吴承明一脚踹开 警卫室的门,同学们蜂拥上前,几个看守军警见势不妙,拖着枪出门溜走。这 时杨学诚、丁则良等都冲上来, 陆璀急忙掏出身上携带的小刀,帮助割断捆绑 蒋南翔的绳索。3人被救后,立即湮没在人群中。还有许多清华工学院同学赶 到西校门外,把停在那里等候装载被捕学生的 8辆卡车当场拆毁、砸烂。几百名军警、宪兵一无所获,灰溜溜地被驱逐出学校。

军警逃走后,蒋南翔安排救国会、民先组织同学在各校门瞭望巡逻,他告诉几个骨干,反动当局不会善罢甘休,为了避免无谓的损失,要分别躲一躲。蒋南翔安排姚依林和黄诚藏到冯友兰教授家,孙兰、韦君宜、王作民等女同学躲到朱自清先生家, 还有些同学安排到闻一多先生家。他自己则躲到 二院食堂锅炉房,与工友老刘互换了衣服,脸上抹了把煤灰,佯装工友。军警再次到清华园进行大搜捕时,竟然未认出这个黑名单上的一号人物,在几位工友的掩护下,他得以脱险②。根据党的指示,蒋南翔暂时离开北平去上海工作。

 

任北平学委书记,贯彻白区工作正确方针

1936年春,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派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他指出,遵义会议后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还没有传达到白区来,过去的左倾错误在组织上 表现为关门主义, 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这是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主要障碍。蒋南翔于8月从上海回到北平后,上书北方局,写了关于《加 强对学生运动的领导与实行统一战线》的意见书,拥护白区工作的正确方针。

9月,彭真化名老魏代表北方局到北平,住到清华学生宿舍(曾与蒋南翔、杨述住一室)半个月,向蒋南翔和清华支部详细了解北平学运的有关情况,研究如何改进学生运动的领导问题。

 1936年底, 清华学生华道一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学校开除,这是蒋南翔为他题写的临别赠言。文中“穆文”“野华”分别是蒋南翔、华道一常用的笔名在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后,彭真于10月代表北方局宣布,成立中共北平学生运动委员会, 直接受北方局领导,指定蒋南翔为北平学委书记,由他本人直接负责联系。

北平学委由蒋南翔、高承志、于启明 3人组成。蒋南翔负责领导北平学联 党团及西郊清华、燕京两校的党支部,主编公开的进步刊物《北方青年》和学 委的秘密刊物《生活通讯》,同时仍兼任清华党支部书记。担任学委书记后, 蒋南翔写了一篇《我们对于目前学生运动的意见和希望》,以北平市学生救国会的名义发表在《学生与国家》的创刊号上,实际上是新成立的北平学委的 “政策宣言”。这篇宣言对过去学运中存在的某些“左”的错误做了自我批评, 宣传了党在新阶段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 明确了今后任务。这篇宣言引起了舆论界很好的反响,稳固了北平学联、党团组织、民先及其他外围组织在大中学校的影响力。

1936年12月12 日发生了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扣留了蒋介石,逼迫他同意八项抗日救国主张。这时清华一些左派学生和党内干部欣喜若狂,要求公审枪毙蒋介石。而蒋南翔说不要这样提,群众不会同意。不久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消息传来,蒋南翔的意见使左派学生避免了一次策略上的重大失误, 体现了他作为学委书记能够在复杂形势下,牢牢把握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方针的政治水平。

 

“一二·九”精神代代相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南翔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长江局(以后改为 南方局)的部署,参与组织领导了各地的平津流亡同学会,安排一部分学生骨干北上,参加华北各八路军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另一部分学生骨干南下, 把“一二·九”的火种播撒到国统区大后方,继续动员全民族起来抗战。此后,在整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都对蒋南翔委以领导青年学生教育工作的重任,他也以出色的、创造性的工作,使 “一二·九”的革命精神在青年工作中得到传承。

1965年 12月9 日,为纪念“一二·九”运动30周年,中宣部、高教 部、团中央、北京市委,在人大会堂联合举办有万名首都青年参加的纪念大 会,周恩来、彭真、陆定一等中央领导参加大会,蒋南翔在会上做了《学习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经验,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报吿③。

1983年,为了纪念伟大的“一二·九”运动50周年,经中共中央书记处 批准,成立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班, 组织力量研究和编写“一二·九”运动的简要历史, 蒋南翔亲自主持了这项工作。研究班根据历年来所收集、积累、保存的“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资料, 访问了当年“一二·九”运动的领导者和参 加者百余人,经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完成和出版了《一二九运动史要》一书。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的光辉篇章,《一二九运 动史要》是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的忠实记录, 它所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对今天的中国青年来说,是一份有益的爱国主义教育材料。蒋南翔在自己的晚年,以抱病之身牵头组织“一二·九”的老战友们,共同完成这项研究总结半个世纪前的光辉历史的重要工作,亲自参加了全书写作提纲和重点问题的研讨。

《一二九运动史要》这本传世之作出版两年后,蒋南翔辞世了,但是这本书记录了“一二·九”的光辉历程,树立了“一二·九”的历史丰碑,实现了蒋南翔让“一二·九”精神代代相传的心愿。


备注 

①郭建等:《清华静斋见闻——忆“一二·九”》,载《一二九运动回忆录》第一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②何礼:《我对“一二九”运动的回顾》,载《一二九运动回忆录》第一集,人民出版 社,1982年版。

③载1965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主要参考资料

[1]  方惠坚等编著《蒋南翔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蒋南翔:《我在清华大学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回忆》,载《清华革命 先驱》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班:《一二九运动史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6年版;

[4]  韦君宜:《他走给我看了做人的路——忆蒋南翔》,载《回应韦君宜》, 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撰稿人:蒋延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