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我的学习不好,上学的课文我几乎没有一篇有印象,唯独一篇课文我到今天还记得,并且认为它是一篇好课文,这个课文的名字就叫《小马过河》。

小马第一次帮着妈妈干活,驮着麦子去磨坊,途中要经过一条小河。走到河边犹豫起来,他不知道河水的深浅。树上的小鸟说,河水很深,前几年他的一个同伴就掉到河里淹死了,老牛说,河水根本就没那么深,只没过了我的腿。小马不知道听谁的跑回来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试试看。小马于是过了河,他的结论是,既不像小鸟说的那么深,也没有老牛说的那么浅。

人活着一辈子,几乎天天像小马一样,可是最多碰到的也只是老牛和小鸟一类的提示。我母亲对我来说就有些像那个小马的妈妈,她总是鼓励我试试。母亲炒菜是高手,她对炒菜的经验却简单的很,这次炒咸了,下次少放点儿盐。

母亲不是天才,更不懂得教育问题,她的所有鼓励实践的想法源于她自己的过去,因为她从小就需要自己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她不可能知道一开始怎么把窝头蒸好,她也不知道当姥爷病重家里没钱,不得不当买家里的东西的时候,她手里拿着的姥爷的皮袍子送到当铺里到底值多少钱,她更不知道她为生计泡在冷水里去刮羊肠子,周围还会有监工和大狼狗……。一切都是她在面对和摸索的过程中走过来的,她认为这方法有效并且去影响我就理所当然了。

我上中学的时候爱唱歌并且唱的比一般的孩子要好,此时正值海政文工团招生。我的音乐老师鼓励我去考试,我心里没底就去问母亲,母亲又拿出惯常的做法说:“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

到现在我还记得,考试的地点是在灯市口,母亲亲自陪着我去报名,并跟着我参加考试的全程。那次落榜的原因是因为我还小,嗓子虽然过关但不会舞蹈不行(我根本就不会跳舞),将来变声一旦变的不好就没法干别的。

虽然我对考试没有抱希望,但是落榜还是挺沮丧。我还记得回来的时候母亲带着我去下了一次饭馆,在附近的一个上海餐厅,这在母亲来说是不多见的。一盘叫“蚂蚁上树”的菜和一碗米饭。所谓“蚂蚁上树”其实就是粉丝肉末。

“没关系,考不上就考不上,不试试怎么知道?”

后来弟弟考电影学院的时候,他同样心里没底。因为作为一个家里没有任何文艺背景的弟弟来说,这的确很难。

那个时候母亲已经提前退休,为的是让弟弟去接班。弟弟已经成了一名国棉一厂的保全工。

“试试,考不上就考不上,回来继续上班。”

那一年父亲病重,就在弟弟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父亲已经病逝。母亲只好再次出去给一个私人纺织厂打工,这一打就是四年直到弟弟毕业。

“世界上的事没有全和的,你考试的时候,家里的条件还行,可你没考上。你弟弟考上了可是家里又没有条件了,这上哪说理去?”

这让我想起了《茶馆》里王掌柜的一句台词:“有牙的时候想吃花生仁儿,可是没有。现在有了花生仁儿了,可又没了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